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告别军营的那一刻

2016-06-05许双福

金秋 2016年21期
关键词:营房军营菜地

文/许双福

告别军营的那一刻

文/许双福

上个世纪的1982年10月,三年的服役期就要到了,从心底里,的确很激动,很兴奋,三年没见父母了,有些归心似箭。

想想对部队有多少感情,还真难说留恋什么。部队驻扎在西北边陲,整日战备值班,天天训练。环境极其恶劣,有这样的顺口溜概括这里的境况:“上山山连山,下山荒沙滩,营房周围无人烟,凄凉不可观。”“风吹石头跑,出门兵见兵,进门兵碰兵,和尚多尼姑少。”的确如此,这里连个老百姓都见不着,除了军人就是军人,感觉就是枯燥寂寞,当时国家的物质生活匮乏,部队也不例外。

射击预习,一趴就是一天,跟上刑一样难受。野营拉练,一走就是几十公里,所带的负荷近百斤,有时候真想把它扔下不背了,军令如山又不敢违抗。野炊时,刚盛到碗里的饭,一阵风过来,一层沙子覆盖到米饭上,还得强迫自己吞食下去。

拉练路上,渴了连水都找不着,即便找到了,也是一汪浑浊的泥水坑。在大漠戈壁有这样一汪水坑,便犹如广袤的绿洲,就是希望,谁还管它干净与否,拿着刷牙缸子抢着喝。

部队有个传统:“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在进行分列式训练时,是最让人难熬的,冬天零下二十好几度,不允许戴手套,手与钢枪接触,冷到骨头里。等回到房子里,被冻僵的手慢慢缓过来,那个疼呀!真是无法形容。为了缓解疼痛,把手放到嘴巴里使劲咬住,有时让人无法忍受,真想大哭一场。

为了改善连队的伙食,每个连都有自己的菜地,我们连的菜地离驻地有十来公里,每次到菜地干活,都要在沙漠戈壁上跋涉。等到了菜地,劲也用的差不多了。把活干完,人早已筋疲力尽。返回时,大家个个疲惫不堪,队不成队,列不成列,跟羊拉屎似的拖拖拉拉地往回走。

全连集合,连长宣布退伍命令,当听到自己的名字时,一种留恋涌上心头。不到一星期就要离开有过痛苦、有过快乐的部队了,心绪很复杂。看着曾经朝夕相处的战友,很多人都是闷闷不乐,少了几分嬉闹,多了几分的伤感。看着营房周围的沙漠戈壁和寸草不生的大山,是那么的熟悉,那么的亲切。爬上山顶鸟瞰营区,真不想离去。每次训练回来,一身的尘土唱着军歌,雄赳赳气昂昂的样子,是无比的自豪,这就是军人的本色,这一切即将成为过去。

团里的车来了,我们即将踏上返家之途,战友们再也无法克制离别之情,抱作一团泣不成声,谁都不肯松开。是眼含泪水的干部们硬将我们拖上车,战友们边哭边追赶我们,有的甚至摔倒爬起来继续追,最后抱着头跪在路上。此时才感觉到什么是友情,什么叫离别。

在部队虽然很苦,但所学到的东西让人一生受用。和战友们离别时的情景总是挥之不去,牢牢地刻在了心里,每每想起这段离别的情景,双眼总是一片模糊,一股热流从脸颊流过。

猜你喜欢

营房军营菜地
菜地的面积
菜地的周长
军营里的奥运会
菜地里的狂欢
军营游
军营畅想曲
基于改进TIFN-TOPSIS的既有营房改造再利用全寿命周期决策方法
洱海近岸菜地不同土壤发生层的NH+4-N 吸附解吸特征
基于审计效能的营房工程审计模式创新重塑
浅谈抓好军队营房建设管理的几点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