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个性化的语言是人物塑造的关键

2016-06-12赵虹

读写算·教研版 2016年12期
关键词:刘兰芝人物形象

赵虹

摘 要:《孔雀东南飞》是脍炙人口的长篇叙事诗,诗中刘兰芝的形象给人印象颇深。本文通过挖掘诗中人物个性化的语言,对刘兰芝这一人物形象进行了深入分析,昭示了我国古代劳动妇女的高尚品质和光辉形象。

关键词:刘兰芝;个性化语言;人物形象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2-205-01

在中国文学史上,刘兰芝无疑是一位具有传统美德的光彩照人的形象。她言辞得体,举止端庄,性情温顺,堪称汉代妇女的典范。她不仅有着无与伦比的外在美,同时具有无可挑剔的内在美。在她身上所体现出来的自尊、自强、清醒、坚毅的独立意识以及具有典型意义的悲剧命运,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有着深远的社会批判意义和美学伦理价值。他的身上集中表现了古代劳动妇女的优秀品质和不幸命运,很值得我们加以探讨。

纵观全文,我们能够看出,人物对话推动着情节的发展,凸显着人物形象。人物语言的个性化是全诗突出的艺术成就。

本文试图从刘兰芝的语言来探究她的性格,请方家指正。

作为我国古代最长的民间叙事诗,刘兰芝一出场就表现得不同凡响。我们从她对丈夫焦仲卿深情的诉说中可以体会到她的苦衷。请看“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十七为君妇,心中常苦悲。君既为府吏,守节情不移,贱妾守空房,相见常日稀。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由此我们不难看到,她的聪慧,她对丈夫事业的理解,她的勤劳,还有她所面对的痛苦。从她违心地提出“遣归”,可见其秉性刚烈,不甘受虐的性格。她绝不是那种逆来顺受的不懂得爱情的女子,但她更追求独立的人格。当然,她也清楚,如果被“遣归”将要面对的悲剧。

当焦仲卿向母亲求情遭到拒绝之后,他幻想再度“迎娶”兰芝的时候,刘兰芝不像丈夫那样还存在着空想,她对冷酷的现实有着更为深刻的认识,而是怀着无限的委屈和悲痛留下物件,深切叮咛,善解人意,催人泪下。且看“无复重纷纭……留待作遗施,于今无会因。时时为安慰,久久莫相忘!”一字一句饱含着无奈和忧伤。

当我们看到刘兰芝在整好衣装离开前拜别阿母的话“昔作女儿时,生小出野里,本自无教训,兼愧贵家子。受母钱帛多,不堪母驱使。今日还家去,念母劳家里。”这样的语言显示了她的自重。再看她对小姑的告别:“新妇初来时,小姑始扶床;今日被驱遣,小姑如我长。勤心养公姥,好自相扶将。初七及下九,嬉戏莫相忘。”虽然她对婆婆有很多的说不出的不满,但仍然在离别时叮嘱小姑好好地伺候婆婆,她是多么地善良啊!同时她和小姑之间的姐妹一般的感情也很令人感动。

在送别途中,当焦仲卿对刘兰芝信誓旦旦时,刘兰芝也是充满期待但又很理智地说道:“感君区区怀!君既若见录,不久望君来。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韧如丝,磐石无转移。我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恐不任我意,逆以煎我怀。”事实果然如她的预料,进一步表明她对丈夫的爱以及对生活更清醒的认识。

当刘兰芝回到家后,母亲让她答应县令的提亲时,她含泪说:“兰芝初还时,府吏见叮咛,结誓不别离。今日违情义,恐此事非奇。自可断来信,徐徐更谓之。”她的忠贞跃然纸上。当刘兄逼迫她再嫁时,刘兰芝的话更让人痛心。“理实如兄言。谢家事夫婿,中道还兄门。处分适兄意,那得自任专!虽与府吏要,渠会永无缘。登即相许和,便可作婚姻。”面对势大的太守,面对粗暴的哥哥,她是多么的无奈啊!她明白局势已不可挽回,索性坦然应之,为后面的以死抗争做准备。

当焦仲卿听到刘兰芝再嫁的消息后,满怀愤怒地对她反唇相讥时,她说:“何意出此言!同是被逼迫,君尔妾亦然。黄泉下相见,勿违今日言!”寥寥数语,斩钉截铁地表现出她对爱情的坚贞和必死的决心。

纵观全文,我们完全可以通过刘兰芝的语言,看到她对丈夫的爱深沉而多情,又推己及人,明辨是非,忍辱负重,自尊自持,仁、智、勇兼备,更能为自由和幸福,勇于反抗,毫不妥协,直至以死相拼,确实是一个反抗封建家长制的光辉形象。

猜你喜欢

刘兰芝人物形象
也谈刘兰芝被休
人物形象设计与包装设计
如何做好表演中人物形象的塑造
论近年来中国网络剧人物形象创新
《孔雀东南飞》中刘兰芝的死因探究
巧用侧面描写,丰富人物形象
泪写《孔雀东南飞》
从残缺到完美:论阿来小说人物形象塑造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