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提高甘南牦牛繁殖效率的综合措施

2016-06-13庞生久甘肃省合作市畜牧工作站甘肃合作747000

甘肃畜牧兽医 2016年3期
关键词:牦牛措施

庞生久(甘肃省合作市畜牧工作站,甘肃 合作 747000)



浅议提高甘南牦牛繁殖效率的综合措施

庞生久
(甘肃省合作市畜牧工作站,甘肃合作747000)

摘要:甘南牦牛是当地特有畜种,是甘南州牧区重要的生产生活资料。牦牛的繁殖成活率是牦牛养殖业发展和提高广大农牧民收入的重要一环。本文从母牦牛群的年龄结构、参配母牛的饲养管理、母牛怀孕阶段饲养管理、配种期的优化管理等方面综述了提高牦牛繁殖成活率的措施,旨在为牦牛养殖和改良提供参考。

关键词:牦牛;繁殖成活率;措施

甘南牦牛是当地农牧民群众的当家畜种,是甘南州广大农牧民群众的重要生产生活资料,但由于受高寒牧区经济、社会、环境、气候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在牦牛生产方面重利用、轻培育,在饲养管理和繁育过程中技术环节处理不当,致使牦牛繁殖效率低下,严重制约和影响着高寒牧区经济发展和农牧民群众脱贫致富。影响牦牛繁殖效率的因素较多,现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从而更好地采取科学的方法措施,提高牦牛的繁殖成活率。

1 调优母牦牛群的年龄结构

根据笔者多年从事牦牛改良工作中的统计资料显示,不同年龄的牦牛繁殖成活率显著不同,因此,调优母牛群的年龄结构是提高牦牛繁殖成活率的关键。

表1 不同年龄的母牦牛(人工授精)繁殖成活率统计表

从表1看出,3~4岁的母牦牛从发情到繁殖成活率都明显低于5~6岁和7~8岁母牦牛。牦牛一般在3岁左右性成熟,但在传统粗放的饲养管理条件下发育迟缓,影响到成年后的发情受胎。为了保证参配母牛群的最大生产能力,应该建立一个合理科学的参配母牛群组年龄结构,使参配母牛群保持在第一胎母牛(3~4岁)占组群总数的20%,2~3胎(5~6岁)占组群总数的50%,4~5胎母牛(7~8岁)站组群总数的30%,及时淘汰老弱病残和生产能力低下的母牛。

2 参配母牛的饲养管理

选好参配母牛并加强饲养管理是提高受配、受胎的关键,参配母牦牛一般从全奶牛(指当年产犊的母牦牛)、半奶牛(指前一年产犊的母牦牛)、干巴(指连续两年以上未产犊的母牦牛)群中选择。

表2 不同类别的母牦牛(人工授精)繁殖成活率

从表二看出,不同类别母牦牛中半奶牛的繁成率最高,比全奶牛、干巴分别高出33.4和17.4个百分点。另外,根据笔者经验,全奶牛体况与膘情一般比干巴和半奶牛差,这是全奶牛繁成率低的主要原因;干巴牛多因持久黄体、子宫内膜炎、卵巢囊肿等胎产疾病导致不发情或只发情不排卵、授配不怀孕等现象较为普遍。因此,对参配母牛的管理中要考虑母牦牛的不同类别而加强饲养管理。参配母牛宜分群集中饲养放牧,及早抓膘。对干巴母牛胎产疾病的检查与治疗也是促进发情配种和提高受胎率的重要手段。对于膘情差的参配母牦牛应在发情前两周到三周进行补饲,每头每天补饲混合精料0.5~0.8 kg,时间在早晚放牧前后两次饲喂。建议混合精料配方为:玉米(或青稞)45%,豆饼26%,麦麸15%,鱼粉6%,骨粉5%,食盐3%。经过一段时间补饲,可促进母牛发情。

3 怀孕母牛阶段性饲养管理

3.1怀孕前期

牦牛妊娠初期由于胎儿发育缓慢,营养需要相对较少,又时值草原牧草旺盛季节,一般不需要额外补饲。选择牧草优良的草场和适当延长放牧时间,即可满足营养需要,防止掉膘。

3.2怀孕后期

母牛怀孕后期的饲养管理十分重要。一般来说,在怀孕5个月后胎儿营养的积聚逐渐加快,同时,妊娠期母牛自身也有相当的增重,这一段时间又恰逢枯草季节,每天放牧摄入的营养物质严重不足,所以要加强怀孕母牛营养的补充,防止营养不全或缺失造成的死胎或胎儿发育不正常。每天或隔两天每头饲喂混合精料0.5~1.0 kg,放牧前和放牧后两次饲喂,建议混合精料配方为:玉米(或青稞)48%,豆饼20%,麦麸15%,鱼粉8%,骨粉6%,食盐3%。

4 配种期的优化管理

牦牛杂交改良中,配种期间的管理的好坏对母牛群的繁殖成活率影响很大。甘南牦牛的杂交改良(提纯复壮)主要采用野血牦牛冻精和大通牦牛新品种种公牛,进行种公牛自然交配和人工授精。

4.1种公牛的优化管理

在配种季节,种公牛容易乱跑追寻发情母牛,体力消耗大、采食时间减少,因而无法获取足够的营养物质来补充消耗的能量。因此,为了减少种公牛在配种期间体重下降量及下降速度,使其保持较好的繁殖力和精液品质,每头每天或隔两天补饲0.8~1.2 kg混合精料,建议混合精料配方为:玉米(或青稞)48%,豆饼20%,麦麸16%,鱼粉7%,骨粉6%,食盐3%。如果配种任务繁重,每日可加喂2~4枚鸡蛋、脱脂乳0.5 kg。

在自然交配情况下,种公牛与参配母牛的比例1:20较佳。

4.2人工授精的优化管理

牦牛人工授精技术是实现牦牛快速扩繁的有效措施。因此,在人工授精中要严格按技术规程操作,要注意把握好三个主要环节。一是要引进优良品种的冷冻精液,在发情母牦牛输精前要对精液品质做检查,精液色泽和气味正常,精子活力、密度、PH值达到要求方可输精。二是做好发情鉴定。准确的发情鉴定是选择最佳配种时间的前提,也是提高繁殖效率的重要措施,因此,要通过外部观察、公牛试情、直肠检查等方法进行综合判断。三是选择最佳的配种输精时间,母牛适宜授精的时间要在综合发情鉴定的基础上确定,如果一个发情期一次输精,要在母牛拒绝交配后6~8 h内进行,若一个情期两次输精,第一次要在母牛接受爬跨后8~12 h进行,间隔8~10 h再进行第二次输精。一个情期进行两次输精是防止错配、漏配,提高受胎率的主要措施。老龄、体弱的母牛发情持续期相对缩短,配种时间要适当提前。

5 结语

提高牦牛繁殖效率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系统工程。一方面畜牧科研、推广部门,要加强牦牛繁殖技术的深层研究和加大成熟技术的推广力度;另方面要加强培养广大农牧民群众科学养殖牦牛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改变传统落后的养殖方式,因时因地进行科学补饲,加强疾病的预防控制,使牦牛能够发挥正常的生产潜力。

参考文献:

[1]郭宪、裴杰等母牦牛的繁殖特性与人工授精〔J〕中国牛业科学2012-38(3)

[2]阎萍牦牛养殖技术问答〔M〕甘肃民族出版社207

[3]郭宪、阎萍、曾玉峰提高牦牛繁殖率的技术措施〔J〕中国牛业科学2007-33(4)

中图分类号:S823.8+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 799X(2015)03- 0050- 02

作者简介:庞生久,(1964-),男,甘肃合作人,兽医师,主要从事畜牧兽医工作。

猜你喜欢

牦牛措施
赛牦牛(布面油画)
牦牛场的雪组诗
Yak of All Trades
美仁大草原的牦牛(外一章)
放养鸡疾病防治八措施
环境保护中水污染治理措施探讨
跟着牦牛去巡山
学困生的转化措施
高中数学解题中构造法的应用措施
20条稳外资措施将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