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护理风险管理在小儿头皮静脉输液中的应用效果探讨

2016-06-03翟晔

河南医学研究 2016年4期
关键词:护理风险管理不良事件

翟晔

(漯河市第三人民医院 儿科 河南 漯河 462000)



护理风险管理在小儿头皮静脉输液中的应用效果探讨

翟晔

(漯河市第三人民医院 儿科河南 漯河462000)

【摘要】目的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应用于小儿头皮静脉输液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100例小儿头皮静脉输液患者纳入本次研究,按照抽签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护理风险管理。比较两组输液不良事件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儿的输液不良事件发生率为8.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8.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护理满意度为98.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风险管理应用于小儿头皮静脉输液中效果确切,不良事件发生率低,家属满意度高,值得推广。

【关键词】护理风险管理;不良事件;头皮静脉输液

作为一类特殊患者群体,患儿由于自身皮肤组织疏松及好动等原因,往往在输液过程中容易发生反复穿刺、针头脱落及感染等不良事件,对患儿造成较大的身心伤害,引起患儿家属不满、医疗纠纷等[1]。基于此,本文主要就护理风险管理在小儿头皮静脉输液中的应用效果作一探讨,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100例小儿头皮静脉输液患者纳入本次研究,按照抽签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中男34例,女16例;年龄1~6岁,平均(3.5±0.5)岁。观察组中男33例,女17例;年龄1~7岁,平均(3.6±0.7)岁。两组患儿的年龄、性别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即对患儿各项生命体征、输液情况进行监测。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护理风险管理,主要包括:①成立护理创优小组:针对患儿头皮静脉输液护理过程中存在的各类风险要素展开系统性收集,并对此过程中存在的风险种类予以甄别,对其主客观诱因展开分析,制定相应的规避和应对措施。②针对性护理:a.反复穿刺。此项护理风险常见因素主要包括患儿不配合、哭闹、躁动以及护理工作人员穿刺技术差异等,对此应在输液前多接触患儿,安抚哭闹或躁动不安等情绪。此外对于因全身末梢循环不良、发热、腹泻、大汗等原因造成的血容量较低、血管充盈度不理想状况,不可误认为无回血即穿刺失败,更不可反复穿刺[2]。b.针头脱落。导致针头脱落的风险因素也较多,包括固定不牢、家属护理不到位、患儿哭闹躁动等,应加强巡视,定时检查针头固定情况,若患儿躁动哭闹较为严重则可采取绷带固定。c.感染。未严格遵循无菌操作规程、穿刺技术水平较低而致静脉壁受损、输液室空气消毒不严格等均可能导致输液感染。应强化无菌操作意识,严格遵循输液管理规程,重视自身穿刺技术的提升,保持穿刺动作轻柔。

1.3观察指标及效果评判标准比较两组患儿的输液不良事件与护理满意度。自制护理满意度调查表发放至患儿家属,分为满意、一般、不满意3个等级,由家属根据护理效果进行护理满意度的评判。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分析,定性资料的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不良事件观察组患儿的输液不良事件发生率为8.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8.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输液不良事件对比(n,%)

2.2护理满意度观察组护理满意49例,一般1例,护理满意度为98.0%;对照组护理满意39例,一般6例,不满意5例,护理满意度为78.0%。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在护理过程中,因各类不安全因素间接或者直接造成患者伤残、死亡等不良预后结局的可能性即为护理风险,是用于医院医疗服务质量评估的一项重要指标[3]。本次研究中针对小儿头皮静脉输液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因素实施护理风险管理,结果表明,观察组输液不良事件发生率更低,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更高(P<0.05),说明开展护理风险管理有利于在小儿头皮静脉输液过程中强化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使其对输液不良事件可能导致的严重后果有清晰认识,进而对常见的输液护理风险进行总结和归类,并实施针对性护理方案,有效降低输液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此外,护理风险管理实施过程中,患儿家属与医护人员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更为深入,家属也提高了自身认识,对护理风险事件有了充分警惕。由此可见,护理风险管理对于小儿头皮静脉输液护理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综上所述,护理风险管理应用于小儿头皮静脉输液中效果确切,不良事件发生率低,家属满意度高,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郑丽敏.小儿静脉输液渗出分级护理的制定与应用效果[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3,48(35):4339-4343.

[2]康秀芹.门诊小儿静脉输液的安全隐患及管理措施[J].临床误诊误治,2010,23(1):7-8.

[3]仰明莉.小儿静脉输液渗漏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中国医药导报,2010,7(13):114-115.

(收稿日期:2015-09-14)

【中图分类号】R 473.72

doi:10.3969/j.issn.1004-437X.2016.04.129

猜你喜欢

护理风险管理不良事件
早期颅骨修补治疗脑外伤的临床应用优势
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胸外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
我院125例住院患者使用丹参酮IIA磺酸钠注射液的安全性分析
护理风险管理对神经外科高血压脑出血住院患者皮肤损伤的影响
护理风险管理对神经外科高血压脑出血住院患者皮肤损伤的影响
产妇产后出血护理风险管理效果分析
内科护理不良事件的原因分析和护理对策
不良事件报告体系在大型综合医院的应用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