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走近汝窑遗址原产地

2016-06-07王宇菁

中国名牌 2016年10期
关键词:宝丰县汝瓷汝窑

本刊记者/王宇菁



走近汝窑遗址原产地

Approached the Ru Yao Sites of Origin

本刊记者/王宇菁

一名手工艺人在汝瓷上绘制图案

北宋瓷窑场有汝、官、钧、哥、定五大名窑,其中首推汝窑。目前,“仿宋遗风”再次兴起,消费者开始研习宋代的陶瓷、茶道、香道等文化形式,但“仿汝窑”们也干扰了人们对汝窑的正确认知。在故宫博物院古陶瓷研究所主办的汝窑学术研讨会上,与会专家们再次明确了河南省平顶山市宝丰县清凉寺村的汝窑遗址地位。

“河南省平顶山市宝丰县清凉寺村拥有煤炭、玛瑙石、高岭土等丰富的制瓷原料,烧制的汝窑具备北宋出土汝官窑的诸多特点。”宝丰县清凉寺工艺汝瓷研究所所长李志强告诉《中国名牌》,“目前,宝丰县正开发建设汝瓷工业园和汝窑遗址博物馆,提升产业规模,传播汝窑文化。”

汝窑的特征,可概括为香灰色胎、天青色釉、玛瑙入釉、冰裂纹片、芝麻挣钉。“真正好的汝窑,整体看上去凝脂如玉、温润古朴,细看则开片自然均匀,底部露出的泥胎应为香灰色。”李志强说。

“现在网络上售卖的汝窑大多是南方地区生产的仿汝窑。这些汝窑被简单定义为无光釉,釉药则以化学釉发色。”李志强称,“天然釉色不加化学色剂,看上去釉面温润莹泽、亮不刺目、融而不流、鲜而不艳,稍有灰调的古朴,并不发白或起亮。”

李志强认为,在汝窑工艺中,最重要的两个步骤是配釉和烧制,这需要经过成千上万次的试验,总结变化和规律。比如,烧窑过程中温度对成色影响很大,需特别留意还原气氛和氧化气氛过程的转换。

“一些资深的汝窑爱好者,会去汝窑遗址原产地——宝丰县清凉寺购买汝窑。”景德镇陶瓷大学研究生李琼怡说,“在原产地就地取材的制瓷原料,加上对照研究北宋出土汝官瓷的烧制方法,让当地汝窑具备香灰胎、玛瑙釉、天青色、芝麻钉、晨星稀、蝉翼纹的基本特点。”

中国古陶瓷研究会名誉会长、故宫博物院研究员耿宝昌回忆说,自遗址之谜揭开以来,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先后对清凉寺村窑址进行多次考古发掘。其中,尤以2000年的发掘为重要节点,共发现了20座窑炉、3处作坊及水井、澄泥池等重要制瓷遗迹,出土了大批相对完整的汝窑瓷器、窑具和模具,并发现了汝窑的中心烧造区。

汝窑的特征,可概括为香灰色胎、天青色釉、玛瑙入釉、冰裂纹片、芝麻挣钉

“从遗址和出土文物中,可找寻到当年窑炉结构、烧制工艺的蛛丝马迹,对现代汝窑的烧制有较大的参考价值。”李志强称。

据悉,清凉寺村乃至宝丰县汝窑业态丰富,有较多的家庭作坊、工作室、店铺、研究所。但受生产规模等因素影响,目前大多仍在当地自产自销。

“与北宋汝窑相比的话,现代的制瓷工艺更机械化,比如原料粉碎、泥浆加工、釉料磨制、注浆成型和压坯等都能通过机器完成,更加省时省力。而且,现代窑炉一般都为气窑,能够更好控制温度。”李琼怡说。

“目前,宝丰县正开发建设汝瓷工业园和汝窑遗址博物馆,相关产业发展前景可观。博物馆和工业园建成后,会吸引大量学者和游客来学习了解汝窑传统文化。”李志强说。

现代自然科学技术手段的引入,是古陶瓷研究的未来发展方向。北京故宫博物院研究员、陶瓷科科长吕成龙介绍,一些业内人士正对汝窑、张公巷窑、南宋官窑以及明、清和现代仿汝窑瓷器进行显微观察,探索其断面结构、釉面气泡、开片等特征,也为进一步认识汝窑与其他瓷窑的关系提供佐证。

吕成龙认为:“汝窑研究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学术问题,与汝窑相关的诸多学术问题的解决不可能一蹴而就。随着考古调查和发掘工作的不断深入开展,以及多学科综合研究力量的逐步加强,笼罩在汝窑研究中的一层层神秘面纱必将被逐层揭开。”

猜你喜欢

宝丰县汝瓷汝窑
当代汝瓷的美学特征及其创新设计
汝窑为魁 天青如玉
宝丰县
“仿汝釉”与“汝窑”的差异所在
浅谈汝瓷艺术创作
宝丰县获“地质灾害防治十有县”称号
宝丰县商酒务镇北张庄村
宝丰县
河南宝丰清凉寺汝窑窑址
一品汝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