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如何提高党性教育实效性的思考

2016-06-14叶有根

关键词:党性教育实效性语言

叶有根?

摘 要:当前,党性教育呈现出新的特点,也面临着新问题和挑战。文章从教学准备、教学语言、教育方式三个方面论述了切实提高党性教育的实效性的策略。

关键词:党性教育;实效性;语言

中图分类号:D261.4

党性教育的实效性,是指通过教育培训使受教育者在思想政治、理想信念、行为修养、廉洁自律等方面更加符合党对领导干部的要求。[1]当前,党性教育呈现出新的特点,也面临着新问题和挑战,作为党校教师,需要做好充分准备、丰富教学语言、创新教育方式,才能切实提高党性教育的实效性。

一、做好充分准备是党性教育取得实效的基础

很多党校教师被称为“万金油”,意思是什么课都能上。其实“万金油”看似褒义却是贬义,实质就是理论不深、研究不深、讲解不深。由于很多课程和所学的专业不符,就不是很擅长,再加上有时教学任务下达仓促,导致备课时间短,很多课程难免是应急之作,对问题的研究不够,准备不充分,讲解就自然不深。开发一门课程是需要长时间去关注钻研的,比如,上海市委党校王公龙教授的精品课《<共产党宣言>及其时代价值》,他的这门课之所以成为精品,就在于备课充分,关注时间长,一讲就是15年,并且研究有深度,解读透彻,把枯燥的理论讲得通俗易懂,让人很信服。所以,备课是要下功夫的,需要教师自身有深厚的理论功底,要想把某一问题讲清楚,必须先想清楚,再写清楚,尤其是党性教育课,属于思想教育的课程,首先要求教师自己做到真学、真懂、真信,才能使人信服。而不是为了吸引眼球,去质疑课程主题,质疑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作为党校教师,必须恪守党校姓党的原则,就应该来论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这就需要党校教师认真学习、潜心研究、充分备课,才能提高党性教育课的实效性。

二、丰富教学语言是党性教育取得实效的抓手

通俗易懂、幽默风趣的教学语言是提高党性教育课堂气氛的润滑剂,让听众如沐春风一般,能够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所以必须重视教学语言的问题。

1、将书面语言转化教学语言。有些教师尤其是年轻教师因为教学经验的缺乏,不能很好地把书面语言转化为教学语言,在课堂上用的也是学术论文语言,即使非常熟悉课程内容,能够倒背如流,但是也不能很好地转化为教学语言,就导致教学语言比较生硬,平板冷淡,寡情少味,犹如诵经声,既不能引起学员的听课兴趣,也不能调动学习积极性,对教学质量的提高很有影响。所以需要教师在准备过程中认真研究讲稿,思考每一句话如何和学员真诚又自然地交流。在课堂上能够随机应变,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理论,使自己的观点和理解易于接受,让人信服,并且能够激发学员的思考。

2、探索合理的教学语言速度。教学语言速度是不是合理,给听众的感觉是不是舒适,对于教学效果的好坏有直接的影响。日常生活中,每位教师都有自己的语言习惯,彼此说话的速度总是有差别的。比如,在日常生活中,年轻教师语速往往比较快;老年教师说话往往缓慢;而女教师讲话,往往比男教师要快。至于教学语言,则属于一种专门的工作语言,不论是什么年龄、性别、性格的教师,一旦到课堂上,就不应该用日常的生活语言速度去讲课,而必须受课堂教学自身规律的制约,结合课堂实际,对自己的教学语言速度进行一番科学的分析与检验,探索和把握最合理、最科学的教学语言速度。

3、增强教学语言的趣味性。“幽默是教师智慧、学识、机敏、灵感在语言运用中的结晶,是一瞬间闪现的光彩夺目的火花,是性情豁达,思想乐观的自然流露,是一种健康而完备的精神状态,也是构成优秀教师品质的一个要素。”[2] 由于很多人的思想观念问题和社会风气的原因,很多学员对党性教育课本身有一些误解,认为党性教育课讲大道理较多,理论晦涩枯燥,没有实际内容,从而先入为主地对党性教育产生抵触心理。这就需要教师结合生活实际,寻找案例故事,尽量用幽默风趣的语言表达教学内容,缓和紧张气氛,创造愉快的教学环境,在谈笑风生中领略知识的真谛并接受教育。

三、创新教学方式是党性教育取得实效的关键

党性教育课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课程,方法不当,就会使学员感到枯燥无味,教师姑且讲之,学员姑且听之,既不入脑也不入心;方法得当,就会激活课堂气氛,取得良好的培训效果。这就需要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式,提高党性教育的实效性。

1、注重“可信”的教学内容。只有真实可信的东西才最有说服力,党性教育“可信”的教学内容主要体现在大量的革命先辈和事件的遗址等红色资源上。在我省各县市都有丰富的红色资源,比如,遵义会议会址、黎平会议会址、强渡乌江、四渡赤水、娄山关遗址、晴隆二十四拐等等,都有丰富的故事和革命精神内涵,都以无可辩驳的事实展示着中国共产党人英勇斗争的光辉历史,都以不容置疑的史实诠释着理想信念高于天的思想道德境界和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这些资源作为党性教育现场教学点,让学员身临其境地接受党性教育,增强教学的吸引力、震撼力和感染力。

2、创造“新颖”的教学形式。创新才有生命力,新颖才有吸引力。在教学形式上,需要突破传统的讲授式教学,通过开展情景模拟教学、现场教学、体验教学、座谈访谈等比较新颖的教学方式,把平面的、静止的历史载体,转化为立体的、鲜活的培训资源。注重学员的自主参与,突出学员的主体地位。通过穿红军服、举旗、列队、晨起吹军号等多种形式进行准军事化管理,来增强教学的庄重性和严肃性,让学员深刻感受到革命先辈无私奉献的革命精神,使党性教育进一步取得实效。

3、安排“简洁”的教学过程。要使教学有效果,就必须在有限的时间里使表达的主题简洁、明了、突出。比如,现场教学和体验式教学中的教师引导环节,教师就教学点的相关主题一般作10—15分钟的讲解即可,主要是引发学员思考。专题讲授课同样要注重简洁表达,教师主要讲重点难点,讲思路,讲关键,对于无关紧要的问题不应该浪费太多时间,对于一些基本知识点也没有必要阐述过多,做到主题突出,条理清晰,逻辑分明,教学过程中针对不同类型的培训班次和学员,讲解的重难点都应有所区别,从而体现“简洁”的要求。

参考文献:

[1]李小三:《着力提高党性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学习时报》19版:党校教育专刊理论科研,2011.07.04。

[2]李非凡:《幽默教学 快乐学习——浅谈幽默艺术在政治教学中的运用》,《课程教育研究》, 2012年12期。

猜你喜欢

党性教育实效性语言
怎样增强人大专题询问的实效性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有效发挥红色教育基地作用开展兵团组工干部党性教育
基层党校党性教育系统化探索
累积动态分析下的同声传译语言压缩
提高初中历史教学的实效性
“三严三实”视域下构建党性教育新常态的实践路径
协商民主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