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内休闲制约(1990—2014年)研究进展与启示

2016-05-30袁箐

现代商贸工业 2016年13期
关键词:国内

袁箐

摘要: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休闲已成为国内民众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制约休闲发展的各种因素伴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而不断产生,对休闲制约的研究极具必要性。因此,对中国知网(CNKI)中1990年1月至2014年10月间的国内休闲制约相关文献进行检索,梳理、分析。从国内休闲制约的研究状况(时间进程、研究者空间分布、研究机构及研究数量分布)、研究内容等方面分析了休闲制约在国内的发展态势,发现我国休闲制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具象化制约因素和制约因素对研究对象的负影响。最后,提出关于理论构建、研究方法与内容、研究人员三方面的休闲制约研究建议,为后续理论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休闲制约;国内;研究进展与启示

中图分类号:D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6.13.062

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民众闲暇时间的增多,休闲已呈现大众化趋势,国民休闲的大格局正在形成。然而在休闲产业红火发展的表象下,制约因素亦逐渐凸显。在国外对休闲制约研究步入成熟之际,国内休闲制约的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休闲制约是限制休闲偏好形成或阻碍人们参与、享受的因素。其研究路径是先根据经验,设定可能会制约某类休闲活动发生的因素,然后再对这些已设定的因素进行深入的实际调查分析,得出实际制约休闲活动发生的因素,并发掘其深层的制约机制。对休闲制约的研究能更好的把握国内休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为我国休闲制约理论的逐步完善和发展、休闲产业的整合提升提供理论依据。

1 国内休闲制约研究背景

我国对休闲的认识主要以旅游的相关研究为基础,后逐渐引渡到对休闲的本质研究。上世纪90年代对旅游行业的初期探索为国内休闲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2001年11月在杭州召开的首届“中国休闲经济国际论坛”成为中国休闲产业正式发展的积极信号。此后2009年国务院41号文件《国民旅游休闲纲要》明确指出:要从休闲时间、休闲环境、休闲设施、休闲产品、休闲公共服务与质量、政府与市场的监督管理等重要的制约休闲发展的方面来提升国民休闲的质量与效用;2014年国务院31号文件以可持续发展和科学性为根本,提出立足环境、市场诚信及交通状况等阻碍休闲发展的关键点着手,将休闲的制约因素重新进行归类整理,为国内休闲产业的可持续性发展建立政策基础。相关法规意见促进了国内休闲产业的健康、有序发展,为休闲制约的提升过程提供坚强后援。

2 国内休闲制约研究

本研究通过中国知网(CNKI)以“休闲”、“休闲制约”、“休闲阻碍”、“休闲障碍”、“休闲”加“制约”、“休闲”加“阻碍”、“休闲”加“障碍”为关键词,在“篇名”条件下检索了1990年1月至2014年12月间的相关文献,共发现133篇,剔除无关报刊与杂志后,剩余83篇,而同时期内的“休闲”主题研究达到32542篇,休闲制约研究仅占休闲研究总量的0.3%。

2.1 文献的基本情况

时间进程:

从时间上来看,休闲制约研究最初并不为学者所重视。国内涉及该内容的研究源于台湾。1988年曾谁芬的硕士学位论文《工作、生活目标与休闲参与之研究》,但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休闲制约研究。正式研究始于2003年赵龙“大学生运动休闲阻碍因素的分析”,05年开始出现以休闲制约为主题的研究,此后相关研究数量呈上升趋势。2013休闲制约的研究达到历年高峰,相关研究14篇,占总体研究的(共83篇)的169%。具体趋势如图1所示。

从图1可看出,我国休闲研究发展较早,到2011年时达到一个研究高峰期。而休闲制约研究直到2003年才出现第一篇文献,从2003年到2014年这十余年中,休闲制约研究有3个明显的波峰,分别是2003年(2篇),2008年(10篇)和2013年(14篇),发展趋势大致与休闲研究相似。值得注意的事,休闲研究的顶峰期2011年却是休闲制约研究的低谷期,二者呈现明显反差。另外,从整体研究数量来看,国内对休闲制约研究的关注仍旧不足,对休闲发展的消极因素的重视程度不足。

2.2 休闲制约的研究内容

通过对83篇相关文献内容的整理,国内休闲制约研究的主要内容如表1所示。

由表1可知,目前我国休闲制约研究主要分为两大块内容:休闲产业的制约和休闲群体的制约。休闲产业制约研究中涉及到休闲产业(3篇,占文献总量的3.6%)、休闲旅游(7篇,占文献总量的8.4%)、休闲体育(26篇,占文献总量的31.3%)、休闲经济(2篇,占文献总量的2.4%)、休闲农业(5篇,占文献总量的6.0%)、城市(5篇,占文献总量的6.0%);休闲群体制约研究中涉及到学生(12篇,占文献总量的14.5%)、女性(8篇,占文献总量的9.6%)、老年人(5篇,占文献总量的6.0%)、教师(2篇,占文献总量的2.4%)、男性(1篇,占文献总量的1.2%)、居民 (1篇,占文献总量的1.2%);另外还有三篇研究综述,其中两篇以国外休闲制约研究现状为主。可以发现,休闲体育、休闲旅游、学生群体、女性群体四类视角为国内休闲制约研究的热门方向,文献数量较多;而休闲产业、休闲经济、男性群体与居民四类视角文献数量较少,受关注程度较低。

2.2.1 休闲产业的制约

休闲体育。体育活动是休闲产业中民众参与最为直接与便利的板块。宏观层面上,研究者们认为经济发展水平、管理体制、市场化程度、消费水平、产品创新能力、投资配套水平、人才资源、场地数量、闲暇时间等是阻碍我国休闲体育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微观层面上,研究者们以不同群体(学生、女性)、地域(浙江省、陕西省)、特殊体育活动(自行车运动)为切入点,调研了不同背景下的休闲体育发展制约状况,并就相应问题分析了解决途径。目前休闲体育制约研究已较为全面,但在基础理论的构建上仍有不足。

休闲旅游。旅游是休闲的重要途径。一方面,研究者们主观认为假日客流的供需冲突、休闲旅游产品开发滞后、品牌宣传落后、社会支持缺乏、国民收入水平等问题是制约我国休闲旅游发展的主要原因;另一方面,时间因素、交通因素与学习因素是主要制约因素,而经济因素的影响正逐渐下降。目前国内休闲旅游的制约研究中,以定性分析为主,实证研究较少,而仅有的实证研究所探索的地域范围有限,缺少以全国为调研基础的研究。

城市休闲。董二为就韩国首尔的城市休闲制约与健康问题进行实证调研,发现金钱、时间等12项制约因素;而该研究者对中国六城市(北京市、上海市等)采用民族志法调研,发现8项制约因素。而有关武汉市、曲靖市、福州市三地的城市休闲制约研究则均采用定性方法,通过需求、供给、资源等多角度对阻碍当地休闲发展的要素进行归纳总结,认为城市休闲的制约管理应主要由政府引导,才能从根源解决问题。

休闲农业。目前休闲农业的制约因素研究认为缺乏统筹规划、标准不健全、从业人员整体素质不高、宣传推介力度不够是制约我国休闲农业发展四大问题,标准化、市场化、组织化是解决上述问题的路径。未提出因地制宜的有效建议,未来应结合定量方法,改善结论的客观性与效用。

休闲经济与休闲产业。研究认为休闲消费观念和休假制度、休闲经济,产业研究的理论系统化程度、法律法规无法满足对实践的有效指导与规范等是制约我国休闲经济提升的重要因素。国内对这两个议题的制约研究极少,休闲经济制约的研究时间集中于2005与2006年,而休闲产业制约的研究也全为2010年之前,缺乏具有时效性与使用定量方法的实证性文献。

2.2.2 休闲群体的制约

学生群体。学生是休闲活动参与的重要群体,尤其是大学生,拥有充足的闲暇时间与定量的生活费。研究中使用定量方法的实证研究中多以戈比的三重制约理论为基础,而使用定性方法的逻辑分析研究则根据切入点的不同得出细化因素,如赵龙认为学校教育、个人内在、场地设施及家庭环境是主要制约因素,而周星则认为心理、人际、性格、思想、消费、设施与组织问题才是制约发生的原因。另外,也有研究对不同地区的学生进行了实证对比,江宗岳的研究发现台北高中生由于在休闲活动中的新媒体运用得当且投入较多,因此整体休闲制约水平低于上海市高中生;乔光辉对比了中韩大学生的休闲制约差异,发现韩国学生因同伴问题而制约休闲参与的影响最大,而中国学生则因时间问题阻碍了休闲的参与。整体而言,大学生群体的休闲制约研究全面而细致,但对其它学龄阶段群体的研究仍较少。

女性群体。该主题主要对城市中的职业女性休闲制约因素进行探索。多数实证调研量表受戈比三重制约理论的影响,总结出以人口统计学特征及类似个人制约、人际间制约及结构制约的阻碍因素,这种结论也是多数采用统计学测量方法的研究所普遍使用的。仅有陈楠等的实证研究是基于戈比三重制约理论的归纳再创新,他认为认知制约、周边制约、自身制约及经济制约是阻碍都市女性休闲的主要因素,且认知制约对该群体参与休闲活动的满意度影响力最大。目前,关于女性休闲制约的研究主要以大城市、职业女性为主,缺乏对中小型城市仅有一篇和无职业女性(如家庭主妇、农民)的研究,空间与职业维度的普遍性、代表性较低。

老年群体。老年人群的休闲制约研究同样以大城市为主,研究者分别对南京市、长沙市、合肥市、开封市进行了实证调研。几篇文献均使用定性定量结合方法,采用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算并得出制约因素。研究认为除传统的三重制约因素和年龄外,经济、社会、职业状况及场所是制约老年人参与休闲活动的重要原因,该结论不乏与调查对象城市相关;而荣培君对中小城市——开封的探索发现居住状况和文化程度才是阻碍老年人参与休闲的主要因素,反映了不同城市规模与等级对同一群体研究带来的不同影响。

教师群体、男性及居民。研究这三类群体休闲制约因素的文献目前较少,均是采用问卷调查法对研究对象的基本休闲状况进行统计,且问卷设计过程中以戈比三重制约理论为基础,故研究结论有较高相似度。值得注意的是厉新建关于男性休闲制约的研究,他认为研究者不能以主观意识去判断男性休闲制约比率一定低于女性,且男性休闲同样存在障碍,并非不值得关注;其次,男性休闲质量的提升不是以女性休闲质量为代价;而闲暇时间、设施场所及足够金钱是制约男性休闲的主要原因。

2.2.3 休闲制约相关综述

经整理共发现3篇综述,分别是2006年、2012年与2014年,其中两篇是对国外休闲制约研究进行综述,一篇是综合国内外现有文献进行对比研究,内容上各有侧重。王玮等的综述详细叙述了休闲制约理论的发展历程,详细介绍了Crawford & Godbey的休闲制约三重因素理论,并简单与国内旅游决策行为及感知研究进行了对比分析(2006年国内休闲制约研究处于起步阶段,文献较少);另外两篇综述作者相同,前后仅相隔2年,且都是以国外三大休闲期刊为文献数据检索来源,对国外休闲制约发展状况按照制约模型、影响因素、休闲主体三大内容进行了探索。2014年的文献增加了户外游憩板块的制约分析,并将更多数据陈述用图表代替,更为直观。但是,在总结对国内的研究启示时,仅从宏观层面分析未来休闲学及产业的理论机制构建和动向,并未以国内休闲制约研究的现状与内容为基础,提出更具有针对性的意见,这也正是本文撰写的初衷。

3 评价与启示

3.1 评价

国内休闲制约研究已有12年历史,虽与国外20多年的研究历程相比较短,且文献总体数量较少,但在研究的内容、方法、对象上已经形成一种全面高质的状态。对休闲制约研究内容的深入既是助力我国休闲理论的建设,还是实现全民参与休闲的一种过程。

(1)休闲制约因素的探索与运用上,国内研究多以Godbey的三重制约因素为主要模型,根据83篇文献对休闲制约因素的归纳总结,共有29篇文献直接将个人制约、人际间制约及结构性制约三个因素作为研究结论,占文献总量的35.0%。而其它制约因素的总结过程则是以“三重制约因素→量表建模或案例分析→多重制约因素”来实现新因素的归纳,但一些因素的内容过于宽泛,如经济因素、社会因素、政府因素等;一些则以人口统计学特征的差异性为因素(笔者认为这仅是对数据的陈述,缺乏根源性的追溯),如年龄、收入、学历等。整体而言,对因素间逻辑关系、因素产生的根源及作用机制的研究极为缺乏。

(2)目前,我国休闲制约主题与主体的研究较为全面,覆盖了诸如体育、经济、旅游、城市、农业等重点主题和职业女性、大学生、老年人等主要休闲主体。主题研究符合我国休闲产业的发展轨迹,而对休闲主体的研究却稍显单薄。国外休闲主体制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女性、青少年、残障人士、不同种族及老年人五类上,而国内文献仅能勉强分为六类(男性、教师、居民文献数量极少)。相比较而言,国内在残障人士、不同种族上的研究还未出现,研究者的群体选取视角仍有待拓展。

3.2 启示

由于休闲制约研究能为休闲产业发展中的阻碍性问题提供对策,所以该领域的相關研究将成为我国政府和学界的“黄金”关注区。未来国内休闲制约的研究应在以下方面进行重点改进:(1)理论构建。在制约因素的具象化上应对广义的普遍性制约因素和狭义的特定对象制约因素在现有成果上进行规范统一,达到标准化和模块化。而在休闲阻碍类型的划分上,应注意把握不同背景下的主次因子关系,做到符合中国国情。(2)研究方法与内容。推崇定性定量结合的研究方法,为我国休闲学科的建设积累更多实效性数据。同时增加对消极制约因素的关注,提升决策的可靠性。(3)关注更多休闲主体。休闲制约研究的一个本质是促进休闲参与主体的便捷性,改善更多的阻碍因素与消极因素,实现良好的休闲体验。目前国内休闲主体研究的对象群体仍较少,应将视野投入到更多群体中,让休闲制约研究更为全面。

参考文献

[1]程遂营.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国民休闲产品开发[J]. 旅游学刊, 2010, 25(5):1113.

[2]Jackson EL. Will Research on Leisure Constraints Still be Relevant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J]. Journal of Leisure Research, 2000,32(1):6268.

[3]王玮, 黄震方. 休闲制约研究综述[J]. 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6,17(3):370374.

[4]邹宏霞. 浅析我国休闲旅游发展的主要障碍与解决途径[J]. 商业现代化, 2007, (503):252253.

[5]林岚, 施林颖. 国外休闲制约研究进展及启示[J]. 地理科学进展, 2012, 31(10):13771389.

[6]施林颖, 林岚, 邱妍等. 国外休闲制约研究的特征与展望基于《Journal of Leisure Research》、《Leisure Science》、《Journal of Park and Recreation Administration》期刊[J]. 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 2014, 9(3):3544.

[7]曾谁芬.工作、生活目标与休闲参与之研究[D].台湾:私立东海大学,1988.

[8]赵龙. 大学生运动休闲阻碍因素的分析[D]. 成都:四川大学, 2003,(5).

[9]黄超群. 试析运动休闲发展的制约与促进因素[J].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2008, 28(1):911.

[10]喻坚. 制约我国休闲体育产业发展的因素探析[J]. 体育研究与教育, 2012, 27(2):1720.

[11]韩玉红. 我国休闲体育发展的制约因素[J]. 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2, 25(6):8586.

[12]李洪国. 制约我国休闲体育发展的困境探析[J].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13, 47(2):4751.

[13]魏烨. 河南大学生参与休闲运动的阻碍因素研究[J]. 搏击·武术科学, 2009, 6(2):8990.

[14]汤雪桃. 我国职业女性休闲体育的制约因素分析[J].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 2011, 105(3):436437.

[15]于可红, 钱利安. 浙江省金融系统职工参与休闲体育制约因素的调查分析[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5, 28(1):2932.

[16]姜健. 陕西省休闲体育产业面临的问题及制约因素分析[J]. 吉林体育学院学报, 2012, 28(4):4143.

[17]王苏. 自行车休闲活动的休闲阻碍、休闲涉入与休闲利益的关系研究——以四川省德阳市自行车大联盟为例[J]. 西部经济管理论坛, 2013, 24(1):9296.

[18]历新建, 张飞飞, 华云. 中国男性休闲障碍的现状研究[J].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4, (5):1116.

[19]汤颖松, 魏莉. 休闲度假旅游在我国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对策研究[J]. 企业活力, 2008, (6):3031.

[20]陈世斌. 杭州城区“最具出游力”人群休闲旅游障碍性因素的实证分析[J]. 地理研究, 2005, 24(6):982991.

[21]董二为, 冯格群, 叶丹. 城市休闲制约与健康研究[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2, 42(1):4467.

[22]盖瑞·奇克, 董二为. 中国六城市休闲制约因素研究——以民族志学的方法[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29(1):3142.

[23]陈思路. 城市公园中的休闲制约研究初探——以武汉市为例[D]. 武汉:华中农业大学, 2008.

[24]潘孝军, 董晓梅. 曲靖构建休闲城市的制约因素分析[J]. 商业经济, 2014, 444(4):5455.

[25]施林颖. 福州市休闲空间使用的制约研究[J]. 福州: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13.

[26]段亚光. 关于突破制约我国休闲农业发展问题的几点思考[J]. 中国乡镇企业, 2012, (8):4043.

[27]王成云, 管友桥. 发展休闲观光农业的主要障碍及制度创新[J]. 中国国情国力, 2009, (2):6364.

[28]李黎炜. 浅谈伊犁地区发展休闲农业的有利条件与制约因素[J]. 乌鲁木齐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07, 15(4):3841.

[29]苑晓赫. 长春市双阳区发展乡村休闲游制约因素及破解路径[J]. 现代企业教育, 2014, (24):525526.

[30]王琪延. 制约我国休闲经济发展的10大问题[J]. 小康, 2007, (37):27.

[31]王慧, 杨坚争. 我国休闲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对策[J]. 价值工程, 2005, (1):57.

[32]刘红玉. 我国休闲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对策[J]. 泉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 2006, 24(5):7477.

[33]蔡飞, 樊春梅, 刘叶飙. 中等城市休闲产业发展障碍分析及对策研究[J]. 城市发展研究, 2009, 16(11):107111.

[34]梁若雯, 于可红. 浙江省高校高年级学生休闲制约因素的调查分析[J]. 中国体育科技, 2003, 39(11):2730.

[35]郑宁. 大学生休闲态度与休闲阻碍的关系研究[J]. 青年探索, 2008, (4):7881.

[36]周星. 大学生日常休闲活动的动机与障碍[J]. 中国青年研究, 2005, (8):8083.

[37]江宗岳. 上海台北高中生参与休闲体育活动阻碍因素的调查研究[D]. 上海:上海体育学院, 2013.

[38]乔光辉. 在韩中国留学生和韩国大学生休闲阻碍因素比较研究[J]. 学术探索, 2012, (11):5557.

[39]黄丹. 城市已婚职业女性休闲参与和休闲制约因素——基于湖北省黄石市社会调查的分析[J].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 29(5):7275.

[40]陈楠. 中韩都市女性休闲阻碍因素比较研究——以北京市与首尔市为例[J]. 现代商贸工业, 2010, (21):134136.

[41]陈楠, 乔光辉. 基于休闲阻碍因素的都市职业女性生活满意度研究——以北京市为例[J]. 兰州学刊, 2010, 200(5):103106.

[42]黄丹. 城市已婚职业女性休闲参与和休闲制约研究——以湖北黄石为例[D]. 武汉:华中师范大学, 2008.

[43]刘慧. 长沙市老年大学学员休闲现状及休闲参与障碍分析[J]. 企业家天地, 2008, (11):142143.

[44]赖国毅. 都市老人的休闲偏好与休闲制约研究[J].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 2011, 27(10):5055.

[45]荣培君. 老年人休闲行为及其制约因素研究——以开封市为例[D]. 开封:河南大学, 2012.

[46]杨艳玲. 高校教师工作压力、休闲需求、休闲阻碍及其关系的研究[D]. 重庆:西南大学, 2008.

[47]刘红霞. 衡水市居民休闲行为制约及对策研究[J]. 绿色科技, 2013, (9):266268.

猜你喜欢

国内
2006—2015年国内大学生学习动机研究现状统计分析
基于文献计量分析的国内农业生态补偿研究态势
浅析国内会计准则和香港会计准则的差异及两地准则趋同建议
国内关于Have的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