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拉法辛联合认知行为疗法治疗帕金森病合并抑郁患者的疗效

2016-06-09丁凤玲

当代医学 2016年32期
关键词:文拉法帕金森病疗法

丁凤玲

文拉法辛联合认知行为疗法治疗帕金森病合并抑郁患者的疗效

丁凤玲

目的 评价文拉法辛联合认知行为疗法治疗帕金森病合并抑郁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105例帕金森病合并抑郁患者,应用随机分配法将其分成研究组(53例)与对照组(52例),给予对照组患者文拉法辛治疗,给予研究组患者文拉法辛联合认知行为疗法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PDQ-39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研究组HAMA、HAMD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采取文拉法辛联合认知行为疗法治疗帕金森病合并抑郁患者,可显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缓解抑郁、焦虑情绪,可在临床中广泛推广。

帕金森病;抑郁;文拉法辛;认知行为;生活质量

帕金森病(PD)为一种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疾病,调查显示,我国55岁以上老年人群中,PD患者发病率约达到1.07%,且随着患者年龄的不断增长,发病率也在逐年提高[1]。PD患者除去伴有运动功能障碍外,还伴有焦虑、抑郁、便秘、失眠、精神异常、自主神经紊乱以及认知功能障碍等非运动症状。目前,临床治疗主要以改善PD运动功能障碍为原则[2]。本研究对PD合并抑郁患者采用文拉法辛联合认知行为疗法治疗,整体疗效显著,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本溪钢铁(集团)总医院2013年10月~2014年12月收治的105例PD合并抑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满足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帕金森病与运动障碍学组制定的《帕金森病抑郁、焦虑及精神病性障碍的诊断标准及治疗指南》中的相关标准[3]。应用随机分配法将其分成研究组(53例)与对照组(52例)。观察组中男29例,女24例,年龄37~69岁,平均(45.5±6.7)岁,病程1~6年,平均(3.1±0.4)年,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分值均超过16分;对照组中男28例,女24例,年龄

35~70岁,平均(46.9±5.8)岁,病程1~5年,平均(3.0±0.6)年,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分值均超过16分。2组性别、年龄、病程以等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排除标准[4]纳入标准:纳入伴有运动迟缓、姿势步态异常、肌强直以及静止性震颤等至少两项症状的患者;纳入存在两侧不对称病症或者体征的患者;纳入可主观配合检查的患者;纳入HAMD评分超过16分以及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的患者。排除标准:排除伴有脑器质性疾病、严重躯体及精神障碍、帕金森综合征以及既往有抑郁症病史的患者。

1.3 方法 对照组患者仅应用文拉法辛(贵州圣济堂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40089;50 mg)治疗,每天25 mg,此后服用根据患者病情恢复情况逐渐增加药物剂量,每天75~225 mg;每次剂量递增时间相隔不能少于4 d。

在此基础上,研究组患者应用认知行为疗法治疗,详细治疗措施如下。

1.3.1 评估心理模式 对患者心理状态进行评定,发现心理症结;通过多途径对患者家庭、社会关系资料进行全面搜集,了解患者出现抑郁情绪的原因。

1.3.2 查找心理缺陷 通过应用引导、提问等方式发掘、识别患者存在的不良情绪,并通过应用澄清、记录、真实性检验以及阐述等方法对患者负性情绪、行为进行分析,了解患者心理缺陷。

1.3.3 建立正确认知 通过应用心理实践、互动等方式协助患者建立一个正确、现实以及具备适应能力的认知模式。

1.3.4 调控情绪 指导患者学会自我调控,掌握情绪调控法,如音乐治疗、呼吸调控、生物反馈以及肌松训练等方法,使患者身体、心理处于放松状态,进而可有效缓解患者负性情绪。

1.3.5 给予心理支持 给予患者积极、正确的评价,引导患者确定自身社会角色,并指导患者应用积极、乐观、向上的态度面对来自社会、家庭等方面的困难。

1.4 观察指标[5]治疗后,对比2组患者生活质量、 抑郁焦虑情绪以及不良反应等指标。其中,生活质量评定采取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PDQ-39)进行评定,主要包括运动、情感、自理、认知、病耻、躯体能力、社交能力以及社会支持等方面,分值越高,表明患者生活质量越差;抑郁情绪应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进行评定,抑郁情绪应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A)进行评定,分值越高,表明患者抑郁状态越重。

1.5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患者治疗前后PDQ-39评分比较 治疗后,2组PDQ-39评分均低于治疗前;研究组PDQ-39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PDQ-39评分比较(x±s,分)

2.2 2组患者治疗前后HAMA、HAMD评分比较 治疗后,2组患者HA M A、H A M D评分对比均低于治疗前(P<0.05);研究组HAMA、HAMD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治疗前后HAMA、HAMD评分比较(x±s)

2.3 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研究组:1例恶心,1例头痛,1例头晕,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7%;对照组:3例恶心,1例头痛,2例头晕,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157,P>0.05)。

3 讨论

PD为临床中一种较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疾病,约有

50%的患者伴有抑郁,不仅对患者生活质量产生严重影响,而且还加大了患者照顾难度。PD合并抑郁可发病于各个阶段,甚至在出现运动症状前即可伴有抑郁症[6]。抑郁症状包括轻度、重度抑郁。帕金森病合并抑郁患者长时间伴有情绪低落、注意力不易集中、丧失工作与生活兴趣、睡眠障碍以及悲观等症状,少见自罪、自责以及自杀等行为。

本研究对本院收治的PD合并抑郁患者的积极疗法进行探讨,给予对照组患者文拉法辛治疗,给予研究组患者文拉法辛联合认知行为疗法治疗,结果显示,研究组PDQ-39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研究组HAMA、HAMD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中,文拉法辛属于一种新型抗抑郁剂药物,为去甲肾上腺素与5-羟色胺再摄取双重抑制剂,具备较好的抗焦虑、抑郁作用,起效快,可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但有研究指出[7],仅应用药物治疗不能获得理想疗效,为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需要采取深入、系统的心理疗法。认知行为疗法为一种新型治疗方法,主要以改变患者消极思维模式、消除患者不良情绪以及引导患者实施积极自我心理控制,指导日常行为为目的,最终显著改善患者抑郁情绪[8]。应用时,通过采用理性情感疗法,使患者清晰认识到理性和情感之间存在的差异与关联性;通过改变极端观念,引导患者进行自我批评和认知;通过自我对话,指导患者进行积极与消极对立的自我对话,在积极和消极评判下认清事实,选择最理性的结论。实现两种疗法的结合,可发挥出协同作用,进而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采用文拉法辛联合认知行为疗法治疗PD合并抑郁患者,可显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并缓解抑郁、焦虑情绪,增强治疗安全性。

[1] 杜治军,昌军,谢艳.文拉法辛联合认知行为疗法治疗帕金森症合并抑郁患者的疗效分析[J].河北医药,2013,35(9):1328-1329.

[2] 朱崇惠,陈坤,马敏麟.盐酸文拉法辛缓释片与阿米替林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疗效比较[J].中外医疗,2013,32(31):1-3.

[3] 秦丽娟,刘丹,蒋兴惠,等.文拉法辛抗CUMS致大鼠抑郁行为涉及阻遏海马TH和TPH表达下调[J].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2014,19(4):398-403.

[4] 周艳.文拉法辛联合认知行为疗法治疗帕金森症合并抑郁患者的疗效分析[J].医药与保健,2015,12(10):28-29.

[5] 周传义,路以荣,王帆.文拉法辛联合认知行为治疗帕金森病抑郁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4,10(17):34-35.

[6] 王卓,王化宁,陈云春.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文拉法辛治疗抑郁症的早期疗效[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12,22(03):188-190.

[7] 刘强,周刚柱,张朝辉.文拉法辛联合认知疗法治疗躯体形式障碍疗效评价[J].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13,19(4):356-357.

[8] 陈勇,温良.探讨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帕金森合并抑郁的临床效果[J].当代医学,2015,21(28):131-132.

10.3969/j.issn.1009-4393.2016.32.027

辽宁 117000 本溪钢铁(集团)总医院(丁凤玲)

猜你喜欢

文拉法帕金森病疗法
手抖一定是帕金森病吗
小剂量喹硫平对文拉法辛治疗抑郁症增效作用的比较研究
Rejection therapy 拒绝疗法
帕金森病科普十问
胖胖一家和瘦瘦一家(2)
中医毫火针疗法的研究进展
盐酸文拉法辛缓释片治疗伴躯体症状抑郁症的临床研究
帕金森病的治疗
中西医结合治疗帕金森病98例
多联疗法治疗面神经炎39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