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现代竞技体操运动训练的主要特征

2016-06-14包瑞强

关键词:竞技体操心理训练程序化

包瑞强

[摘 要]:竞技体操是体操运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他在体育运动项目和高等学府的体育学科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对发展青少年的身体素质和身心健康具有重要作用。文章主要现代竞技体操运动训练的主要特征进行探讨。

[关键词]竞技体操,训练,个体化,程序化,多周期化,心理训练

【分类号】G832

现代竞技体操运动发展迅速,技术发展复杂多变,动作创新日新月异。规则的修订、竞赛制度的改革,推动着竞技体操的不断发展,使得竞技体操运动训练呈现出新的特征。世界大赛中奖牌争夺异常激烈,这对体操的运动训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了解现代竞技体操的主要特征,能促使我们寻找差距,确定目标,明确任务,有的放失地解决我们当前运动训练中存在的问题。

1 运动训练的个体化与多年训练的程序化

体操比赛是以个人参赛完成动作为特征的比赛。现行的体操竞赛规则取消了规定动作比赛,只比自选动作,故体操运动训练是突出强调个体的训练。每个运动员的生理机能、竞技能力、心理品质都是不同的,即使是相同的动作和技术也都存在着技术风格的差异。教练员在训练计划的制订、训练目标的确定、运动负荷的安排、训练的方法、手段的实施等方面都突出强调个体化,并贯穿训练的全过程。

多年训练的程序化是由体操训练周期长所确定的。在多年的运动训练实践与不断探索中,人们认识到,在运动员多年训练过程中,各个阶段目标的序列演进常常是不可逆的。企图超越全过程的阶段特点无异于拔苗助长,导致运动员“早衰”的出现。越来越多的国家制订了体操教学大纲,使体操的多年训练朝程序化方向发展。俄罗斯及我国在这方面取得了杰出的成就。

2 训练的综合同步化与单项化

竞技能力是运动员有效参加训练和比赛所具备的本领。它是由运动员的体能、技能、智能和心理能力等综合构成的。运动员的竞技能力主要通过训练获得。运动员竞技能力综合素质是

现代高水平竞赛取胜的确定因素,体操项目也如此,在训练过程中必须对构成竞技能力的诸方面进行全面的综合训练。现代竞技体操的综合同步训练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①在运动训练的基础阶段和竞赛阶段对运动员的身体素质、技术、战术、心理和智力等各项内容均同步进行,体现在单元训练时间里。体操是上肢负荷大于下肢负荷,运动员要承受高度心理压力的运动项目。在内容上将不同的项目、素质、联合套路、半套、成套合理安排,技术、战术、心理训练综合进行,一方面能调整负荷,使机体各部位、各器官系统的工作交替进行,使运动员能够承担大负荷训练;另一方面也一定程度上能避免训练的单调乏味,激发运动员训练的积极性。②综合训练体现在“力、难、新、稳、美”五个要素的综合要求上。“力”是体操运动训练的基础;“难”是指动作的价值程度,完成动作的超常能力或必须冒一定风险等;“新”指动作的独创和独特性;“稳”指动作的准确性,落地的稳定性;“美”指动作的技术质量或表现力。这五大要素反映了竞技体操发展、提高的一般规律,缺一不可。五要素不是简单的组合,而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融会贯通,综合发挥作用。这五大要素是现代竞技体操竞赛的主要特征,也是各国体操选手运动训练所需要努力到达完美的最主要方面。可以说谁在这五个要素上综合达标度高,谁就能在世界大赛中夺冠。故“力、难、新、稳、美”的综合要求应贯穿体操运动训练的始终,只是在不同的年龄、训练阶段应有所侧重。

训练的单项化是指运动员从事体操运动在项目上的单一性。这是有了世界单项体操锦标赛、世界职业体操赛以及体操商业化比赛后出现的。竞赛办法不再对单项运动员进行限制,并鼓励在某一单项有特长的运动员发挥其优势,在竞赛中夺标。对1980年-1990年间6 个单项冠军得主统计后得知,曾经夺魁的只有苏、中、日、美、匈、东德、西德7个国家,而进入20世纪90年代,仅1996年奥运会,6个单项的冠军就分属6个国家。这说明体操单项的训练在各国逐步深化,运动技术发展迅速,竞争日益加剧。但这种单项训练仍然建立在素质、技术、战术、心理训练诸方面以及以上5大要素的综合要求上,所不同的是突出运动员的单项才能。

3 女子训练“男性”化

随着竞技体操运动训练水平的不断提高,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在保持女子项目特点的基础上,训练开始朝“男性”化方向发展,并愈演愈烈。具体表现在身体素质、动作、技术、动作难度发展,以及训练方法与手段上,按男子运动的要求发展身体素质。这一点从我国体操教学训练《大纲》中得到体现。在动作难度发展上,女子项目“男性”化表现尤为突出。例如,女子高低杠主要动作——各种大回环、腾越、空翻腾越再握动作等,就是从男子单杠转化过来的;女子跳马难度动作的发展几乎同男子跳马一样;女子自由体操的跟斗、空翻、串跟斗以及高难度的连接动作正在日益向男子自由体操逼近;男子鞍马的托马斯也被转化到女子平衡木上。由于女子训练内容日趋“男性”化,其训练手段与方法也在逐步“男性”化,以适应技术与训练水平的日益提高。

4 动作难度与运动负荷强度的超级化

国际体操规则每4年修订一次。作为具有法规效应的规则, 对体操的发展起着积极导向、主动制约的重要作用。规则是训练的指挥棒,规则的变化直接影响着体操的动作训练,以90年代男子体操规则的演变为例(见附表),1989—1992年的评分规则增加了D组动作,1993—1996增设了E组动作。20世纪—2000年又出现了超E组动作,将动作难度升格到6个组别,加分从0.06增至1.4分,起评分则从9.4分降至8.6分。女子规则变化的总趋势与男子相同。规则演变的最大特点是对动作难度的要求越来越高,对动作的连接要求、动作错误扣分的要求越来越严,对动作的艺术要求越来越高,运动员一套动作达到10分起评分越来越难。

5 运动训练的多周期化

由于体操运动具有项目多、难度大、训练周期长和运动员黄金时间短等特点,加之体操参赛人数逐年减少,为了使这一健康优美的运动项目保持旺盛的生命力,以及竞技体育商品化和运动员职业化的强烈影响,国际体联对体操竞赛制度进行了改革。1991起增加了世界职业体操锦标赛,1992年起将世界锦标赛分为单项锦标赛和团体锦标赛,使体操的单一竞赛制向复合型和商业化方向发展。

为了促进世界体操技术的发展,使运动员早出成绩、快出成绩,世界各国均采用相应的措施加强对运动员的锻炼和培养,其重要形式之一就是竞赛。为此,国际间的各种竞赛日趋频繁。除国际体联的竞赛与奥运会体操赛以外,还有名目繁多的杯赛、邀请赛等。据国家体育总局体操中心提供的材料,1997年各种世界、国际体操赛事共计 24 次之多,1998年的国际赛事共29次。现代的优秀体操运动员在全年的赛季中几乎没有什么“比赛淡季”,比赛次数比以往成倍增加。这就要求运动员要长时间的保持良好的竞技状态,连续不断地参加比赛,并创造出好成绩,从而使得优秀运动员的运动训练的大周期增多。大周期的时间缩短,即全年多周期训练。优秀体操运动员一年一般安排3~4个大周期,每个周期约2~3个月,其周期都是围绕重大比赛来划分。出于经济利益的驱动,运动员参加竞赛的次数在增多,这种过多的竞赛与竞技能力发展变化的过程产生了尖锐的矛盾。如何保证运动员在重大比赛中较好地发挥,并取得好成绩是当前体操运动训练的一个特点。

6 注意心理训练与运动后的恢复

现代高水平的比赛,运动员技术水平相差的悬殊程度在逐渐缩小。比赛前几名的分数相差甚微,有的只差0.01分或0.02分。在旗鼓相当、势均力敌的重大比赛中,运动员竞技能力的发挥,其心理品质的优势对比赛的胜负起关键作用。为此,现代体操训练越来越重视心理训练。现行的心理训练多采用意念训练的方法加强自我调节的控制能力,以及模拟比赛训练提高心理的承受能力,自我激励,自我调控。

在比赛次数增多,比赛强度加大,运动训练负荷不断加大的现代体操训练中,运动员所承受的训练负荷、生理负荷能得到及时恢复,又投入到下一次训练或竞赛中去,已成为现代体操训练的重要内容之一。解决运动员体能的恢复问题,一般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方面靠科学安排运动负荷;另一方面靠各种有效的恢复手段和措施。如在训练中合理安排训练内容、负荷量、强度和恢复的时间,有节奏、有控制地安排训练和比赛次数,配合营养疗法、物理疗法、气候疗法、药物疗法等方法来加速运动员疲劳的消除和体能的恢复。

7 结束语

综上所述,竞技体操在体操中也是主要项目之一,是我国运动员在国际重大比赛中获得金牌的优势项目,并且处于领先水平。因此,在竞技体操的训练与科研中,应不断的运用现代先进的体操理论和研究方法进行训练,以赶上国际竞技体操发展的步伐,进一步促进我国竞技体操理论水平与运动技术的提高和发展。

猜你喜欢

竞技体操心理训练程序化
东京奥运会女子竞技体操发展态势研究
青少年竞技体操的培养现状与发展策略
竞技体操在我国学校开展的策略研究
四川省竞技体操后备人才培养制约因素及对策
中国程序化广告技术生态
体校训练中撑竿跳高运动员的心理训练研究
程序化护理干预对脑卒中重症患者的影响
程序化护理操作管理在预防护理不良事件中的应用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