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低段朗读,让低年级学生不再“唱书歌”

2016-06-12林冬秀

课堂内外·教师版 2016年6期
关键词:小兵小汽车感情

林冬秀

【摘 要】 小学生热情活泼,极易被新鲜的事物所感染。他们有着丰富的感情和表情,更有着强烈的表现欲望。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应重视朗读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积极采用各种方法,不断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朗读的指导从一年级抓起尤为重要。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

【关 键 词】 朗读训练,教学;低年级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在这个环节中,“朗读是最重要最经常的训练。”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曾经说过:“语文教学的亮点,首先应该在朗读上,老师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并引导学生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是一种美妙的境界。师生能读得入情入境的语文课堂,一定是充满生机、充满灵性、充满情趣的语文课堂。”但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要做到这一点并不那么容易。低年级孩子的朗读存在着和尚念经、唱书歌、没有语感、读破句等问题。那么如何有效地指导小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呢?下面就淡淡我在这方面的几点做法。

一、朗读指导要循序渐进

学生刚刚接触一篇新的课文,要经过反复的读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首先让孩子借助拼音大声地读课文,把不认识的字圈起来,读完后把圈起来的生字多拼几遍。生字读熟后再读第二遍,要求做到不结结巴巴,不拖拖拉拉。在学生对课文有了初步的了解后,教师再带读一到二遍。然后学生自己练习朗读,做到发音清楚响亮、不读错字、不漏字、不添字、不改字、不唱读、不重复朗读字句。接着指名分句或分段展示读,力求做到正确、流利。最后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指导有感情的朗读。就这样,经过多次的训练,学生对本课的朗读就能达到一个质的飞跃。

二、朗读指导要教给方法

(一)学会词语、句子间的停顿

低年级学生在朗读时常常爱一字一拍拖腔拉调地唱读。如一年级上册《阳光》一课:阳光像金子,洒遍田野、高山和小河。这短短的一句话,就有六个字不认识,由于低年级学生注意分配能力差,他们识字不多,朗读时把注意力集中在读准字音上,而忽略了词与词的联系,忽略了句子意思的表达。朗读时就会读成阳——光——像——金——子——,甚至还会把词语句子读破,不该停顿的地方停顿,该换气时不换气,读成阳——光像——金——子洒——遍……教师在教学时就要着重注意这方面的指导。在指导学生朗读过程中,可在适当的时候由教师有目的性的示范朗读,让学生照着教师的样子多练习,跟着老师读课文。还可以采用指名读,小组比赛读,师生接读等多种朗读的形式,让学生在反复的练习中培养语感,加强训练,逐步学会一些断词、断句的技巧、方法。此外,如果碰到一个长句,还必须注重分析句子结构,引导学生把长句子从课文中找出来,自己试读,接着指名读,然后大家评析,从而使学生在一次次朗读中明白这句话写了什么或什么怎么样了等等,再根据句子前后表示的意思来停顿,可用“/”画出停顿并正确朗读,如“河面∕闪着阳光,小河∕就像∕长长的∕锦缎了。”这一句就可以根据所画的停顿来朗读,

(二)学会不同标点符号的读法

在一篇文章中,标点符号可以帮助确定停顿和语调,各种标点符号都有自己一定的语气、语调,要教会学生掌握这些技巧。在低年级教学时,首先就要向学生讲清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及自然段间停顿时间的长短,我让学生遇到逗号心里默数1,遇到句号、问号、感叹号心里默数1、2,读完一个自然段心里默数1、2、3。久而久之学生就能自然的停顿好。此外,还应指导学生掌握陈述句、疑问句、感叹句的不同读法。陈述句在朗读时末尾用降调,疑问句末尾用升调,感叹句的语调大都读成高昂的。如一年级下册第11课《美丽的小路》课后的我会读:美丽的小路不见了。美丽的小路怎么不见了?我一定要把美丽的小路找回来!就要先理解句子意思,再通过反复的朗读来感悟三个句子的不同语气。

(三)学会朗读时的轻、重、缓、急

一年级的很多孩子在朗读时就像一辆匀速行驶在直线上的汽车,没有一点的变化,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唱书歌。要改变这种现象,就要让学生知道要根据课文的不同内容读出轻、重、缓、急不同的语气,从而提高朗读的表现力,培养学生朗读的兴趣。一般情况下,描写突然发生变化、着急、遇到危险情况的句子,常读得快些、急促些;表现高兴、兴奋、赞美的句子,读时音调略高;描写优美景色的句子,要读得语气舒缓,柔和,美一点;表示悲痛、沮丧的语句可读得低沉些、缓慢些。到底具体怎么读应结合具体的课文内容去把握。

三、朗读指导要做好示范

学生都有模仿、接近、趋向于教师的自然倾向。在学生的心目中,教师的形象通常是很高大的,并且往往比实际的人物更高大。他们常觉得,他们的教师如果不能说是博学的话,至少也是在某一方面很有学问,具有专长的。所以,钦佩、尊重、崇敬教师,听从教师的教导,可以说是学生的一种自然倾向和基本心理特征。教师在朗读指导时,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一特性,做好朗读示范。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对朗读的技巧掌握还不够,教师在课堂上声情并茂的范读,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而且使学生很快就能在模仿中感悟如何断句,如何停顿,以及语气的变化。好的范读可以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让学生直接领略文本所要表达的感情,进而体会文本的思想内容和感情基调。教师该范读时要范读,且不可简单使用录音代替,失去范读的直观作用。实践证明:教师的朗读示范作用发挥得越好,学生的朗读水平就提高得越快。

四、朗读指导要加强对文字的理解

有感情地朗读的前提基础是理解课文,只有学生对课文内容理解了,才谈得上有感情地朗读。特别是有些情感表达比较强烈的文章,在学生理解了课文内容后,老师应该要求学生把自己的理解通过朗读表达出来,这就是有感情地朗读。如在教学二年级下册第24课《玩具柜台前的孩子》一课时,在交流小兵喜欢小汽车这一部分时,我设计了如下教学过程:

1. 自由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找出描写小兵喜欢小汽车的句子。

2. 交流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小兵喜欢小汽车。

(1)只要看到谁买小汽车,他就——(只要有人来买,他就跟过去看)他还看见谁来买小汽车?老师引读:当他看到一个叔叔带着女儿来买小汽车,他就——当他看到一个阿姨带着儿子来买小汽车,他就——可见,他是多么——!

(2)只要看到有人来买小汽车他就跟过去看,他是怎么看的?(目不转睛)目不转睛地看是怎样的看?(学生交流:眼睛睁得大大的,眼珠不转一下,眼睛不眨一下,只看一种东西)请同学们目不转睛地盯着大屏幕,老师会给你们一个惊喜哦。(播放各种小汽车图片)老师发现同学们都变成了小兵,四十双眼睛都目不转睛地盯着大屏幕,你们喜欢这些小汽车吗?可见,小兵也是多么——!

(3)还从哪儿能看出他喜欢小汽车?(他眼里闪着兴奋的光芒。)一看到小汽车他的眼里就闪着兴奋的光芒,说明他喜欢小汽车。嗯,有了兴奋的光芒,眼睛就亮亮的。那你在什么时候眼里也有过这种兴奋的光芒?(生举例)就像大家经历的一样,看着心爱的小汽车,小男孩的眼里闪着兴奋的光芒,可见他是多么……

通过教学,学生深深地体会到了小兵对小汽车的喜爱之情,朗读时语调高昂,还把“只要”“就”“目不转睛”“兴奋的光芒”读得重些,朗读效果水到渠成。

五、朗读指导要让学生学会评价

在朗读教学中如果学生评价他人、被他人评价的机会增多,受评价的空间增大,无疑会增强学生的朗读能力。然而对小学生来说,大多评价主体习惯上采用抽象评价,诸如“读得不熟练”“读得声音不响亮”“读得没有感情”“读得很有感情”等等。评语缺少变化,针对性差,于被评价者与评价者都无益处。如果能施以个性化的评价,就能有效地发挥学生的潜能,帮助学生树立自信,促使每位学生全力投入,尽情发挥,取得进步。

小学生热情活泼,极易被新鲜的事物所感染。他们有着丰富的感情和表情,更有着强烈的表现欲望。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应重视朗读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积极采用各种方法,不断地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朗读的指导从一年级抓起尤为重要。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

【参考文献】

[1] 谢茂秀. 语文教学中的朗读训练[J]. 小学生(教学实践),2016(2).

[2] 罗杏英. 指导学生朗读训练的教学策略[J]. 广西教育,2016(1).

[3] 马海明. 浅议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朗读训练[J]. 吉林教育,2016(10).

猜你喜欢

小兵小汽车感情
最好的感情
小汽车开回家
家长会
感情工作
规律在手 中考不愁
小汽车
小兵张嘎
不分对错
感情强烈的叹号
小汽车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