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儿外科肠梗阻手术的临床护理分析

2016-06-09汪会珍

当代医学 2016年32期
关键词:肠梗阻小儿有效率

汪会珍

小儿外科肠梗阻手术的临床护理分析

汪会珍

目的 探讨小儿肠梗阻手术临床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肠梗阻患儿46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采取外科手术治疗,其中23例围术期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设为对照组;23例围术期患者给予综合护理干预,设为观察组,观察对比2组患者护理效果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为95.6%;对照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为69.6%,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8.6%;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7.3%,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肠梗阻围术期患儿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有利于提高手术疗效,提高护理工作水平,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保障患儿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小儿肠梗阻手术;综合护理干预;护理效果

肠梗阻是小儿外科中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具有起病急、病情发展迅猛等特征,致病因素较为复杂,容易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威胁[1]。且造成疾病的机制也比较复杂,给临床诊断带来一定的难度,患者病情进展快,给临床及时治疗带来困扰。目前,肠梗阻根据不同的病因分为不同的种类,例如机械性肠梗阻、动力性肠梗阻以及血运性肠梗阻等,还有根据肠壁血循环分类,将疾病分为单纯性肠梗阻、绞窄性肠梗阻。一般临床上会根据患者病因采取不同手术治疗,但在治疗的同时,采取科学的护理措施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效果,保障患者生命安全。本次研究选取九江市妇幼保健院肠梗阻患儿46例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小儿肠梗阻手术临床护理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九江市妇幼保健院2013年8月~2015年5月收治的肠梗阻患儿46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采取外科手术治疗,其中23例围手术期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设为对照组,男13例,女10例,年龄6个月~13岁,平均年龄(7.6±3.1)岁;23例围术期患者给予综合护理干预,设为观察组,男14例,女9例,年龄6个月~14岁,平均年龄(7.8±2.8)岁,2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有可比性。纳入标准:所有患儿均符合《中医肛肠科疾病诊断疗效标准》中肠梗阻诊断标准。

1.2 护理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

1.2.2 观察组 (1)术前:对患儿及家属进行健康知识普及,叮嘱其家属术前8 h给患儿禁食,严密监测患儿生命体征与临床症状,进行胃肠减压,密切关注引流液量、颜色与性质,做好详细记录。患儿呕吐时,将其头部偏向一侧,防止误吸,呕吐后使用生理盐水漱口,必要时给予患儿吸氧。对其进行补液,调整水、电解质与酸碱平衡,使用抗生素药物预防细菌感染,术前进行备皮、药物过敏等常规检查。(2)术后:定时监测并详细记录患儿呼吸、心率、血压的变化。患儿病情稳定后,取半卧位,护理人员可指导其进行早期活动,术后禁食,进行胃肠道减压,检查减压管,若出现阻塞,可使用生理盐水进行清洗。按时更换创口敷料,严格进行无菌操作,避免伤口感染,注意观察胃液性质,若有大量血性液体流出,应立即告知医师,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待患者肠蠕动恢复,遵医嘱拔除胃管,让患儿多进食营养丰富且易于消化的食物,忌食刺激性食物,注意腹部保暖。

1.3 疗效评价标准 对比2组患者护理效果与并发症发生率。显效:患者临床症状明显缓解;有效:临床症状有所改善,病情好转;无效:临床症状无明显变化,甚至病情加重。护理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 统计学方法 将所有数据结果录入到SPSS 17.0软件中进行统计分析,确保录入过程客观真实,以95%为可信区对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时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患者护理效果比较 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47,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护理效果比较[n(%)]

2.2 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67,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

3 讨论

肠内容物在肠道中无法通过而引起肠道障碍统称为肠梗阻,发病机制包括肠腔阻塞、肠壁病变等,患者常伴有腹胀、腹痛、恶心呕吐、排气障碍等临床症状,导致内环境紊乱、腹膜炎等并发症,若不采取及时治疗,极易危及患儿生命安全[2-3]。对肠梗阻围术期患者采取有效护理措施,有利于促进患者康复。本次研究对

46例肠梗阻围术期患儿分别采取常规护理与综合护理干预,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中,显效17例(73.9%),有效5例(21.7%),护理总有效率为95.6%;对照组中,显效8例(34.8%),有效8例(34.8%),护理总有效率为69.6%,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对肠梗阻手术患儿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护理效果显著。观察组患者中,出现腹膜炎1例(4.3%),肠瘘1例(4.3%),吻合口瘘0例,再梗阻0例,并发症发生率

8.6 %;对照组出现腹膜炎0例,肠瘘2例(8.7%),吻合口瘘1例(4.3%),再梗阻1例(4.3%),并发症发生率17.3%,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说明对急性阑尾炎切除术患者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有利于减少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应为患儿家属详细讲解手术相关知识,消除其紧张情绪,对于达到一定年龄(5岁以上)的患儿,应进行鼓励与引导,使其积极配合手术治疗[3-4]。因患儿年龄较小,无法详细表达想法和自身情况,容易造成病情延误,因此,护理人员应加强对患者生命体征、临床症状的观察[5-6]。术后,护理人员可适当使用镇痛药物,缓解患儿疼痛,指导其下床活动,增强机体免疫力,防止出现下肢静脉血栓等并发症[7-8]。针对出现并发症的患儿,要及时给予药物治疗与临床护理,促进恢复。

综上所述,对肠梗阻手术患儿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有利于提高临床疗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预后,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使其早日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姜雪兰,刘艳萍.肠梗阻病人的手术护理[J].中外健康文摘,2012, 9(28):65-66.

[2] 张时代.粘连性肠梗阻手术护理体会[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3, 6(4):120.

[3] 李国霞.肠梗阻患者围术期护理干预效果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3,19(16):104-105.

[4] 隋永红.急性肠梗阻的护理对策与体会[J].当代医学,2010,15(32):122.

[5] 马雪霞,陈向红,张惠,等.PDCA模式在回肠新膀胱术后肠梗阻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28):39-40.

[6] 舒永平.肠梗阻60例的护理[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29):7247.

[7] 彭霞,黄笑,李丹,等.89例小儿肠梗阻围术期的护理研究[J].临床医学工程,2015,22(6):789-790.

[8] 王瑞霞,刘萍萍,田培玲,等.小儿外科手术533例围手术期的护理[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2(17):4821-4822.

10.3969/j.issn.1009-4393.2016.32.074

江西 332000 九江市妇幼保健院(汪会珍)

猜你喜欢

肠梗阻小儿有效率
粘连性肠梗阻,你了解多少
夜盗小儿(下)
夜盗小儿
小儿涵之三事
张务锋:着力构建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
很有效率
政治备考:如何背书最有效率
辨证论治小儿慢性咳嗽4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3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粘连性肠梗阻36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