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高中化学教学中的思想

2016-05-30梁志新

教育界·上旬 2016年1期
关键词:化学学科动态平衡思想方法

梁志新

【摘 要】建构化学学科思想和训练学科方法是学科教学的需要,是把化学最精髓的、最本质的思想通过教师的理解和设计让学生通过探究活动来感悟。学生化学学科思想的形成,对完善化学知识结构、解决化学问题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将有利于学生对化学的理解,从而形成符合化学学科特点的思维方法,大大提高他们的化学素养。

【关键词】化学学科       思想方法     结构与性质    守恒     动态平衡    量变与质变    定性和定量

化学思想方法是在一定的化学知识和方法基础上形成的,化学思想对理解、掌握、运用化学知识和化学方法,解决化学问题起到促进和深化的作用。从中学阶段来看,化学学科中要有结构与性质、守恒、动态平衡、 量变与质变、定性与定量等思想方法。

一、結构与性质联系的思想方法

这是化学学科核心的思想方法。在研究各类元素、化合物的性质时,我们首先是分析其结构、组成,继而赋之以科学推测,经历无数次实验验证,最后得出结论。这一科学方法源自“内因在事物中发挥决定作用”的哲学论断。我们知道,结构与性质的关系是: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反映结构。这一思想贯穿化学学习与研究过程的始终。

二、守恒的思想方法

这是化学学科重要的思想方法。“守恒”是自然界普遍适用的最重要的基本规律。所谓“守恒”就是物体在发生“变化”或两物质在发生“相互作用”的过程中某些物理量的总量保持“不变”。守恒思想是任何“变化”过程中永恒的主题,它为我们利用“质量守恒、能量守恒、电子守恒”等诸多关系解决学习中一系列问题带来了许多便利,若能把握“守恒”本质,则能避繁就简,事半功倍。化学反应实质是“原子间的重新组合”,一切化学反应都遵守“原子(粒子)守恒、质量守恒、能量守恒”。

三、动态平衡的思想方法

这是化学学科思想方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科学思想的集中体现。我们知道,动态平衡的一般原理是:在某一体系中,当两种相对立的变化同时以相同的速率进行时,该混和体系中各成份的浓度、百分含量保持不变,此体系就达到平衡状态。比如化学平衡中,当V正=V逆≠0时;电离平衡中,当V电离=V结合≠0时;水解平衡中,当V水解=V中和≠0时;溶解平衡中,当V溶解=V结晶≠0时,上述几种体系中各成分的浓度将保持不变,此时体系就达到平衡状态,在温度一定时,各种平衡的常数(化学平衡常数、电离平衡常数、水解平衡常数、溶解平衡常数即溶度积)保持一定。如果改变影响平衡体系的一个条件(浓度、温度、压强等),使V正=V逆,则平衡向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这就是勒沙特列原理。该原理适用于化学平衡、电离平衡、水解平衡、溶解平衡等,比如升高温度,上述四种平衡均会向吸热方向移动。其实,勒沙特列原理是“对立统一”在动态平衡体系中的真实反映,是自然辩证法在自然科学领域的具体化,可广泛应用于宇宙间的一切平衡体系。从化学到物理学,从生物学到生理学,从经济学到社会学,无一不遵从“泛化的勒沙特列原理”——承受外加限制条件的系统具有反抗外加限制条件改变的能力。

四、量变与质变的思想方法

这是一种哲学的思想方法。量变和质变是两个相互依存的过程。通过量的积累产生质的变化,量变是质变的前提,而质变又是量变的最终结果。这一思想不仅在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中得到最好的体现,比如同一周期、同一主族元素的性质随原子序数的递增或电子层数的递增而发生有规律性的变化,而且在一些化学反应中也得到很好的体现,比如过量问题(量对反应产物的影响),物质性质(氧化性或还原性)与物质浓度的关系等。如硝酸浓度的改变,氧化性强弱发生变化,导致反应产物的变化;浓硫酸具有强的氧化性,而稀硫酸则不具有氧化性;浓盐酸有较强的还原性,稀盐酸则弱得多(通常不体现)等等。

五、定性与定量的思想方法

这是化学研究中通常用到的两种思想方法。这两种方法从不同的深度和角度对事物进行研究:定性的思想方法,主要从是否存在某种属性、存在程度的深浅或大小等角度进行初步确定;而定量的思想方法,则在定性的基础上精确地对事物的属性进行深度的、量化的表达。如对某溶液酸碱性的描述和酸碱度的表达,又如物质溶解性的描述和溶解度的描述,都是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来对事物进行研究的。

诚然,化学中还蕴涵着很多学科思想方法,只有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渗透这些思想方法,潜移默化地进行教育,才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学生具备了这些化学学科的思想方法,才真正学会学习。他们会用这些方法指导自己的学习,进行科学研究。作为教师,如果我们牵住了学科的思想方法这根红线,就能举重若轻地组织教学,脉络清晰,事半功倍;如果缺乏对学科思想方法的研究和指导,就只能陷在学科知识的汪洋大海中,面对讲不完的知识和习题。所以,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在带领学生学习知识的同时,更应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本学科的思想方法体系。

【参考文献】

[1]高剑南.试论化学核心知识与化学学科意识[J].化学教学,2004(03).

[2]宋心琦,胡美玲.对中学化学的主要任务和教材改革的看法[J].化学教育,2001(09).

[3]美国科学促进协会著.中国科学技术协会译.科学素养的基准[S].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2001.

猜你喜欢

化学学科动态平衡思想方法
赏析2017年高考物理动态平衡问题
析拉绳旋转试题解动态平衡问题
动态平衡问题的分析
浅谈动态平衡问题的解法
浅谈化学教学评价方式
化学学科发展与化学教育探析
数学课堂中的文化滋润策略
例谈高中数学中“转化与化归”思想的应用
把党的宗旨转化为党员干部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研究
从三个角度欣赏化学学科中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