APP下载

拉市海边的乡村旅游合作社

2016-06-15

中国周刊 2016年6期
关键词:客栈丽江云端

阿六叔与许多与普通社区基层干部的差别在于他有公益心,可以为村民的利益去努力。公益心已经成了今天一盘散沙的乡村社会的稀缺资源。

几年前,阿六叔就在寻找一条不依赖外部援助靠着自己力量自我发展的道路。2009年的时候,他说:想依靠乐施会永远在这里支持是不现实的,绿色流域总有一天要离开,他们离开后我们怎么办?人家带领我们启动项目,剩下的要靠自己了,养一个儿子到了18岁你也要自己走了嘛。

2008年绿色流域组织的到山西永济郑冰的农民合作社学习,给了他很大的启发。“她们根本不要国家的什么大项目支持,12个连锁店都是赢利的。做公益不能没有钱,她不像我们于老师这样搞无偿服务。我一回来就跟村民讲了,总有一天于老师是会离开的,但我们怎么维持下去。”

那时的阿六叔已经是混农林对外联络的权威,他会用电脑,会上网查信息,会用手写板写字发电子邮件。他坚信这十年不会白费,他个人不会变。他曾说:绿色流域离开后,他会把项目的成果和精神发扬下去,依靠自己的力量走上改变环境也改变自己的发展之路。

阿六叔开始利用拉市海的旅游资源发展第三产业,当他初组建马场的时候,拉市海的马场竞争激烈,管理无序,敲诈宰客的负面新闻从来没有断过。但短短两三年,他的马队无论信誉还是经济收入就已经在拉市海边独占鳌头。他的“彼岸云端”旅游点,集骑马、划船、餐饮一体。如今在大研镇,在束河,许多客栈经营者都认识阿六叔,只是他已升格为“六爷”。问他当初项目支持他们外出学习对他现在的经营有没有用?他说:当然有用啦!走出去要带回来。走出去一点都没带回来,你白去了。他的想法总是走在别人前头:“我要转变一个方式,要打造精品旅游文化。”客源从哪里来,他背个包到城里跑客栈,带着宣传资料一家家走。

别人的路子也是跑客栈,给导游、司机和客栈高额回扣,但阿六叔不同,他要打口碑,到第二年他就不用跑丽江,而是别人上门找他了。丽江200多家好的客栈,都争相把客人送到他这里,因为他的信誉,每天有两三百客人,2015年的国庆节,单报名的就有2000,为保证接待质量,他不得不控制在500人。

阿六叔在拉市海的旅游圈里有点名气了,虽然他嘴上说,服务行业说起来简单,可做起来很难很难。但他似乎已经很在行了,员工是他自己培训,小伙子们大多是初中毕业生,如何待人接物还得从头教。“有时候客人多了,接送的车子不够,客人要等,我就跟他们讲我们民间组织的经历,讲我们十年项目的故事。他们听得开开心心的,车来了都还不想走。年轻人都喜欢跟我拍照,小伙子们都忌妒了。 ”

跟他开玩笑说:十年项目做得好辛苦,做什么NGO?早点出来开创事业多好?他马上反驳说:“不对不对,十年辛苦是辛苦,但收获也多,没有那十年的经历也不会有今天。没有于老师也没有我的今天。做人就不要太自私,不要什么都顾自己的利益,做公益是没有什么报酬的,我干了十多年只有付出。但你只要付出就会得到回报。”

“我得到的是用不完的财富,我现在很多东西是用不完的,很多的知识用不完。”

阿六叔还是阿六叔,前些日子有人高薪聘他管理一个训练基地,他没去。“这不是钱的问题,我现在做的是为了我们这个村怎么发展,剩余劳动力怎么赚钱的问题,五千块钱对我个人来说是很可观的,虽然我现在只是2500,但我带动了多少人,得益了多少人。我不能走。人不能把自己的利益看得太重,如果你只考虑自己的利益你就回家去吧,有多大才华你自己去发挥,不要在这个位置上。你创造了多少个就业岗位?这才是最关键的。”

这话说得有气魄。经过短短一年的努力,“云端”就已从十多人拓展到了 162匹马,30多辆车,216名从业人员,涉及周边的7个村庄的村民。

近几天,阿六叔摊上了麻烦事。丽江要整顿拉市海边的环境,拆除海边的乱搭乱建。

阿六叔的“云端”也在其中。与别处不同,“云端”的建筑有村、乡许可手续和工商登记法律文件。虽然他也接到了拆除通知,但他正在与政府积极理性沟通。他认为村民应有参与和知情的权利,政府在拆除前首先要有一个民众参与制定的旅游发展规划,为社区未来生活和发展做好筹谋,拆除行为还须进行科学客观的社会影响评价,且拉市海利益相关方要一起参与,公平公正制定拆除标准,村民错误要改正,政府出错一样也要改正。这样才能保证行政的公平合理,保护所有相关方的权益,避免社会矛盾的激化。

猜你喜欢

客栈丽江云端
一间客栈
在云端永生
云端旅行
“丽江之恋”诗二首
爱情有多美,请问丽江水
客栈惊魂(中)
客栈惊魂(上)
《亲爱的·客栈》第二季完成录制
给乌丽娜的一封信
给乌丽娜的一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