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记叙文细节描写的方法

2016-05-30张慧杰

语文天地·高中版 2016年1期
关键词:升格记叙文细节

张慧杰

江苏省高考作文阅卷组长何永康教授说:“一个好的细节描写顶得上千言万语,一两个生活细节描写是记叙文中的亮点和得分点。”那么,如何进行细节描写,有没有便于学生操作的方法呢?

一、细化动作,锤炼动词

把某一个动作过程,分解成一连串细微的动作,运用最准确的动词和形容词来描写。朱自清先生的《背影》中有这样一段: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

这段文字将父亲穿铁道的过程进行了细细的分解,用一个慢镜头将这个过程拉长,“蹒跚”“探”“攀”“缩”“倾”等动词写出了父亲年事已高、行动不便的特征,但为了给儿子买橘子,艰难的“攀”“缩”,写尽了父亲对儿子深沉的爱,感动了无数的读者。

在一次习作中,有位学生写下了下面两段文字:父亲买回梨子时,我已上了车。他把梨从车窗外递给我。(升格前)

父亲买回梨子时,我已上了车。他把梨从车窗外一个一个递给我。看着父亲风中扬起的丝丝白发,我心中一颤,有一个梨没接住,掉在了地上。父亲赶紧弯腰捡起,又把沾了泥的梨在衣服上蹭了几下,然后递给我。车开动了,父亲在车窗外向我挥手。(升格后)升格后的文字运用“细化动作,锤炼动词”的方法,对父亲车站传递梨子的经过进行了细节描写,“递”“捡”“蹭”等动词生动传神,使父

不悔。文以言志,画龙点睛之笔让文章立意明确,主旨深刻,这又怎能不博得阅卷老师的青睐呢?

4.多样结构引波澜

其实,好的记叙文大多数在文章的结构上是略胜一筹的,没有随随便便的成功,就一定没有简简单单的流水叙事。下面介绍两种结构,仅供参考。

巧设悬念,引人遐想。例如,2015年江苏省的高考满分作文《来一勺泼油辣子》中,作者先故弄玄虚地用大量笔墨渲染二姐的坚强勤劳能干,提到二姐从未哭过,又借二姐之口“你以为我从来没哭过”设置悬念,让读者产生好奇心,读者自然也就跟着作者一步步进入文章内容的赏阅,这样的作文总比枯燥的统一格式吸引读者,引人入胜。

跌宕多姿,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想到这样的文章,我们不能不提到短篇小说巨匠们的作品,如欧·亨利的《麦琪的礼物》、莫泊桑的《项链》,他们的作品之所以如此叫座,经久不衰,原因是他们在结构上都如出一辙地运用了这种技巧,记叙内容的跌宕起伏,一个个波澜的设置,让读者心随文动,拍手称绝。文章结构有如大厦,精心设计方可屹立不倒。

精妙的语言,巧妙的构思,深刻的意蕴,言之有物的细节描写,让记叙文变得生动而深刻。相信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的作文一定会更上一层楼,记叙文写作也终会柳暗花明又一村,拨开云雾见光辉。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天星湖中学(226010)

亲的形象呼之欲出,极具感染力。

二、巧用修辞,凸显神韵

巧妙运用比喻、夸张、排比等修辞手法,加入联想、想象,可以变抽象为具体,化无形为有形,变平淡质朴为文采斐然。很多名著中的细节描写因善用修辞而令人过目不忘。

李先生脸上少了那副黑眼镜,两只大白眼睛像剥掉壳的煮熟鸡蛋。——《围城》

老头儿身子一纵,扑上梳妆匣,好似一头老虎扑上一个睡着的婴儿。——《欧也妮·葛朗台》

看下面学生的升格前后的两段文字:

升格前:在同学们的起哄声中,我忐忑不安地从座位上站了起来,李老师向我投来鼓励的目光。这目光让我感到暖洋洋的。

升格后:在同学们的起哄声中,我忐忑不安地从座位上站了起来,李老师向我投来鼓励的目光。这目光,似春日里的一场细雨,滋润了我干涸的心田;似夏日里的一阵清风,安抚了我烦躁的内心;似秋日里的一轮明月,陪伴了我孤单的魂灵;似冬日里的一缕阳光,温暖了我冰冷的心灵。

这段文字升格前如清汤寡水,索然无味,缺少感染力。升格后,运用比喻和排比对老师的目光进行细节描写,这样的文字就有了温度和力度,一个关爱学生的良师形象跃然纸上。

三、变换角度,细致描摹

充分调动各种感官(视、听、嗅、触、味),从肖像、动作、神态、语言等方面深挖细掘,细腻描摹,写准写活人、景、物的形、声、色等要素。

《水浒传》第三回“鲁提辖拳打镇关西”,对鲁达三拳打死镇关西的场景,从感官的角度做了精彩的细节描写,令人拍案叫绝。鼻上一拳,“打得鲜血迸流,鼻子歪在半边,却便似开了个油酱铺,咸的、酸的、辣的,一发都滚出来”;眼眶际眉梢又一拳,“打得眼棱缝裂,乌珠迸出,也似开了个彩帛铺,红的、黑的、绛的,都绽将出来”;太阳穴上第三拳,“却似做了一个全堂水陆的道场,磬儿、钹儿、铙儿,一齐响”。作家从味觉、视觉、听觉角度进行了浓墨重彩的描写,充分展现了鲁达粗犷豪放、嫉恶如仇的性格特点,读者“惩恶扬善”的阅读快感也得到极大的满足。

再来看2013年江苏省高考满分作文《我心中的蝶》:

午间回宿舍,见一衣衫褴褛的中年男子满头大汗地站在宿舍门口焦急等待,渴盼的眼神望着走廊尽头,期待着自己孩子熟悉的身影。他皮肤黝黑,头发凌乱干枯,似一蓬秋天的草,瘦削的脸庞沟壑纵横,穿着件玄色衬衫,裤脚挽着,活像一个渔翁。

作者从视觉的角度,对中年男子的穿着、容貌、神态、动作进行了细致入微的描写,一个关爱孩子、朴实卑微的父亲形象瞬间就击中了每位读者内心深处最柔软的地方。

要想写好细节,除了灵活运用以上方法,还须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观察生活,捕捉细节。细节源于生活,只有拥有一颗热爱生活的心,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才能捕捉到身边的细节,然后付诸笔端。

第二,细节要真实。所谓真实,是指细节描写要源于生活,能客观而生动地反映现实生活中人事的特征,可以合理地联想、想象,但不是凭空捏造。

第三,细节要典型。所谓典型,是指描写的细节,富有个性的内容,又具有广泛的代表性,窥一斑而知全貌,才能深刻而有力地揭示主题思想。

第四,语言要精炼。细节描写不等于啰嗦,不是描写得越详细越好,要抓住最传神的点去描写,精心锤炼词语,以少胜多,乃至一字传神。

优秀的记叙类文章离不开精彩的细节描写,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多观察,多感悟,多积累,多练笔。学生要熟练掌握,灵活运用细节描写的方法,让记叙文更闪亮,更具感染力,更能获得阅卷教师的青睐。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金沙中学(226300)

猜你喜欢

升格记叙文细节
记叙文阅读专练
《开在心中的花朵》作文升格
有针对性地运用例证——《拥抱“不速之客”》升格
以细节取胜 Cambridge Audio AXR100/ FOCAL ARIA 906
如何写好记叙文
看清要求,有的放矢——一篇2019年高考考场作文升格的启示
让记叙文赢在构思
记叙文写作重在“有我”
留心细节处处美——《收集东·收集西》
细节取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