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直视气管插管与经鼻气管插管术抢救急诊危重症患者临床分析

2016-06-15廖祥明

当代医学 2016年11期
关键词:危重症支气管镜插管

廖祥明

直视气管插管与经鼻气管插管术抢救急诊危重症患者临床分析

廖祥明

目的 分析探讨急诊直视气管插管在抢救危重症患者上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危重症患者74例,以其中进行直视气管插管的37例患者为观察组,以另外37例进行纤维支气管镜经鼻气管插管术的患者为对照组,对比2组患者插管首次成功率、总成功率、插管用时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气管插管首次成功率、总成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气管插管用时也明显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因气管插管产生的不良反应也明显少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直视气管插管可有效提升气管插管的成功率,并有效缩短插管时间,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具有良好的临床实用价值。

直视气管插管;急诊危重症抢救;临床应用价值

临床急救过程中,气管插管技术应用广泛。临床上使用广泛的经鼻气管插管术因操作不具有可视性,且需穿过整个鼻腔,插入过程中可能会导致患者软组织水肿、鼻腔内膜损伤、出血,引发多种并发症,延误抢救时机[1]。为进一步提高插管的安全性,缩短气管插管时间,急诊危重症患者的抢救引进了直视气管插管技术[2]。本次研究对直视气管插管在急诊危重症抢救中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了分析和探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2014年10月~2015年8月赣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需进行气管插管治疗的危重症患者74例为本次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气管插管相应指征,排除有气管插管禁忌证的患者以及有凝血障碍等禁忌证的患者。以行直视气管插管的37例患者为观察组,男23例,女14例,年龄27~86岁,平均年龄(57.8±8.4)岁,呼吸衰竭17例、急性心肌梗死13例、脑出血4例、农药中毒3例;以在纤维支气管镜下行经鼻气管插管术的37例患者为对照组,男22例,女15例,年龄26~83岁,平均年龄(56.2±9.2)岁,呼吸衰竭18例、急性心肌梗死12例、脑出血5例、农药中毒2例。对比2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1.2.1 对照组 仰卧位,插管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检测指标,动作轻柔的将纤维支气管镜经鼻腔插入气管内,同时进行吸痰操作,直至隆突上2~5cm处[3]。协助医师将气管插管导管顺着纤维支气管镜插入气管,插入深度约为22~30cm,将纤维支气管镜退出,在气管导管气囊内充入6~10mL气体,以将气囊封闭。听诊两肺呼吸音,看是否清楚对称,以判断插管位置,证实在气管内后,接呼吸机。若不在,则需重复进行插管。将导管固定好,再行机械通气。

1.2.2 观察组 行直视气管插管术。具体操作方法: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为患者选择合适型号的喉镜和气管导管,急诊医生对患者进行紧急气管插管抢救。仰卧位,头部后仰使颈部拉直,清除口腔分泌物,从右侧口腔置入喉镜,将舌根向左侧拉,用吸收器将患者口腔内的分泌物吸出,清除干净。在咽谷出置入镜片,将会厌向上提拉少许,声门充分暴露后,将气管入口张开。轻微按压患者胸部,气管口溢出气沫后,沿着气管方向插入钢丝加强型气管导管,插入20cm,将导丝拔出。行胸廓扩张,以听诊器听诊,看患者肺部是否存在呼吸音,若有呼吸音,表明插管成功[4]。之后,为导管气囊充气20mL并进行固定。为患者安置牙垫,固定气管导管。

1.3 观察指标 观察2组患者的插管首次成功率以及总成功率,记录2组患者插管用时,并观察2组患者因插管而产生的不良反应,并进行对比分析。

1.4 统计学方法 将所有数据结果录入到SPSS17.0软件中进行统计分析,确保录入过程客观真实,以95%为可信区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患者气管插管的首次成功率、总成功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气管插管的首次成功率和总成功率均明显高于对 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气管插管首次成功率、总成功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n(%)]

2.2 观察组患者气管插管时间为(4.1±1.1)min,对照组患者气管插管时间为(9.3±2.4)min,2组患者气管插管时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981,P<0.05)。

3 讨论

在抢救危重症患者过程中,气管插管可及时为患者建立可靠的人工气道,确保患者在接受抢救治疗过程中呼吸通畅,是患者心脑血氧供应的有力保障,能够大幅度提高危重症患者的抢救成功率[5]。

由表1可知,观察组患者的气管插管的首次成功率(81.08%)和总成功率(94.59%)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直视气管插管术插管成功率更高,更适用于危重症患者的急诊抢救。直视气管插管术可实现气管插管的直接可视,插管过程中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更小,可视情况下,气管插管的准确性更高[6]。因此,可有效提升气管插管的成功率。同时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10.81%)也明显低于对照组(29.73%)(P<0.05),表明直视气管插管术不良反应更少,更利于危重症患者的抢救,纤维支气管镜下经鼻气管插管术常会出现无法一次插管成功的现象,在反复插管过程中易损伤患者的鼻腔粘膜、气管等,导致出血[7]。直视气管插管在可视状态下进行插管,能够有效避免对患者造成伤害。

纤维支气管镜下经鼻气管插管术气管插管操作相对较难,且需要医师和助手相互协作,更容易插管失败,导致抢救时间的延误,十分不利于危重症患者的抢救[8]。直视气管插管术操作相对简单,临床医师更易掌握,在抢救过程中无需依赖麻醉医师,可节省大量的时间。同时,由上述结果可知,观察组患者的插管时间(4.1±1.1)min明显短于对照组(9.3±2.4)min,表明直视气管插管术还可有效缩短气管插管的时间,为危重症患者争取更多的时间,对于抢救成功率的提升大有助益。

综上所述,直视气管插管术,插管成功率高,不良反应少,可有效缩短插管时间,十分适宜危重症患者的急诊抢救,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1] 李忠元,但传军,廖圆兵,等.急诊直视气管插管抢救危重症临床分析[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1,19(5):839-840.

[2] 曹明霞,魏传莹,董艳梅,等.气管插管抢救新生儿窒息合并羊水Ⅲ度污染80例的应用体会[J].哈尔滨医药,2010,30(3):14,16.

[3] 刘莉娟.急诊直视气管插管抢救危重症临床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3,24(1):150.

[4] 金迪文,黄艳,邓燕连,等.急诊直视法气管插管术90例临床分析[J].中南医学科学杂志,2012,40(4):422-423.

[5] 蔡龙,徐丽.急诊直视气管插管抢救危重症患者效果分析[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4,22(3):98-99.

[6] 张晖,徐翠莲.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气管插管的护理体会[J].河北联合大学学报(医学版),2012,14(1):96.

[7] 张晖,郭丽萍.纤维支气管镜在急诊呼吸困难气管插管中的应用[J].健康必读(中旬刊),2012,11(12):163.

[8] 赵玉仙.经口多种困难气管插管方法的应用体会[J].江苏医药,2010, 36(22):2717-2718.

10.3969/j.issn.1009-4393.2016.11.015

江西 341000 赣州市人民医院急诊科(廖祥明)

猜你喜欢

危重症支气管镜插管
体外膜肺氧合救治心脏危重症患者的研究进展
首都医科大学危重症医学系
超声支气管镜引导下的经支气管针吸活检术在肺和纵隔占位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Beagle犬颈外静脉解剖特点及插管可行性
肠道病毒71型感染所致危重症手足口病的诊治分析
呼吸系统危重症患者抗生素相关腹泻的临床观察
深昏迷患者应用气管插管的急诊急救应用研究
经支气管镜活检联合刷检对支气管肺癌的诊断价值
两种气管插管方法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抢救中的比较
支气管镜下冷冻联合球囊扩张治疗支气管结核性气道狭窄的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