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频超声对冠脉介入术前、术后桡动脉的临床研究

2016-06-15牛进国

当代医学 2016年14期
关键词:中膜前壁回顾性

牛进国

高频超声对冠脉介入术前、术后桡动脉的临床研究

牛进国

目的 探讨高频超声技术对冠脉介入术桡动脉结构变化的诊断价值。方法 随机抽取86例经桡动脉冠脉介入术患者,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均在术前和术后应用高频超声仪器对桡动脉进行观察。结果 术后1 d,患者桡动脉前壁和后壁内-中膜厚度均较术前增加至(0.78±0.26)和(0.63±0.22),与术前前壁(0.39±0.12)、后壁(0.37±0.11)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0 d前壁和后壁内-中膜厚度分别为(0.52±0.17)、(0.55±0.16)与术前及术后1 d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后均伴随不同程度并发症,但随着时间增加而逐渐减少。结论 经桡动脉实施冠脉介入术,可对桡动脉产生一定程度损伤,其损伤不良反应和相关并发症于术后1 d最为显著,并在术后30 d内逐渐恢复,在此过程中高频超声技术对显示桡动脉术后变化情况具有重要作用。

高频超声;冠脉介入术;经桡动脉;内-中膜厚度

最近几年,经桡动脉冠脉介入术被广泛应用在临床中,但是此种操作可能会对患者桡动脉产生一定损伤,进而对血管桥功能带来严重影响。因此,对经桡动脉冠脉介入术对桡动脉结构变化的影响进行探讨,具有现实意义[1]。对经桡动脉冠脉介入术患者术后桡动脉内径变化进行分析和研究,具有现实意义。本文回顾性分析86例经桡动脉冠脉介入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现进行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河南省三门峡市第三人民医院2013年7月~2014年11月86例冠脉介入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45例,女41例,年龄44~79岁,平均年龄(68.1±4.4)岁。患者均以桡动脉作为手术路径,其中陈旧性心肌梗死42例,稳定型心绞痛23例,不稳定型心绞痛21例。合并高血压17例,糖尿病11例。

1.2 研究方法

1.2.1 治疗方法 患者均通过桡动脉途径进行冠脉介入治疗,取患者平卧位,向外伸展手术上肢,外展角度为30°。选择桡动脉搏动最强位置作为穿刺点,局麻,穿刺成功后,将6 F桡动脉鞘管置入。冠脉造影后,进行介入治疗。

1.2.2 超声诊断方法 分别观察患者术前、术后1 d、术后30 d内-中膜厚度,采用Philips HD11XE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进行诊断。取患者平卧位,将探头频率设置为9~614 MHz。去除患者右臂衣物,采用CDFI和二维显像沿着患者右桡动脉的长轴进行有效探查,后实施横断扫查,测量患者内-中膜厚度,并观察管腔是否存在闭塞和狭窄,同时观察血流状况。注意每次探查过程中要对相关指标进行3次测量,取平均值,所有图像均存盘保存。

1.3 指标观察 回顾性分析86例患者临床资料,比较治疗前后患者桡动脉变化情况,其中内-中膜厚度>0.4 mm,即可判定为内-中膜厚度增厚[2]。而管腔狭窄的定义标准则为管腔内经缩小15%,若管腔内无成束血流,可将其定义为桡动脉闭塞[3]。

1.4 统计学方法 将数据录入到SPSS 18.0统计软件中,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n)表示,计数资料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内-中膜厚度变化 术后1 d,患者内-中膜呈现不光滑,且在距离穿刺点远端1 cm的位置出现内-中膜厚度明显增大现象,患者桡动脉前壁和后壁内-中膜厚度均较术前增加至(0.78±0.26)和(0.63±0.22),与术前前壁(0.39±0.12)、后壁(0.37±0.11)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630,9.803,P<0.01);术后30 d前壁和后壁内-中膜厚度分别为(0.52±0.17)、(0.55±0.16)与术前及术后1 d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5.794,7.762,8.597,2.727,P<0.01)。见表1。

表1 患者治疗前后右侧桡动脉内-中膜变化情况(x±s,mm,n=86)

2.2 术后并发症 术后1 d,54例(62.8%)患者出现内-中膜厚度增加,17例(19.8%)桡动脉局部管腔出现狭窄,6例(7.0%)管腔闭塞;术后30 d,32例(37.2%)患者出现内-中膜厚度增加,8例(9.3%)桡动脉局部管腔出现狭窄,3例(3.5%)管腔闭塞,1例(1.2%)诊断为前壁血肿。

3 讨论

经桡动脉途径进行冠状动脉介入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费用低等优势,且患者不良反应较少,易被患者接受[4-6]。但是,经桡动脉冠脉介入治疗过程中,很容易造成桡动脉损伤,而且若出现术后桡动脉闭塞现象,则会给二次介入治疗路径选择带来严重影响。

高频超声能够为早期治疗提供较为全面和准确的诊断信息,能够为冠脉介入术患者后续治疗提供方便。本研究结果显示,术后1 d,患者内-中膜厚度明显增大,提示经桡动脉冠脉介入术可对患者桡动脉造成较大损伤。术后30 d,患者内-中膜厚度增大现象有所缓解,但与治疗前和治疗1 d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桡动脉损伤可随着时间逐渐恢复,与权威文献报道结果相符[7-8]。另外,从86例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可以看出,高频超声能够及时发现患者术后并发症,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

综上所述,经桡动脉冠脉介入术患者术后易出现桡动脉并发症,应及时为其行相关超声检查和诊断,排除临床风险因素,为临床早期诊断提供科学依据。

[1] 赵亚男.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桡动脉狭窄及闭塞的危险因素分析[D].广州: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13.

[2] 秦淮,杨娅,孙慧,等.超声对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急性桡动脉闭塞的诊断价值[J].临床超声医学杂志,2012,14(9):610-612.

[3] 蔡小东.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桡动脉急性闭塞的相关性危险因素分析[D].南昌:南昌大学学报,2012.

[4] 刘博.不同危险因素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特征的影响(血管内超声观察研究)[D].广州:南方医科大学,2014.

[5] 王肖.冠状动脉介入术中不同对比剂对患者血流动力学影响的观察[D].大连:大连医科大学,2014.

[6] 张存.气囊式与旋压式桡动脉止血器应用效果的比较研究[D].天津:天津医科大学学报,2012.

[7] 闫振娴,周玉杰,赵迎新,等.应用血管内超声探讨经桡动脉介入术对桡动脉结构和功能的影响[J].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10,18(12): 894-897.

[8] 杨建昌,杨天和,杨永曜.经桡动脉心脏导管术对桡动脉影响的超声评价(附200例报告)[J].贵州医药,2013,19(9):816-819.

10.3969/j.issn.1009-4393.2016.14.015

河南 472143 河南省三门峡市第三人民医院心内科 (牛进国)

猜你喜欢

中膜前壁回顾性
小切口扩张后气管前壁穿刺切开术在危重病人中的应用与探讨
2型糖尿病下肢动脉中膜钙化影响因素研究
经闭孔阴道前壁尿道悬吊术与自体阔筋膜悬吊术治疗张力性尿失禁的疗效比较
中药水提液真空膜蒸馏过程中膜通量衰减及清洗方法
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与冠心病发病及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分析
512例老年结核病患者T-SPOT.TB结果回顾性分析
240例颅脑损伤死亡案例的回顾性研究
骆氏肾衰汤治疗慢性肾衰竭的回顾性分析
颈动脉内-中膜厚度与冠心病的关系
二维斑点追踪与双源CT分析左心室前壁缺血的局部心肌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