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每一朵花的梦想尽情绽放
——临澧县关爱留守儿童工作纪实

2016-06-14罗赵华刘秋泉江新军通讯员龚国平朱圣德

湖南教育 2016年10期
关键词:儿童学校孩子

本刊记者 罗赵华 刘秋泉 江新军 通讯员 龚国平 朱圣德



让每一朵花的梦想尽情绽放
——临澧县关爱留守儿童工作纪实

本刊记者罗赵华刘秋泉江新军通讯员龚国平朱圣德

早上起来能吃到妈妈做的早餐,过生日的时候能有妈妈的陪伴,不小心感冒了能得到妈妈的关爱……这些在大多数孩子看来习以为常的事,对于望城宋玉小学的贫困孤儿张柯俊来说却是奢望。

为了让这群特殊的孩子也有人管,有人疼,3月5日学雷锋日这天,望城中学校长李世民向全乡女教师发出了“招募令”,3天内就有20多人应征“爱心妈妈”。“三八”节当天,龙桂芳、江桂枝等20多位“爱心妈妈”分赴全乡留守儿童家里,同他们话梦想、玩游戏、共学习,让孩子们享受到了久违的亲情与关爱。

这,只是临澧县关爱留守儿童的一个缩影,也只是全县关爱留守儿童大合唱中一个美丽的音符。

攻坚,政府尽职

“保证留守儿童受到良好教育是各级党政部门不可推卸的责任,我们必须尽职。”这是临澧县县委书记杨琦明下乡调研时常说的一句话。

2013年4月,杨琦明走马上任临澧县委书记,第一件事便是花了3天时间,到全县80%以上的学校实地调研。他来到柏枝高家小学时,最先走进的房子是学生宿舍。当了解到这栋陈旧破烂的房子建于上世纪70年代时,杨琦明眼里满是歉意,对学校校长说:“寄宿的孩子大多是留守儿童,在家没有父母疼爱,在学校住得这样差,我们一定要想办法改善,让他们得到应有的温暖。”

调研一结束,杨琦明立马召开县委常委扩大会专题议教。会上,他感慨地说:“农村薄弱学校不改造好,我们对不起孩子们,对不起老师们。我认为,一个不重视教育的领导,是一个不成熟的领导,一个不重视教育的地方,是一个没有希望的地方。”在他的倡议下,以县委常委扩大会议纪要的方式,定下了联校支教活动方案和教师分流调配方案,要求30名县级领导和116个县直单位对口援建30所农村薄弱学校。

这样,柏枝高家小学迎来了以县委常委、组织部长程灵敏为组长和县委组织部、县委党校、县老干局、县能源办等单位组成的对口援建工作小组。

第二年的8月20日开学前夕,始终牵挂着高家小学孩子们住宿条件的杨琦明再一次来到该校。当看到筹资120万元修建的学生宿舍楼拔地而起时,杨琦明心中的石头落了地。在看到学校运动设施还不全时,他当场给县体育局局长打电话,为孩子们调配一付篮球架和两张乒乓球桌。

县长蒋颖群对口支教的学校是新安镇梁冯村小。近几年,学校用于校舍、操场、围墙改造及教育信息化设备添置的经费达70多万元,均是她带领的青山局、司法局、农教办、中储粮临澧直属库等县直部门援助的。学校校长余坤陆说,蒋县长三番五次来学校,关心得最多的还是留守儿童的问题。因为梁冯这地方勤劳蔚然成风,除了青壮年外出务工外,七八十岁的爷爷奶奶也闲不住,天不亮就把孙子孙女送到学校,然后自己到鞭炮厂“打筒子”。这无形中增加了学校的压力。蒋县长每次到学校都特别叮嘱老师们要有一颗妈妈的心,让早到的孩子有人看护,千万不能出任何安全问题。

在今年元月的全县精准扶贫大会上,蒋颖群再次提出,各单位各部门要把联校支教、关爱留守儿童工作作为精准扶贫的重要内容,真正做到扶贫、扶智、扶心一起抓。

扶贫攻坚,不仅让30所农村薄弱学校的办学条件得到了根本改善,还让进城务工人员的子女随父母在县城就读成为了可能。

为了解决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就学问题,临澧县委、县政府大手笔在县城修建了两所小学。

一所是地处县城城北的第五完全小学。为什么修建这所小学?学校校长周定艳说,这里是临澧县经济开发区,入驻了中泰特种装备有限公司、安福气门服务有限公司、美华尼龙有限公司、天伦先陶有限公司等106家规模企业,企业职工超过了6000人。这6000多人中,90%是返乡就业的农民工。如何妥善解决他们子女的就学问题,成为县委、县政府亟待解决的大问题。2014年10月,县委常委会专题研究,解决了选址、规模、建设等一揽子问题。这所占地29335平方米、建筑面积3500平方米、投资1200万元的学校,在书记、县长的多次调度、现场督阵下,于2015年12月竣工。目前,学校开设了一至六年级各1个班,共有193名学生,幼儿园3个班,共有110名幼儿。为了解决这些孩子的父母就近入住的问题,县委、县政府及时规划,准备在学校旁边修建农民工安置房,让父母和子女同在园区生活。

县委书记杨琦明(右一)在临澧县四新岗镇中心小学看望留守儿童

另一所是地处县城城西的丁玲学校。“这所占地近67万平方米、投资1.2亿元、能提供2500个学位的‘交钥匙工程’,从学校布局的角度讲也好,从解决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就学问题的角度讲也好,都称得上是‘一号工程’‘放心工程’。”陪同采访的县教育局局长徐建新说,“丁玲学校是异址新建,原来它在县城东边,与县三中、县一完小同在一条街,布局极不合理。而丁玲学校作为县里的优质学校,每年要求进校读书的孩子不计其数,没办法,我们只好严格控制乡镇孩子进丁玲学校就读的人数。这实际上剥夺了一大批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享受优质教育的权利。为了解决这两大难题,县委、县政府想千方设百计,啃下了这块硬骨头。学校正在紧锣密鼓的建设中,8月底交钥匙,9月1日正式开学。”

在临澧,改善农村薄弱学校也好,异址新建县城学校也好,其出发点都是为了让孩子们特别是留守儿童享受到良好的教育,享受到党和政府的关心、关爱。难能可贵的是,在临澧,不仅县委、县政府重视留守儿童的关爱工作,乡镇、村和县直部门也积极投身到这场大合唱中。

素有“人口大镇、教育强镇、工业重镇”美誉的新安镇便是典范。

分管教育的镇党委副书记熊兴说:“新安镇历来有重教助学的优良传统。远的不说,就拿修建新安中心完小来讲,我们镇可谓下了大力气。原来的学校在市场旁边,窄小而破旧。晴天,吆喝声、吵闹声、摩托车声,声声入耳,严重影响了师生们上课;雨天,因为学校地势低洼,水排不出去,师生进出学校十分不便。尤其是学生放学时,穿行在车流中,时常有安全事故发生,被老百姓称为‘马路学校’。常德桥南市场特大火灾发生后,镇党委下决心要搬迁学校。2009年3月选址,一周之内迁了103座坟,4月16日打桩,8月28日完工,9月1日开学。这期间,无一人阻工。老百姓都说,这是关系到子孙万代的事,谁讲怪话谁阻工,良心过不去。这所投资4000多万元、占地3万多平方米的学校,镇政府一下子拿出200万元,非常不易。近几年来,镇、村两级共同发力,花300万元新修了龙凤学校幼儿园,花300万元新修了梁冯小学教学楼。这些是大动作。小的方面,比如我们延长村级道路的路灯,目的是让孩子雨雾天上学、放学能有一条看得清的路。”

被老百姓称为“重教书记”的沙堤村党支部书记叶发兵告诉记者,沙堤小学的生源除了本村的外,还辐射周边6个村。学校建得好不好,不光事关本村的孩子。从2005年开始,学校的建设没停过。2005年新修综合礼堂,解决学生露天吃饭、聚会的问题,村里出了30万元;2007年三层教学楼的所有木制窗户换成铝合金窗户,村里出了10万元;2009年合格学校验收,村里投入15万元;2012年新修幼儿园总造价160万元,除了争取县、镇支持外,村里出资30万元。去年年底,“全面二孩”政策放开后,村支两委连开了班子会、党员会、村民代表会,商讨学校扩容的事。没想到,学校北边近15亩地牵涉到的5个农户,没有一户不愿意的。其中一户有位70多岁的叶爷爷说:“赶紧修,我带头捐款1000元。”

“教育的分量在村民的心里比什么都重。”叶发兵说,“当然,这也得益于学校教育教学质量高。别看我们是村小,每次的统考成绩,和中心完小不相上下,有好几次还高过了中心完小。去年,我村考取一本的学生有10人,二本的有5人,村里奖励一本学生每人3000元,二本学生每人2000元,这已是约定俗成的规定。这15名学生中,有6名孩子的父母在外务工。他们的父母在外地接到孩子的报喜电话时,比自己中了状元还高兴。平时,我们对本村的23名留守儿童特别照顾,除了每人每期扶助300元外,村支两委的班子成员还经常去他们家里嘘寒问暖,有重活我们干,有困难我们帮,孩子学习跟不上,我们和学校联系指定老师重点辅导。一句话,不能让一个孩子尤其是留守儿童掉队。”

家访,教育尽责

2015年暑期,临澧县教育局给全县3000多名教师布置了一份特殊的“暑假作业”——开展旨在关爱全县留守儿童的“大家访、大沟通、大排查、大帮扶”活动。

“我县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31688人,共有留守儿童13663人,占中小学生总数的43.12%。可以说,对留守儿童的关爱、教育是否成功、奏效,直接关系到‘办人民满意教育’工作目标的实现。”县教育局副局长文勇军说,“为了促进留守儿童身心健康地成长成才,我们努力改善办学条件,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整治校园周边环境,搭建家校联系平台,深入开展留守儿童‘大家访、大沟通、大排查、大帮扶’活动,开创了留守儿童教育、关爱及管理工作的崭新局面。”

太浮中学于兵老师、彭汉初老师在九年级学生文鹏家里走访

为了开展好留守儿童“大家访、大沟通、大排查、大帮扶”活动,临澧县出台了专门的工作方案,分管教育的副县长邓红在部署“四大”活动启动仪式上深情地说:“留守儿童的家长缺位,我们老师要及时补位。此次的千名教师进万家活动,就是补位的好途径。全县所有学校要召开教师会,发动教师人人参与,分片结对走访到位。”

“教师家访主要完成‘一看四送’及‘五个一’工作。‘一看’,即全面观察了解留守儿童家庭、学习、生活等情况。‘四送’,即送成绩(留守儿童平时及期末测试成绩)、送表现(留守儿童在校表现,包括突出的优缺点)、送建议(为家长或监护人提供教育建议)、送温暖(为特困留守儿童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五个一’,即填写一份留守儿童情况登记表,拍下一组留守儿童家庭或生活学习照片,完善一套留守儿童档案,为每位留守儿童监护人提出一条教育对策,撰写一篇留守儿童教育论文或总结。”陪同采访的县教育局基教股股长杨四清如数家珍,“千名教师大家访活动,增进了家校间的沟通和互动,形成了家校共育的合力,留守儿童真切地感受到了温暖和关爱,有效地改善了全县留守儿童的群体生态。”

半年多过去了,记者走访在临澧城乡的中小学校,发现到处都有临澧教育人悉心关爱留守儿童成长的温暖画卷。

临澧县实验小学校长周乃恒一直十分关注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他明确要求全校教师,要全力做好留守儿童基础信息的调查摸底,并确定各班班主任为所在班留守儿童的“成长导师”,与留守儿童建立“一对一或一对多”帮扶对子,全面关心留守儿童的生活、学习及心理健康状况。

该校三年级116班班主任舒霞在《家访札记》中写道:“只要让家长感受到自己的孩子是被你关心的,你是爱孩子的,你始终在关注着孩子的成长,即使你没有华丽的言辞,家长对你所说的话也是很感兴趣的,同时也会理解你,支持你。”舒霞的家访札记,于字里行间真切地流露出了她对留守儿童发自内心的关爱——“经常坐不稳,站不住”的刘仕荣,仍不失为一个“机灵可爱的小男孩”;显凡,这个灵动活泼、乖巧懂事的小男孩,却打小就得承受父母失和的残酷现实;小凯平时话不多,上课时容易走神,好发呆,对学习数学有较严重的畏难情绪。通过家访了解到,小凯的父亲平时忙于生意,无暇顾及儿子的学习和生活,我要经常鼓励小凯,让他下决心学好数学……

合口镇楠桥小学有近30名留守儿童,大多由年迈的祖父母照看。为了到附近的鞭炮厂打点零工贴补家用,祖父母不得不每天清晨就将孙儿们送到学校。考虑到孩子们的安全,家住县城的校长杜军选择了以校为家。备课、上课、批改作业、到学生家中走访、通过电话或微信与外出务工的学生家长经常性地沟通,杜军一样都没落下。

杨板中学369名学生中有140人的双亲在外务工。校长杨金兰带领全校教师,利用节假日休息时间逐一走进学生家中了解相关情况。2015年8月20日,杨金兰带着爱心人士走访留守儿童刘秋华家,看到家中状况后,爱心人士当场决定资助刘秋华至大学毕业。

新安镇中心小学校长苏哲高倡导人人奉献爱心,将真心真情倾注给留守儿童,让留守儿童的心与同伴的心、教师的心、家长的心、社会的心真正凝聚在一起,形成一个健康向上、互帮互学、互尊互爱、奋发向上的团队,就像他所说的“人在一起为聚会,心在一起为团队”。

“世上没有一朵鲜花不美丽,没有一个孩子不可爱。”在官亭中学,深情守望留守儿童14载的女教师唐云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她多年如一日,真心守护留守学生肖福林、廖廷成长成才的故事,已在当地传为佳话。

丁玲学校九年级学生李珊常常无端地流鼻血。那段时间,班主任张娟老师形影不离地照看她。看到李珊因牙齿不太美观而影响了自信心,张娟便带着她到县人民医院做了牙齿矫正。“老师比妈妈还要好。”李珊的这句话,让记者为之动容。

……

如何丰富留守儿童的课余文化生活,并以此为契机,发掘和培养孩子们的一两项特长,让留守儿童学有所乐,这是临澧教育人一直都在研究解决的课题。不少学校用行动交出了令人欣喜的答卷。

刘妤嘉,文家中心小学六年级学生,父母均长年在外务工,她跟着外公外婆生活。看到这个小姑娘时,她正在学校舞蹈室学习舞蹈。她和学校舞蹈兴趣小组的小伙伴们,跟着指导老师李霞有板有眼地练习着一个个舞蹈动作。一套动作下来,小脸蛋儿变得红扑扑的,格外招人喜欢。

“从一年级开始,我就喜欢上了舞蹈,常常跟着电视舞蹈节目练习。李老师今天教的舞蹈名叫《颜色歌》,是一支很有活力、让人感觉很欢乐的曲子。”刘妤嘉乐呵呵地告诉记者,“我不仅喜欢舞蹈课,还很喜欢文化课,因为老师们上课都很认真、很有趣。比如,语文老师在讲述成语‘完璧归赵’时,就讲了这个成语背后的历史典故,大家都听得入了迷……”

“爸妈看到我喜欢跳舞,说以后等我升到更高的年级之后,就送我到专门的培训机构去学习舞蹈。”刘妤嘉开心地说道,“我们班上有53个小伙伴,大家相处得很融洽。我有几个无话不谈的好朋友,如金雨欣、郭舒锦、唐美怡、李倩。大家在一起学习、生活,就像相亲相爱的一家人。”

金正忠,文家中心小学六年级学生,已经跟着学校象棋兴趣小组的指导老师杨湘平学习棋艺快两年了。聊到象棋,金正忠眉飞色舞。眼前这个阳光开朗的12岁男孩,让人很难将其与之不幸的遭遇联系到一起:8岁时母亲不幸离世,父亲常年在外务工,小正忠与外公外婆相依为命。外婆家在文家乡张家村太平组,离学校有一段不短的车程,可即便是周末,小正忠也愿意乘车来到学校学习、玩耍。

“利用学校富余的校舍,适当添置一些设备、器材,在校内就能把青少年文化宫办得风生水起。我们文家乡是这么做的,据我了解,我县不少乡镇中小学校也是这么做的,我县目前已建成乡村少年宫12个。”文家中学校长张平原说,“如此一来,这些留守儿童在课后、周末便有了一个快乐好玩的去处,像金正忠这样的孩子周末也乐意来学校,也就不足为奇了。”

不断改善留守儿童的生活学习条件,是临澧教育人关爱留守儿童的又一着力点。全县多途径筹措资金,实施薄弱学校建设、寄宿制学校建设、城区学校扩容提质建设、教育信息化建设等“四大建设”。近3年来,全县改造农村薄弱学校21所,完成44所学校农村寄宿制学校“四有”配套任务,即学校有水冲式厕所、学生有桌子吃饭、有热水洗澡、一人有一张床睡觉。国标校车覆盖率达100%,确保了学生上下学的交通需求和乘车安全。

呵护,家庭尽心

关爱留守儿童,家庭“主角”不能缺位,加强家长和监护人教育尤为重要。对此,县四完小校长刘文锦深有体会。

“校长,这孩子我管不好了!我不管了!校长,您看怎么办?”去年的一天,一名年轻女子牵着学生杨子逸刚跨进校长办公室,头就不停地往墙上撞。刘校长以为发生了什么大事,赶紧把杨子逸安排到隔壁办公室,安慰女子道:“不要急!发生了什么事?我帮您想办法!”“这孩子撒谎!我是他小姨,他父母出去打工,托我照管他。昨天,我看到他额头上青了一大块,就问他,他说是自己撞到教室门了。后来,我听他同学说,是一个女同学推门时把他的头撞伤了。如果出了问题,我怎么向他的父母交代?我反反复复问他,他就是不承认是别人撞的!被他气死了!校长,您看怎么办!”

经过这件事,刘文锦深感教育留守儿童家长和监护人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第二天,他就建立了留守儿童家长和监护人家庭教育指导微信群,承诺为他们及时解决家庭教育方面的疑惑,有问必答。现在,已经有40多位家长和监护人加入了微信群,杨子逸的小姨也成了刘文锦的忠实粉丝。

“我们需要加强家长和监护人教育,他们也迫切希望我们给予指导。”临澧县关工委主任杨永锡深有感触,“去年,我去官亭中学家长学校上课,正值收割油菜、麦子的季节,天气很好,我以为不会来几个人,哪晓得还没开课人就坐满了。一位姓胡的老人对我说,‘平时不晓得怎么教育孩子养成好习惯,只知道说,不会教方法,听了您的课,我就知道了’。”

现在,全县85所学校,校校有家长学校,其中省、市、县示范家长学校分别有4所、11所、30所,有力地促进了家长和监护人教育。

“我们安排3位经验丰富的退休干部管理全县家长学校,主要聘请校长、本地教育子女成功人士和教育专家担任家长学校的培训教师,培训形式主要是一期一次的面授和不定期的通过书信、短信的函授,培训内容包括品德教育、习惯养成、心理疏导、情感教育、辅导学习的方法等。”面对记者,文勇军侃侃而谈。

记者翻阅四新岗中学校长张运军的家长学校授课教案,有《首席妈妈教子经——我这样把六个孩子送进哈佛》《七种父母毁掉孩子》《一封给儿子的信》等摘抄,还有《打开孩子的心灵》等备课内容。

县教育局为了提升家长和监护人培训的针对性、系统性、科学性和实效性,指导县一完小开展“优化隔代教育”课题研究,经过3年努力,编写了《隔代教育》《隔代教育指南》两本培训教材,共12.5万字。2015年12月30日,省教育厅关工委副主任李钺、省家长学校研究会学术委员会主任薛根生等一行6人对课题研究给予了高度评价:“课题选题富有意义,研究目标基本达成,课题研究实施合理有序,研究成效扎实明显,结题报告规范得体、栏目齐全、内容详实、图文并茂,各位专家一致同意结题。”

把留守儿童问题当作科研课题,是不少学校的自选动作。县教育局编写并在全县推广的《留守儿童家长读本》,获得了省级科研成果一等奖。

“我们构建了3种隔代教育模式:用‘民主、平等、尊重’教育理念指导隔代教育者;吸取国学经典,融合时代新潮,充实隔代教育内涵;以榜样为引领,角色互换体验,创新教育方式。针对第三种模式,我们设计了三个策略:‘榜样引领’推进留守儿童思想品德教育,‘角色互换’加强留守儿童社会责任感教育,‘社会体验’促进留守儿童情感价值观教育。”说到隔代教育,县一完小校长李光才娓娓道来。

该校五年级学生刘小小参加“我来挣钱”活动,捡拾垃圾,从上午8点忙到12点,只挣到1.1元钱。他感叹道:“爷爷挣钱不易,今后我一定珍惜每一分钱,保证改掉吃零食的习惯。”刘小小69岁的爷爷参加“我也上学读书”活动,从下午2点到4点,陪孙子读书直到放学,体会颇深:“孙子读书确实不易,上课必须专心听讲,思考问题,还要做好笔记。特别是放学路上看到年轻父母接孩子回家时有说有笑,我能体会到孙子内心的孤独。”通过“角色互换”体验,爷孙俩更亲了。

搭建家校沟通桥梁,尽可能让孩子与在外务工的父母多交流,才能构建良好的留守生态。临澧教育人深谙此理。各校均开通了打工家长热线电话,在外务工的家长可以随时和孩子电话联系;开通“家校通”,学校定时给家长发送教育信息和孩子在校表现及成绩等。利用教育信息化建设成果,全县各校均建立了班级QQ群,构建“微家园”,方便家长和老师沟通。特别是全县81所义务教育学校中有58所开设了“绿色网吧”,孩子们课余可以上网与父母视频聊天,增进了亲子间的情感互动和交流。

文家中心小学六年级学生杨林因多年未与外出打工的父母见面,寡言少语,言行有些偏激。别人问他父母在哪里,他就两个字:“死了!”学校开通“绿色网吧”后,他每周在网上与父母见一次面,谈一次心,心中的坚冰渐渐融化,性格开朗不少。

暑期安排留守儿童与父母见面,弥补亲情缺失,是对留守儿童最好的教育方式。临澧县教育局连续多年开展假期“感恩父母”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到父母务工的地方感受父母在外打工的艰辛,为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太浮中学初一学生史远暑假到深圳,亲眼看到开餐馆的父母起早贪黑劳碌的情景,深受震动。他在班上宣读实践报告时说:“留守儿童不应成为问题儿童,我们要多理解父母,管好自己,争做命运的主人。”

让留守儿童的父母返乡就业创业,是解决留守儿童的治本之策。近年来,临澧大力发展园区经济,帮助年轻父母回乡创业就业。各学校采取打电话、寄资料、发微信等方式加大宣传力度,倡导父母返乡创业就业,加强对子女的教育。2010年至2015年底,全县留守儿童从19983人下降到13663人,无不得益于园区经济发展给留守孩子的父母提供了返乡就业的平台。

新安镇中心小学学生田斌因父母在外务工多年,爷爷奶奶缺乏文化和教育方法,管教不到位,形成了任性、骄纵和叛逆的性格,学习成绩不断下滑。其父田中清收到学校寄去的《留守儿童教育读本》后,反复研读思考,最终下定决心:与妻子一起回家,配合老师教育孩子。经过耐心细致的帮助教育,田斌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学习也迈入了正轨,2015年5月还获得了全校“进步最大的好儿童”称号。田中清感慨万分:“孩子毁了,挣再多的钱又有什么用?现在孩子变好了,我也回乡创业了,这叫双赢!”

扶助,社会尽力

关爱留守儿童的大合唱,社会各界当然不会缺席。

“在临澧,社会各界对留守儿童的扶助,是精彩的乐章,也是感人的画卷。不仅基层乡镇主动作为、部门团体倾情履职,同时企业老板慷慨解囊、爱心人士倾情奉献,真正呈现出了氛围浓厚、里外开花、多助并举、形式创新的局面。”分管教育的县委副书记辛春生为社会扶助的全貌“画像”。

记者的第一感觉,就是“众人拾柴火焰高”。

太浮镇组织开展“爱心温暖山里娃”活动,四面八方携爱而来的人们当场捐赠56200元,30名留守儿童现场得到资助。祝居炎、祝居建兄弟因父亲意外死亡,母亲改嫁外省,随奶奶寄居在亲戚家,一位爱心人士当场给了两个孩子10年的学习费用。当问及为什么要给这么多时,他打趣道:“如果我活不过10年,承诺就会落空。”

停弦渡镇发动设立“选玉基金”,在2014年8月的基金成立大会上,尚选玉宣布每年出资10万元,10年内捐助100万元。在场的企业家、党员干部纷纷慷慨解囊,首批募集金额就达58万多元,当场有19名留守孩子受到共计5.1万元的资助。

“2013年以来,临澧各部门捐款230万元,办实事84件,为教育基金会捐款近500万元;各乡镇为教育筹资522万元,新安、停弦、修梅等乡镇设立了助学基金。此外,县里51家企业捐资助教71万元。”县学生资助中心主任张小平介绍说。

临澧县第五完全小学

杉板白洋小学

上下齐心协力、内外一起开花,使临澧的社会扶助呈现出良好的态势。

县四完小四年级学生徐子菲,两岁时父亲不幸遇车祸身亡,母亲不堪重负,离家外出。家里只有90高龄且瘫痪在床的祖奶奶、年老多病的爷爷奶奶和她,爷爷靠干点零活供养着祖孙四人。

2014年3月,临澧县常务副县长易文斌自发组织20个科局的一把手,下到望城中学一对一扶助留守儿童。在安排结对对象时,有这样一个插曲。教育局局长徐建新因家有一个女儿,想扶助一个男孩。结果学校安排给他的是女孩徐子菲。学校想给他换一个对象。徐建新笑着说:“这不好,不能伤害孩子的自尊,这孩子恰好姓徐,这是缘分,我又有一个女儿了。”两年来,徐建新和爱人常常到徐子菲家里看望,过年过节还把她接到家里享受家的温情。徐建新的女儿徐晓在深圳大学读书,一回家就去看望徐子菲,二人成了无话不说的亲姐妹。“家”的温暖滋润鼓舞了徐子菲,她更加自立自强,孝敬老人,发奋读书。去年,徐子菲被评为常德市唯一的“湖南省最美孝心少年”。

县妇联主席郭菊红特别注重发挥“联”字的作用。2014年暑假,临澧开发区组织了30多家规模企业进行一对一帮扶。在活动中,金华天有限公司的刘松平结对胡晓荣。胡晓荣家境非常贫寒,全家住的是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修的土砖房,摇摇欲坠。刘松平硬是花了8万元,为胡晓荣一家修了一栋砖瓦房。

在陈二中学,校长周国平向记者扳着手指把2013年以来有影响的外来助学活动一一列举出来:

“湘亲湘爱琴岛微博助学”活动,捐助资金3万元,资助学生20人,其中黄雁阳受助5000元;

“关心留守儿童温暖在行动”活动,郭明义、洪战辉一行来学校,资助黄雁阳2.6万元、顾鑫5000元。此外,全校200多名小学生全部获赠文具;

雅士利奶粉集团赞助40名留守儿童,黄雁阳、张子豪、杨亮、李海斌各5000元;

常德国泰君安证券捐书500本,并开车送到学校;

“陈二郎金秋助学”活动,常德益阳商会捐款3.6万元和6个书包,24名寒门学子获得捐助;

“微善风助学”活动,有19名孩子获得帮助……

在“尽力”中,临澧的社会扶助达到了一定境界。

2014年12月6日,“行动成功·微善风助学临澧”爱心见面会在县城恒威华天大酒店举行。短短33天时间,200多名爱心人士踊跃抢捐,筹得善款50.8万元,255名受助学生“一对一”结对成功。“我们行善,并不是为了彰显什么伟大,也不是为了证明自己是什么好人,只求为社会献一点爱心,尽一份责任。”发起人常德市微善风爱心联盟理事长祝安顺这样说。

湖南永通公司连续9年奖励、资助临澧学子,捐资已达450万元。公司董事长蒋宗平是临澧佘市人。他坦言:“关爱他人,幸福自己。我为能有这样一个机会,这么一个平台,为家乡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感到十分喜悦和满足。”

爱心人士徐祥义是烽火人,从2001年开始资助贫困留守学生,至今已持续14年,资助学生296人,总金额达95.4万元。现在,受助学生中已有60人本科毕业,16人研究生毕业。

陈二乡原党委书记苏群英长期资助学生邱小云,特别嘱咐学校不要宣传,“这都只是我应该做的事。”他说。

陈二中心小学校长吴若华也说起一件让他感动的事:一位爱心人士从长沙专程开车到学校,主动要求资助3名留守儿童每人1200元的生活费,自己不留名,也不要求留学生的名字,捐助后便悄然而去。

除了出钱的,更多的是出力的。

毛召文老师退休后,坚持经常到学校和孩子们谈心,直到80多岁去世。

“公益达人”王建国,一名普通的小学老师。2012年他成为“微益中国”网站的教师志愿者,从此一发不可收。几年来,他以“微益中国”为平台,牵线搭桥,给学校争取到了32个资助项目,引进扬帆计划捐书平台为学校捐书数千册。2013年11月,他引荐的“关注留守儿童大型公益活动”在学校举行,郭明义和洪战辉等莅临,累计向留守儿童捐赠6万多元。“一个情字,让我愿意花更多精力和时间来关爱留守儿童。”他说。

“去年下学期,一位刚毕业、来自湖北贫困山区的大学生主动找到学校,想和留守孩子分享自己的成长过程。首先还以为是推销产品的,他先把讲稿给我看,我觉得很不错。讲完后效果非常好。他讲了一个半小时,只在学校喝了一杯水,留他吃中饭都婉言谢绝了,名字都没留下。”四新岗中学校长张运军很感慨。

最打动记者的是,临澧的社会扶助并不全体现在“钱”上,而是资助与育人协同,扶困与扶心、扶智并举,为留守儿童铺就了一条从“受助”到“自助”最终“助人”的成长路径。

张运军介绍说,社会爱心人士经常来四新岗学校对留守儿童进行法制讲座、安全知识讲座和文明礼仪教育。2015年上学期,曾被评为“全国优秀社会纠风调解员”的四新岗镇居委会老支书李悠国,来学校讲文明礼仪。他结合生活实际,旁征博引,生动的讲课深深吸引和教育了留守孩子。

在文家乡雅林小学,中学校长张平原也给我们介绍了相关情况。2014年常德劲鸣律师事务所送来了1万元资助款,2015年又送来5000元,并对留守儿童进行一对一的心理辅导。律师们很会讲,他们针对社会问题与孩子们进行心灵沟通,告诉孩子们如何看待人生的种种困惑,引导他们人穷志不穷,积极向上,努力成才。

“市民盟到文家中学,不仅资助了20名留守儿童1万元,还分三块开展活动:一是送了一堂高标准的英语课;二是知名画家现场作画40多幅,培养孩子对艺术的热爱;三是艺人现场演出,让农村孩子感受现代生活气息。”张平原十分高兴。

记者发现,在临澧,社会扶助的方法也在不断创新,只要有心,到处都是社会扶助的舞台。

记者采访了“只要一部手机,可以温暖整个世界”的停弦渡镇副镇长丁洁。

“2012年9月,我调到了太浮镇工作。先是自己一个人干,悄悄地给10名孩子捐款1万元。后来,我发现这样的力量太微小。2013年12月上旬,我接到‘微善风’祝安顺会长的电话,要我摸底30名贫困学生,要求有图片、文字。这一过程中我感受到了手机的力量。半个月时间,利用微信微博转发,我镇30名孩子得到了‘一对一’‘多对一’‘一对多’的资助。我的亲人、朋友、同事都参与进来,比如第一个给我助学款的广东籍朋友,在见面会前追加了2万元给受助的两兄弟,临澧先陶卫浴董事长谢海涛一人资助了3名贫困孩子,原中央电视台法制频道编导赵芳女士一人资助了3名孩子,还有的来自香港、广东、深圳、长沙、株洲。通过微信微博捐助的爱心人士络绎不绝,来临澧看望孩子们的爱心人士也不少。而即便再忙再累,我每次都全程陪同,并用手机记录这一切,再在微信微博里传播温暖和正能量。”丁洁绘声绘色地讲述道。

周定艳,县五完小校长,他与一帮志同道合的朋友成立了临澧县乒乓球协会。球友来自社会的各行各业,他就利用这个场合宣传爱心扶助。有一个球友姓牟,是位个体户,家里有2个孩子在念书,负担可谓不轻,可就是对资助留守儿童非常有兴趣。一次打乒乓球时,他对周定艳说,“能不能在你们学校找几个孩子结对帮一帮,我那还有一个朋友也感兴趣”。于是他资助了六年级学生汪嫦玲,他一个在长沙做生意的朋友资助了五年级学生叶璐璐,每人每学期500元,现在已经3个学期了,并且承诺只要孩子有出息,会一直资助下去。“我曾想找媒体报道一下,他坚决不同意,而且每次到学校看望孩子,都是自己解决餐宿,只和孩子谈心,嘱咐她们好好学习。”

“作为一个普通的社会人,而不是作为校长,我每每看到这些情形,想起自己也是穷孩子出身,就会触动自己内心最柔软的部分。哪怕倾尽我的所有,我也会为留守儿童送去我的一份关爱。”周定艳深情而坚定地表示。

采访结束,我们穿行在一片无垠的油菜花海中。那些可爱的花儿,仰着金色的脸庞,在漫天霞光中灿烂地笑着、唱着、舞着,谁能说它们绽放的不是五彩斑斓的梦想呢……

刘文锦把杨子逸喊过来:“杨子逸,你平时表现很好,为什么要对小姨撒谎呢?”“校长,我本来就伤得轻,根本没事!如果我说是被别人撞的,小姨就会向别人要看医生、治伤的钱,我不想这样,就撒了谎。”

刘文锦激动得伸出大拇指:“杨子逸,你不错!了不起!这么小就晓得替别人着想。小姨不应该为这种善意的谎言烦恼,应该为你感到骄傲!这也说明学校平时的善德文化教育有效果。”听了校长的一番话,杨子逸的小姨又愧疚又高兴,满意地离开了学校。

猜你喜欢

儿童学校孩子
留守儿童
学校推介
六一儿童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
“六·一”——我们过年啦!
捏脊治疗儿童营养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