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00例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护理分析

2016-06-13杜洁

当代医学 2016年17期
关键词:肠梗阻腹痛炎性

杜洁

100例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护理分析

杜洁

目的 分析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护理体会。方法 选取100例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根据随机方法分成常规组和全面组,各50例。常规组患者行常规护理,全面组患者行全面护理。对比2组患者护理有效率、腹痛腹胀消失时间、恢复排便时间、治愈时间。结果 常规组护理有效率78.00%,全面组护理有效率100.0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面组腹痛腹胀消失时间、恢复排便时间、治愈时间明显短于常规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给予全面护理,有助于缓解症状,缩短治愈时间,值得推广。

腹部手术;早期炎性肠梗阻;护理体会

腹部手术患者术后因创伤或腹腔内炎症影响,加上手术后肠扭转、肠麻痹、内疝、吻合口狭窄等机械和动力性因素共同影响,可出现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病情急,进展快,若处理不当可引发腹腔感染和肠瘘等严重并发症,因此,需采取积极治疗和护理措施[1]。本研究分析了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护理体会,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5月~2015年7月100例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和全面组。常规组患者50例,包括男39例,女11例;年龄

23~65岁,平均年龄(47.53±8.12)岁;体质量41~82 kg,平均体质量(65.97±10.12)kg;患者发病在术后4~25 d,平均术后(10.32±4.65)d。其中,阑尾切除术、结肠切除术、胃十二指肠穿孔修补术、胆囊切除术、脾脏切除术各为14例、13例、12例、8例和3例。全面组患者50例,包括男38例,女12例;年龄

22~65岁,平均年龄(47.11±8.09)岁;体质量40~82 kg,平均体质量(65.17±10.35)kg;患者发病在术后4~26 d,平均术后(10.67±4.12)d。其中,阑尾切除术、结肠切除术、胃十二指肠穿孔修补术、胆囊切除术、脾脏切除术各为15例、13例、12例、7例和3例。2组年龄、性别、体质量、发病时间、腹部手术类型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常规组患者行常规护理,遵医嘱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全面组患者行全面护理。(1)心理护理。肠梗阻多在手术恢复期发生,患者以恶心呕吐、腹胀腹痛为表现,可出现恐惧、焦躁不安等心理,及时给予心理疏导,说明肠梗阻发生的原因、预后和相关措施,以消除患者不良情绪,提高其配合度和治愈信心[2]。(2)禁食、胃肠减压护理。及时禁食,予以持续有效胃肠减压,减轻消化道负担,降低小肠扩张程度,在减压前对患者说明插入胃管的必要性和意义,并嘱患者避免自行将胃管拔除。胃管插管位置合理,不能过深或过浅。(3)症状护理。患者血压平稳情况下取坐位或半卧位,避免呕吐时发生窒息,呕吐后应为患者清洁口腔和脸部呕吐物。若胃肠减压过程患者腹胀,可为患者按摩或热敷腹部,并针刺两侧足三里,以促进肠道蠕动。(4)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维持。肠梗阻患者因大量渗出液在胃肠道留存,可出现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3],经静脉补液和适当肠外营养支持,为患者补充微量元素、葡萄糖、维生素、氨基酸和电解质等营养,纠正其平衡紊乱状态。(5)灌肠护理。灌肠液以60 mL甘油液+50%硫酸镁30 mL+90 mL温开水混合,插入肛管,深度为10~15 cm左右,小剂量注入,对注入速度进行控制,避免过快刺激肠黏膜,尽量保留灌肠液30分钟左右再排便,以软化粪便[4]。(6)用药护理。在患者腹痛腹胀时,可给予阿托品缓解症状,但避免吗啡类镇痛剂的使用,以免掩盖病情;为抑制胃肠液分泌,可使用思他宁、善宁等药物,使用时尽量通过微量泵注入,以对注入速度进行准确控制,保持药物稳定血药浓度,避免出现作用反跳现象;为减轻腹腔炎性渗出,可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如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5 mL静脉注射,8小时1次,治疗1周左右。为消除患者肠管中积液和积气,可给予2种以上抗生素联合用药,确保血液中抗生素有效浓度范围,并做好现配现用,间隔使用,以提升疗效[5]。

1.3 观察项目及评价标准 对比2组患者护理有效率、腹痛腹胀消失时间、恢复排便时间、治愈时间。

护理有效的评价标准[6]:腹痛、腹胀症状消失,腹部恢复正常柔软,24小时内胃管引流量低于400 mL,恢复正常排气排便现象,进食后未再出现梗阻症状。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所涉及的相关数据采用SPSS 20.0软件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n)表示,计数资料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过数据统计发现,常规组护理有效率78.00%,全面组护理有效率100.0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面组腹痛腹胀消失时间、恢复排便时间、治愈时间明显短于常规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临床指标比较(x±s,d)

3 讨论

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术后并发早期炎性肠梗阻为临床常见症状,患者腹胀腹痛症状明显,以恶心呕吐、腹胀腹痛为表现,患者可出现恐惧、焦躁不安等心理,对疾病治疗造成影响,对病情控制不利。因此经确诊后需积极采取保守治疗措施,并辅以良好的护理干预,包括心理护理、胃肠减压、用药护理等,其中,及时给予心理疏导,并配合健康宣教,有助于平复患者焦虑情绪;及时给予胃肠减压和用药护理,有助于促进渗出液吸收和炎性反应消退,减轻肠壁水肿,促进肠道蠕动功能的恢复,避免再次手术治疗给患者带来的二重创伤[7-8]。另外,在整个护理过程中,需监测患者病情的变化,发现异常及时汇报医生进行处理。

本研究中,常规组患者行常规护理,全面组患者行全面护理。结果显示,常规组护理有效率78.00%,全面组护理有效率100.00%(P<0.05),全面组腹痛腹胀消失时间、恢复排便时间、治愈时间明显短于常规组(P<0.05),提示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给予全面护理,有助于缓解症状,缩短治愈时间,值得推广。

[1] 任秋生.中药鼻饲联合保留灌肠辅助治疗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24(16):1748-1750.

[2] 钟鸣,毕丹青,张勇学,等.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营养支持治疗体会[J].昆明医科大学学报,2014,35(3):143-144.

[3] 汪珍,傅荣,骆小庆,等.全面护理干预对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肠功能恢复的影响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5,36(5):740-741.

[4] 谭春娣,张彩萍,廖春香,等.腹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非手术治疗护理疗效观察[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2,25(2):149-151.

[5] 魏荣花,龙海菊,李琳,等.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护理对策[J].当代护士(学术版),2012,16(1):37-38.

[6] 薛澄琳,周霞,何业萍,等.腹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非手术治疗及护理[J],现代医药卫生,2012,28(5):651-652,654.

[7] 孙雨梅.腹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非手术治疗护理疗效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2015,23(19):123,125.

[8] 詹宪玲,周赛.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护理[J].当代护士(专科版),2014,17(1):54-55.

10.3969/j.issn.1009-4393.2016.17.061

江西 337000 萍乡市湘雅萍矿合作医院 (杜洁)

猜你喜欢

肠梗阻腹痛炎性
粘连性肠梗阻,你了解多少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体会
腹痛难忍:生殖道畸形惹的祸
排卵后腹痛,别大意
《诸病源候论》导引系列之“腹痛候”导引法
下腹部腹痛应做哪些检查诊断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特点及治疗
炎性因子在阿尔茨海默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3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粘连性肠梗阻36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