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茶园除草剂使用概况

2016-06-15

蚕桑茶叶通讯 2016年2期
关键词:高产优质使用方法研究现状

孙丹 陈文品*通信作者

(华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 501642)



茶园除草剂使用概况

孙丹陈文品*通信作者

(华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501642)

摘要:主要介绍了除草剂分类、茶园除草剂的使用概况以及茶园常见除草剂草甘膦、草铵膦、茅草枯、百草枯、扑草净的使用情况。不同除草剂作用的杂草种类、使用方法、作用原理、残留及毒性各不相同。生产实践中应根据茶园杂草的实际情况确定合适的除草剂类别和剂量,采用正确的施用方法,开发新的低残留高效的除草剂,以期达到最佳除草效果,促进茶叶高产优质。

关键词:茶园;除草剂种类;研究现状;使用方法;高产优质

除草剂又称除莠剂,指使杂草彻底地或者选择地发生枯死的农药,可有效防除阔叶杂草、一年生禾本科杂草、某些多年生恶性杂草及清除池塘中的有害藻类和水草,具有选择性高、防治效果好、速度快、成本低、使用简便等优点[1~2]。茶叶中含有多酚类、咖啡碱、蛋白质、氨基酸及多种维生素,集营养、保健和药理作用于一身,备受人们的青睐,对茶叶而言,采摘后不经过水冲洗和其他消毒措施直接进行加工,成品茶经沸水冲泡后直接饮用,人们不仅追求口感风味,也对其有无受农药污染更加关注,茶园中除草剂的使用及带来的问题是一个大的隐患[3]。茶园杂草与茶树争夺土壤养分,助长茶树病虫害的滋生蔓延,危害茶园,给茶树的产量和品质带来不利影响。化学除草剂在农业生产中的使用率呈上升趋势,逐渐应用于茶园,弥补了人工除草工作效率的不足,改变茶园旧的耕作方法,建立新的茶园管理模式,为茶叶机采的建立带来益处的同时也带来了农药残留、生态破坏、食品安全等问题。因此,寻找安全、高效的除草方法,降低化学除草带来的危害显得尤为重要[2~5]。

1 除草剂分类及使用现状

除草剂一般可分为有机化合物除草剂和无机化合物除草剂。有机化合物除草剂主要由苯、醇、脂肪酸、有机胺等有机化合物合成,包括 16个类别,分别为酰胺类、磺酰脲类、有机磷类、腈类与其他有机杂环类等;无机化合物由天然矿物原料组成,不含有碳素的化合物,如硫酸铜、氯酸钾等[2]。化学除草剂按作用形式可分为6大类:(1)杂草出苗后,直接施用于杂草茎叶杀死杂草的药剂称为茎叶处理除草剂;(2)能杀死杂草而不伤害作物的除草剂称选择性除草剂,如扑草净、西玛津、阿特拉津;(3)对植物的伤害无选择性,草苗不分,能同时杀死杂草和作物称为灭生性除草剂,如地草平、甲基砷酸二钠;(4)接触植物后,难以在植物体内传导或移动性较差,只限于对药剂接触部位的伤害称为触杀型除草剂,此类除草剂有毒草安、倍草枯、除草醚等;(5)可被植物的根、茎、叶、芽鞘等部位吸收,且能在植物的体内传导的称为传导性(转移型)除草剂,如扑草净、茅草枯、西玛津、阿特拉津、敌草隆、灭草隆、草甘膦、2,4-D等;(6)除草剂撒于土壤表层或通过混土操作把除草剂拌入土壤中,建立起一个除草剂封闭层,以杀死萌发杂草的为土壤封闭除草剂[6~7]。

目前,有些茶区对茶树病、虫、草害的防治缺乏认识,未意识到病虫草害的严重性;把“防治”和“喷药”两个概念等同起来,以歼灭为目标,提高喷药浓度。为了维持茶园的生态平衡,促进茶树高产优质,茶树病、虫、草害必须实行综合防治,从栽培管理措施方面出发[8]。茶苗和幼年茶树因为刚出土或移栽存活不久最易遭受杂草为害,杂草与茶树争夺阳光,消耗水分和养分,使得茶苗株小根弱,病原菌易侵入,形成黄苗、瘦苗,严重影响生长,甚至大量死苗,幼龄茶园不能喷洒草甘膦除草剂,多采用手工拔和人工锄铲,以免影响茶苗生长。中耕除草,可达到防病的目的,重病树连根刨除,轻病树将烂根切除或者将患病部分切掉,经过一冬春,茶树容易复壮[8~9]。20世纪90年代开始贯彻对病、虫、草害采用化学防治与生物防治相结合的方针。茶园病、虫、草害的有效防治,不仅能提供高产优质的鲜叶,而且可保证茶叶安全无公害[10]。

不同除草剂之间在杀草作用和杀草种类等方面有所差别[4]。刘丰静[11]等研究保试达(200g/L草铵膦可溶性液剂)除草剂对茶园常见杂草防除效果的结果表明:保试达3L/hm2、3.75L/hm2和 4.5L/hm23种用药量防除牛繁缕、秋鼠麴草、鱼眼草、毛马塘、蓼 5 种主要靶标杂草均具有较好的速效性和持效性;3种剂量处理防除牛繁缕、蓼、秋鼠麴草的速效性显著优于41%草甘膦水剂 2.25L/hm2处理,对毛马塘的速效性显著优于20%百草枯水剂2.7L/hm2;持效性与对照药剂处理相当;保试达最低剂量3L/hm2处理药后7天防除以上5种杂草的效果分别达到 100%、100%、96.67%、100%和 96.69%,药后 35 天对5种靶标杂草防除效果均为100%。保试达可以作为草甘膦和百草枯的替代除草剂在茶园使用。胡绍德[12]等报道,安徽农大教学茶园内杂草种类繁多,优势种为马唐、黄草毛、早熟禾、看麦娘、野燕麦等,在杂草生长高峰期前,6、7月间,选择喷施一次内吸传导型的10%草甘膦,在配药时可加稀释量为0.2%mL的洗衣粉,并充分搅拌均匀,以提高药效和增加药液的附着度。经过几年的实践收到了较好的除草效果,杂草数平均下降89.18%,尤其是禾本科杂草下降94.07%。

张俊[13]等报道,云南省杂草种类达七十多种,可在有机茶园中使用人工除草、割草机和行间覆盖等物理与机械防治方法;运用昆虫控制杂草和放食草动物等生物防治手段,考虑到杂草的有害、有利的两重性,选择性地进行部分或彻底清除。蔡国隆[14]报道,闽北1.73万hm2山地茶园存在不同程度水土流失,该市常年使用的除草剂主要有10%草甘膦水剂(农达)、20%克芜踪水剂(百草枯)、41%农达水剂(草甘膦)和20%百草枯水剂。结合该市上半年雨季和下半年旱季的分布情况,3~5月使用农达,梯面杂草可使用农达连根杀死,梯壁则可使用克芜踪杀死地上部杂草,保留杂草根系,以避免梯壁冲刷和塌陷;6~8月选用克芜踪杀死地上部杂草,保留杂草根系,以提高固土能力,减少雨水对表土的冲刷和雨水流失;9月~翌年2月使用连根杀死的农达除草,以减少次年的杂草生长量。山地茶园使用除草剂可控制杂草生长,达到了水土保持作用,用工少,成本低,有利于茶叶的单位面积产量和生产效益的提高。

2常见除草剂使用及方法

除表1中常见除草剂在茶园中的应用外,还有应用微生物源类、植物源类和动物源类农药,如春雷霉素、乳状芽孢杆菌、颗粒体病毒、鱼藤酮、川棣素、昆虫病原线虫等,减少各类病、虫、草害所造成的损失[16]。除草剂使用技术性很强,选用除草剂时既要考虑除草效果,又要对茶树安全,并对后茬茶树无残留药害,以免带来不良后果[17]。在选用除草剂前必须对当地杂草周密细致调查,调查要使用除草剂地区的主体杂草种类,合理选择使用除草剂。在具体使用除草剂时,必须慎重考虑除草剂种类的选择、药液浓度和剂量,掌握合适的时机和时间,注意使用时和使用后的安全性问题。只要用药恰当,不但不会对茶树造成不良影响,还能提高茶树产量[12]。

3注意事项

(1) 必须选择晴朗、无风、温度较高的天气,在早晨8、9点钟以后,无露水时施用除草剂。施药后8小时内如遇大雨应及时补施[5]。

(2)为了防止杂草产生抗药性,在同一片茶园不能长期使用同一除草剂,在不同的年份应交替使用不同的除草剂,增强杀伤力,提高除草效果。要适当降低使用浓度,减少喷雾次数,只求将杂草控制在一定范围内,而不是彻底消灭杂草。在使用草甘膦时, 在阔叶类杂草占优势时,可用稍高量,如禾本科杂草占优势,可降低用量[12]。

(3) 在茶行中喷药,喷头应对地面杂草,进行低位喷洒,不能使雾滴溅到茶树芽叶上,以免茶树芽叶发生药害[5]。

(4) 对于内吸传导性除草剂,在施药后1个月内,不要将地面杂草割除,以利于药液在杂草体内传导,发挥药效。死亡的杂草及其根系可增加土壤的空隙度,对茶园土壤起到遮荫、保湿和疏松的作用[5,12]。

(5) 除草剂不宜与其它农药混放一处,以防错用。标签要妥善保存,不可失落。喷施过除草剂的喷雾器等用具都必须加以清洗,以防伤害其它作物。用完后的空瓶不可随意乱丢,也要妥善处理[17]。

(6) 当日配好的药液应当日用完,以防过夜失效,未用完的药液不可随意丢弃,应妥善处理[5,12]。

(7) 不要在居民饮水区内和鱼塘边配药和清洗施药工具,以免污染环境对人畜产生药害[5,12]。

表1 常见茶园除草剂的使用

4总结

化学除草剂在农业生产中的使用迅速上升,弥补了人工除草工作效率不高的不足,降低成本,增加效益,起到抑制病虫草害的作用,逐渐应用于茶园,改变茶园旧的耕作方法,建立新的茶园管理模式,完善了机耕茶园系统的配套技术。除草剂应用于茶园带来益处的同时也带来了农药残留、生态环境破坏、食品安全、人类健康的隐患,逐渐成为关注的焦点,寻找安全、高效的除草方法,降低化学除草带来的危害,促进茶园高产优质显得更加的重要。化学除草剂技术性较强,不是“一药灭百草”,必须根据杂草种类、种群密度及发育阶段,选择性用药,确定剂量,使用浓度大小力求达到最佳效果[12]。针对茶园除草剂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在生产实践中,应该开发一些高效低残留的除草剂品种,规范除草剂的登记和使用,做到根据不同杂草种类选择合适的除草剂,达到最佳的除草效果,提高茶园产量,促进茶树品质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张金艳. 环糊精对除草剂的包合、增溶与除草活性的研究[D].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 2014.

[2]王艳君. 农产品中除草剂残留检测的研究进展[J]. 福建水产, 2014,36(4):323~330.

[3]剧晓青. 吡虫啉在茶叶和土壤中的降解动态研究[D]. 重庆:西南大学, 2006.

[4]杨铭伟. 茶园除草剂使用技术[J]. 农技服务, 2007,24(9):68.

[5]周松茂. 茶园中如何使用除草剂[J]. 蚕桑茶叶通讯, 2000(2):25.

[6]赵平. 化学除草剂的合理使用[J]. 现代农业, 2014(11):36~37.

[7]高菊儿. 茶园除草剂的研究和应用进展[J]. 福建茶叶, 1986(1):34~37.

[8]高旭晖.浅析茶树栽培管理与病害防治[J].茶叶通报,1992(3):32~33.

[9] 林飞云.茶树高产优质种植技术[J].中国茶叶加工,2005 (3): 40.

[10]钟决龙. 加强茶园管理与病虫防治提高茶叶出口品质[A].第二十届全国植保信息交流暨农药交流会,武汉,2004.

[11]刘丰静, 曾明森, 王定锋, 等. 草铵膦茶园除草效果[A]. 第十五届中国科协年会, 贵阳, 2013.

[12]胡绍德, 杨维时. 茶园和茶树苗圃化学除草技术要领[J]. 蚕桑茶叶通讯, 2002(1):32~33.

[13]张俊,汪云刚,刘德和. 有机茶生产技术体系建设[J].云南农业科技,2003(1):1~7.

[14]蔡国隆. 闽北山地茶园的除草剂使用技术[J]. 亚热带水土保持, 2006,18(4):31~32.

[15]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生理化研究室除草剂研究小组.谈谈除草剂在茶园中的应用[J]. 中国茶叶, 1974(2):4~8.

[16]胡德斌.无公害茶树高产优质栽培技术[J].农村经济与科技,2002,13(123):23.

[17]王亦财. 茶园除草剂药害的预防措施[J]. 茶叶机械杂志, 2001(1):29.

猜你喜欢

高产优质使用方法研究现状
云南省丽江市古城区葡萄高产优质栽培技术
浅谈花生高产优质栽培技术
试探图片在微信平台营销中的有效应用
防雷装置检测中安全防护装备的配备与使用
我国环境会计研究回顾与展望
陕北有机红枣标准化生产技术集成与应用
浅析电力系统谐波及其研究现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
建筑给排水塑料管材使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