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手卫生依从性管理对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的作用

2016-06-13朱玉婷方小芳丁韧磊彤华孙艳胡秀琼

当代医学 2016年17期
关键词:医护人员卫生科室

朱玉婷 方小芳 丁韧 磊彤华 孙艳 胡秀琼

加强手卫生依从性管理对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的作用

朱玉婷 方小芳 丁韧 磊彤华 孙艳 胡秀琼

目的 了解芜湖某三甲医院手卫生依从性现状、干预措施在改善手卫生依从性中的作用及手卫生依从性与院内感染的关系。方法 抽取全院日常医院感染发生率较高的3个科室观察手卫生依从性,分别为肾内科、神经外科、肿瘤一科,针对手卫生存在的问题给予干预措施,干预前后调查400人次手卫生依从性,干预过程中每月观察180人次,分析提高手卫生依从性与医院感染发生率间的关系。结果 干预前医护人员接触患者粘膜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接触患者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医生手卫生依从性与护士手卫生依从性在接触患者粘膜时(包括接触患者黏膜前和接触患者黏膜后),以及接触患者时(包括接触患者前和接触患者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后手卫生依从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上升与医院感染发生率呈负相关关系(r=-0.996,P=0.000)。结论 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对控制医院感染发生率具有积极的意义,手卫生干预措施特别是针对医生护士采取不同的干预措施是有必要的。

医院感染;手卫生依从性;干预措施

手卫生是直接关系到医院感染管理成效和医疗质量安全的重要因素,做好手卫生工作是防控院内感染最有效、最简单、最经济的方法。清洁手不仅是实行安全医疗的基本保证,也是最大限度的保证医务人员自身及患者安全的重要举措[1]。为进一步推进手卫生管理工作,根据安徽省卫生厅2014年下发《全省“加强手卫生管理”活动方案》的通知要求,根据本院实际,在2014年11月~2015年3月对芜湖市某三甲医院医院感染率排名靠前的3个临床科室的医护人员的手卫生依从性执行状况进行了现场调查并对相关因素进行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4年11月~2015年3月对芜湖市某三甲医院感染率排名靠前的3个临床科室的手卫生依从性进行调查,研究对象包括医生、护士、包括学习人员(进行/实习/规培生)。

1.2 方法 根据院感科长期监测抽取每月医院感染率排名靠前3个临床科室,进行手卫生依从性调查,由院感科专职人员对科室的轮转人员进行培训[2],按照2009年12月1日实施的《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进行指导正确调查依从性的方法。调查手卫生实际洗手次数,干预前,按照接触患者黏膜前后各调查

100人次,接触患者前后调查各100人,对3个临床科室进行摸底检查,共400人。干预中,每月调查手卫生依从性180人,评价干预效果[3]。同时从院感科的电子病例系统中记录住院病人总数和3个科室医院感染情况,从而进行分析院感发生率与手卫生依从性的关系。干预后,观察其手卫生依从性共400人,同干预前比较。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分别使用四格表χ2检验与分层χ2检验,两种变量是否相关,计算相关系数,使用Pearson相关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干预前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情况 接触患者黏膜前与接触患者黏膜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420,P>0.05)。接触患者前与接触患者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07,P<0.05)。接触患者黏膜时(包括接触患者黏膜前和接触患者黏膜后)医生与护士手卫生依从性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00,P<0.05),ORMH 95%置信区间为0.294~0.922。接触患者时(包括接触患者前和接触患者后)医生与护士手卫生依从性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374,P<0.05),ORMH 95%置信区间为0.061~0.420。见表1。

表1 调查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执行情况

2.2 干预中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与院内感染发生率的关系 将神经外科、肾内科、肿瘤一科科室近5个月的医院感染发生率及干预中的手卫生依从性做调查发现,手卫生依从性的提高与医院感染发生率呈负相关(r=-0.996,P=0.000)。见表2。

表2 手卫生依从性与院内感染的关系

2.3 干预前与干预后手卫生依从性比较 在健康教育知信行模式理念的指导下对这3个科室开展系列手卫生活动,其中包括通过调查问卷的方法分析科室影响手卫生依从性的原因并采取措施促进手卫生,针对医生护士开展不同的手卫生培训,开展手卫生知识竞赛,对手卫生进行不定期考核等系列手卫生活动,在干预前和干预后共调查手卫生依从性800人,干预前后各400人,干预前洗手144人,依从率为36.0%,干预后洗手247人,依从率为61.7%。通过比较发现,干预前与干预后手卫生依从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072,P=0.000)。见表3。

表3 干预前后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

3 讨论

3.1 手卫生是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一项有效的措施 调查中医护人员在接触患者黏膜前后,手卫生依从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在接触患者前后,医护人员的手卫生依从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原因与医护人员在进行无菌操作或有创操作中,无菌意识强于常规患者接触,常规接触患者的频率要高于接触患者粘膜时[4],通过5个月对正在采取干预措施的3个抽样科室的手卫生依从性与其医院感染发生率进行相关系分析得出,手卫生依从性的提高时,医院感染的发生率相应降低,同时也说明手卫生干预措施也是有效的。

3.2 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仍存在的问题 实际工作中临床医护人员洗手依从性不容乐观,在接触患者粘膜前后,由于常有可见的污染,医护人员隔离意识较强,因此医护在手卫生依从性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接触患者前后,尤其是内科医护,由于没有直观的污染的可能,在手卫生依从性表现出了差异,由于医院环境的消毒隔离主要由护士负责,且经常受到护理部考核培训,而医生重科研、医疗,相比较而言,医生的手卫生依从性低于护士。医生在查房过程中,大量的工作导致手卫生的依从性极低,护士在进行连续操作前后(如换药、静脉输液、注射等)不常洗手的现象也普遍存在,手卫生设施的可及性也是手卫生依从性低的重要原因[5]。

3.3 提高手卫生依从性控制院内感染的有效干预措施(1)普及手卫生知识,提高医护人员手卫生意识。在健康教育知信行理论的指导下,有计划有层次的对医护人员以多种形式开展手卫生培训,如制作手卫生宣传画、电脑宣传屏保、开展科室内部培训,开展知识竞赛,手卫生实践技能大赛及大型门诊义诊活动等,建立院科两级的手卫生考核机制。(2)提供完善的、人性化的洗手及手消毒设施,旧水池改造,水龙头多更换为长柄式或感应式,快速手消毒剂及一次性干手纸不纳入科室成本,同时对公共区域增加手消毒剂存放点,如电梯入口处,选择对皮肤刺激性小的手消毒剂防止过多手卫生造成皮肤损害。(3)完善手卫生监督管理制度[6]。定期对医务人员手部卫生进行采样,深入科室考核手卫生的正确性,观察手卫生依从性,对资料统计分析总结,结果及时反馈科室,并在医院医疗会议上予以公布考核及整改结果[7-8]。

综上所述,手卫生是防止医院感染的一项有效措施,虽然影响手卫生行为是多因素,多方面的,但更重要的是加强医护人员在临床操作中的手卫生意识,手卫生依从性与正确性的提高不能是在干预措施的影响下呈现出阶段性的,更需要完善的规章制度及良好的监督机制的落实。

[1] 胡必杰,陆群,刘滨,等.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最佳实践丛书第一辑“手卫生最佳实践”[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6.

[2] 王沙,向静.强化教育培训降低院科两级手卫生依从性的观[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5,3(12):121-122.

[3] Word Health Organization.WHO guidelines for hand hygiene in health care[S].Geneva Switzerland: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2009.

[4] 高雪,赵体玉.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现状及干预措施研究进[J].护理学杂志,2014,29(14):95-96.

[5] 毕凤琼,胡定美,刘卫红,等.医务人员手卫生现状与干预措施研究[J].中国伤残医院,2013,21(10):415-416.

[6] 刘燕玲,张秀芳,吴鸿雁.我国医务人员手卫生研究现状[J].中华护理杂志,2009,44(7):665-667.

[7] 朱立红,沈元,张申,等.医务人员手卫生执行率与干预方法的调查[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2008,18(4):542-543.

[8] 张翔,张卫红,喻荣彬,等.WHO“多模式手卫生促进策略”对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影响[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14,13(12):757-759.

10.3969/j.issn.1009-4393.2016.17.103

安徽 241000 安徽省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医院感染管理科 (朱玉婷 方小芳 丁韧 磊彤华 孙艳 胡秀琼)

猜你喜欢

医护人员卫生科室
科室层级护理质量控制网的实施与探讨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爱紧张的猫大夫
视歧——一位住错科室的患者
“合作科室”为何被坏了名声
帮助医护人员处理好四种关系
卫生歌
精神科医护人员职业倦怠相关分析
讲卫生
办好卫生 让人民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