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佐辛复合丙泊酚用于髋关节脱位手法复位术的临床观察

2016-06-09林鹰

当代医学 2016年32期
关键词:丙泊酚芬太尼手法

林鹰

地佐辛复合丙泊酚用于髋关节脱位手法复位术的临床观察

林鹰

目的 探讨地佐辛复合丙泊酚用于髋关节脱位手法复位术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行髋关节脱位手法复位术治疗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患者入院编号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0.001 mg/kg芬太尼,观察组患者给予0.05 mg/kg地佐辛,之后2组均以0.5 mL/s速度静脉注射丙泊酚1~2 mg/kg,直至睫毛反射消失后停止推注。记录麻醉用药后2 min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丙泊酚用量、苏醒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住院时间,观察苏醒后VAS评分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状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麻醉用药后2 min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及丙泊酚用量、苏醒时间、疼痛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定向力恢复时间、住院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地佐辛复合丙泊酚在髋关节脱位手法复位中镇痛效果良好,患者术后定向力恢复快,且患者不良反应较少,便于患者早日出院。

地佐辛;丙泊酚;髋关节脱位;手法复位术

髋关节脱位是临床常见骨科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髋关节脱位手法复位术是临床治疗髋关节脱位的常用方法。传统复位手法过程中常采取硬膜外麻醉,但操作复杂,阻滞不全时,患者治疗痛苦大[1]。其理想的麻醉应该是镇痛、肌肉松弛满意,操作简便,苏醒迅速无并发症。现在比较常见的麻醉方法是采用芬太尼复合丙泊酚,但呼吸抑制、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较多。此次研究拟探讨地佐辛复合丙泊酚在髋关节脱位手法复位中的临床效果,详情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江西省赣州市中医院行髋关节脱位手法复位术治疗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CT检查、X线检查等符合《骨科疾病诊断标准》(2009年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出版)中关于髋关节脱位的相关诊断标准;排除其他骨科疾病;均无麻醉药物过敏患者;ASA分级1~2级;排除重要器官严重受损患者;所有患者均无严重精神性疾病,能自主表达意愿;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按患者入院编号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患者中男20例,女10例;患者年龄22~70岁,平均年龄(42.1±4.8)岁。对照组患者中男21例,女9例;患者年龄23~70岁,平均年龄(43.5±4.7)岁。2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进行比对研究。

1.2 方法 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术前均禁食禁饮。患者进入手术室后,开放静脉通道,常规监测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并给予患者面罩吸氧,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对照组患者给予0.001 mg/kg芬太尼注射液(宜昌人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20054171)静脉麻醉,观察组患者给予0.05 mg/kg地佐辛注射液(扬子江药业集团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80329)静脉麻醉。5 min后,分别给予2组患者1~2 mg/kg丙泊酚(西安力邦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10368)静脉麻醉,以0.5 mL/s的速度持续静脉推注,直至患者睫毛反射完全消失。随后由专业骨科医生进行髋关节脱位手法复位术治疗。手术治疗过程中可根据患者实际状况追加丙泊酚。若患者心率<50次/min,则给予阿托品治疗;若患者血压下降显著,则给予麻黄素治疗[2]。

1.3 观察指标 治疗结束后,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麻醉后2 min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状况,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丙泊酚用量、苏醒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及患者疼痛状况。比较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状况。患者疼痛状况使用VAS(视觉模拟评分)进行评定,总分0~10分,分数越高,患者疼痛越明显。

1.4 统计学方法 用统计学软件SPSS 19.0对本次研究所统计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 数(n)表示,计数资料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患者麻醉后2 min相关生命指标对比 观察组患者麻醉后2 min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2组患者麻醉后2 min相关生命指征对比(x±s)

2.2 2组患者麻醉效果及疼痛状况对比 观察组患者丙泊酚用量、苏醒时间、疼痛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定向力恢复时间、住院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麻醉效果及疼痛状况综合对比(x±s)

2.3 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状况对比 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状况综合对比[n(%)]

3 讨论

髋关节脱位是指髋关节在间接暴力作用下,髋关节通过韧带之间的薄弱部位而引起的脱落状况。髋关节脱位后常采取单纯性脱位手法复位术治疗,手法复位常常需要在麻醉条件下进行,传统常采取硬膜外麻醉方法,但其操作复杂,阻滞不全影响手术进行[3]。芬太尼复合丙泊酚是常用于髋关节脱位手法复位的静脉麻醉药物组合,芬太尼是一人工合成的阿片类镇痛药,完全激动μ受体,静脉注射后能快速发挥镇痛效果[4],但易引起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快速静脉注射可引起胸壁和腹壁肌僵硬而致影响呼吸,尤其复合丙泊酚时,往往有更加明显的呼吸和循环抑制作用,影响患者治疗效果[5]。本研究观察组采用地佐辛复合丙泊酚用于手法复位,患者定向力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发生呼吸循环抑制和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均低于对照组,分析其原因可能为地佐辛是苯吗啡烷类衍生物,为阿片受体激动、拮抗剂,主要激动K受体,镇痛效果显著,采用静脉注射后见效快,镇痛效果持久,且其还具有部分激动和拮抗μ受体,能促使平滑肌舒张,减少患者恶心、呕吐的发生,降低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6],同时地佐辛减轻了丙泊酚对心血管的负性肌力和对外周血管的直接扩张作用,与丙泊酚的不良反应无协同作用,对呼吸循环几乎无影响,使用地佐辛麻醉时,能促进患者快速苏醒,对患者机体功能影响较小,因此能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综上所述,地佐辛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麻醉效果显著,能促进患者术后恢复,且患者不良反应较少,便于患者早日出院,可将其作为髋关节脱位手法复位术患者静脉麻醉的有效方法推广运用。

[1] 刘荣,肖金辉,桂新星,等.地佐辛复合丙泊酚用于无痛人流的疗效[J].实用医学杂志,2011,27(17):3214-3216.

[2] 马星钢,颜学滔,孟利刚,等.地佐辛对小儿丙泊酚-瑞芬太尼静脉全麻苏醒期躁动的影响[J].广东医学,2015,36(15):2421-2423.

[3] 罗燕华,赵子良,黄焕森,等.地佐辛复合丙泊酚麻醉在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最佳剂量的筛选[J].实用医学杂志,2014,30(20):3326-3328.

[4] 杨明敏,张奇芬,陶晓三,等.地佐辛复合依托咪酯在老年患者肩关节复位术中的应用[J].江西医药,2015,50(11):1279-1281.

[5] 黄玉琼.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在骨折及关节脱位手法复位中的麻醉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24):244-245.

[6] 刘峰,王丽,边步荣,等.舒芬太尼复合地佐辛用于脊柱手术后静脉自控镇痛的临床观察[J].中国临床医生,2012,40(11):45-47.

10.3969/j.issn.1009-4393.2016.32.095

江西 341000 江西省赣州市中医院麻醉科(林鹰)

猜你喜欢

丙泊酚芬太尼手法
瑞芬太尼与芬太尼在全身麻醉术中的应用效果对比
层递手法
缓解后背疼的按摩手法
咪达唑仑联合舒芬太尼无痛清醒镇静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术中的应用
七步洗手法
瑞芬太尼与芬太尼用于腹腔镜手术麻醉效果对比观察
地佐辛联合丙泊酚应用于无痛人流的临床探讨
丙泊酚和瑞芬太尼联合应用对兔小肠系膜微循环的影响
地佐辛复合丙泊酚在无痛人工流产中的应用效果
丙泊酚联合异氟烷与丙泊酚联合芬太尼在小儿外科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