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浙江省桑树品种的审定与作用

2016-06-15周金钱

蚕桑通报 2016年1期
关键词:桑树作用品种

周金钱

(浙江省农技推广中心,浙江杭州310029)



浙江省桑树品种的审定与作用

周金钱

(浙江省农技推广中心,浙江杭州310029)

摘要:浙江省桑树新品种的审定工作,不仅推进了桑树品种的更新,而且对浙江蚕桑20世纪80年代超历史、90年代创历史,乃至全国蚕桑产业的发展,都发挥了不可磨灭的作用。本文主要介绍了浙江省桑树品种审定工作的发展历史和取得的相关成果,以及当前浙江省桑树品种审定的主要流程。

关键词:桑树;品种;审定;作用

浙江早在新石器时期就有了蚕桑生产,宋代有桑品种记载,明代开始桑品种选育,到民国时已查明210个地方品种,并将其分为湖桑品种、火桑品种和野生桑品种三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浙江省农业厅组织开展了地方品种的系统调查与评价,于1975年确定了荷叶白、团头荷叶白、桐乡青及湖桑197号为四大良种。为了全面评价新育成或引进的桑树品种的推广价值,以及适宜推广的区域,1979年浙江省农业厅(时称浙江省农业局)开始有组织地进行桑树新品种区域试验,1985年桑树品种审定正式纳入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2000年调整为浙江省农作物品种认定,2004年变更为非主要农作物品种认定,2009年调整为非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从1985年至2015年共审(认)定桑树新品种15个。蚕桑新品种的推广应用是蚕桑产业最重要的科技进步,桑树和家蚕的每一次品种更新,都能明显促进蚕桑产业的发展。桑树四大良种的确定与全面推广,对浙江蚕桑生产在20世纪80年代的超历史,及90年代的创历史都发挥了不可磨灭的作用。20世纪90年代,先后育成的农桑系列等新品种再次得到了普遍应用,基本实现了浙江全省桑树品种的更新换代,并推广到全国主要蚕桑产区。四大良种、农桑系列品种的选育与推广,先后于1989年、2002年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1 浙江对桑树品种的认识源远流长

宋代,见于记载的桑品种有10多个:杭州有青桑、白桑、拳桑、大小梅、红鸡爪、睦州青等;吴兴有青桑、白桑、黄藤桑、鸡桑;台州有黄桑、青桑、花桑、水桑、过海桑;绍兴有鸡桑、临安青等品种。

明代,崇德(今桐乡)、吴兴等地选育出来的有荷叶桑、扯皮桑、尖叶桑、火桑、山桑、红头桑、槐头桑、鸡窝桑、木竹青、乌桑等。据《乌青文献》记载,除以上品种外,还有密眼青、紫藤桑、望海桑等。《沈氏农书》载:“种桑以荷叶桑、红头桑(黄头桑)、木竹青为上,取其枝干坚实,不易朽,眼眼发头,有斤两”。黄曾省《蚕经》载:“凡择桑之本也,皱皮者,其叶必小而薄;白皮而节疏芽大者,为柿叶之桑,其叶必大而厚,是坚茧而多丝,鸡脚之桑,其叶薄,是薄茧而少丝”。

清初,萧山的桑种有糯桑,分为3种:芽红色而多者称红头百脑种;青芽者称木头青;叶团者叫胡桃糯。据嘉兴、湖州府志及所属各县县志记载,嘉湖地区在明清时期的桑品种有22种,常见的有19种,其中家桑15种,野生的有4种。属上等桑5种,富阳桑、荷叶桑、木竹青、黄头桑及望海桑;属中等桑11种,密眼青、五头桑、大叶密眼、白皮桑、扯皮桑、尖叶桑、山桑、晚青桑、槐头桑、火桑及麻桑;属下等桑3种,金桑、细叶密眼及鸡脚桑。其中以富阳桑为最上品。《乾隆湖州府志》载:“更宜觅富阳桑种植之,其大者可得叶数石。倘不令虫蛀及水灌,其根愈老愈茂,年远不败。富阳桑皮坚,虫不能啮,最为佳种。但彼地专擅贩叶之利,其种不许外出,故求之不易得也”。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浙江通志》载:“桑,有女桑、山桑,出富阳者最佳,余杭接者亦名富阳桑,仁和县宁公塘所产睦州青,四乡多种此”。

民国22年(1933年),浙江桑品种因不同地区而称的有210个,可分为湖桑、火桑、望海桑和山桑四类,湖桑中又分红皮、白皮和青皮三类。民国24年(1935年),国立浙江大学农学院对浙江桑品种进行了调查,征集到浙早生1号(火桑)、浙早生2号(木斗青)、湖桑11号、湖桑12号、湖桑13号、湖桑14号、湖桑15号、湖桑16号和湖桑21号等9个桑品种。嗣后,浙江省蚕桑改良场又进行了桑品种的调查研究,提出了浙场第1~40号等40个湖桑品种、16个火桑品种和22个野生桑品种。

2 浙江省桑树品种的鉴评与审定

浙江历来十分重视桑树品种调查、整理、比较、审定工作,从20世纪50年代至今,浙江桑树新品种比较、审定工作一直没有间断。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主要是对民间品种的调查、收集、整理、比较、评价;1979年起,省农业厅统一组织开展桑树新品种的审定;2000年,根据《种子法》规定,调整为浙江省农作物品种认定。2004年,修订为非主要农作物品种认定,2009年调整为非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2015年,浙江省非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印发了《浙江省桑树品种审定规范》,进一步规范了桑树品种的审定工作。

2.1调查、鉴评

1953~1956年间,浙江省农业厅特产局桑苗培育所与镇江蚕业研究所协作,对13个县的桑树地方品种进行了调查,征集到浙东山区红顶桑等品种8个,浙西、杭嘉湖平原区桐乡青等品种18个,全省栽培的火桑品种3个。1959年后,浙江省农业科学院蚕桑研究所继续对温州、台州、金华、丽水、衢州、绍兴及杭州地区的部分县进行调查,新征集到平阳乌桑、荷叶大桑和嵊县奶接等品种36个。1956年以来,应用育种法选育新品种21个。至此,共征集到浙江桑品种207个。此外,浙江省农科院蚕桑研究所和浙江农业大学蚕学系保存国内、国外引进桑品种183个。

在调查征集地方品种的基础上,浙江省农业科学院蚕桑研究所与省农业厅特产局,从1961年开始对全省桑树品种进行系统的整理和鉴定,开展区试示范,并组织繁育推广。据《浙江省种植业区划》(1986年)载,全省占有一定桑园面积的栽培品种共30个,其中火桑、早青桑、白皮火桑、裂叶火桑、乌皮桑、海桑、火桑87、真桑、育2号和农桑8号等早生桑品种10个;桐乡青、睦州青、嵊县青、红顶桑、荷叶桑、红沧桑和湖桑199等中生桑品种7个;湖桑197、红皮大种、剪刀桑、望海桑、大种桑、白条桑、湖桑2号、大墨斗、双头桑和璜桑14号等中晚生桑品种10个;团头荷叶白、荷叶白和新一之濑等晚生桑品种3个。其中荷叶白、团头荷叶白、桐乡青和湖桑197这四个品种,经1975年9月全省鉴定评比,为全省优良当家品种,采取加速繁育推广,这四个良种到1990年的栽培面积占全省桑园总面积的70%,并推广到长江中下游和黄河流域。

2.2规范审定

2.2.1品种审定

1979年12月18日,浙江省农业局在杭州召开桑树品种区域性鉴定座谈会。会上确定了鉴定小组组成成员,讨论制订了《浙江省桑品种区域性鉴定暂行办法》,同时决定设立平原(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湖州蚕桑研究所)、丘陵(绍兴地区农校、龙游县蚕种场)、溪滩(建德县桑树良种场、嵊县东郭蚕种场)、盐碱(杭州蚕种场、萧山县头蓬林场)4种不同土质条件的8个鉴定点。1980年开展第一期品种区域性鉴定。

1981年,浙江省农业委员会、浙江省科学技术委员会《批转省农作物品种审定会的工作报告及〈省农作物品种审定试行条例〉》。1982年,农牧渔业部印发了《全国桑树品种审定条例》,决定从1982年起正式开展全国桑树品种审定工作。1985年5月13日,浙江省农业厅公布了根据省、部两个《条例》修订的《浙江省桑树品种区域性鉴定办法》。

1985年,桑树品种审定正式纳入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并认定了团头荷叶白、湖桑197、荷叶白、桐乡青4个桑品种。1986年,浙江省选育的首个桑树新品种——璜桑14号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同年,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设立蚕桑专业组。1987年,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公布了《〈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实施细则〉补充办法(桑树)》。桑品种审定的主要方法如下:

组织机构:树品种区域试验工作在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领导下,由桑树品种区域性鉴定小组具体负责,该小组由浙江省农业厅经济作物管理局、浙江省农业科学院蚕桑研究所,湖州市蚕桑科学研究所、浙江农业大学蚕桑系、绍兴市农业学校、嘉兴市农业学校等单位的代表组成,设正、副组长、秘书各一人和组员若干人。鉴定小组设在浙江省农业厅经济作物管理局。

品种区试设置:全省分别在平原、丘陵坡地、溪河滩地、滨海涂地设立8个以上有代表性的桑品种区试点。每期区试-8个品种,时间一般为5年。每个品种种植以33.35 m2为1个小区,设3个重复。以当时推广面积最大的品种为对照种。

参加区试桑品种的条件:应同时具备桑树成林2年以上的调查成绩;具有优质、高产、抗逆性强的性能,并具有一项成绩显著超过对照品种的;能提供50 kg以上接穗等3个条件。

区试鉴定(审定)指标:以全年亩桑产叶量、春期亩桑产片叶量、万头蚕产茧层量、亩桑产茧层量、百蚕良卵数、全株性病害和桑疫病(黑枯型)的抗性等7项作为鉴定指标,如有一项指标显著超过对照种,其它与对照种相仿的即可通过区试(全年亩桑产叶量、春期亩桑产片叶量、全株性病害和桑疫病的抗性等4项指标须有成林桑3年的平均成绩;万头蚕产茧层量、亩桑产茧层量、百蚕良卵数等3项指标须有春、中秋各2次的平均成绩)。

区试通过的品种,报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由浙江省农业厅发布审定通过的品种。在这一时期,共开展了4期区域鉴定,审定通过了璜桑14号、农桑8号等7个新品种,认定了荷叶白等4个地方品种。

2.2.2品种认定

2000年,《种子法》将农作物品种分为主要农作物品种(稻、小麦、玉米、棉花、大豆)、非主要农作物品种,并授权国务院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和省级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可以各自确定1~2种主要农作物品种。2000年8月21日,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印发了《〈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办法〉补充办法(桑树)》,决定从2000年开始对桑树新品种开展认定工作。2004年,浙江省农业厅设立浙江省非主要农作物品种认定委员会,下设桑茶水果专业组,同时设非主要农作物品种认定专家库,颁布了《浙江省非主要农作物品种认定暂行办法》。桑品种的认定条件如下:

遗传性状稳定一致,具有品种特异性;

具有高产、优质、抗逆性的综合性状,以全年亩桑产叶量、万头蚕产茧层量和抗病(桑黄化型萎缩病和桑疫病)性为主要指标,其中全年亩桑产叶量和万头蚕产茧层量必须有一项显著超过对照品种,其他与对照品种相仿。

在2个以上市或2种以上土壤类型(平原、海涂、丘陵、溪滩)进行试验试种,试种面积达到66.67 hm2(1000亩)以上,其中应有2个年产茧500 t以上的重点县(市、区)其试种面积应占该品种总面积的50%以上。

认定品种的试验、及试验性种植由品种选育或引进的单位或个人自行组织。在试验期间,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有关专业组和省农业厅经济作物管理局组织1次对该品种的试种考察,并出具意见。桑品种认定,仅在2006年认定通过“丰田2号”1个品种。

2.2.3非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

2009年,浙江省农业厅决定设立浙江省非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并颁布了《浙江省非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办法》;2015年,修订了《浙江省非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办法》。根据新修订的《浙江省非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办法》,制订了《浙江省桑树品种审定规范》。2015年制订的桑树品种审定主要方法如下:

审定管理:桑树新品种审定由浙江省非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负责,日常工作由浙江省非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办公室负责。浙江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具体负责区域试验有关工作。

区域试验:①参试条件:人工选育或发现并经过改良;与现有品种(已受理或认、审定的品种)有明显区别;遗传性状相对稳定,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一致;具有符合《农业植物品种命名规定》的名称。区域试验由品种选育或引进的单位或个人自行组织。②试验要求:试验点设置,应在全省有代表性的重点蚕区设不少于3个试验点;每个点每个参试品种栽种面积不少于33.35 m2,重复不少于3次;试验时间不少于桑树成林后2年,从栽种到结束一般应有4~5年。以现行生产上大面积栽种的同类品种作对照品种。抗逆(旱、涝、霜冻)性、抗病(桑萎缩病、桑疫病)性、抗虫性应经专门的试验或调查。桑叶质量,除进行化学分析外,还应经养蚕试验。

审定标准:分为通过小面积品种试验,或试验种植面积达到一定要求2种标准:①完成品种试验,经现场考察审查通过,并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可以通过审定:经成林后2年调查,全年亩桑产叶量比对照品种增产5%以上,万头蚕产茧层量与对照品种无显著差异,抗逆(旱、涝、霜冻)性、抗病(桑萎缩病、桑疫病)性无明显缺陷;万头蚕产茧层量、抗逆(旱、涝、霜冻)性、抗病(桑萎缩病、桑疫病)性等有一项或多项表现显著高于对照品种,全年亩桑产叶量与对照品种无显著差异;有特殊农艺性状与应用价值,且经济效益显著的品种。②在不少于2个年产茧500 t以上的县试验种植面积达到66.67 hm2(1000亩)以上,每667 m2桑产叶量、万头蚕产茧层量、抗性等有一项或多项表现显著高于对照品种,其他与对照品种无显著差异,经现场考察审查通过,可以通过审定。

品种审定:经审查符合《浙江省非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办法》和《浙江省桑树品种审定规范》要求的品种,由主持区试单位报浙江省非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审定。

3 桑树品种审定的作用

3.1审(认)定了一批桑树新品种

自1979年我省在全国率先开展桑树品种区域试验以来,通过了15个桑品种(地方优良品种中筛选的4个,新选育的10个,引进的1个)的审定、认定,其中:审定10个,认定5个;作为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的7个,作为非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的3个;作为追认的地方优良品种4个,作为常规认定的1个,见表1。

3.2规范了桑树新品种的性状与适宜栽种范围

经过桑树品种的审(认)定,对新品种性状作了规范的描述,对新品种适宜栽种区域与注意事项提出了指导性意见。主要桑树品种性状如下:

表1 1985~2015年浙江省审定、认定通过桑树品种Table 1 The mulberry varieties approved by Zhejiang Province during 1985~2015

3.2.1荷叶白(别名,湖桑32号、尖头荷叶白)

晚生品种。树形高大开展,发芽、成熟、硬化迟。生长势旺,发条数多。全年产叶量高,叶质较优。抗桑疫病、桑褐斑病、桑花叶型萎缩病力较强,抗桑黄化型萎缩病力弱;耐瘠、抗寒力较强,适应性广。尤其适宜土壤肥力较差的土地种植。

3.2.2桐乡青(别名,湖桑35号)

中生品种。树形挺直,春期发芽、成熟和秋叶硬化比较早。长势较旺,发条数中等,春期发芽率较低。全年产叶量高,叶质优,制种成绩好。抗桑萎缩病、桑褐斑病力较强,抗桑疫病力弱,抗旱、耐瘠力稍差;尤其适宜作小蚕专用桑。

3.2.3农桑8号

早生品种。树形直立,发芽早、成熟早、秋叶硬化比荷叶白稍迟,春期发芽比荷叶白早10 d左右,发芽率一般可达75%左右。生长势旺,发条数多,叶产量高,叶质中等。抗桑疫病力强,抗桑萎缩病力较强。花果较多,早春晚霜易冻害。较适宜于原蚕饲养用桑。

3.2.4农桑14号

早生中熟品种。树形直立,树冠紧凑,发条数多,枝条粗直而长,无侧枝。发芽、成熟均较早;秋期封顶和硬化均较迟,下部叶容易黄落。产叶量极显著高于荷叶白,万蚕产茧层量显著高于荷叶白。抗桑黄化型萎缩病、桑疫病强于荷叶白,桑蓟马、桑红蜘蛛、桑粉虱的危害明显轻于荷叶白。早春晚霜易冻害。是蚕种繁育用桑较为优良的品种,尤其在平原地区。

3.2.5强桑1号

中生中熟品种。树形直立,树冠紧凑,枝条粗长,侧枝少,发条数中等,长势旺盛。叶形大,叶肉厚,叶面平滑,光泽强,叶片着叶稍下垂,叶炳长。发芽迟于农桑14号,成熟较早;秋叶硬化、封顶迟,利用率高,下部黄落叶少,产叶量高。耐瘠力一般,耐寒、耐旱力,抗桑疫病(黑枯型)力弱,适应性较强。是蚕种繁育用桑较为优良的品种,尤其在丘陵地区。

3.3对蚕桑产业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荷叶白、团头荷叶白、桐乡青、湖桑197号自1975年确定为浙江省桑树四大良种以来,在20世纪80年代的蚕桑改造、发展中作为主栽品种全面推广,到90年代约占全省桑园面积70%以上,显著提高了单位面积产叶量,为蚕桑生产的快速发展提供了量多质优的桑叶。四大良种还推广到江苏、山东、四川、陕西、湖北、河南等10余个省,种植面积达全国桑园面积的50%以上。

20世纪90年代育成的农桑8号、农桑10号、农桑12号、农桑14号系列品种和盛东1号,在21世纪进入全面推广,并逐渐替代了原有的四大良种,实现了浙江省桑树品种的更新换代。农桑系列等新品种的推广,适应了大面积园区建设、快速高产、优质高效的时代要求,具育成时间快、投资省、效率高、推广迅速的特点,短期内就在浙江、江西、山东、四川、江苏等10多个省市推广,到2015年农桑系列等品种在浙江的覆盖率达到75%以上。

目前强桑1号、强桑2号等桑树新品种,其桑叶产量显著高于荷叶白,抗旱、耐瘠、农艺性状优良,已列为浙江、江苏等省主导品种与农业部贫困地区适用品种,示范推广至16个省,2015年培育桑苗达1亿多株,有望成为新的替代桑树品种。

4 桑树品种审定的发展趋势

4.1农作物品种行政许可的调整

经修订的《种子法》自2016年1月1日起施行。根据《种子法》只对“主要农作物和主要林木实行品种审定制度”的规定,主要农作物由原来的28种减少为稻、小麦、玉米、棉花、大豆5种。“国家对非主要农作物实行品种登记制度”,按《种子法修订说明》,实行登记的非主要农作物,主要指蔬菜、果树和花卉等农业和农村经济支柱产业的经济作物。

随着新《种子法》的实施,蚕桑产业的萎缩、占农村经济比重的降低,桑树品种的审定将被取消,作为非主要农作物的登记制度如何建立、如何登记等问题,都有待农业部明确。但无论如何,对一个新品种来说,都应先经科学的试验比较,才能进行推广。

4.2关于桑树品种选育的方向

为了适应全年多批次养蚕、轻型舒适化养蚕、连续化复式养蚕、蚕桑资源生态循环利用等多元发展的技术需求,桑树品种选育应突出省力化、多元化桑树新品种选育,以高产、优质、高效为目标,以枝条粗细适中、叶片大小适当、耐伐快长、适合机械化、条桑育等为重点,适当开发果用休闲桑(鲜食、加工、采摘)、药食用桑(茶桑、菜桑、药桑)等桑品种。

Development and Influence of Mulberry Varieties Approval in Zhejiang Province

ZHOU Jin-qian
(Zhejiang Province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Promotion Center,Hangzhou 310029,China;)

Abstract:The mulberry varieties approval in Zhejiang Province promoted the regeneration of mulberry varieties,and also played an indelible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sericulture industry. This article mainly summarized the development history of mulberry varieties approval in Zhejiang Province and the relevant results obtained,also the main flow of the current approval.

Key words:mulberry;variety;approval;influence

中图分类号:S88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8-4069[2016]01-001-05

作者简介:周金钱(1957-),男,浙江永康人,推广研究员。主要从事蚕业技术推广。E-mail:zjscs@163.com

猜你喜欢

桑树作用品种
云上黑山羊品种介绍
马桑树儿搭灯台
桑树变身增收“摇钱树”
品种选育彩版
奶奶家的桑树
试分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概念图的应用策略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谈谈朗读在文本解读中的作用
基于班级管理的班干部培养方法研究
哭泣的桑树观海之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