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技术课的尴尬及尝试

2016-06-12周小林

课堂内外·教师版 2016年6期
关键词:计算机病毒计算机信息技术

周小林

【摘 要】 在农村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相辅相成,构成完整的教学过程。教书育人德育为先,老师在日常工作中,不仅教授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优良的品德。在技能教学上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把书本知识与实际应用紧密结合在一起,让学生真切感受到信息技术知识应用就在我们身边,变糟糕的课堂为充满快乐学习氛围的课堂,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关 键 词】 信息技术;农村;初中;教学

对于农村初中学生而言,信息技术课算最喜欢上的课程之一。看到学生排队进机房那兴奋的样子,作为信息技术教师而言,内心由衷高兴。而真正在上信息技术课时又面临很多尴尬:①学生对教师讲授教材上的内容没兴趣,反对教师通过教学软件控制学生机进行教学;②学生受“玩”“乐”为主要的情绪支配,对游戏、上网聊天情有独钟;③上机操作秩序比较混乱,一节课下来,表面上课堂气氛很活跃,其实效果很差,学生觉得自己一节课后好像什么也没学会。

究其原因,仍然是受传统教学理念束缚,教学重文化轻技能。在以文化水平测试作为评价学校工作的重要因素的情况下,信息技术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加之信息技术学科新,知识倍新,加大了课堂教学难度。

再者,学生意识形态亟待纠正。在学生眼里看来,计算机就是“游戏机”,喜欢信息技术课的主要原因是可以玩游戏,缺乏技能学习的认知。在信息技术课上,常常有这种场面,教师一旦授课,学生就“唉”声一片。在教学,我采取了以下一些尝试,且收到一定的效果。

一、制订规章,共同遵守

学生上微机课往往是进机房时大声喧哗,在使用电脑过程中对设备不精心、不爱护,违反纪律打游戏听音乐等现象时有出现。老师们对此切不可掉以轻心,应该加强课堂管理,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上机习惯。

首先,在学生上第一节计算机课时,就强调“入室即静”“轻拿轻放”“不随意删除原文件”“不私自拆装硬件”等。但有的学生不明其理,这里需要讲明这样做的道理。通过定规矩,讲道理,让学生会养成认真听、仔细想的习惯。

其次,老师以身作则,为人师表。老师的一言一行在无形中给学生以示范作用。在上微机课之前提前进入微机室做好上课的准备工作是必要的,让学生感受到信息课的重要性。同时,尊重学生人格,不讽刺,不随意指责学生。当学生出现一点小毛病时,给以和风细雨的解释和疏导,帮助他们认识不足并纠正缺点。这样,同学们在感知中潜移默化,在无声中养成了良好的课堂习惯。

再次,要求学生按程序办事。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不讲程序会造成混乱。在信息技术课这种非统考科目的课堂中更应重视培养学生按规程办事的习惯。这样不但课堂严谨而且教学效果好。

二、团队考核,协作配合

人们都在集体中生活、工作。特别是现在这个网络时代和信息时代,团队的协作更显重要。合作才会共赢,不合作就要落伍。因此在计算机教学中,不仅要教会学生会使用网络和应用信息技术,而且要使他们懂得团队协作是一种巨大的力量,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精神。

每一堂新课教学后都给学生布置几道具有一定难度的有趣味性,有助于学习后面内容的,需要在小组内讨论交流共同完成的作业。使小组内各成员互帮互助,取长补短,协同共进。

在学完Word编辑排版之后,布置每小组完成信息技术课本封面的制作。这对他们而言在一节课内完成有相当大的难度。老师可告诉他们分工后用局域网共享。这样他们就会在强烈的兴趣中分工合作,在实践中真正理解到协同合作的内涵。

三、直观教学,事半功倍

运用计算机进行直观教学,不但能使抽象的理论变得好讲,而且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如教学计算机的硬件系统这部分内容,考虑到农村的学生绝大部分都没有见过计算机的内脏,我就找来了坏的CPU、主机板、内存条、鼠标、键盘、软盘、光驱等等,加上电脑室里的打印机、显示器,逐一呈现在他们眼前,从计算机硬件系统的五个部分讲解,让学生观察还可以用手摸一摸这些零件和设备,帮助他们揭开计算机神秘的面纱。然后,再要求他们讲出每个零件和设备的名称;对高年级的学生,还可以对其再进行深入的讲解,在教师的指导下让他们自己学会组装计算机,及对硬件系统中出现的一些常见的问题进行判断,让他们知道各个硬件设备在计算机硬件系统中的作用,培养了学生利用计算机的意识和应用能力。

四、更新内容,激发兴趣

农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知识,从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中得到的帮助相对较少,同时信息技术的知识日新月异。教师可用各种形式向学生讲解一些最新知识,如在学校机房中刚被感染的新欢乐时光病毒让学生看其表现形式,从而讲解计算机病毒的知识,让学生知道什么是计算机病毒?怎样防范计算机病毒?怎样运用计算机病毒软件杀毒?利用这一机会给学生讲解了计算机病毒的相关知识及防治的办法,并要求学生围绕病毒这一主题查找资料,进行主题讨论会,让学生树立正确使用计算机技术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感,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开阔他们的视野。教师从启发式讲解入手,设疑激趣,将问题展示在学生面前,把学生引入相关的问题情境中,迫使学生进入思维阶段,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总之,在农村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相辅相成,构成完整的教学过程。教书育人,德育为先。老师在日常工作中,不仅要教授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其优良品德。在技能教学上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把书本知识与实际应用紧密结合在一起,让学生真切感受信息技术知识应用就在我们身边,变糟糕的课堂为充满快乐学习氛围的课堂,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参考文献】

[1] 李艺. 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 李浩宇. 综述信息技术教学[J].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5(20).

[3] 李晓慧.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教学[J]. 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5(50).

猜你喜欢

计算机病毒计算机信息技术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教改实践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中国计算机报202007、08合刊
中国计算机报2019年48、49期合刊
中国古代的“计算机”
计算机病毒检测技术的现状与发展
一体式,趋便携雅兰仕AL-225
什么是计算机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