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奥氮平联合丙戊酸钠治疗精神分裂症伴冲动行为患者的临床观察

2016-06-09喻化

当代医学 2016年32期
关键词:攻击行为奥氮冲动

喻化

奥氮平联合丙戊酸钠治疗精神分裂症伴冲动行为患者的临床观察

喻化

目的 探究使用奥氮平联合丙戊酸钠治疗伴冲动行为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过程中副作用的发生情况。方法 选取精神分裂症伴冲动行为患者8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观察组患者服用奥氮平联合丙戊酸钠,对照组患者单用奥氮平,在治疗开始前、2周末、4周末、8周末使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外显攻击行为量表(MOAS)评定药物治疗效果,且在治疗全程观察并记录所有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2组患者治疗后PANSS评分和MOAS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患者在2周末、4周末、8周末的降低幅度均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整个治疗过程中,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使用奥氮平联合丙戊酸钠治疗精神分裂症伴冲动行为患者的临床疗效较单用奥氮平好,起效快,且其安全性较高,适合在临床推广使用。

精神分裂症;冲动行为;奥氮平;丙戊酸钠

近年来,各种精神疾病患者尤其是精神分裂症患者多易发生冲动行为,导致肇事肇祸事件频繁发生,对个人、家庭和社会造成了严重的影响,故控制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冲动攻击行为十分重要。但精神分裂症病因复杂且未明确,单用抗精神病药治疗不能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使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联合心境稳定剂则能有效控制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冲动行为[1]。本研究以奥氮平联合丙戊酸钠治疗精神分裂症伴冲动行为患者了解该疗法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9月~2015年11月本院收住的精神分裂症伴冲动行为患者82例。纳入标准[2]:(1)年龄16~60岁,病程≤9年;(2)符合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且伴有明显的冲动和攻击症状;(3)阳性症状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60分,修订版外显攻击行为量表(MOAS)总分≥4分。排除标准:(1)患有各器官系统严重疾病者;(2)妊娠、哺乳、绝经期妇女;(3)酒精、药物依赖者;(4)药物过敏者。将82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其中观察组中男23例,女18例,年龄16~58岁,平均(34.9±8.6)岁,病程0.8~9年,平均(4.9±3.2)年,PANSS评分73~99分,平均(89.3±10.4)分,MOAS评分5~9分,平均(8.1±3.0)分;观察组中男24例,女17例,年龄18~60岁,平均(36.1±9.3)岁,病程0.6~9年,平均(5.4±4.1)年,PANSS评分64~98分,平均(93.3±9.8)分,MOAS评分4~9分,平均(8.8±2.7)分。2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PANSS评分及MOAS评分等基础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2组患者均服用奥氮平(江苏豪森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10799)10~20 mg/d,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丙戊酸镁缓释片(湖南省相中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30537)500 mg/d。治疗期间若出现锥体外系反应,可服用苯海索等药物进行缓解,否则不合用其他任何抗精神病的药物。

1.3 观察项目 2组患者均治疗观察8周,且所有患者在治疗开始前、2周末、4周末、8周末由2名经专业培训的医师评定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和外显攻击行为量表(MOAS)以评价治疗疗效[3],同时观察并记录整个治疗过程中患者的副反应。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数据录入采用epidata 3.1软件双录入的方法保证数据质量,统计分析采用stata 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设a=0.05,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患者治疗后PANSS评分、MOAS评分比较 2组患者在治疗2周末、4周末、8周末的PANSS评分及MOAS评分较治疗前均有大幅度的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的各个阶段,观察组患者PANSS评分、MOAS评分降低的幅度均要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2组评分的相差幅度逐渐提高。见表1。

表1 2组患者治疗后PANSS评分、MOAS评分比较(x±s,分)

2.2 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在治疗过程中,观察组共发生不良反应11例(26.8%),其中恶心呕吐1例(2.4%),头晕头痛2例(4.9%),心动过速2例(4.9%),消化道溃疡2例(4.9%),便秘4例(9.8%);对照组共发生不良反应13例(31.7%),其中恶心呕吐2例(4.9%),头晕头痛3例(7.3%),心动过速3例(7.3%),消化道溃疡1例(2.4%),便秘5例(12.2%)。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6,P>0.05)。

3 讨论

精神分裂症的病因目前尚未明确,临床表现为精神活动与周围环境不相协调,内心脱离现实。急性期患者常在幻听、被害妄想、易激惹等精神病性症状支配下出现攻击行为,且具有突发性、凶残性等特点[4],尤其在紧张、存在敌对、不合作的患者中更易出现。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冲动攻击性行为与精神病症和患者中枢

5-羟色胺(5-HT)的浓度、功能相关[5],中枢5-HT浓度、功能低下时,患者易发生心绪不稳,甚至产生冲动和攻击行为。以前常用的第一代抗精神病药的基本原理是快速神经阻滞,能够减轻或消除大部分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冲动攻击行为,但因其会产生严重的副反应而逐渐被弃用。近年来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一线用药为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该种药物抗精神病效果好,且较第一代抗精神病药更安全,不良反应发生较少,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奥氮平。奥氮平具有双重阻滞作用,能同时拮抗多巴胺受体、对5-HT 2A受体、组胺H1受体、α1肾上腺素受体等多种受体,故其具有较强的镇静、控制冲动和攻击行为的作用,且目前已有研究证明大剂量口服奥氮平能有效缓解患者的兴奋、激越、冲动等行为。同时该药在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阳性、阴性症状时具有起效快、临床疗效佳、不良反应少等优点,目前已成为治疗精神病性障碍的常用药物。本次研究中单用奥氮平治疗的患者在治疗第2周末、第4周末、第8周末较治疗开始时PANSS评分、MOAS评分均有降低,也证实了奥氮平控制患者冲动行为的作用。丙戊酸钠是一种抗癫痫药物,经证实具有稳定心境的作用。该药具有拟5-HT和拟γ-氨基丁酸能作用,且能够抑制GABA转氨酶和琥珀羊醛脱氢酶活性,增加脑部5-HT和拟γ-氨基丁酸含量,能够控制患者冲动行为,起到镇静作用。该药与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联合应用可强化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对多巴胺受体、5-HT2A受体的阻断效应,增强抗精神病药物的疗效[6]。在本研究的各个阶段中,奥氮平联合丙戊酸钠对患者PANSS评分、MOAS评分的降低效果均好于单用奥氮平的患者。

综上所述,奥氮平联合丙戊酸钠治疗精神分裂症伴冲动行为患者起效迅速,在整个治疗过程中起效快,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1] 周为,谢维爵,胡耀之.奥氮平合并丙戊酸镁缓释片治疗伴攻击行为的男性精神分裂症临床观察[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14,24(3):194-196.

[2] 潘继英,全传升.奥氮平联合丙戊酸钠治疗伴有冲动行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观察[J].中国民康医学,2015,27(23):20-22.

[3] 陈黎明,侯云跃.奥氮平联合丙戊酸镁缓释片治疗精神分裂症伴兴奋冲动攻击行为对照研究[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4,17(13):36-38.

[4] 郑永泉,许红君.奥氮平联合丙戊酸钠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攻击行为的疗效观察[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14,22(6):720-721.

[5] 王慢利,蒋特成.利培酮联合丙戊酸钠治疗伴有冲动和攻击行为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2013,6(1):72-73.

[6] 吴秀萍,杨庆华,张丽梅,等.奥氮平联合丙戊酸镁缓释片治疗精神分裂症伴阳性症状患者的对照研究[J].西部医学,2013,25(12):1842-1844.

10.3969/j.issn.1009-4393.2016.32.103

江西 330006 江西省精神病院(喻化)

猜你喜欢

攻击行为奥氮冲动
住院精神病人暴力攻击行为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
奥氮平在老年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中的成效分析
基于人工蜂群算法的无线网络攻击行为的辨识研究
“冲动”不是真担当
追求原始冲动和意念的自由释放
中小学生人际宽恕与攻击行为倾向的发展研究
——以六年级至初三为例
奥氮平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伴发精神障碍临床观察
冲动
奥氮平预防精神分裂症复发性价比最高
齐拉西酮与奥氮平治疗早期精神分裂症的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