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单身浪潮催热了“一个人的经济”

2016-06-04谭萍

闽南风 2016年4期
关键词:族群单身经济

谭萍

国家民政局最近的数据表明:中国单身男女人数已近2亿。独居人口从1990年的6%上升到2013年的14.6%,有超过5800万人一个人生活。

在《单身社会》一书中,作者美国纽约大学社会学教授克里南伯格指出,单身潮代表着自婴儿潮以来最重大的社会变革——我们正在学习单身,并由此带来了全新的生活方式,“它影响着城市的建造和经济的变革”。

无论是主动选择,还是被动接受,单身潮在让更多中国父母忧心忡忡的同时,似乎正在成为新的经济动力。

一个人,是一种生活方式;也是一种好生意。谁掌握了这股商机,谁就能稳做时代赢家。

“如果你在周末去上海人民广场转转的话,会发现上百张关于单身女性寻找另一半的招贴纸。它们大多出自20多岁年轻女性的父母之手,读起来像是销售旧车的广告,比如说‘1990年出生,大学毕业,月薪6000元,身高1米68。”

关于中国的第四次单身浪潮,美国媒体是这样报道的。

2012年,克里南伯格通过他的著作《单身社会》告诉人们,社会正面临一次空前强大、无可避免地变革——单身化。

更早之前,中国社会学家李银河也注意到了这种变化,她认为,单身浪潮已经开始影响到东方国家,其中以日本最为显著。

现在,这股浪潮涌起中国。

被单身潮带动的单身经济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年轻人自主意识的提升,主动选择单身的人越来越多。第四次单身浪潮逐渐显现,带动“单身经济”发展。日本著名的经济评论家大前研一在《一个人的经济》这本书里提到,不论是企业,还是个人,都必须做好准备,迎接全新的“一个人的经济”时代。

新中国成立以来,有四次单身浪潮,每一次涨落,都有它的原因。

1950年5月,中国第一部《婚姻法》颁布,随之而来的是波及全国的离婚潮。

20世纪70年代末,大批“知识青年”为了返城纷纷离婚。

20世纪90年代前后,随着传统家庭观念的转变,加上1980年《婚姻法》的修改,使得“感情破裂”这种很难量化定性的指标可以作为离婚的合适理由,离婚人口剧增。

20世纪末,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年轻人自主意识的提升,主动选择单身的人越来越多,第四次单身浪潮逐渐显现。

最近一次人口普查的数据表明,北京和上海两地的单身男女已经冲破百万。而在1990年,北京30岁至50岁单身人数约为10万人。

广东省社科院社会与人口学研究所副所长左晓斯表示,婚姻成本和机会成本大幅度上升,是“单身潮”出现的一个重要原因。婚前婚后,住房、汽车、孩子教育等方面的需求让注重生活享受的单身族顾虑很多。“最早的‘三大件(缝纫机、自行车、手表)可能只是几个月的收入,现在仅是房子一项,就占了人均年收入的十几倍到几十倍。”

“经济不过是形成单身浪潮的诸多原因之一,观念的变化、个人主义的兴起等等都与之密不可分。越来越多的人觉得,个人最主要的义务在于对自身负责,而非对他的伴侣或者孩子。而单身能够让你从家庭以及伴侣的需求中解放出来,你可以将注意力更集中于自身,进行自我探索,寻求个人自由。”南京媒体人士邓月这样分析。

如果说,过去人们对单身的定义还仅限于那些适婚、大龄未婚者,称谓里充满了对独身境况的焦虑。那么在峰回路转的今天,单身很多时候表达的是现代人对无拘无束的人生的自得,其优势,在于无牵无挂,在于无所羁绊。

晚婚、甚至不结婚、离婚率的上升,这样的趋势日渐增强。更多的人独自生活,或者跟家人同住,不愿意放弃快乐的单身生活方式。

单身生活成本“更贵”

单身生活成本显然“更贵”,但对乐在其中的单身族来说,他们在乎的是自我感受。他们消费自主性高,极度要求便利。他们渴望独立而快乐的一个人时光,情愿把时间与金钱投资在自己的梦想或嗜好上。

西方经济学家提出“单身经济”概念时,只是定义为“单身女性经济”:“她们是广告业、出版业、娱乐业和媒体业的产品和服务的生产者和消费者。因为独身而且收入不菲,她们是最理想的顾客。与其他阶层相比,她们更有花钱的激情和冲动,只要东西够时髦、够奇趣,她们就会一掷千金。”

而现在,中国的研究学者在分析单身族群时,一般把单身族群依照不同年龄层与婚姻状态分为四大类:年轻未婚族;丁克家庭(已婚但拒绝生育,过着类单身的生活);中年未婚或离婚单身者;部分退休者。

这个以个体为单位的新族群,单身女性只是其中一小部分,正在挑战既有的生活形态和传统观念。同时,它所带来的新经济,也正在各个产业弥漫开来。

尼尔森的一份调查报告称,单身经济商机的四大族群中以20—34岁单身者占全体人口的比例最高(21.5%)。而35岁以上未婚者、丧偶或离婚的民众,也成为单身/类单身经济中的第二大族群,他们的经济能力往往又比20—34岁较年轻单身/类单身者高。这两大族群有两个重要特色:一是消费自主性高,二是极度要求便利。他们渴望独立而快乐的一个人时光,认为不婚、不生也没什么不好,情愿把时间与金钱投资在自己的梦想或嗜好上。

一个人用餐、一个人逛街、一个人旅行……一个人的生活,正在创造出一个人的经济潮。

意大利曾经做过一项家庭平均消费的调查,一个普通意大利2到5人的家庭,每人每月吃喝的平均消费是187欧元,而单身族能达到每月320欧元,整整多出了71%;2010年,英国的一项研究表明,单身者一年的支出要比已婚者多出5000英镑,单身独居一生的人要比已婚的人多花25万英镑。

广东一家报纸前段时间做过一个调查,国内的情况也大体相似。原因很简单,多人家庭有“免费”的人力去进行原料加工,但单身族却以昂贵的快餐食品和出外就餐作为主要食物来源,多付出了一倍的人工费。而一样多的食物,一个家庭一次就能全部消灭,单身族却把剩下的几乎都浪费掉了,造成成本大大增加。

单身生活成本显然“更贵”,但对乐在其中的单身族来说,他们在乎的是自我感受。

对商家来说,这是机会。谁掌握了单身族群的消费心理,谁就掌握了这波单身经济所带来的庞大商机。

2亿人的市场商机何在?

一个人的族群为何兴起?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家庭提供的功能愈来愈没有效益,可提供家庭代理服务愈来愈多。社会学家对传统婚姻本质的定义在于“彼此是经济共同体、传宗接代、共同生活以及亲密关系”,现在,已一样样被抽离和挑战。

受教育水平较高,思想较开放,个性突出,且消费能力较强,大多是社会的中高层收入者……这样一个群体的出现,很容易引起商家的注意。为了尽可能挖掘这一群体的消费潜力,几乎所有的行业都参与了进来。

民以食为天,餐饮娱乐业首先从中得益。单身族在外就餐的频次、标准更高,个性化的需求让更多的餐饮娱乐公司开发更个性化的项目。如,杭州中山路上有一家日式拉面店“二将坊”,把就餐的座位打造成每人一个的小隔断,迎合单身“一人食”概念,生意火爆,门庭若市。

适合单身的特色个性产品也是单身人群的偏爱,体积小、款式新,成为许多小家电的卖点。目前,在杭州的商场里,针对单身人群的家电种类有数百种之多,其中仅饭煲类就超过50种,销量比普通电器都要好。许多体形小的家电,售价往往要比普通型号还要高。

单身或是类单身,在工作之余,心里难免会有寂寞的感觉,如何排解内心寂寞便引发出“寂寞商机”。美国动物医院协会报告称,人们把自己称为是宠物的“妈咪”或“爹地”的比例,从1995年的28%爬升到2001年的83%。欧美单身贵族或独居老人养宠物的风气,早已向中国吹来。宠物已升格成单身族生活里的重要成员。杭州市区从事宠物用品食品销售的单位超过300家。曾经,在三墩镇方圆几公里的地方,就汇聚了近20家宠物店。除了提供产品销售、洗澡美容服务外,有人还在尝试发展宠物殡葬业。

单身人士中有相当大一个群体是被动的,今年,中国网络婚恋交友市场营收规模估计将接近30亿元。中国最大的婚恋交友网站世纪佳缘注册用户超过1.2亿,世纪佳缘的婚恋调查报告显示,在单身人群中,不经考虑就购买奢侈品的单身消费者占28.6%,很多16%的人至少每周去一次酒吧、KTV等夜生活场所。

号称“国民红娘”的心心缘婚介机构,正是借着这次浪潮,通过20年努力,跻身全国行业前茅。

单身公寓的热销,时有耳闻。有媒体报道,在单身群租蔓延的下沙,有8个80后年轻人,租下5000多套单身公寓,或精装或简装,把它做成了一项事业,做起了“高大上”的二房东……

餐饮、住房、汽车,家电、生活用品、娱乐、旅游,各行各业都可见“单身”的痕迹。市场的空白同样吸引人。尽管单身一族没有家庭的负担,对于储蓄不是很在意,但这恰恰是聪明的商人可大做文章的地方。由于单身一族全部的经济来源就是自己的工资收入,而高负荷的工作正日益透支着他们的精力和健康,所以,强调“生活保障”和“风险防范”概念的商业保险以及以教育、养老为核心的理财险种应当正是“想他们所想”的对口产品。

2亿人的市场,商机随处可见,空间无限巨大。

我之蜜糖,彼之毒药

美国纽约大学社会学教授艾里克·克里南伯格写过《单身社会》一书,称这是代表着自婴儿潮以来最重大的社会变革——我们正在学习单身,并由此带来了全新的生活方式:“它改变了人们对自身以及人类最亲密的关系的理解;它影响着城市的建造和经济的变革;它甚至改变了人们成长与成年的方式,也同样改变了人类老去甚至去世的方式。”

婚姻的存在,主要功能集中在财产安全、亲密陪伴和传宗接代上。而今天,男女各自都可以经济独立,财产的隐忧就没有了;亲密关系则可以通过一系列非婚姻的方式获得;最好的传宗接代,伴随生育率的降低和生育技术的更新,婚姻的意义也在被慢慢消解。

反观婚姻本身,在观念日趋多元的今天和未来,日常相处带来的羁绊,在越来越强调个性和自我的年轻群体身上,化身为一种负面情绪——所有的报告都告诉我们,单身比外人想象得要快乐很多,单身一族比婚姻中的人更乐意投身社区生活和社交活动,对于体育文化艺术的参与也更强。

在中国,“剩男剩女”们为单身经济做出的突出贡献,也有目共睹。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没有羁绊的2亿单身,意味着更多的消费,更大的市场,更多的创业,更好的创新。

但单身者的增多,往往伴随生育率的降低,这意味着缺乏新生劳动力。中国年轻人口本来已经呈现骤降趋势,如果这一代人中结婚率低,不生儿育女,下一代人口又会减少,人口年龄结构倒置,年轻人口不足是必然的事,养老金和社会福利系统也将会受到很大压力。目前世界上,独自生活人口比例最高的前四位国家分别是瑞典、挪威、芬兰以及丹麦——清一色的高福利发达国家。在那里,几乎40%到45%的人都过着一个人的生活。

在中国这样一个传统儒家思想影响的国度里,家庭是社会的基石,单身可能意味着基本的家庭制度面临挑战。

如何让单身者“脱单”?也许可以通过一些制度设计和创新来化解。比如,住房制度的改革,让那些为房所困的单身住得起,就势“消灭”一批单身;社会保障体系的改革,让更多有后顾之忧的单身脱单投入家庭的怀抱;还可以发展各种自发社团、兴趣团体、业余俱乐部等等来满足人们认同感和归属感的需要,可以根据单身需求,发展一些新兴的社会服务等等。

如果我们只是简单地盯着这个群体的口袋思考,当我们两眼放光谈论单身族带来的无限商机的时候,对那些每个周末风雨无阻拿着儿女的简历狂发的大伯大妈当真是很残忍的事。

我之蜜糖,彼之毒药。

猜你喜欢

族群单身经济
从彭阳姚河塬卜骨刻辞看西周早期西北边域族群关系
1亿单身撑起一个IPO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归来吧!精灵(大结局)
浅析不同层次的认同是巩固和发展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基础
双十一,单身检察官是怎样炼成的
单身
单身的你
7 Craziest Extreme Sports七大最疯狂的极限运动
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