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怎样培养学生的想像力

2016-06-14宋文明

关键词:想像力知识观察

宋文明

内容摘要:学生的想像力在其一生中起举足轻重的作用,而教师有效有力的培养与引导会有助于开发学生的想像力,开发想像力要注重一些方法,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关键词:想像力 观察 知识 思维

中图分类号:G623.2

教育学理论让我:学生是具有主体特点的人,其主体性主要表现为:“独立性、选择性、调控性、创造性、自我意识性。”

这里的“创造性是指”学生在教育活动中可以超越教师的认识、超越时代的认识与实践的局限,科学地提出自己的不同观点、看法,并创造有效的学习方法。实践已充分而有力的表明,学生是否有创造性,关键在于有没有想像力。应怎样培养学生的想像力呢?

事实基础。爱因施坦曾说过: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是无限的。

科学是从想像开始的,因此人们常常说“科学幻想”,苹果落地司空见惯,而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只牛顿一人;有一双“千里眼”“顺风耳”的期盼与梦想,让科学家制造出望远镜和电话;德国科学家魏格纳通过联想、想像,创造了“大陆漂移学说”-----想像力的基础首先来自于事实基础。丰富学生感性知识可为培养想像力创造条件。丰富的想像力

来源于活生生的社会实践。学生的感性知识越丰富,学生的感性知识积累得越多越广,他就越能产生生动的创造想像。先天的聋子是根本无法想像悦耳的旋律,同样天生的盲人也不能想像五彩缤纷的大自然那秀丽的美景。学生从未去过地球的第三极(西藏高原)那他就无法想像那从未被人类工业文明所染指的净土是个什么样子。因而,教师要引导学生客观、分析和对比,拓宽视野,积累感性知识,丰富感性知识。

积极的思维活动基础。一家濒临倒闭的牙膏厂,就一个人出了一点点非常非常小的“主意”,从而挽救了这家牙膏厂,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主意”呢?如此问题的提出,相信一定会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想像力的强弱主要取决于思考的广阔性和灵活性。在识记材料时,能够从多方面考虑,灵活地进行形象思维,逻辑事物的内在联系,正向、逆向、平面、立体、纵向、横向、多角度、多层面思维,联想就一定既丰富又生动。学生阅读时,需要借读于想像,想像可调动学生的感觉器官,眼看、口读、耳听、心想,具体切实地文章中的人、事、景、物,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学生体会到语言文字的精妙之时,在感受到景、物、人的鲜明形象之时,在学生全身心置于语文情景或角色之时,在感情的闸门将开启之时,在学生对文章凝聚的内涵、隐含的中心似有所悟之时,想像,可提高学生的思想境界,能使读物更具体,、更鲜明。

观察要深刻。一个人能否恰当地展开自己的思维想像,与他的见识是否广博,观察是否深刻密切相关。人的想像力并不是与生俱来,也非一劳永逸,要增强自己的想像力,要增强自己的联想范围,就要注意观察社会生活。诗人李白有许许多多描写大自然风光的诗句,若他不注重观察,不注重留意大自然的景物,恐怕他的夸张将要失去一半的丰富性。汉字使人在视觉上获得美感,一笔一划都寄托着书写者的情思,犹如人的品格,形成它的笔画美,结构造型美,运动和谐的特点,成为我们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可以设想,若没有人去观察,又有谁能发现这其中的美呢?

知识储备的基础。有人说:想像力具有光的速度,超越古今,横贯宇宙,想像力具有神奇的色彩,千变万化,莫测高深。但无论有怎样的想像力,都需要借助语言或者文字,图像等方式来表达,离开了这些东西就寸步难行,这就是知识。想像与大脑中已有的知识结构有直接关系,大脑中积累的知识越多,词汇越丰富,想像就越容易,想像力就越能得到完善展示。上个世纪三十年代,有人叫嚣“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鲁迅听到后气愤至极,撰写了《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文,运用大量历史事实,批驳谬论,讴歌了以共产党人为代表的革命者。设想,鲁迅若没有诸多知识储备做基础,那就只好任人宰割,望洋兴叹了。

想像力的培养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奏效的,教师在教学中要不断吸收他人在此方面的新鲜经验为自己所用。在学习知识和记忆事物时,教者决不可只局限于一种或几种方法,而应广开途径,多方思维,这样才能更有效地培养学生想像的能力。

猜你喜欢

想像力知识观察
·名人名言·
·名人名言·
是“知识”,还是“知识权力”追求?
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策略研究
提升学生数学审题能力的研究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