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单鼻孔蝶窦入路显微切除垂体瘤的临床手术治疗研究

2016-06-13李朝霞

当代医学 2016年26期
关键词:窦入路蝶窦垂体瘤

李朝霞

经单鼻孔蝶窦入路显微切除垂体瘤的临床手术治疗研究

李朝霞

目的 探讨经单鼻孔-蝶窦入路显微切除术治疗垂体瘤的疗效。方法 66例垂体瘤患者按照手术方式分组,33例经单鼻孔蝶窦入路显微切除术者为观察组,33例经额下或传统翼点入路切除术为对照组,对比2组的疗效。结果 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65.42±9.74)min、(95.33±12.45)mL、(6.68±1.14)d,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15.85±15.43)min、(216.78±15.64)mL、(12.98±2.15)d,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肿瘤全切率为93.9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82%(P<0.05);观察组的激素复常率(PRL、hGH、ACTH、TSH)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06%,较对照组的18.18%显著降低(P<0.05)。结论 经单鼻孔蝶窦入路显微切除术治疗垂体瘤创伤小、疗效显著且并发症少,值得推广应用。

垂体瘤;显微切除术;单鼻孔-蝶窦入路

经单鼻孔-蝶窦入路纤维切除术逐渐应用于临床,且以其创伤小、操作简便、术后恢复快及并发症少等优点,表现出了替代传统手术的趋势[1]。本研究对垂体瘤患者实施单鼻孔-蝶窦入路显微切除术治疗,并与传统开颅手术比较,旨在探讨其疗效与应用前景,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2011年1月~2015年1月保定第七医院收治的垂体瘤患者66例,男42例,女24例,年龄31~65岁,平均(39.78±4.42)岁;病程5~24个月,平均(10.34±3.45)个月;血内分泌检查:5例促甲状腺激素(TSH)增高,22例生长激素(hGH)增高,15例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增高,35例血泌乳素(PRL)增高。按照手术方式分组:33例经单鼻孔蝶窦入路显微切除术为观察组,33例经额下或翼点入路切除术为对照组,2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常规经额下或传统翼点入路切除垂体瘤。观察组经单鼻孔-蝶窦入路显微切除术治疗:经右侧鼻腔入路,全麻后应用扩鼻器扩大鼻孔开口,向对侧推动垂直板根部鼻中隔,继续扩大鼻孔直至蝶窦前壁。经鼻蝶窦开口内侧的上缘入路,凿除蝶窦前壁及鼻中隔后部骨质,开放蝶窦腔,将鞍底部充分显露,以磨钻磨开鞍底部骨质1.0cm左右,充分显露鞍底硬膜。以放射状或“十”字法切开硬膜,定位垂体瘤和辨别周围组织,谨慎切除肿瘤并予以充分止血,蝶窦以医用生物胶进行封闭。

1.3 观察指标 统计2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住院时间、肿瘤全切率、激素异常恢复情况等。治疗前后常规检测ACTH、PRL、TSH及hGH,统计术前上述指标异常患者术后恢复正常率,正常参考值:ACTH为10~52pg/mL(2~11pmol/L),PRL<1.14nmol/L(25up/L),TSH为2~0mU/L,hGH<1010.0μg/L[2]。术后复查进行影像学复查(头颅MRI、X线等),以影像学显示垂体瘤病灶完全消失表示肿瘤完全切除,统计2组肿瘤全切率。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以统计学软件SPSS18.0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手术情况 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显著减少(P<0.05)。见表1。

表1 2组手术情况比较(x±s)

2.2 临床疗效 观察组的肿瘤全切率较对照组显著提高,而术后PRL、hGH、ACTH及TSH复常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2组临床疗效比较[%(n)]

2.3 手术并发症 观察组术后1例暂时性尿崩症,1例一过性脑脊液漏,并发症发生率为6.06%;对照组术后2例暂时性尿崩症,2例一过性脑脊液漏,1例垂体功能低下,1例视野障碍加重,并发症发生率为18.18%。观察组并发症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3 讨论

垂体瘤为中枢神经系统常见肿瘤类型之一,约占10%~20%,大部分为良性,经手术切除可获得良好预后[3]。既往手术切除垂体瘤多经额下或翼点入路,手术创伤较大。近年来,显微镜等微创技术逐渐应用于垂体瘤的治疗,经鼻蝶入路切除术逐渐替代传统开颅手术,且随着微创技术及神经影像学技术的发展,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垂体瘤切除术逐渐替代了经口-鼻-蝶窦入路方式[4]。

经单鼻孔-蝶窦入路的手术途径较短,直接经鼻部天然通道鼻孔入路可直达蝶窦,术中仅需对部分鼻黏膜进行钝性分离或将蝶窦打开,即可充分显露并切除手术,可有效减少手术创伤,缩短手术时间[5]。本研究中,观察组的手术时间较对照组显著缩短,术中出血量较对照组显著减少,与刘国防等[6]报道一致。因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垂体瘤切除术中能够避免过度牵拉视神经、嗅神经以及额叶等,可减少或避免术后视功能障碍加重、颅内出血、脑水肿等发生风险。林述凯等[7]对64例垂体瘤患者应用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切除术治疗,全切或近全切除率达75.0%,术后未见明显并发症。本研究中观察组除1例暂时性尿崩症和1例一过性脑脊液漏外,未见其他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的18.1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于手术创伤及并发症减少,有利于术后康复,缩短住院时间。本研究中观察组的术后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显著缩短,与鲍波等[8]报道一致。观察组的肿瘤全切率达93.94%,较对照组的81.82%显著提高(P<0.05),且术后激素复常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认为观察组术式的疗效优于对照组,魏川江等[9]研究也获得了相似的结论。

综上所述,经单鼻孔-蝶窦入路显微切除垂体瘤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疗效确切,值得推广应用。

[1] 刘旭,郑涛,朱家伟,等.显微镜下经鼻蝶窦入路垂体瘤切除术的疗效分析[J].中国内镜杂志,2011,17(6):588-590.

[2] 中国垂体腺瘤协作组.中国垂体催乳素腺瘤诊治共识(2014版)[J].中华医学杂志,2014,94(31):2406-2411.

[3] 张曙光,庞华,陈武,等.单鼻孔-蝶窦入路垂体瘤切除术的体会[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1,11(8):1542-1543.

[4] 吕记锋,吕保来,仇振巍,等.经单鼻孔-蝶窦入路显微切除垂体瘤18例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2,15(22):42-43.

[5] 杨立坚.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垂体瘤切除手术后并发症多因素回归分析[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0,20(5):763-765.

[6] 刘国防.经单鼻孔-蝶窦入路显微切除垂体瘤的临床疗效评价[J].中国肿瘤外科杂志,2012,4(1):24-26.

[7] 林述凯,魏盾,宋大勇.经单鼻孔-蝶窦人路显微手术切除垂体瘤64例临床分析[J].中国综合临床,2013,29(4):349-350.

[8] 鲍波,于效良,邵珠平,等.经单侧鼻孔蝶窦入路显微切除垂体瘤的临床效果研究[J].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2015(1):100-102.

[9] 魏川江,唐世洁,唐世平,等.经鼻蝶窦与经翼点入路显微切除垂体腺瘤的临床对比研究[J].黑龙江医药科学,2011,34(5):90-91.

10.3969/j.issn.1009-4393.2016.26.016

河北 072150 保定第七医院(李朝霞)

猜你喜欢

窦入路蝶窦垂体瘤
经跗骨窦入路微创钢板与螺钉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疗效对比分析
鞍区巨大不典型室管膜瘤误诊垂体瘤1例
路雪婧教授补肾养阴法治疗垂体瘤术后视野缺损病案1例
不同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垂体瘤的疗效与安全性比较
右蝶窦脉管瘤一例并文献复习
跗骨窦入路治疗跟骨Sanders Ⅱ、Ⅲ型骨折的体会
孤立性蝶窦病变的鼻内镜手术治疗
垂体瘤经鼻切除术患者护理路径的应用探析
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垂体瘤切除术40例的疗效观察
经单鼻蝶入路手术治疗垂体瘤的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