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两会”上畜牧业代表“谈”奶业

2016-06-13

甘肃畜牧兽医 2016年3期
关键词:奶农两会奶业



“两会”上畜牧业代表“谈”奶业

刘永好 全国人大代表、新希望集团董事长

李克强:调整种养结构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谈到“协调推动经济稳定增长和结构优化”时强调,要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坚持“三农”重中之重地位不动摇,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让农业更强、农民更富、农村更美。

要引导农民瞄准市场调整种养结构,支持农产品加工特别是主产区粮食就地转化,开展粮食作物改为饲料作物试点。综合治理农药兽药残留问题,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水平。要在稳定家庭经营的基础上,支持种养大户、家庭农牧场、农民合作社、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推进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

今后的畜牧养殖业必将承受更多来自政策方面的压力,行业的转型升级早已刻不容缓。

新希望“包养”奶牛引领潮流

(来源:国际猪业)

互联网是一个潮流,是一个新鲜事物,是一个未来发展估值最高的产业,而新希望抓住现代人对食品安全的重视,通过互联网销售,以家庭“包养”奶牛的形式提供新鲜、安全的奶源。消费者“包养”一头,一年产将近十吨奶,就相当于把牛奶变成一个友谊的桥梁,给亲人们都订一份,通过快递直接送给想送的人,通过微信、通过手机就能解决所有问题,钱不多又拉动情感。这个东西就是新的变化。老百姓需要的是安全健康,而“包养”奶牛这种形式通过互联网,让他们看得见,摸得着,增加了信任。有很多高端群体把它作为一种新鲜体验,既表达爱心养了动物,又能放心,同时也有乐趣。这样非常个性化的养殖,既提升了它的安全性,同时又给社会和市场带来价值,这种趋势也逐步在显现。

潘刚 全国政协委员、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从源头解决“奶荒”和“倒奶”问题

潘刚向全国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上提交了《关于进一步促进奶业健康发展的提案》。该提案也是驻内蒙古自治区全国政协委员的联名提案,引起各方重视。

在介绍我国奶业发展现状时,潘刚表示,目前我国奶业发展中,仍存在着产业结构与市场需求不适应的问题,外在表现形式就是奶价不断波动,“奶荒”与“倒奶”现象交替发生。

他分析,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主要有:养殖场标准化、规模化水平不高,原奶质量无法保证;国际原料奶价格较低,我国进口乳制品大幅增长;“一个企业管一条产业链”现象明显,乳企负担重;国外促进乳品消费补贴政策多,而国内促进乳品消费政策少等。

潘刚认为,国家应加强顶层设计,制定《乳业发展战略规划》,建立涵盖牧场分级体系、乳业生产、加工、销售在内的利益协调和分配体系,推广以常温奶为主的国家饮奶计划。同时,应继续支持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扩大标准化规模养殖场支持范围。

潘刚还建议,国家应建立体系化的奶业生产补贴机制,以政策支持和政府补贴的模式,帮助行业应对不断高涨的生产成本,同时平衡进口奶粉的价格优势,保障中国乳业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国家应研究启动原奶生产成本临时补贴政策,当国内原奶生产成本高于国外1元/公斤以上时,按照生产成本差价20%对奶农进行补贴。补贴资金比照国家农机补贴办法执行,由奶农持交奶发票报账,以一卡通形式拨付补贴资金。

杨玉成 全国政协委员、省政协农业委员会主任

王景海 全国人大黑龙江代表团代表,黑龙江省完达山乳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政府要保护奶农利益也要兼顾企业竞争力

王景海针对年初“卖奶难”这一现象给出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王景海表示,造成这一现象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首先,是养殖业成本相对较高,致使加工企业收购成本高,产品生产成本在市场上没有竞争力,使得一些企业到境外去进口比较便宜的原料,而放弃老原料基地的产品。第二是加入WTO后,中国乳企遵守了规则,但进口保护措施没有及时跟进。尤其是,最近两年从国外进口量越来越大。第三就是在市场的发展过程中,企业和奶农之间的紧密关系没有建立起来。奶农没有市场意识、缺少规则意识。奶农和大型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但市场涨价的时候,奶农不卖给合作企业,转而卖给他人,等到降价的时候,就无人收购。正是因为,合作关系不稳定,工厂到奶农困难的时候也不会去拿巨额资金保护他们。

中国的乳制品行业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链,没有形成法定的约束关系。如果我们建立一个合理的买卖关系,此关系一旦形成,具有约束力,这样乳制品产业就能可持续发展,奶农受到的损失也小,工厂也不会大批量地到国外订购。

王景海强调,市场需要一个完整的制约机制,不能只靠企业去保证奶农的利益。由于收购成本价格太高,给企业造成过度的负担,企业生产出来的产品到市场上就没有竞争力,销售总量就会减少,这种连锁反应会导致企业竞争力下降产品盈利整体萎缩。

奶牛养殖重数量更应提质

杨玉成委员分析认为,除国际乳品价格持续走低、进口奶粉大量涌入造成国产牛奶销量下降等因素外,奶牛养殖模式落后,优良品种少、单产低、鲜奶质量不高、利益联结机制不紧密等,都是导致“卖奶难”的症结所在。杨玉成委员据此提出,提高奶牛单产,提升鲜奶质量是破解“卖奶难”问题的治本之策。“在‘十三五’乳业发展规划中,建议应重点提高奶牛单产,由‘重数量’向‘提质量’转变,实现集约化养殖、标准化生产,发展循环经济型、质量效益型、经营集约型、自主创新型和产业链一体化的现代乳业。”

如何提高奶牛单产,杨玉成委员也提出了具体建议,“要进一步优化奶牛品种结构,提高优质高产奶牛比例,就必须加强良繁体系建设。国家和地方政府可以设立专项资金,支持优质种公牛、种母牛选育及核心群建设,基础母牛全部进行系谱登记,完善养殖档案,实现奶牛‘户籍’化管理。优化奶牛品种结构,构建起以荷斯坦牛为主、娟珊牛为补充、福来维赫以及西门塔尔杂交牛等多品种同在的结构,解决奶牛品种过于单一的问题。”同时,鼓励乳品企业通过参股、控股、收购等方式加强规模化牧场建设和养殖小区的提档升级,引导乳品企业通过订单农业、利润分成等多种方式与奶站、奶农结成经济合作利益共同体,建立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产业化运作模式。

此外,杨玉成委员还呼吁大力发展奶牛饲草产业。他建议,可结合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引导企业或农民在还草地上种植高蛋白牧草。在平原地区推广粮草套作、轮作等粮草高效种植模式,引导玉米产区大力发展带穗青贮,并给予政策补贴和技术培训,解决奶牛优质饲草短缺的问题。

王银香 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省曹县五里墩村的党支部书记、银香伟业集团董事长

中国人要把奶杯端在自己手中

“中国人不仅要把饭碗牢牢地端在自己的手中,还要把奶杯紧抓在自己的手上。”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畜禽遗传资源保护中心主任赵皖平针对国内发生的“倒奶”伤农问题带来了相关建议。

赵皖平说,针对此轮“倒奶”问题,各级地方相关部门均采取了积极措施,“卖奶难”问题暂时得到一定缓解。但政府救急不是解决产业稳定发展的根本之道。建议从完善市场监测预警、产业损害调查与贸易救济、市场价格形成机制等方面,构建我国奶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安全保障体系。

他认为,要按照“总量基本平衡、市场波动可控、保护奶农利益、促进生产发展”的目标,完善乳品市场调控机制,建立和完善奶业市场监测预警体系,加强国内外奶价的监测和预警;严格执行液态奶标识制度,严厉查处不标识复原乳的违规行为,从源头减少企业对进口奶粉的需求;加强对有进出口贸易权的企业管理,实行乳制品进口登记制度,实现进口乳制品渠道和用途可追溯;建立奶农与乳品企业价格联动的利益分享机制,推行原料奶价格保险机制,通过保费补助等优惠政策,鼓励保险公司对原料奶价格实施保险托底,帮助奶农规避市场风险,保证奶业生产稳定发展。同时,还要以重视借鉴国际经验。比如巴西奶业下游产业,比如奶酪制品公司为获得稳定奶源,会在行情低迷时候给予奶牛养殖农场一定帮助,譬如会赠送农场土地等作为补偿。在俄罗斯,不同联邦主体根据自身财政能力确定补贴额度。此外,若俄罗斯牛奶生产商需改造设备、扩大再生产时,可向当地农业部门提交申请,如果后者批准,就可获得优惠贷款。

提倡有机共生经济模式,建议还原奶要标明

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省曹县五里墩村的党支部书记、银香伟业集团董事长王银香准备了关于提倡有机共生经济模式的议案。近些年,由于超量使用化肥和农药,不仅使得土地肥力下降,也造成了浪费和污染。面对严峻形势,王银香提出农业发展要走有机循环、种养结合的道路,通过畜牧养殖减少秸秆浪费与焚烧污染,使用畜禽粪便加工成有机肥改良土地,实现经济和环境的共赢。面对当前农村人才匮乏、农业产业分散、农民增收困难等问题,王银香也提出了一些针对性建议。

此外,王银香认为,2014年牛奶销售危机有国外产品冲击的因素,也将是对国内原奶生产的一次残酷洗礼。她建议,如果国内乳品在包装上标明“纯奶”或“还原奶”,或许能促使国内乳企重视国内原奶的收购,也让消费者有理性的选择。

赵皖平 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畜禽遗传资源保护中心主任

(来源:猪业资讯)

猜你喜欢

奶农两会奶业
农业农村部:培育奶业知名品牌
抗议
奶业:亏损面已经超过50%
奶业:亏损面已经超过50%
共同推动中国奶业全面振兴
奏响中国奶业发展新篇章
欧盟补助28.1亿元给英国奶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