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高考诗歌形象鉴赏题答题技巧

2016-05-30徐学俊

语文天地·高中版 2016年1期
关键词:陈子昂事例论点

徐学俊

“鉴赏诗歌的形象”是高考考纲中明确规定的一个考点,也是历年高考诗歌鉴赏题的一个常考点。分析诗歌的形象对于理解诗歌的内容和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及思想情感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诗歌中的形象具体来说可分为三类:人物形象、景象和物象。下面笔者结合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诗歌来详细论述这三类形象的特点及相关答题技巧。

一、人物形象类

诗歌中的人物形象通常是抒情主人公自我的形象。因此,在鉴赏这类形象时要做到知人论世,关注诗人生活的背景。如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诗人写这首诗时,在武攸宜幕府担任参谋,随同出征。武为人轻率,少谋略。次年兵败,情况紧急,陈子昂请求遣万人作前驱以击敌,武不允。稍后,陈子昂又向武进言,不听,反把他降为军曹。诗人接连受到挫折,眼看报国宏愿成为泡影,因此登上幽州台,慷慨悲吟,写下了这首诗。显然,了解了这首诗的写作背景,便不难分析诗歌中所塑造的诗人自我形象。

鉴赏人物形象题的答题步骤,有以下三步:第一步,用高度概括的语言来概括诗歌塑造了什么形象。诗歌中常见的人物形象有: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的形象;心忧天下、忧国忧民的形象;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隐者形象;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形象;矢志报国、慷慨愤世的形象;友人送别、思念故乡的形象;献身边塞、反对征伐的形象等。考生在平时复习时,应对这些形象做些积累。第二步,

标准。⑤不会在偏离核心价值观的人生轨道上迷失。

学生完成填空以后,对于分论点、举例论证、归纳论证等概念就会有一个清晰而直观的认识。学生就能明白论证段首先要有分论点,然后用一两句话阐释分论点,再举两到三个事例证明分论点,接着对事例进行分析和归纳,最后照应分论点。由于所留空格是有限的,所以学生在填②③两空时必须仿照第一个事例,用简洁的语言将事例写出来,从而避免了学生由于无话可说,一个事例写几百字导致文体不明的情况。

以上选择的是运用举例论证和归纳论证法论证的段落。同样,我们还可以选择运用假设论证、因果论证法论证的段落让学生填空。段落的“完形填空”训练到位以后,就可以进行全篇的“完形填空”了,这样学生在“填空”中就能对议论文的结构和论证方法有一个整体认识,比单纯地拿一篇范文给学生,让学生“照葫芦画瓢”好得多。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书面表达要观点明确,内容充实,合理安排结构”,同时要求学生“力求有个性、有创意的表达,根据个人特长和兴趣自主写作”。“完形填空”作文法能帮助学生“合理安排结构”,让学生在考场上拿到高于起评分的分数,但对于学生“个性、有创意的表达”有一定的束缚作用。因此“完形填空”作文法比较适合在议论文写作的初始阶段针对中等偏下的学生使用。一旦学生能够掌握议论文的结构和论证方法,我们还是应该鼓励学生“力求有个性、有创意的表达”出自己的真实想法。

作者单位:湖北省武汉市马房山中学(430070)

猜你喜欢

陈子昂事例论点
Canción para subir a Youzhoutai
陈子昂:有实力,也要有机会
传神写照,意味深长——写人要关注具体事例和细节
作文想好,“事例”不能少
陈子昂毁琴成名
怀才不遇陈子昂
中国十大宪法事例(2017)
议论文分论点的提取
中共党史论文论点摘编
怎样确定议论文的中心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