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培养小学生语文自主学习的能力

2016-05-30王炳珊

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 2016年11期
关键词: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小学语文

王炳珊

摘 要 传统的学习方式窒息了人的思维和智慧,摧残了人的自主学习兴趣和热情,不仅不能促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反而成为了学生快乐成长的巨大阻力。而“自主学习”是与传统的“被动学习”“机械学习”和“他主学习”相对的学习方式,它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所在。因此,本文将对自主学习的内涵进行分析,并对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语文自主学习能力提出几条具有参考性的策略。

关键词 小学语文 培养 自主学习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1-0023-02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作为语文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学到语文基础知识掌握语文基本技能,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怎样学习,掌握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能够自己去获取知识,从积极意义来说,课堂“教学”正是为了课外“自学”,“教”是为了不需要“教”(叶圣陶语)。在平常教学工作中,必须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1.要留给学生充分的自学时间

传统的教学理念使不少教师把课堂当作了展示自己的舞台,在不知不觉中垄断了学生的学习主权。而作为学习的主人——学生,本应该具有自己支配学习时间的权利。因此,要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就必须保证学生拥有自己支配的课堂自学时间,这是自主学习的关键所在。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有安静地自读自悟的机会,真正落实从学习过程走向知识的体验,达到自主的效果。

2.要确保全体学生的参与

课堂教学应避免由少数学生的活动代替多数学生活动,使所有学生都能够跳一跳摘到果子,享受成功的喜悦,继而以更饱满的热情参与下面的学习。对“学困生”还要有一个倾斜政策,不但要多给他们吃偏饭的机会,还要为他们创造成功的条件。

3.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激发学生的兴趣,课堂导入这一环节是关键的一步,很多老师的新课导入,往往是千篇一律,长此以往,学生只好换一种遵守纪律的方式:有的悄悄地画起画来;有的用向老师瞪眼来发泄心中的不满。这样的课堂是不会收到好的学习效果的。实践证明,在情绪高昂的状态中学习的效果大大高于情绪低落时的学习效果。因此,教师应该多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教师应当做引领学生发展的导师,教给学生“捕鱼”的方法

1.教给学生预习的方法

第一步: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基本内容并划出不懂的字并查字典;

第二步:找找与课文有关的资料,如作者的生平、写过的作品及与课文内容有关的材料等;

第三步:再读课文,使自己能独立地把课文读熟;

第四步:三读课文。了解课文讲了什么?

第五步:四读课文。画出文中你觉得重要或优美的词语和句子,把自己的感受或理解写在旁边。

2.教给识字方法,使学生会识字

“学习方法如同一把打开知识大门的金钥匙。”课堂教学中,当学生遇到了不认识的字时,先不要轻易地告诉,要指给学生一条探究识字方法的途径。如在学习汉语拼音之前,我先引导学生正确、流利地读,最后达到熟读成诵;然后缩小语境读词、读字;当遇到不认识的字时,引导学生回顾这个词或字在哪儿。学生通过回顾短文内容找到字、词所在位置,就会很快读出字、词的读音。在学习汉语拼音的过程中,除了引导学生问老师、问同学外,还要鼓励学生借助拼音拼读,学完拼音后遇到不认识的字尽量借助拼音独立解决。这样既巩固了汉语拼音,又为学生以后形成独立识字能力奠定了基础。

3.综合运用识字法,使学生能独立识字

一段时间后,学生基本上能够掌握常用的识字方法,对听读识法亦能熟练运用。同时,可引导学生掌握一种新的识字方法——猜读法,即当遇到不认识的字时,可结合上下文猜这个字的读音,然后采用“听读法”验证猜得是否正确。教学中,应经常综合运用听读和猜读这两种识字方法,在反复运用中熟练掌握这两种识字方法,并能主动运用,使之逐渐内化为一种能力,即独立识字能力。

4.引起阅读兴趣,让学生通过更多的方式来学习

我认为,最好的办法就是老师和学生一起读。因为老师在学生心目中有着特殊的地位和作用,学生往往想了解老师的学习经历,利用学生的这一心理,我一有时间就呆在教室里,把自己最喜爱的书推荐给学生,我和我的学生们聊莎士比亚的“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聊冰心的“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聊那些读了一辈子也忘不了的著作文章;聊所有我知道的和学生感兴趣的书籍,就这样影响了大批学生行动起来。在我的带动下,抽时间读书成了班里很自然的事情,同时我也和学生们有了许多共同的话题。

三、注重学生质疑,为其提供领域空间,培养自主探索精神

首先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学生摒弃疑虑、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前提之一。教师要尊重每一个学生,相信他们都能提出问题,促使学生树立起乐于质疑问难的信心。教师还要放下架子,主动以平等的朋友式的态度融合到学生的学习活动中,和学生一起质疑、探究,从而使学生在平等的和谐氛围中大胆地质疑问难。

其次要巧用矛盾,激发学生质疑兴趣。学生对所学内容感兴趣,才能调动其积极性,打开其思维,积极进行探究,不断提出疑难。因而,教学中教师要千方百计激发学生质疑的兴趣。如《养花》一课,老舍先生通过许多件事来写养花的乐趣,有的学生体会不出来,我是这样引导学生质疑的:这些事中,哪些难以体会出养花的乐趣?学生纷纷举手指出,老舍先生抢搬花草累得腰酸腿疼为什么还认为是乐趣?老舍先生的花儿被砸死了三十多种一百多棵,都伤心得落了泪,为什么还说是乐趣?抓住这两个疑难之处,我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研究,从而体会到老舍先生从艰苦的养花劳动中感到苦中有乐。

参考文献:

[1]欧阳芬.有效教学的基本功5:新课程下中小学教师学法指导技能[M].北京:中国出版集团,2008,(7).

[2]张洪玲,陈晓波.新版课程标准解析与教学指导(小学语文)[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05).

[3]张跃进.小学语文教师(2015版)[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5.

(责任编辑 曾 卉)

猜你喜欢

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小学语文
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性别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