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常规矫正与微型种植体支抗用于口腔正畸临床效果比照观察

2016-06-15韩韶丰河南省安阳第六人民医院正畸科河南安阳455000

中国医疗美容 2016年12期
关键词:种植体矫正口腔

韩韶丰(河南省安阳第六人民医院正畸科,河南 安阳 455000)

常规矫正与微型种植体支抗用于口腔正畸临床效果比照观察

韩韶丰
(河南省安阳第六人民医院正畸科,河南 安阳 455000)

目的 对比观察在口腔正畸治疗中应用微型种植体支抗与常规矫正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本研究选择我院收治的口腔正畸患者120例作为分析对象,选取时段为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以抽签分组方式将其平分为2组,其中60例给予微型种植体支抗治疗的患者为试验组,而另60例给予常规矫正治疗的患者为对照组,治疗后将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照和分析。结果 相较于对照组,试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较高,P<0.05;且试验组患者U1-SU、L1-MP明显较优,2组比较差异P<0.05;试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6.67%,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33.33%,2组比较差异P<0.05。结论 在口腔正畸治疗中给予微型种植体支抗治疗比常规矫正治疗临床治疗效果明显,在临床上值得应用和推广。

口腔正畸;微型种植体支抗;常规矫正;临床效果

口腔正畸在临床治疗上给予绝对支抗对矫治反作用进行拮抗为传统治疗方式,其治疗效果有较强的不确定性,很容易发生牙前移情况,多数患者会有不适感[1]。再加上人们对牙齿舒适度及美观的要求提升,常规治疗方法已经无法满足患者的需求。伴随微型种植体支抗的发展,为口腔正畸治疗提供新的方法,有可靠的疗效,本研究对微型种植体支抗及常规矫正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照分析,以下为分析过程和结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研究选择我院收治的口腔正畸患者120例作为分析对象,选取时段为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所有患者全部是牙弓前突患者,有良好的口腔卫生状况,以抽签分组方式将其平分为2组,其中60例给予微型种植体支抗治疗的患者为试验组,包括34例男性患者和26例女性患者,年龄最高者为32岁,年龄最小者为14岁,中位年龄为(23.20±4.55)岁;而另60例给予常规矫正治疗的患者为对照组,包括35例男性患者和25例女性患者,年龄最高者为32岁,年龄最小者为15岁,中位年龄为(23.25±4.60)岁,统计学分析2组患者基本资料,显示结果为P>0.05,2组比较数据具有可比性。

1.2 方 法

常规矫正治疗为对照组的治疗方法,正畸矫正采用口外弓强支抗;而微型种植体支抗治疗为试验组患者的治疗方法,以X线摄片为依据,对植入部位黏膜进行剥离,将微型钛钉垂直于骨面旋入;对准确植入进行确定后,摄片根尖,对牙根与种植体的关系进行了解;放置完种植体,以植入位置骨质状况及牙齿移动为依据加力;叮嘱患者每个月进行1次复查,取出时间约为9个月左右。

1.3 评价指标

上切牙前颅平面角及下切牙下颌面角,即U1-SU、L1-MP应用头影测量法进行测定;并发症发生情况,即软组织水肿、牙齿松动、牙龈炎。

1.4 疗效评价标准

若患者有整齐的牙列,前面型改善明显,牙覆盖及磨牙关系为正常评价为显效;若患者存在整齐的牙列,面型有所改善,前牙覆盖正常评价为有效;若患者不整齐的牙列,面型改善不明显,前牙覆盖及磨牙关系异常评价为无效[2]。

1.5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中2组患者相关比较数据分析和处理工具均为统计学软件SPSS19.0,所涉计数数据及计量数据的表示方法分别为%和均数±标准差,验证方法分别为卡方值和t值,判定统计学意义形成用P<0.05作为标准。

2 结 果

2.1 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治疗后,相较于对照组,试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较高,比较差异P<0.05,形成了统计学意义,如下表1所示。

表1 2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2.2 比较2组患者U1-SU、L1-MP

治疗前2组患者U1-SU、L1-MP比较差异P>0.05,而治疗后,相较于对照组,试验组患者的U1-SU、L1-MP明显较优,比较差异P<0.05,如下表2所示

表2 2组患者U1-SU、L1-MP对比

2.3 比较2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

试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6.67%,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33.33%,2组比较差异P<0.05,如下表3所示。

表3 2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

3 讨 论

口腔正畸在临床治疗中一般采用微型种植体支抗及传统支抗进行治疗,而后者则会发生不同程度的支抗丢失,口外支抗虽然可对磨牙程度进行有效控制,然而需要患者较高的配合度才能实现治疗效果。而前后作为一种新型的治疗方法,在临床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支抗指的就是可以抵抗或者抵消矫治力反作用力的结构,在口腔正畸治疗中,牢固、有效的支抗是确保治疗成功的前提与基础[3]。在口腔正畸治疗中,尽管牙齿与牙弓、颅面骨骼、口唇肌肉等支抗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这些装置均存在着一些不足,主要包括舒适性差、稳定性差、安全性差、矫治效果不理想等。

近些年来,随着正畸治疗设计种植体支抗研究的不断深入,微型种植体得到了快速发展,在口腔正畸治疗中得到了广泛运用[4]。相较于传统种植体支抗治疗,微型种植体支抗优势明显,主要包括有较小的支抗直径,骨内螺纹可对骨性结合进行有效避免,舒适度较高;有较大的正畸承受力,稳定性较高;操作简单,治疗时间短;取出支抗时不需特殊处理及麻醉等[5-6]。除此之外,在手术操作过程中,因为微型种植体结构比较小,口腔空间足以为其提供操作平台,为手术顺利进行创造了便利条件,通常可在5-10min内完成手术操作,不仅提高了患者的配合度,还可以极大的减轻患者痛苦,减少感染,促进创口愈合,不易形成瘢痕,临床应用价值非常高,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本研究显示,与常规矫正相比,采用微型种植体支抗治疗,提升了临床治疗效果,同时优化了U1-SU、L1-MP水平,减少了术后并发症,治疗效果显著。与刘龙坤[7]的研究报道非常接近,即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8.67%,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7.33%,比较差异显著(P<0.05),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U1-SU为(97.93±6.25)°,L1-MP为(106.84±10.19)°,与对照组患者的(100.25±8.42)°、(99.65±8.31)°进行对比,差异显著(P<0.05);与胡国栋[8]的文献报道十分相似,即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7%,与对照组患者的35.0%进行比较,差异显著(P<0.05)。

综上所述,在口腔正畸治疗中给予微型种植体支抗治疗比常规矫正治疗临床治疗效果明显,在临床上值得应用和推广。

[1] 谢文高.微型种植体支抗在青少年口腔正畸治疗中的运用效果观察[J].医学综述,2014,20(11):2112,封4.

[2] 柳杨.微型种植体支抗应用于口腔正畸疗效研究[J].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2015,2(2):108-109.

[3] 高秀昌.微型种植体支抗在口腔正畸的应用探讨[J].中国美容医学,2011,20(z6):562.

[4] 吴光宇,杨素娟.微型种植体支抗在口腔正畸治疗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医学创新,2014,07:80-81,82

[5] 李伟,姚毅章,赵国廷等.微型种植体支抗在成人口腔正畸中的应用分析[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3,35(5):103-104.

[6] 金巍,刘磊,杨旭等.金栀洁龈含漱液对助攻型微型种植体支抗进行口腔正畸效果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7(15):1654-1655,1656.

[7] 刘龙坤.常规矫正与微型种植体支抗用于口腔正畸临床对比研究[J].中外医疗,2016,35(2):57-58,61.

[8] 胡国栋. 口腔正畸治疗中微型种植体支抗的应用价值探析[J]. 现代诊断与治疗, 2015, 26(19):4349-4351.

猜你喜欢

种植体矫正口腔
种植体折裂的临床分型与临床治疗方案
翼突种植体植入术的研究进展
三减三健全民行动——口腔健康
微型种植体支抗在口腔正畸临床中的应用
孕期口腔保健不可忽视
口腔健康 饮食要注意这两点
宽带发射机IQ不平衡的矫正方法
攻心治本开展社区矫正
矫正牙齿,现在开始也不迟
种植体周围炎龈沟液中IL-2、IFN-γ、IL-4、IL-6的表达及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