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意志不强死不休

2016-05-30郑作衍

教育界·上旬 2016年1期
关键词:意志品质体育教学途径

郑作衍

【摘 要】笔者从事体育教学教研工作二十多年来,对教师在教学中是否有重视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将会使学生在心理素质、意志品质、适应社会能力等方面有着天壤之别。在“意志品质”的培养问题上笔者早有写点什么的念头,说点什么的冲动。本文是否能让“意志品质的增强”惊动读者,有待实践的检验,以期抛砖引玉。

【关键词】意志品质    体育教学     培养     途径

意志是指在认识和变革现实的过程中,人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支配行动、克服困难、实现目的的心理过程,其本质是人对于自身行为关系的主观反映。心理学认为,优良的意志品质并不是生来就有的,而是在人们的实践活动中,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逐渐形成起来的。青少年时代是意志品质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重视对学生良好意志品质的培养将对其一生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一、意志品质表现的特征

意志品质是根据某种动机,支配人的行动、思维、身体去克服困难,达到预定的目标的一种过程。其表现为:目的性——既发动符合目的的某些行动,又能制止不符合目的的某些行动;自觉性——遇事不盲目迎合、动摇、易变,而是坚持正确的立场、观点、信念,不受暗示,不独断行事;果断性——遇事能当机立断,毫不犹豫;自制力——能善于控制自己的行动,在应该行动时迫使自己勇敢地執行决定,坚决而顽强地克服一切困难实现预定的目标;坚持性——遇事能精神饱满,坚持不懈地以充沛的精力,锲而不舍地坚持奋斗,遭失败不气馁,遇挫折不灰心,百折不挠,再接再厉。此外,意志品质还表现在勇敢、机智、顽强、不畏艰苦、勇于克服困难等方面。

二、意志品质培养的紧迫性

“在坚强的意志面前,一切都会臣服。”当前,市场经济高速发展,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只有德、智、体全面发展,具备良好心理素质和坚强意志品质的人,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可是,由于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越来越高,许多学生从小就受优越生活条件的影响,缺少艰苦环境的锻炼,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加之现在的学生多是独生子女,社会的影响、家庭的娇惯,使之养成了怕苦怕累的习惯,意志薄弱,自觉性、坚韧性和自制力差。他们对千变万化的社会认识不充分,对事物的发展估计不足,没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心理素质差,处理问题不够沉着,缺少勇于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遭受一点挫折就悲观失望、丧失信心。由此可见意志品质培养的紧迫性。

三、意志品质培养的重要性

古罗马普劳图斯说过:“万事皆由人的意志创造。”当今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严,标准越来越高,这就要求学生在校期间就应接受应变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的教育,通过勇敢、顽强、刚毅、果断、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锻炼,培养灵活机智、不甘落后的进取精神和自我调节能力。体育教学能锻炼学生的身体,增强学生的体质,丰富学生的知识,磨炼学生的意志,培养出具备健康的体魄、坚强意志品质、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所以,体育教学对促进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

四、意志品质培养的途径

(一)建立培养意志品质的环境

1.建立良好的体育环境。在制订与实施体育教学计划中,要建立师生间的良好关系,应选用生动有趣,符合小学生生理、心理特点的教材,培养学生的道德感、美感和责任感,引导学生在体育训练中磨炼自己的性格。如,可根据小学生的特点,选择校园集体健美操等教材,让他们在配有音乐的环境中加强对身体和肌肉的练习,增强协调性,这对增强学生的学习乐趣和积极性大有好处。

2.按学生的兴趣进行分组教学。兴趣是影响教学效果的诸因素中作用极明显的心理因素。由于学生兴趣不同,往往对同一教材、同一内容产生不同兴趣,其教学结果也截然不同。为保证教学质量和培养学生个性,教师可按学生兴趣选择分组教学。由于小群体学生都是喜爱某一项运动而自愿参与学习的,学习动机肯定积极,这样的组织安排,不仅会使学生全力配合,易于完成教学任务,也能使学生尽情享受运动,心情也会由此变得格外开朗。

(二)加强意志品质道德思想教育

1.祖国荣誉感教育。我们要经常给学生讲我们国家的体育健儿为祖国争光的故事,组织他们收看有关的电视节目。当屏幕上出现我国国旗飘扬在领奖台上空时,教师要及时启发学生,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情感和个人为国家争光的愿望。每当这时,很多孩子都会非常激动,表示要向运动健儿们学习,长大也要做名优秀运动员,为国争光。事实证明,有些体育健儿正是这样起步的。

2.集体荣誉感教育。体育课上,有的学生对跳高或跳山羊存在惧怕心理,不太敢跳,遇到这种情况,可组织学生进行小型竞赛,最好是组与组之间进行。在集体荣誉面前,在组员间的互相鼓励和影响下,绝大多数学生的惧怕心理都会有不同程度的减轻,进而表现出一定的意志力。

3.端正学习动机教育。有些学生的学习成绩较好,但就是不喜欢上体育课。据调查,其中有部分人认为只要学好数学、语文,体育差点问题不大;还有的学生认为体育活动危险,怕高怕险,表现出明显的意志薄弱。因此要开展端正学习动机的教育,使这些学生认识到体育锻炼对个人发展的重要作用,从而激发其积极锻炼的内部动机。

(三)激发增强意志品质的愿望

1.高尔基曾说过:“哪怕是对自己的一点小小的克制,也会使人变得刚强有力!”我们要使学生明白,一个人要想取得成功,必须有坚强的意志。结合学生所熟悉的著名运动员、球星取得的成功及个人经历、各类正在进行的比赛实况等,用他们的坚强意志鼓舞学生,使学生感受到意志对一个人成功的重要性。

2.利用青少年好胜心理,激发学生增强意志的愿望。在体育教学中,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伴友型”等不同的形式分组进行教学法评比,通过设置不同的目标要求,使每位学生都感到自己能够完成目标,激发学生克服困难、战胜对手的决心。

3.利用青少年的好奇心理,激发学生兴趣。在体育教学中,根据学生、学校等实际情况,合理选编能够调动学生兴趣的教学内容,教学中采用竞赛、游戏、收集媒体信息等不同形式的教学方法在学生之间营造自主、合作、创造和探究性学习的氛围,激发学生兴趣,主动学习锻炼。

(四)创设锻炼意志品质的情境

1.加强目的动机教育。“有了坚定的意志,就等于给双脚添了一双翅膀。”人的任何意志行动总是由一定的动机所引起的。所谓动机是指激起人去行动或抑制这个行动的愿望和意图,这是一种推动人的行为的内在原因。只有让学生明确学习的目的是为了掌握体育知识、技术、技能,增强体质,将来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才,才能激发学生自觉地培养自己的意志品质。教学中可采取表扬与鼓励的方法,利用正确的舆论评价逐步培养学生的锻炼动机。利用教师的个人魅力,及时与学生进行情感沟通,一个手势,一个微笑,一句肯定,都能为学生增强信心带来动力,使其不断向着自己的目标前进。

2.创造愉快的课堂气氛。体育教学是通过学生自身的本体感觉承受一定的生理负荷,调节因受场地器材的约束和周围环境的干扰所表现出来的各种不同的情绪和行为。体育运动项目繁多,不同的运动项目所培养的意志品质不同。球类运动是一种集体合作的项目,能培养学生强烈的进取心、高度的纪律性、集体主义精神以及勇敢拼搏、不畏强手的意志品质;体操、田径、游泳等项目难度性大、技术性高、危险性大,可以培养学生竞争意识及勇敢机智、顽强果断的意志品质;队列练习,可以培养学生的目的性、纪律性、坚韧性。由此可见,只要合理选择各种不同的运动项目,对学生进行针对性训练,就能使他们的意志品质得到全面培养。

3.组织有针对性的活动。如跳山羊、跳高、攀登等,在这些活动中,有些学生表现出动摇、胆怯等消极意志品质,有的学生在一次跳高或跳山羊中不慎摔伤,下次就会害怕,甚至一听到“跳”的运动就紧张,比如跳远、单腿跳等。我们了解了学生消极意志品质产生的原因后,就可以有的放矢,采取措施。首先,教师要讲清运动要领,注意语言暗示和引导;其次,降低器械的高度,加宽跳高架的距離,翻松沙坑,或将跳高横杆换成橡皮筋等以降低或减轻条件反射。采取了这些措施后,学生们就能鼓足勇气,在取得成功的努力中锻炼意志,体验欢乐。

4.设置有困难梯度的项目。体育的课堂教学,要有一定的难度,难度的标准应是:只要努力,绝大部分学生都能达到要求。教师要遵循由易到难逐渐加大难度的原则,教学中,要从难从严要求,培养学生克服客观困难的能力。教师要善于创设客观困难情境,对学生逐步提出更高的要求,提高难度,加大运动量,使学生在克服困难的意志努力中逐步适应。教师也要鼓励学生与主观困难,如疲劳、小病、不愉快情绪等做斗争,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 。

综上所述,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意志品质是一项细致复杂、紧迫重要而又必须长期坚持的工作,正如唐代大诗人杜甫所写的那句名诗“语不惊人死不休”。作为体育教师,更应该精心设计好每一堂课,做到“意志不强死不休”,使我们的体育课堂充满活力、充满快乐,成为学生意志品质培养的殿堂。

【参考文献】

[1]运动心理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1.

[2]任敖霜:突破心灵:精神分析大师弗洛伊德[M].北京:华文出版社,2008.

猜你喜欢

意志品质体育教学途径
构造等腰三角形的途径
多种途径理解集合语言
减少运算量的途径
小学体育教学中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探究
游戏融入教学建构灵动式体育课堂研究
体育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
体育教学中的竞争意识培养探究
独立学院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因素分析
不同运动水平男子冰球运动员意志品质的比较研究
我国冬奥会优势项目高水平运动员意志品质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