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胰腺炎行奥曲肽不同应用方式治疗的效果对比探析

2016-06-13樊启源陈红霞

当代医学 2016年17期
关键词:胰液奥曲淀粉酶

樊启源 陈红霞

对胰腺炎行奥曲肽不同应用方式治疗的效果对比探析

樊启源 陈红霞

目的 探讨对胰腺炎给予奥曲肽不同给药方式治疗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98例胰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给予奥曲肽治疗,根据给药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52例)和对照组(46例),观察组采用微量注射泵持续注入治疗,对照组采用皮下注射奥曲肽,7 d疗程结束后观察2组临床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住院时间以及血淀粉酶恢复时间。结果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2.30%显著高与对照组总有效率78.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以及血淀粉酶回复时间均小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1.52% vs 17.39%)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奥曲肽在治疗胰腺炎时采用微量泵持续注射治疗临床效果肯定,缩短住院时间,改善患者预后,值得临床采纳。

胰腺炎;奥曲肽;给药方式;疗效

随着生活节奏加快,饮食不规律,胰腺炎的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胰腺炎是在胆道胰管疾病、不规律饮食、大量饮酒等因素的刺激下导致胰酶被激活,引起胰腺本身水肿、出血甚至坏死等一系列炎症反应[1]。该病起病急,发展迅速病情严重程度不一,一旦发现,应及早治疗控制病情发展,避免延误时机,导致死亡。近些年,奥曲肽在治疗胰腺炎上取得一定疗效,本研究通过对98例胰腺炎患者采用奥曲肽不同给药方式进行治疗临床效果显著,现将分析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5月~2014年5月本院收治胰腺炎患者98例,所有患者均通过血常规、血尿淀粉酶、B超、X线等检查确诊。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52例中男29例,女23例,年龄20~68岁,平均年龄(44.0±14.14)岁;对照组46例中男26例,女20例,年龄21~70岁,平均年龄(45.5±14.43)岁,2组患者在临床资料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98例患者均给予临床基础支持性治疗,禁食、持续性胃肠减压;补充血容量,保持水、电解质平衡;胃肠外营养支持治疗;止痛解痉,一旦确诊,针对腹痛程度给予适当解痉止痛药物;给予减少胰液分泌,抑制胰酶合成的药物;给予抗菌药物治疗,预防胰腺坏死并发细菌感染发生。对照组采用皮下注射奥曲肽治疗,奥曲肽(上海上药第一生化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H 20060176)0.1 mg,1天4次,皮下注射。观察组采用微量泵持续性注射治疗,奥曲肽0.3 mg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50 mL溶液中,采用微量泵持续给药,给药速度为50 μg/h,1天2次,持续泵入,总疗程为7 d。疗程结束后观察2组临床疗效、住院时间、血淀粉酶消失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进行比较分析。

1.3 疗效评价标准[2]治愈: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消失,血尿淀粉酶测定恢复症状水平;好转:患者临床症状、体征较治疗前明显好转,血尿淀粉酶水平测定较治疗有所下降;不变:患者临床症状体征无好转甚至较前加重,血尿淀粉酶无变化甚至呈上升趋势。总有效率=(治愈+好转)/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软件处理本研究所有数据,计数资料以百分数和例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2.3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26%,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临床总有效率比较[n(%)]

2.2 2组住院时间及血淀粉酶恢复时间 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血淀粉酶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2组住院时间和血淀粉酶恢复时间对比(x±s)

2.3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52%,对照组发生率为17.39%,2组比较差异性无统计学意义。见表3。

表3 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n(%)]

3 讨论

胰腺炎在正常情况下,胰液中胰酶原不具有任何活性,胰液沿胰腺管道流入十二指肠,胰液在胆汁和肠激酶双重作用下,转化成很强的消化酶,对所进食的食物进行消化分解,但在胆结石、胰管阻塞、感染、内分泌等病因刺激下导致流出道受阻,胰液不能正常排出,从而引发胰腺炎[3]。该病发病时胰腺内会释放大量胰酶,并在胰腺组织内被激活,引起胰腺组织发生变性坏死,坏死组织释放大量毒素被机体吸收,使机体产生一系列炎症反应,导致机体各器官功能衰竭[4]。目前对于该病治疗除了基础性治疗外,生长抑素药物是目前治疗胰腺炎首选药物,奥曲肽属于生长抑素类似物,半衰期较长,作用时间持久,除了对胰液、胰酶产生抑制作用外,还对胃酸、胰高血糖素分泌产生抑制,减缓胃排空的速度,抑制胰液分泌,保护胰腺实质细胞免遭破坏[5-6]。奥曲肽治疗胰腺炎的作用机理如下:(1)抑制胃肠内胰液病态性分泌,降低消化功能;(2)抑制胃酸、胃蛋白酶的释放,延缓胃排空;(3)对胆总管oddi括约肌有松弛作用,促进胰液顺利通过十二指肠,促进胰液排出[7-8]。奥曲肽给药方式不同,临床疗效大不相同,皮下注射和静脉点滴,药物在体内存在时间短,血药浓度不容易把握,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不良反应情况发生率高。微量泵持续注射治疗是一种新式治疗方法,可将奥曲肽按设定注射量准确无误输注体内,该方式精确度高,操作简单,可进行定时、定量、定速,根据患者病情可随时调整药物浓度、用药剂量、注射速度等,可长时间保持药物在体内的血药浓度。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2.30%显著高于对照组78.26%(P<0.05),此外,观察组住院时间、血淀粉酶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奥曲肽微量泵持续性泵入治疗胰腺炎临床效果肯定,有效改善患者预后,值得临床推广。

[1] 刘彩丽.奥曲肽与泮托拉唑连用方案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伤残医学,2015(4):10-11.

[2] 艾辉.奥曲肽在重症急性胰腺炎中的应用价值[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3,6(2):58-59.

[3] 卢涛,郑仕诚,赖通彬.奥曲肽不同给药方式在胰腺炎治疗中的效果比较[J].西南军医,2010,12(3):489-490.

[4] 周小燕,易辉.奥曲肽三种不同给药方法治疗急性胰腺炎的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3(16):133-134.

[5] 张勇.奥曲肽联合中药治疗轻型胰腺炎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2014(1):114-115.

[6] 薛东波,吕明,路广海,等.急性胰腺炎胰腺腺泡细胞不同死亡方式与细胞内酶释放的关系[J].中华胰腺病杂志,2011,11(4):281,283.[7] 孙强,郑正.奥曲肽治疗急性水肿型胰腺炎72 例临床研究[J].中华全科医学,2013,11(5):714-715.

[8] 姜立,陈孝平.奥曲肽联合胰酶治疗慢性胰腺炎疼痛的疗效观察[J].医药导报,2014(11):1468-1470.

10.3969/j.issn.1009-4393.2016.17.090

河南 451270 河南大峪沟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职工医院普外科 (樊启源) 河南大峪沟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职工医院内科 (陈红霞)

猜你喜欢

胰液奥曲淀粉酶
胰液在鉴别诊断良恶性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瘤中的应用
奥曲肽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观察
奥美拉唑联合奥曲肽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应用研究
澳新拟批准一种β-淀粉酶作为加工助剂
异淀粉酶法高直链银杏淀粉的制备
促胰液素对去卵巢骨质疏松大鼠血清骨转换指标和骨密度的影响
白芨活性成分的抗氧化和对α-淀粉酶的抑制作用
胆汁胰液混合液溶解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体外实验研究
奥曲肽联合奥美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出血54例
奥曲肽联合大承气汤治疗轻型急性胰腺炎5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