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后发优势角度看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

2016-06-08彭建涛

安徽农学通报 2016年10期
关键词:跨越式发展临泉县后发优势

彭建涛

摘 要:县域经济作为增强省级经济实力的关键支撑和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环节,其发展壮大是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动力来源。但是县域经济恰恰是安徽经济的薄弱环节,也是安徽奋力崛起的希望所在。该文以临泉县发展为例,从从后发优势角度来看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通过后发优势理论的阐述,为临泉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提供一条思路。

关键词: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后发优势;思路;临泉县

中图分类号 F3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6)10-0013-03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未来的30a,我国跨越式发展的难点和重点就是要解决占全国64%人口的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跨越式发展问题。我们必须以高度的责任感认真研究和探索县域经济发展的问题,大胆解放思想和开拓思路。临泉县属于以传统农业为主要特征的经济发展模式,临泉县周围一些县、市、区,大部分为综合实力还不强但有一定发展基础的县,这些县加快发展的潜力、弹性和空间巨大,如果能够实现跨越式发展将成为推动安徽省崛起的关键力量。

1 推进临泉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的理论基础和现实依据

所谓跨越式发展,是指在一定时期发展落后的国家或地区,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借鉴和吸收先进国家或地区的经验和优秀成果,依靠科技、管理和体制的创新,通过技术的进步、产业的升级、结构的优化、经济运行质量的提升,达到生产力水平的快速提高,跨过先进国家或地区已走过的某些经济发展阶段或用较短时间走完发达国家或地区用较长时间走过的阶段。联系临泉实际,临泉县作为欠发达地区产业层次低,产品结构单一;经济总量小,发展水平低;城市化、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经济社会发展基础较为薄弱。在这种发展劣势下,我们实现跨越式发展依然有理论基础和现实依据。

1.1 理论基础:后发优势理论 后发优势理论由美国经济史学家格申克龙最先创立,是指在先进国家和地区与后进国家和地区并存的情况下,后进国家和地区所具有的内在的、客观的有利条件。后发优势的内涵极为丰富,但至少包括5个方面:一是技术的后发优势。即欠发达地区与先进地区存在着巨大的科技水平差距,前者可以借鉴发达地区的成功经验,从而避免走不必要的弯路,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学习、吸收和模仿后者的先进技术,实现跳跃式技术进步,从而比创新更节约资源和时间。二是资本的后发优势。即欠发达地区资本较稀缺,发达地区资本较丰富,前者的资本收益率较后者高,资本将从后者流向前者,从而有助于促进后进地区加快经济发展步伐。三是劳动人力资本上的后发优势。全球化、信息化使欠发达地区学习发达地区的专业基础知识、科学技术知识和企业管理知识更为容易和便利,从而能够加快欠发达地区劳动力素质的提高,缩小与发达地区在人力资本上的差距。四是制度的后发优势。欠发达地区在建设和完善市场经济体系过程中,可以借鉴发达地区行之有效的制度和政策,可以节约制度创建成本和时间,从而有利于加快欠发达地区市场经济的发展。五是结构的后发优势。资源从传统的农业部门向先进的工业部门转移,可以促进整个社会生产率的提高和经济的增长,这种资源再配置效应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更为明显,它是欠发达地区能够赶上发达地区的一个重要的后发优势。

1.2 临泉县域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有后发优势和现实基础 经济发展的实践告诉我们,即使再贫困的地区,也会存在某种优势和资源,只要充分认识、发掘并放大这种优势和资源,就能闯出一条脱贫致富的路子。对临泉而言,后发优势和现实基础主要有以下几点:

1.2.1 丰富的农副产品资源为推进县域经济工业化和农业产业化提供物质基础条件 临泉县盛产小麦、芝麻、玉米、大豆、红薯、中药材等农副产品,这为发展粮食深加工提供了丰富的原料资源,有利于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和为农服务业。临泉县畜牧养殖业发展迅猛,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42%,以此为基础发展畜牧肉食加工业具有较大优势。临泉县已形成生姜、大葱、瓜果、芝麻、食用菌、药材、三粉、生猪、黄牛、山羊等10大农副产品生产基地和油料加工、肉食加工、面粉加工、脱水蔬菜加工4大产业链。这些都是加快县域经济工业化和农业产业化的优势条件和基础。

1.2.2 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为推进城镇化和外向化提供了更大的比较优势 临泉县现有人口230万,常年向全国各地输出劳动力70万人以上。230多万的人口基数是临泉县发展的负担,同时也是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不可多得的优势,特别是在全国经济结构调整加速、东部沿海等发达地区持续出现“用工荒”的情况下,这种优势更为明显,这为临泉县开展全民创业、发展外向型经济、推进招商引资奠定了良好基础。

1.2.3 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为早日实现工业化奠定了基础 临泉县工业结构较为合理,已初步形成化工、酿造、机械电子、食品、纺织、医药等6大工业门类和蔬菜脱水、肉食冷冻、面粉加工、油料加工、皮革加工、服装加工、三粉加工、木材加工等产业集群。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已达111家,还有成千上万家农副产品加工业和为农服务工业,虽然规模不大,如能科学规划,合理引导,加强管理,完全有可能使之做大做强,发展壮大。这些都为临泉县加速工业化进程提供了有利条件。

1.2.4 城乡基础设施建设较快发展,奠定了城镇化的坚实基础 全县城市总体规划设计、60km2中心城区控制性详规和城乡统筹规划、村庄布点规划编制完成,经济开发区建设初显成效,城南科教文卫新区建设稳步实施,初步形成了城东工业区、城南科教文卫区、城西生态区、城北物流区、城中商贸区5个功能区齐头并进、有序推进的城市发展新格局。逐步健全的设施、日新月异的城市建设为实施城市化战略提供了有利条件。

1.2.5 软硬件环境的不断优化为实施外向化战略、加快招商引资步伐提供了有力保障 在硬件建设上,临泉县交通条件逐步改善,东距新兴的交通枢纽和京九铁路上的最大编组站阜阳站仅60km,并有一级公路相连。阜新高速公路连接线即将通车,将大大提升客货运输能力。在招商引资上,已经制定了一系列招商引资、优化投资环境政策,已引起了县内外投资者的普遍关注,吸引了一大批客商先后在临泉县的农业综合开发、市场建设、经济开发区建设、基础设施建设、企业技术改造、房地产开发项目上投资兴业,创下了较好的业绩。

1.2.6 多年来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成绩为推进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提供了现实基础 2015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54.5亿元,增长7.6%;财政收入12.1亿元,增长18%;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21 580元,增长7.2%;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8 592元,增长9.8%。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各项社会事业取得了全面进步,为我县尽快赶超发达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了现实可能。

2 临泉县域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思路和对策

实现临泉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就是要针对新的发展背景和现实条件,发挥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探索制定和落实符合临泉发展基本规律和实际的发展思路、发展举措。

2.1 加速推进工业化进程,把做大做强工业经济作为推进临泉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的主攻方向 加快工业化仍是临泉县摆脱贫困和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根本性举措,必须把此作为推动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制高点。为此,要加快推进工业化进程,在工业经济的增量和提质上迈出大步子。强势推进经济开发区建设,按照“小政府、大服务”的高效原则设置管理机构,充分授权,真正实现区内的事区内办,对经济开发区实行规范化管理,统一组织土地开发、出让,统一办理企业的各种审批手续,真正为经济开发区发展营造良好的政务环境。把农副产品加工业做大、做优、做强,就是要以农副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为突破口,以提高产品科技含量为手段,逐步实现农副产品加工由初级加工向深加工转变,由粗加工向精细加工转变,拉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增强竞争力,实现农业县向农业工业县、工业农业县的梯次推进,最终实现工业化。就临泉而言,要利用这些产业具有自发集聚和悠久历史传统的特点,按照地方资源禀赋、产业发展现状、产业链形成规律,科学制定集群发展规划,合理布局,相对集中,加快培育一批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的大企业、大集团,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联合协作、集群发展。

2.2 加速推进农业规模化进程,把提高优化农业作为临泉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基本着力点 临泉县呈现出“大而不强”的特点。所谓大,指农业所占比重大,在整个县域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2015年临泉县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42.5∶24.7∶32.8。所谓不强,主要表现是:农业结构层次低,往往是就种抓种、就养抓养;农产品加工转化增值少,形不成产业优势;市场适应能力低,产销脱节的矛盾比较突出。要改变这种现状,实现农业由“大”到“强”的转变,必须走一条全新的发展路子,跳出农业抓农业,推行农业产业化,形成工业依托农业又反哺农业、带动农业、提升农业的良性循环。创新观念,以工业化理念发展农业,要把工业的“集聚化、规模化”、“企业化”、“品牌化”、“市场化”理念导入农业发展。发挥优势,培植产业规模基地,在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的同时,本着各打各的优势仗、各唱各的拿手戏,引导临泉县有关乡镇围绕培植主导产业,积极发展名、优、特、新产品,走特色化种养路子,树立“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人特我廉,人廉我转”发展理念。龙头企业一头连市场,一头连农户,是农业产业化链条中的关键环节,其经济实力强弱和带动能力大小,决定着产业化经营的规模和成效,因此,要鼓励龙头企业全面发展。总之,要自觉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办事,从本地实际出发,创造多种形式的“龙型”经济,形成群龙起舞的局面。

2.3 加速推进以城带乡、城乡互动步伐,把加快城市化进程作为临泉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的战略举措 临泉县城市化率远远低于发达地区的水平,要实现跨越式发展,既不能脱离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的一般规律,也不能走先工业化、后城市化老路,必须以创新的思路,以城市化为龙头,加快产业与人口集聚。高度重视城镇的科学规划、合理布局,要突出各地的自然、产业、区位、文化特色,予以准确定位。大力转移农民是加快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最有效和最直接的手段。就临泉县而言,就是要发挥劳动力资源优势,有序组织劳务输出,让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从土地上解放出来,从农村经济体系中转移出来,离土离乡进城务工经商办企业。为进城农民提供公平的就业和生活环境,考虑好农民进城后的医疗、住房、子女教育等问题。同时,要做好农民工的培训工作,大力发展和规范各种职业技能学校,提高农民工的就业技能,为他们投身第二、第三产业创造必要条件,从而推动城市化进程。

2.4 加速推进民营化进程,把全民创业作为临泉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的持续动力源 县域经济实际上是民生经济、民营经济,民营经济在市场中出生,在市场中发展。临泉县作为欠发达地区,发展县域经济“出路在民营,活力在民间,发展靠民力,稳定靠民富”。目前,临泉县民营经济正面临着一个重要的发展机遇期,国家、省、市相继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和有关政策措施,鼓励和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我们必须紧紧抓住这一难得的历史机遇,乘势而上,坚持把发展的焦点汇聚于民间,把经济的主体让位于民营,把政府的服务倾注于民企,推动民营经济做大规模,提升水平。要在全县上下营造凭劳动赢得尊重、让知识成为财富、为人才搭建舞台、以创造带来辉煌的创业氛围,以激发广大百姓的致富欲望和创业精神。发展民营经济,不论形式,搞活就行;不论归谁,纳税就行;不论所有,发展就行;不论内外,搞好就行。要按照铺天盖地与顶天立地并举,借助外力、启动内力、激发活力并发,政策扶、典型引、服务促多策并用,形成各行各业民营经济百舸争流的发展势头。

2.5 加速推进外向化进程,把招商引资、扩大开放作为临泉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的最有效途径 就现状来看,临泉县经济还是投资拉动主导型经济。作为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要增加经济发展的投入,突出的现实问题就是在相当长一段时期资金短缺。加快发展解决资金问题,当前靠政府投入太少,靠原始积累太慢,靠银行贷款太难,靠民间集资太险,最现实最有效的选择是加强与发达地区的交流合作,主动承接周边发达地区的辐射,走开放型、外向型的发展路子,运用内外2个市场、2种资源,借助外力发展本地经济。因此,招商引资是全县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也是当前乃至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最重要的工作。要继续把项目开发作为招商引资的最基础、最重要任务来抓,组织专门力量和专业人员收集、筛选、编制项目。临泉县经济条件落后,尚不具备对资本和项目挑肥捡瘦的资格和条件,要按照“抓大不放小”的原则,积极引进那些目前规模不大,但有发展前景的中小型项目,推动其发展壮大,使之成为我县未来经济发展的增长点。招商引资要充分调动企业的积极性,让企业唱主角,挑大梁。企业必须彻底抛弃自我封闭的保守做法,主动敞开大门,大胆招商引资。另外还要充分调动广大干部群众招商积极性。临泉县已经出台了促进招商引资方面的文件,为全民招商创造了很好的政策环境。关键是要不断完善服务机制,坚决兑现招商引资各项优惠政策,真正让外商在临泉投资放心、获利顺心、生活舒心。

2.6 全面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为临泉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优化经济发展软环境首先是一项政府工程,责任在于党委、政府。当地党委、政府要切实加强领导,形成优化发展环境的科学决策机制。在认识上要全面、正确地理解和把握软环境的丰富内涵,把软环境作为经济发展的第一要素,自觉融入到硬环境建设之中,谋求软硬环境的共同优化。在策略上要坚持全局抓,长期抓,横向一抓到边,不留死角,纵向一抓到底,不虎头蛇尾。在措施上要立足实际,及时调整软环境有关政策,确保这些政策具有超前性和竞争力,并得到全面执行。加快经济发展,职能部门扮演重要角色,要自觉摆正位置,把软环境优化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优化经济发展软环境更是一项全民工程。群众是发展经济的主体,也是优化经济发展软环境的主体。广大群众要以主人翁的态度,自觉为各项软环境优化政策的出台与落实鼓劲、呐喊、助威。要充分发挥监督作用,致力督促党委、政府及其职能部门成为一个负责任、讲信用、有作为的领导集体,督促广大党员干部成为乐于勤政、严于廉政的人民公仆。

(责编:张长青)

猜你喜欢

跨越式发展临泉县后发优势
蛀虫和蛀牙
全球教育同质化背景下我国高等教育的后发优势探究
周建平:中国空间站将有诸多后发优势
民办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提升策略探析——基于后发优势理论
人口净流出严重地区小城镇规划路径探讨——以安徽省临泉县为例
利用后发优势 实现弯道超车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后期皖西北河网化运动研究——以临泉县为例的初步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