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观察腹腔镜下直肠癌前侧切除术治疗直肠癌的疗效

2016-06-09李连斌

当代医学 2016年32期
关键词:转移率开腹直肠癌

李连斌

观察腹腔镜下直肠癌前侧切除术治疗直肠癌的疗效

李连斌

目的 观察腹腔镜下直肠癌前侧切除术治疗直肠癌的疗效。方法 选取直肠癌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实施传统开腹手术;观察组实施腹腔镜下直肠癌前侧切除术。观察2组近远期疗效及复发转移情况。结果 观察组近期疗效、术中出血量、并发症、3年生存率、复发转移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其中观察组近期总有效率为91.4%,对照组近期总有效率为77.1%。结论 腹腔镜下直肠癌前侧切除术治疗直肠癌的疗效显著,可有效提升近期疗效,降低术中出血量,减少并发症发生,改善3年生存率及复发转移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腹腔镜;直肠癌前侧切除术;直肠癌;疗效

直肠癌是一种临床常见消化道恶性肿瘤,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采用传统开腹治疗,术中创口较大,易产生术后并发症,预后效果不佳,严重威胁患者生活质量[1]。腹腔镜下直肠癌前侧切除术治疗直肠癌,优点较为显著,有效减小术中创口,术中出血量较少,且手术时间相对较短,患者一般恢复较快,临床应用已非常广泛[2]。为观察腹腔镜下直肠癌前侧切除术治疗直肠癌的临床疗效,选取70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进行对比实验,观察组施行腹腔镜下直肠癌前侧切除术治疗,对照组施行传统开腹治疗,术后对比2组患者近远期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1年3月~2015年3月接受治疗的直肠癌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男23例,女12例;年龄35~75岁,平均(51.2±2.1)岁;观察组男24例,女11例;年龄36~75岁,平均(52.0±2.0)岁。所有患者治疗前均经肠镜检查及病理切片化验最终被确诊为直肠癌,均同意参与本次研究,签署知情同意书。2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对照组实施传统开腹手术。对观察组实施腹腔镜下直肠癌前侧切除术,取头低脚高位改良截石位,采用静脉复合方式麻醉。麻醉后,在距离脐部10 mm左右处切1个长约20 mm的切口,将腹腔镜置入作为观察孔。并在脐部左右腹肌外缘处(下腹、脐左侧)做两个小孔,将手术操作器械置入,左下腹需做1个10 mm左右的切口作为手术主操作孔。腹腔镜下仔细观察患者腹腔情况,牵引乙状结肠结扎以免术中受到损伤。用超声刀对结直肠系膜进行游离处理,对较细或较小血管进行超声固化。对较大或较粗血管,以钛夹夹闭并用超声刀将其切断。直肠动静脉采取直线切割缝合设备同样是先关闭再切断[3]。直肠系膜游离后,在肿瘤下2~4 cm处将下段直肠切断,大概会形成1个5 cm左右的切口。直肠切断后以无菌塑料袋直接封装,且将其从切口处牵出。在体外将乙状结肠切断并将此标本移除。在近端结肠断处安置30 mm吻合器头座,固定后放置于腹腔内。最后将腹腔内直肠下段吻合处理后缝合,结束手术。

1.3 观察指标 术后3个月左右对患者进行复诊,检查肿瘤标志物及影像学信息。分析对比治疗前后肿瘤情况。疗效评价标准为,CR(完全缓解):病灶消失维持时间≧4周;PR(部分缓解):垂直径乘积缩小50%维持时间≧4周;SD(稳定):非完全缓解或部分缓解;PD(进展):垂直径乘积增加25%,非完全缓解、部分缓解或稳定[4]。总有效率=CR+PR+SD。患者出院后对其进行3年追踪回访,观察记录术后临床远期疗效(存活率、复发扩散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处理本次研究数据,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患者近期疗效对比 2组患者近期疗效对比。见表1。

表1 2组患者近期疗效对比[n(%)]

2.2 2组患者术中出血情况对比 2组患者术中出血情况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术中出血情况对比

2.3 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 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n(%)]

2.4 2组患者3年生存情况及复发扩散情况对比 治疗后3年中,观察组死亡6例,存活29例,存活率82.9%,首发远处转移出现8例(腹腔内扩散4例,肺转移2例,肝转移2例),复发扩散率22.9%;对照组死亡13例,存活22例,存活率62.9%,首发远处转移出现14例(腹腔内扩散3例,肺转移4例,肝转移7例),复发1例,复发扩散率42.9%。2组3年生存情况及复发扩散情况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直肠癌临床治疗常采取手术方式,并辅以放化疗综合治疗,传统开腹术后这种治疗方式常导致患者预后情况不佳,并发症发生率较高。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腹腔镜手术作为一种新型治疗手段应运而生,其具有创口小、恢复快的优点,是治疗直肠癌的有效有段之一[5]。与传统开腹治疗比较,其切口较小,可有效减少感染发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6]。但值得注意的是腹腔镜手术对于医护人员素质及操作技能要求较高,所以要达到预期效果,还需要专业技术强、经验丰富的医师来执行手术[7]。本次研究结果中,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仅为14.3%,而对照组为5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发生并发症的多为男性,分析可能与男性骨盆较为狭窄有关,因骨盆狭窄,术中操作难度会相对提高而造成操作效果不佳。在操作中一定要保证术野开阔,操作精准,特别是切割与缝合要到位,术后观察肛门是否有出血,一旦出血必须立即处理以减少并发症发生。对于放置引流管的患者,还需对引流管进行精心护理以防止感染出现[8]。结果中还提示腹腔镜下直肠癌前侧切除术治疗3年内存活率与复发转移率均优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说明腹腔镜下直肠癌前侧切除术治疗可有效提升患者存活率,降低复发转移率。

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所实施腹腔镜手术优点总结如下:气腹的建立可有效扩大手术视野,从而达到开腹手术同样甚至更大范围的视野,有助于避免邻近脏器遭到损伤;手术切口较小,可减少脏器长期暴露的时间,同时减少体液的丢失和渗出;腹壁创伤小,更有利于患者临床早期恢复和减少肠粘连的发生。

综上所述,腹腔镜下直肠癌前侧切除术治疗直肠癌的疗效显著,可有效提升近期疗效,降低术中出血量,减少并发症发生,改善3年生存率及复发转移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陈琼,刘志才,程兰平,等.2003-2007年中国结直肠癌发病与死亡分析[J].中国肿瘤,2012,21(3):179-182.

[2] 张逖,张建都,王泰岳,等.腹腔镜下直肠癌前侧切除术治疗直肠癌156例疗效观察[J].山东医药,2013,53(23):81-82.

[3] 林东华.观察腹腔镜下前侧切除术治疗直肠癌的疗效[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5,31(11):66-67.

[4] 陈中建.腹腔镜结肠癌手术应用于结肠癌不同分期的合理性[J].当代医学,2014,20(8):115.

[5] 杨春雷,董建敏,朱培谦.腹腔镜下直肠癌前侧切除术治疗直肠癌的效果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2014,21(25):54-56.

[6] 沈晓.腹腔镜下直肠癌前侧切除术治疗的直肠癌临床效果分析[J].当代医学,2015,21(7):39-40.

[7] 魏志江.观察腹腔镜下直肠癌前侧切除术治疗直肠癌的疗效[J].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2014,29(2):176.

[8] 洪心雅,张诗峰,丁志杰,等.免辅助切口腹腔镜下套管器经肛门取标本腹腔镜降结肠癌根治术[J].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15,17(5):501-503.

10.3969/j.issn.1009-4393.2016.32.016

辽宁 111000 辽阳市第三人民医院普外科(四病房) (李连斌)

猜你喜欢

转移率开腹直肠癌
甲状腺乳头状癌右侧喉返神经深层淋巴结转移率及影响因素
离散广义Markov 跳变系统在一般转移率下的鲁棒稳定性
腹腔镜下直肠癌前侧切除术治疗直肠癌的效果观察
6 种药材中5 种重金属转移率的测定
腹腔镜下肝切除术中转开腹的相关因素初步分析
直肠癌术前放疗的研究进展
腹腔镜与开腹术治疗胆囊息肉的对比分析
腹腔镜脾切除术与开腹脾切除术治疗脾脏占位的比较
COXⅠ和COX Ⅲ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GRP及GRPR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