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春晚的“槽点”看当代受众的娱乐需求

2016-06-01华施琪

今传媒 2016年5期
关键词:春晚需求

华施琪?

摘 要:春晚作为中国观众的一道除夕盛宴已经走过三十年有余,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交网络平台的建设,人们对于春晚的评论越来越可以即时的展现。而在近些年的春晚播出过程中,对于春晚中种种“槽点”的吐槽也已经成为了观众必不可少的一道程序。这些吐槽或是理性或是感性,多多少少都表达了对于春晚节目的一些看法。受众的娱乐需求随着时代的进步而愈加多样化,但是春晚的推陈出新显然并不能完全跟上当代受众的脚步。本文通过三个部分,分别是“春晚与明星效应”“春晚与服装舞台”“春晚与潮流引领”阐述了春晚以及其对当代受众的娱乐需求关系。

关键词:春晚;“槽点”;需求

中图分类号:G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6)05-0102-02

一、引 言

“以前演员在台上卖力演出,观众在台下全盘接受。现在演员依旧在台上卖力演出,观众却越来越挑剔精明,创作好难啊……”这是小品演员沈腾在2015年3月14日的新浪微博中所写。此时距离他所参与演出的小品节目《投其所好》在2015年春晚的播出已经过去一月有余。而这条微博的转发量不过100,评论也只有500多,在当日的微博平台上根本无法登上热门微博,与一个月之前春晚播出时的各个热门吐槽微博的转发与评论量更是相差甚远。

其实当时,对于《投其所好》这个大胆讽刺官场不良文化的小品,受众对其的认可程度普遍超过了春晚中的其他节目。但是时隔月余,这位表演者却依旧发出了这样的感慨。这句话,表面上看来,或许只是一个小品演员对于现下创作状态的一个个人情绪表露,但却实实在在的道出了,在现在这个人人皆具发言权的时代,艺术作品的创作是否能满足于受众需求已经变得愈来愈难。在备受全世界华人关注的同时,“春晚”也成为了每年的社交媒体平台“吐槽重灾区”,甚至于被称为“微博段子手们的狂欢”。

随着近些年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平台的发展,仿佛在收看春晚时顺便吐槽也成了除夕夜的一项必不可少的娱乐节目。但是,在每年的“春晚吐槽狂欢”背后,在吐槽中显现的一个个槽点不仅仅表露出了春晚节目本身可能存在的缺陷与弊处,也同样从一个侧面展现出了当代受众对于娱乐的一定需求。

二、春晚与明星效应

作为普通受众,对于明星的需求不仅仅是存在于日常追星过程之中,现下的很多受众热衷于关注自己喜爱的演员歌手等是否能登上各类大型活动,以表示自己所追崇的明星的受认可与关注程度。

在每年春晚开始之前,春晚所邀请的明星就成为了观众们热衷讨论的对象。这些明星为春晚带来了足够的明星效应。明星的表现、表情或动作,都通过截图被永久保留,并通过社交网络平台的段子式吐槽,随着评论转发的扩散被无限的放大。

明星的效益是把双刃剑,若是节目出彩,明星表现精妙,反响可能或许平平,但一旦在这种大型直播节目中出现一定的差错,则却容易引发吐槽的蜂拥。观众对于明星的要求越来越高,观众已经不再满足于“看明星,爱明星”的模式。受众对于明星的需求与要求的提高,透过春晚从一个侧面被表达出来。

三、春晚与服装舞台

在对春晚的吐槽中,相比以往,近年来的槽点已经开始从节目表现转向了以前容易被人们所忽视的演出服装、舞台背景、现场布局等。可以看到,每年几乎是春晚还未结束,一些购物网站上就已经出现“春晚演出服同款”等之类的标语与商品,而笔者认为,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是因为受众在观看节目时,关注的点已经不再局限于节目的内容。

譬如2015羊年春晚中的节目《江山如画》,节目由张震,吴京以及河南塔沟少林武术学校的小朋友们一起表演,无论是明星的演出还是小朋友们的武术展现都极其引人注目。但是,在新浪微博平台上与该节目相关的微博,转发量最多的却是一条有关于节目背景的吐槽性微博。该博主身份为天涯论坛“娱乐八卦”这一板块下的版主@八卦_我实在是太CJ了,微博粉丝近千万。在这条微博中,该博主截出一张节目中出现的“机器人”舞台布景图,由于机器人表情可爱,眼神正对演出人员,该博主遂配以微博词“我就静静的看你们装”。该微博迄今获得了7426的转发量以及542条的评论,大多数的评论及转发者则以“哈哈”表达了自己对该条吐槽的赞同,只有少数人表达了“节目非常精彩,参与演出的演员与小朋友非常努力,不该被忽略”这一评论内容。

若单从这条吐槽的内容以及评论转发内容来看的话,似乎整个节目的原本意义已经消失殆尽,但其实对于大多数受众来说,笔者认为,转发评论并报以“哈哈”其实不过是受众在看节目时的一种娱乐,当受众发现,某些春晚的节目依靠内容已经无法满足自己的娱乐需求时,只好依靠社交平台的相互交流与吐槽来自我进行娱乐需求的满足了。

四、春晚与潮流引领

当然,需要承认的是,春晚在近些年来引起人们越来越多的吐槽或是不满,很大一部分的确是因为春晚本身在选取节目时,不能够达到人们所能满意的创新感。我们可以看到,这些年来,春晚的创新多在于舞台布景,2012年龙年春晚的多维度布景展示,2015羊年春晚的全息3D运用,都向受众展示了春晚在舞台设计上的进步与革新。但是,在其他方面,比如歌曲类节目的选择唱作,语言类节目中的台词创作,却已经很难像2008年以前那样通过春晚而被流传,引领当年的潮流。

首先是歌曲类节目。在1984年的春晚上,歌手张明敏演唱了《我的中国心》,这首歌曲靠着春晚的力量,一夜之间传遍大江南北,至今仍被传唱。而在1987年的春晚上,歌手费翔演唱了歌曲《冬天里的一把火》,当现在再看当年的春晚录像时,与现在相差甚大的简陋舞台布置却仍旧难以掩盖费翔迷人的眼睛与歌曲的动人旋律。1999年的春晚上由蔡国庆、陈红等首次公开演唱《常回家看看》,这首歌在当年春节晚会之后,就火遍全国,并且在2012年龙年春晚的“致敬春晚三十年”的主题中再次唱响。

但是看看近年的春晚,有一定流传度的大约只有2010年春晚歌手王菲翻唱由李建在2003年创作的歌曲《传奇》,而能凭借春晚一首歌一只曲一炮而红的歌手已经近乎没有。确实,一首全新的歌曲想要在这样大型的晚会上崭露头角并获得观众的追捧与喜爱非常困难,而正是因为这种不敢尝试与推陈出新,让观众觉得春晚愈发沉闷无味。

再看语言类节目。早些年的春晚语言类节目,不仅是观众期盼的年夜饭大餐,也是撑起整个春晚的重头戏,它们更让节目中的“包袱、段子”均演化为流行语,引起观众们的争相学习。1984年春晚,马季表演的相声《宇宙牌香烟》中的“宇宙牌香烟誉满全球!”;1992年春晚,赵丽蓉、巩汉林表演的小品《妈妈的今天》中的“探戈就是趟啊趟着走”;2002年春晚,赵本山、高秀敏表演的小品《卖车》中的“忽悠,接着忽悠。” 这些无论是已经过去了多久,都鲜活地存在于观众的记忆之中。

可以说,在前些年的春晚中,那些或是相声或是小品的表演演员就是我们现在所认为的“段子手”,每一年春晚中的语言类节目就是那一年“段子手们的狂欢”。但反观现在的春晚,每一年,在春晚还未播出的时候,笔者就能在微博平台上看到有博主发出“今年春晚某春晚表演者一定会说‘……(当年的网络流行语)”这样的感慨,下面的评论与转发也多是赞同之意。而在当年的春晚中,在语言类节目确实会出现这些网络流行语。每每这般,都会遭到社交平台上的一致吐槽,评论者与转发者普遍会因此认为春晚“过时,老土”。

对比之前的春晚节目引领当年的流行盛况与当下春晚节目被疯狂吐槽的情境,笔者认为,当代受众,特别是年青一代想要从春晚中得到的,不仅仅是对于他们日常所流行文化的认可,他们更希望的则是一种新的开拓。迎合不如引导,被潮流所引领不如引领潮流,如果春晚节目可以抖自己的“包袱”娱乐观众,而不是用观众的“包袱”娱乐观众,那么歌舞类节目中悦耳的歌曲会将观众收服,美丽的舞蹈会让观众倾倒,语言类节目中槽点也会变为观众乐于接受的笑点。

五、结 语

其实在当下,我们可以通过种种现象看到,受众的力量已经不再像30年前那样只能间接性地表现出来。随着时代与技术的发展,到了新媒体与自媒体的时代,受众的意见第一时间就随着节目的播出而展现在社交媒体的平台上。一晚上将近5个小时里,几亿的话题讨论量其实依旧可以看出中国观众对于这个已经陪伴人们30多年的团员大联欢式的节目的钟情与热爱。

观众的娱乐需求变的多样化,春晚本身也在努力创新。所谓众口难调,不仅仅是春晚所面临的挑战,诸多的艺术作品形式其实都在经受这样的一种冲突与洗礼。怎样把握好对上述三个问题的适当调整与改变,是文艺工作者所需共同思考的。当然,笔者相信,不论年岁如何变化,春晚所带来的团圆氛围依旧是人们所恋怀的。也许多年以后,春晚中槽点与吐槽的过程也会逐渐成为“年味”的一部分,成为人们心中一份宝贵的记忆。

参考文献:

[1] 卢妍君.试析央视春晚的发展嬗变[D].曲阜师范大学,2014.

[2] 梅笑冰.作为春晚媒介事件组织者的央视与观众的合作和对抗[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07(12).

[3] 袁也.解读央视春晚引发的网络狂欢现象[J].现代视听,2013(2).

[4] 朱晶.失落的春晚:看传播者与受众间的博弈[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2012(9).

[5] 刘晓伟.狂欢理论视阈下的微博狂欢研究——以新浪微博“春晚吐槽”现象为例[J].新闻大学,2014(9).

[6] 李朝阳.“春晚”的身份定位与功能前瞻[J].电视研究,2010(9).

[责任编辑:传馨]

猜你喜欢

春晚需求
周刊“春晚”的后台故事
多媒体时代传统媒体在家庭中的位置
基于政治传播学的春晚研究
“以学习为中心”的Checkouttime板块教学实践
基于云端的公共自行车管理系统的研究
从春晚《天地人和》节目谈武术表演作品的内容与形式
从不同需求层面分析欠发达地区的发展与贫困
我国少儿图书的供给与需求关系探究
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培训的关联性分析及阐述
春晚:向上是方针,向下是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