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环境下大学生信息素养培育策略

2016-05-30陈毅何克奎

科教导刊 2016年11期
关键词:信息素养教育网络环境

陈毅 何克奎

摘 要 文章主要介绍了大学生信息素养的基本内容,在当前互联网环境下,如何培养当代大学生的信息素养:充分发挥出高校信息教室、图书馆、电脑室的重要作用,通过培养大学生的信息检索能力,拓展大学生的知识结构,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为教师提供切实可行的信息素养教育建议。

关键词 大学生信息素养 网络环境 信息素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z.2016.04.017

Abstract This paper mainly introduces the basic content of information literacy of university students, in the current Internet environment, how to cultivate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information literacy, give full play to the important role of university information room, library, computer room, through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ability of information simple, expand their knowledge structure, improve the students' comprehensive quality, also for teachers to provide practical information literacy advice.

Key words college students' information literacy; network environment; information literacy education

0 引言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各个高等院校都在加强信息素养教育,信息素养现在已经成为当前大学教育中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当前互联网已经成为大学生的主要信息交流工具,成为大学生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互联网技术正在逐渐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当前互联网技术给我们带来重大机遇的同时,也给我们的生活也带来了挑战,在信息时代,信息已经成为人类的一个重大生产要素,但是由于信息在互联网上的传播缺乏监督,因而导致信息泛滥、超载等,从而使得大学生在掌握信息的时候,很容易受到劣质信息的困扰。由于大学生刚进入大学,缺乏社会阅历,其辨别是非的能力较弱,从而使得一部分大学生误入歧途,一部分甚至利用网络技术进行犯罪,从而向我国的法制建设提出了挑战。

1 信息素养的基本问题

1.1 信息素养的概念以及分析

信息素养其实最开始是从图书馆素养演变发展而来的。对于高等院校的图书馆,其素养主要指大学生充分利用图书馆资源,然后解决问题并做出决策。随着信息技术不断发展,使得信息技术已经成当前社会的一大生产力,而这种信息素养已经不再局限于图书馆,进而拓展到整个社会当中。实际上,在欧美日等发达地区,信息产业已经成为其国民经济当中的重要支柱,其已经完全脱离了实体经济,成为一种新型的经济。由于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传统生活方式,使得人们的信息素养在这种条件下得以进一步拓展。

总体来说,当代大学生的信息素养主要有四个方面的内容:首先是信息意识,也就是大学生对于信息的自我反映,信息意识是驱动大学生生活的精神动力,同时也是人类日常生活的必备技能之一。其次是信息知识,这也是人们对自有的活动所必需的知识,传统社会当中包括传统文化、语言类知识等,在现代社会当中还包括信息技术、信息理论等。第三,信息技能。这是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手段,其包含了发现、获取、评价、处理、运用、创造等阶段,由于不同的人的智商有所不同,因此所具备的信息技能有所不同,这也是导致信息社会差异的重要原因。第四,信息道德。是指人们在信息社会当中,其所有行为当中的道德,也就是在信息被发现、获取、评价等过程当中所有表现出来的规范,这里的信息道德与传统道德相辅相成,传统道德是信息道德的基础,也是人们在现代社会当中的行为规范。

1.2 信息素养对于当代大学生的重要性

21世纪以来,我国面临的竞争已经涉及到方方面面,对于一个国家来说,人才储备是决定该国竞争力的核心因素。高等学府作为国家培养人才的基地,如何才能不断提高我国综合国力,实现伟大的中国梦,是关系到国家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因此就要在高等院校内积极推进信息素养教育,努力使我国大学生成为当今社会的栋梁之才。

在信息社会当中,信息素养教育成为当代高等教育的重要课程之一,这也是大学生进入社会的必备素质之一。现代大学生的信息素养是决定未来我国社会发展状况的重要因素,因此在高等院校当中要积极开展信息素养教育。首先要高瞻远瞩,不断调整信息素养教育方法、方式、思路等,努力和世界接轨,使得大学生在校期间就能够学到与社会接轨的信息技术,具备较高的信息素养,进而使得大学生踏入社会后就具备信息发现、获取、处理等方面的能力,从而在人生道路上不断进取,因此高等教育应该更加重视大学生的信息素养教育,这也是他们踏入信息社会的重要条件。

2 当代大学生信息素养的基本概况及问题探究

由于我国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来自农村,其对信息发现、获取、处理等方面的能力稍弱,同时对于糟粕信息的辨识能力较低,使得我国大学生的整体信息素养远低于发达国家。根据教育部门的有关统计,在大学生四年学习生活中,前三年有超过70%的大学生未使用过中文文献检索工具,而几乎99%的大学生没有使用过外文文献检索工具,只有在毕业季,大学生迫于撰写毕业论文的压力而去使用文献检索工具,能够很好地使用中文文献检索工具的大学生也仅仅只有45%。而能够使用外文文献检索工具的大学生只有不到5%。还有很大一部分大学生对图书馆的基本结构并不了解,大多数价值较高的图书常年无人借阅,这些现象都反映了我国大学生信息素养不容乐观。

造成我国大学生信息素养较差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1)我国长期以来重视应试教育,使得我国大学生更多地重视考试成绩,而忽视了信息素养教育,使得高中生进入大学之后,才真正接触到信息教育。(2)我国高等院校信息素养教育对大学生的引导作用不够,使得大学生更愿意玩游戏、聊天等,而不太愿意通过信息素养教育来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使得大学生在信息辨识方面出现了问题。在我国高等院校中,对大学生的信息素养教育通常局限在如何利用图书馆借阅图书、查资料,如何利用网站搜索文献等,而对于除此之外的教育几乎空白。而缺乏深度和广度的教育教学方式,使得学生片面地认为信息素养教育并没有实际价值,这也是导致我国信息素养教育落后的重要原因。(3)当前高等院校的硬件资源落后,学校计算机系统仍然停留在XP系统,而带宽也很窄,使得大学生宁可使用自己的计算机或智能手机,也不愿使用学校的计算机,因此使得学校缺乏对大学生的有效监管。从而使得大学生在不甚完善的信息环境中缺乏应有的判断能力而误入歧途。从以上问题来看,每一个人的信息素养的高低,都直接关系到我国社会发展水平,影响我国综合竞争力。

3 高等院校信息素养教育的主要策略

3.1 将信息素养教育融入到其他学科教育当中

在当前教育体系当中,要将信息素养教育融入到每一门课程当中,让大学生接受课程教育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掌握信息技能,同时能够促进大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这样就能够逐渐提高大学生的信息素养。

由于我国每年都面临着大学生就业压力,而从就业市场反映的状况来看,大学生虽然具有较扎实的专业知识,但是由于对信息的接受、处理、掌握能力较低,而不能很好地胜任岗位工作,而信息素养又是用人单位除了专业知识之外最为看重的必要素质之一。大学生的信息素养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必须在日常的学习当中,通过大量的实践才能得以培养和提高的。因此在互联网条件下,学校应该主动加强信息素养教育,并制定一套切实可行的教育方案。

3.2 创造良好的教育资源

对于大学生的信息素养教育,首先高等院校要具备相应的硬件设施,同时定期更新计算机、数据库等。当前我国大部分高等院校都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硬件设施,同时每一所高校都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校园网,将学校的资源放在校园网络上,这样就能够促使大学生登录校园网站,从而为大学生提供了接触海量优质的信息资源的机会。同时加强网络教育,使得校园网成为大学生接受信息素养教育的中心平台。

3.3 专门建立一支具有较高信息素养的师资队伍

当前我国高等院校的教育工作仍然停留在书本教育这个层面,而使用网络教学等方式依然较少。因此应该主动加强网络教育,将教学课堂由教室延伸到网络当中。为了进一步加强信息素养教育,有必要对当前高校教师进行信息素养教育培训,努力提升教师的信息素养,这样就能够为提升大学生的信息素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3.4 创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和社会环境

首先要积极发挥家庭在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当中的作用。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作为父母,其任何言行都可能直接或者间接地影响儿女的成长。从这个角度来说,家庭教育对于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的影响力更为重大。家长在对孩子进行信息素养教育过程当中,也提高了家长自身的信息素养,通过与孩子相互学习、相互监督,从而不断提高孩子的信息素养。

其次要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在这个过程当中,要明确当前网络主流价值观,从国家利益、集体利益的角度出发,营造一个符合道德规范的网络环境。国家通过法律等手段,建立互联网文明行为规范。由于当前对大学生缺乏有效的管束,使得大学生长时间借助互联网聊天、玩游戏等,从而误入歧途。为了杜绝这种悲剧的产生,需要加强网吧、互联网等监督管理,通过建立防火墙等方式来避免大学生误入歧途。同时要制定有关法律法规,切实有效监管我国互联网环境,使得大学生能够在一个健康有序的网络环境下纵横捭阖,从而提升我国大学生整体的信息素养。

4 小结

总之,从全球来看,国民信息素养越强的国家,其综合国力也越强。我国在改革开放之后,已经逐渐意识到信息素养的重要性,为了实现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因此必须大力发展素质教育,努力提高大学生的信息素养,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这样就能够有效提升我国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在高等院校中要将信息教育作为未来教育方式的发展方向之一,同时应该汲取欧美国家的先进经验,在不同课程当中都融入信息素养教育,逐渐提高大学生的信息素养,从而使得我国在未来国际竞争当中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基金项目:本文系教育部信息化教指委2015年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研究课题“网络环境下大学生信息素养的培育途径”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5LX093)

参考文献

[1] 王锦贵.论信息素质.大学图书馆学报,2006(1):33-37.

[2] 刘孝文.信息素养评估指标体系研究.硕士学位论文.保定:河北大学,2006.

[3] 柯平.信息素养与信息检索概论.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5.

猜你喜欢

信息素养教育网络环境
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定位探析
“互联网+”时代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模式构建研究
论信息素养教育对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
网络环境下中职计算机教学的探析
浅谈MOOC时代的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
试论高校图书馆在网络环境冲击下的人文建设
网络环境下的大学生道德与法治教育浅析
社会性软件在中小学生信息素养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网络环境下的商务英语课程资源库的建设研究
网络视域下初中作文教学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