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童年的消逝:媒介文化变迁中的“童年”

2016-06-03马兰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6年11期
关键词:童年变迁关系

马兰

摘 要 本文以尼尔·波兹曼的《童年的消逝》一书为基拙,分析了在媒介文化变迁过程中“童年”的产生与消逝。在口语传播时代,童年与成人几乎没有区别;在印刷术发明后的阅读时代,促成了“童年”的诞生;而今进入了电子媒介时代,却正在摧毁“童年”。“童年”在媒介变化中逐渐消逝,对此,国家、社会和儿童自身都需要做好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童年消逝 媒介文化 变迁 关系 建议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1“童年”概念的发展

“童年”本是没有的概念。在十六世纪之后,伴随着印刷术的出现,“童年“的概念产生。在而二十世纪之后,“童年”因电子媒介的出现逐渐走向消逝。

1.1十六世纪之前:没有“童年”概念

卢格在《人生发展心理学》一书中说到:“好几个世纪里,小小的儿童都是被视作尚未成熟的成年人,儿童穿的衣服常常是由成人穿旧的衣服缩小改制而成的,早期的绘画中的儿童形象便是小大人,玩具起先是提供成人玩耍的东西,只是到后来才给了孩子们……”成人也从未想过要在儿童面前隐瞒什么,不让儿童知道性秘密也是闻所未闻,当时的儿童完全了解成人世界的所有秘密。家长给孩子们讲的所谓古典“童话”,都是些血淋淋的恐怖故事。在文学作品里,儿童的主要角色是死亡,通常是淹死、窒息而死或遭遗弃……。用波兹曼自己的话说,“在中世纪,童年的概念是看不见、摸不着的”。

1.2十六世纪,“童年”概念产生并发展

十五世纪中叶,古登堡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创造了一个全新的符号世界,一个全新的成年人的概念也被确立,如此也相对地就有了“童年”的概念。在十六七世纪以后,童年的概念被普遍接受,普拉姆曾指出:“儿童越来越成为受尊重的对象,它是一个特别的产物,有它不同的本质和不同的需求,他们需要与成人世界分离并受到保护”。现代家庭的形式也逐渐开始成形,孩子与家长之间的关系重新定位,家长责任越来越大,演变成了孩子的监护人。到了十八世纪,启蒙运动的兴起,当时的知识氛围更是有助于培养和传播童年的思想。美国已成功地让儿童接受教育,离开工厂,有了自己的服装、文学、游戏以及社交世界。数以百计的法律规定儿童和成人在本质上有着本质的区别,社会赋予了儿童被优待的地位,并提供一定的特殊保护。

1.3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童年”正在消逝

从古登堡的印刷世界到塞缪尔·莫尔斯的电报密码世界,在这个媒介转换的过程当中,“童年”作为一个社会概念被发明继而消逝。1950年之后,孩子们似乎知道的比以往都多,好的、坏的,兼收并蓄,这时的儿童变比以往任何时候的儿童都消息灵通。在好坏兼收的同时,儿童逐渐接受到了一直以来被成人保守的秘密,变得逐渐“成人化”。那么究其原因,就要在接下来的媒介文化的变迁中寻找答案。

2媒介文化的变迁

在“童年”概念的产生与消逝当中,媒介文化的转化对其有着不可磨灭的影响,使得“童年”概念不断变化着。

2.1口语传播时代

在中世纪,社会是一个以口语沟通为主的世界,书写文化主要局限于上层社会,识字仍然是少数社会精英的特权。中世纪的人们无论年龄大小,都不会、也不能像我们现在一样去阅读。因此,当时最重要的社会交往是通过口头的方式、面对面的方式进行的。在这样的口语时代里,一般人主要是通过耳朵来获取知识的,“他们聆听公开的布道,观看神秘剧,听人们朗诵叙事诗、唱民谣和讲故事”,是一种回归自然状态的交流方式,“以谈话为主,通过歌唱来强化的状态”,这也正是当时的人们进行社会生活、交往、办事以及创造文化的方式。

2.2印刷时代和书籍文明

十五世纪中叶,古登堡的印刷术为社会注入了一种不可抗拒的革命力量。它的出现象征着中世纪口语文化的结束,以及新的文字时代和书籍文明的到来。自此,出书的速度史无前例地加快了。“在公元1400年,一个人100天抄写一本书,而到公元1500年,一天就能印刷100本书。”印刷文明是以铅字为中心的铅字文化,印刷文字意义丰富,内容严肃,逻辑性强。在印刷文化中,社会话语是清晰、严肃和理性的,阅读、写作是智力的最主要指标。在波兹曼看来,印刷术的出现对当时的社会有很大影响,其中之一就是导致了个人主义的兴起,形成了不同人群间的知识差距,为童年的产生创造了条件。

2.3电子媒介时代

在波兹曼看来,他对电子媒介文化是持悲观和批判态度的。图像传播与文字传播有很大的区别。“电视不能停留在一个主题上或深入挖掘一个主题,因为这些是静态、直线形式的排版所非常适合做的事情”,图像是具体的,不能提供观点和概念,没有句法和逻辑,无法进行反思。电子媒介时代关注的不是意义的陈述和交流,也不是理性和思考,但重要的是它以图像来吸引人,满足人们的感官享受。卜卫教授也说过,“电视提供了一种相当原始又难以拒绝的选择,它取代了印刷文学里的线性逻辑,而且也让整个文明教育的严谨性变得无关紧要”。

3“童年”发展与“媒介文化”的互动

“童年”的发展与“媒介文化”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互动关系。也正是这种关系,在一步步揭示着媒介文化的变迁是怎样承载着“童年”的诞生、发展及消逝的。

3.1口语时代:儿童为何与成人几乎没有区别

在当时那个识字文化十分缺乏的时代,社会交往主要是靠口语形式来完成的,按照波兹曼的解释,童年观念缺失的根本原因就是当时的特定传播环境:口语传播。在口语时代,当一个孩子学会如何说话的时候,他也就变成了一个可以全面参与社会活动的成人。所有重要的社会活动都涉及面对面的口头传播,再加上当时的人们几乎没有所谓的“羞耻心”,成人之间关于性话题的谈论丝毫不避讳儿童。也就是说,在说与听方面能够完全胜任的人,哪怕还是七八岁的小孩子,就被当做成人来看待。“听”与“说”的能力对于一个七八岁儿童来说已经具备了,所以当时在婴幼儿与成人之间没有一个“儿童”的中间阶段。

3.2印刷术的发明:促成了“童年”的诞生

古登堡印刷术的出现使得阅读不再是特权阶级才能拥有的能力,书籍的普及逐渐开始分离成人世界和儿童世界,因为阅读需要一定识字和语法以及逻辑等等的能力,所以儿童并不是像过去那样通过听说便可直接跨入了成人世界,这时就有了一个新的“关卡”。也就产生了成年人的新定义:成人指有能力阅读的人,相应的,儿童指欠缺阅读能力的人。儿童必须一步一步地接受训练、教育,以达到具有阅读能力的时候才可成为成人。所以,阅读在成年与儿童之间竖起了屏障,也可以说正是因为儿童与成人所获得的信息开始变得不对称了,童年就诞生了。

3.3电子媒介:正在摧毁“童年”

电子媒介的兴起为儿童带来了不同的局面。首先,电视媒介的特性改变了信息的形式,从散漫的到集中的,从理性的到感性的,电视所提供的图像不能提供给儿童在成熟的过程中所必须的理性的学习。与印刷文字相比,图像是认知上的倒退,它在很大程度上不要求人们去思考,儿童不需要具备复杂的逻辑、精准的阅读能力便可看懂电视节目中的内容。第二,电视也腐蚀了成人与儿童之间的界限。电视的图像人人都可以看,而且电视机也不能像书籍一样可以被锁在柜子里或放到儿童无法找到的地方。原来那些专属于成人的“秘密”在这个“一览无余”的媒介中被一股脑的全部发放给儿童。第三,电视导致了儿童个性的消失。当一个人居住在电子环境时,他变成了与他人相同的“大众社会人”。它带领我们进入一个与他人同时存在又转瞬即逝的世界,远非人类个体经验所及。正因如此,它消灭个性。而消灭个性,童年当然也就不复存在了。

4媒介文化环境下“童年消逝”现象的对策与建议

在当今的媒介文化下,童年的消逝这一现象越来越明显。面对这一困境,需要儿童自身、社会和国家的共同努力。

4.1培养儿童自身的媒介素养

儿童的媒介素养,主要表现在儿童通过平时的学习与积累、和学校家庭的指导,了解基本的媒介基础知识,对媒介有正确的认识,对于媒介中所传递的信息的好坏信息进行区别分析,能够接受媒介中正确的信息,自觉抵制媒体的负面影响,制定出严格抵制不良信息的机制。儿童能够熟练正确掌握媒介基本技能,合理获取媒介信息与利用媒介传递信息,从而可以利用媒介带来的丰富资源来提高儿童自身的认知能力与参与社会的各项活动。

4.2儿童媒介信息的分级制度势在必行

媒介信息分级制度主要有下面三个要点作为区分原则:首先,媒介信息分级应当适用于所有受众的大众适用级;其次,对儿童进行部分限制接受的,或者需要在家长成人的辅助下接受的部分限制级;最后,儿童完全不能接受的最高限制级。根据上述分级准则,笔者认为在儿童信息分级方面应该采取如下措施:第一,在区分信息等级的时候,制定级别标准的工作者,应该以儿童的立场和视角对信息进行分级,也就是要以为儿童为本,根据我国儿童正常健康成长的需要和发展进行分级;第二,根据具体情况和信息对儿童产生何种程度的影响,通过制定相关法律的形式对其进行监管,多方面调查和收集信息,形成一种媒介信息分级制度;第三,媒介信息多样化是当今媒介生态的一种趋势,信息的来源不光是国内,还应当相应的注意国外信息的审查;第四,我国儿童媒介信息分级制度要将重点放在对儿童影响较大的方面,如黄色信息、暴力血腥信息,泛滥的虚假信息等。

4.3国家要加大落实相关规定政策的实施

通过媒介信息分级制度的实施,使得儿童在这样的媒介环境下可以少一点受到信息成人化所带来的伤害。对于国家来说,可以通过整改规定晚五点到晚十点之间电视台不能播放不适于儿童收看的电视广告等相关政策。但是在当下现实环境下,这些国家制定的政策并没有得到完全落实。但总体而言,有关部门通过努力,严格监督下,合理的绿色信息传播己经卓有成效。我国媒介信息传播的健康化有了一定的成效,但是目前看来媒介信息的传播还是存在诸多问题,国家制定的一些规定条例得不到落实的现象普遍存在。因此,国家要加大落实相关规定和政策的落实,从而保证儿童能够生活在良好的媒介生态环境当中。

参考文献

[1] [美]尼尔·波兹曼.童年的消逝[M].吴燕筵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5).

[2] 卜卫.大众传媒对儿重的影响[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1).

[3] 方建移,胡芸.社会教育与儿重社会性发展[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5(09).

[4] 陈磊.儿童与电视的互动关系[J].受众研究,2003(1).

[5] 陈峻俊.尼尔·波兹曼的媒介变迁与童年理论[J].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5(12).

[6] 季燕.图像时代的童年审思[J].教育评论,2014(11).

猜你喜欢

童年变迁关系
40年变迁(三)
40年变迁(一)
40年变迁(二)
清潩河的变迁
为孩子再造个“童年”,父子联手打造“少年师爷”
美育——让孩子的童年更绚烂
保加利亚媒体:饭局是中国搞定“关系”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