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洞庭湖水体叶绿素a的时空变化特征

2016-05-30张屹李利强欧伏平易敏陈翔龚正李虹

南方农业·下旬 2016年1期
关键词:时空变化

张屹 李利强 欧伏平 易敏 陈翔 龚正 李虹

摘 要 水体藻类生长的时空变化对研究水体富营养化十分重要。对洞庭湖东、南、西3个区域的10个断面水体叶绿素含理进行了为期1 a的动态监测,全面分析不同区域、不同时期洞庭湖水体中叶绿素a含量的时空动态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全湖水体叶绿素a含量的平均浓度为2.0 mg/m3,总体趋势以夏季>秋季>冬季>春季,不同区域水体叶绿素含量以东洞庭湖最高,其次为西洞庭湖和南洞庭湖。

关键词 洞庭湖水体;叶绿素a;时空变化

中图分类号:X502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90X(2016)01--02

叶绿素是藻类的重要组成成分之一,所有的藻类都含有叶绿素a,它的含量高低与水体藻类的种类、密度等有密切的关系[1],也与水环境质量有关,是水体理化性质动态变化的反映指示之一,通过测定叶绿素a含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水质的富营养状况。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点位与采样方法

洞庭湖是我国的第一大湖,湖泊面积2 625 km2,平均水深6.39 m,换水周期约20 d,营养盐来源复杂,由于长期的湖泊演变和人类活动。目前分为东、南、西3个湖区,本次研究分别在3个湖区采用GPS定位,各选取有代表性的断面共10个,其中东洞庭湖为鹿角、东洞庭湖湖心、岳阳楼、洞庭湖出口4个断面;南洞庭湖为万子湖、虞公庙、横岭湖3个断面;西洞庭湖为南嘴、蒋家嘴、小河嘴3个断面。

从2014年1-12月进行1 a的定位采样,每月1次。采用有机玻璃采水器采取水样。

1.2 分析方法

取1 L水样,经0.45 μm乙酸纤维滤膜过滤,低温干燥6~8 h后放入组织研磨器中,用90%的丙酮定容10 mL到离心管中,在3 000~4 000 r/min中离心10 min,反复二次取上清液10 mL到比色管中,用1 cm光程比色皿测定在750、663、645、630 nm波长吸光度,再用公式进行计算。

2 结果与分析

2.1 洞庭湖不同区域水体叶绿素a的动态变化特征

图1为洞庭湖不同区域水体叶绿素a含量1 a的动态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不同区域、不同时期洞庭湖水体叶绿素a含量呈明显差差异,全年叶绿素含量以夏季和秋季最高,春季最低,但各區域因环境条件不同而呈现不同的动态变化特征。东洞庭湖区域水体叶绿素a的含量在0.2~28.8 mg/m3,以10月的东洞庭湖湖心断面最高为12.6 mg/m3,3月的东洞庭湖出口断面含量最低为0.5 mg/m3。南洞庭湖区域水体叶绿素a的含量在0.2~8.4 mg/m3,以8月的万子湖断面最高为6.8 mg/m3,2月的万子湖断面含量最低为0.4 mg/m3。西洞庭湖区域水体叶绿素a的含量在0.2~9.7 mg/m3,以8月的小河嘴断面最高为7.3 mg/m3,2月的小河嘴断面含量最低为0.3 mg/m3。

2.2 洞庭湖不同区域水体叶绿素a的空间变化特征

不同区域叶绿素a的含量以东洞庭湖最高,年平均含量为3.1 mg/m3,南洞庭湖最低为1.5 mg/m3,其次为西洞庭湖为1.6 mg/m3。各区域叶绿素a的含量东洞庭湖与西、南洞庭湖的差异较大,西、南洞庭湖水体中叶绿素a的年平均含量没有显著性差异。

3 结论与讨论

3.1 洞庭湖叶绿素a的空间分布

研究表明,洞庭湖水体叶绿素a由于受不同的环境条件影响,不同区域的叶绿素a含量动态变化较大,在叶绿素a较高时期东洞庭湖>西洞庭湖>南洞庭湖,最高可达28.8 mg/m3,这主要是因为东洞庭湖靠近岳阳市,岳阳是一个工业城市,大量的城市污水及其所含的营养元素被排放到东洞庭湖水体中,有利于藻类的生长。因此,叶绿素a会较高,而西、南洞庭湖区域工业相对较少,主要以农业和养殖为主,虽然存在盲目过量施用氮磷肥问题[2],但水体中含氮磷量相对较低,且水体扰动力大,所以叶绿素a较低。

3.2 洞庭湖叶绿素a的季节动态变化

夏秋二季叶绿素a较高,是因为夏秋二季温度相对较高,藻类生长迅速,因此叶绿素a较高。另外,由于洞庭湖不同区域随季节变化的沉积物-水体界面磷迁移变化不一样,由于沉积物中磷形态分布特征不同,且不同断面的生态位不同,因此不同区域沉积物磷释放受季节的影响不一样,导致磷对藻类生长随季节的变化而不同[3],这也是叶绿素a季节性变化的原因。

3.3 结论

本次研究表明,洞庭湖叶绿素a的高峰期在夏秋二季,春冬最低,洞庭湖水体叶绿素a全年动态变化较大,且以东洞庭湖最高,南洞庭湖最低。

参考文献

[1]范成新,羊向东,史龙新,等.江苏湖泊富营养化特征、成因及解决途径[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5(2):182-184.

[2]王洪铸,王海军.蓝藻水华治理应放宽控氮、集中控磷,以大幅度降低污水处理成本[J].科技导报,2008(22):95-99.

[3]吴庆龙,谢平,杨柳燕,等.湖泊蓝藻水华生态灾害形成机理及防治的基础研究[J].地球科学进展,2008(11):136-137.

(责任编辑:赵中正)

猜你喜欢

时空变化
辽西北地区干旱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中国畜禽温室气体排放时空变化及影响因素研究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及熵值法结合的耕地集约利用时空变化
江苏经济发展区域差异时空变化研究
基于DSSAT和GIS的中国水稻产量时空变化模拟研究
凤城市耕地土壤pH值的时空变化
凤城市耕地土壤有机质时空变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