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财政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

2016-05-30刘芳

中国经贸 2016年18期
关键词:改进建议问题

刘芳

【摘 要】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财政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并初步形成了公共财政体制,对我国传统财政工作提出了巨大的挑战。预算管理作为财政工作的重要基础,在全新的公共财政体制下,传统预算管理工作存在的不足之处日渐突出,如何调整财政预算管理工作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文章财政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最后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改进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财政预算管理;问题;改进建议

一、前言

目前,财政预算是年度内一项基本财政支出计划,该计划经过法律程序的严格审批,具有法律效力,不会因为某个部门、个人的改变而发生变化。财政预算管理质量高低与我国社会经济建设存在非常密切的关系。但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我国财政管理水平并不高,且预算管理理念尚未深入人心。因此加强对财政预算管理中存在问题及改进建议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财政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财政预算管理工作经过多年发展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为我国相关领域发展提供了一定支持。在实践中,良好的财政预算管理能够对拨款范围、标准等进行科学合理的界定,最大限度上提高资源利用率,为各项事务有序开展提供支持。但从财政预算工作细节来看,其中还存在很多问题和不足之处,不利于财政预算工作发挥积极作用。具体来说:

1.预算编制不够细化

公开、平等性是财政预算管理的基本原则。由于预算涉及内容较多,且与政府政治经济活动存在密切联系。因此在进行财政预算管理时,要做到公开公正,使资源能够符合各方利益。但实际工作中,对于“预算如何支出”,公众并不了解。究其根本是预算编制过于粗糙、不够细化所致。现行预算体系当中,主要分为“类”、“款”、“项”、“目”4个方面,多数预算仅能够到达“类”,偶尔细化到“款”,“项”、“目”基本没有。预算编制不够细化,将会留下很多漏洞,失去了预算积极作用。

2.财政预算支出结构不合理

我国财政体制改革进程不断深化,但传统高度集中的财政体制深入人心,对财政预算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表现最为明显的是预算支出结构不合理。如针对教育这一方面来说,对教育投入逐年增加,但截至到2015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仅占GDP的4%,与世界平均水平存在一定差距,过高的教育私人支出,压缩了私人消费空间。此外,卫生、社会保障等方面也存在此类问题。

3.预算追加或调整不严格或流于形式

现阶段,地方财政预算预留资金较多,为年终安排追加预算,甚至一些地方追加预算过多过滥,具有较强的随意性,严重威胁到预算严肃性和权威性。不仅如此,出现这一问题,还会助长一些部门、单位跑要资金现象,给腐败埋下了隐患。根据新《预算法》来看,人大需要对财政预算进行编制、审批及执行等环节进行监督和管理,但实际工作中,人大并未将该项工作落实到实处,使得监督流于形式。

4.尚未将财政拨款结转结余资金纳入预算管理

结转结余资金作为财政预算执行与管理的延伸,在实际工作中,一些部门过于关注资金分配及收支,忽略了该项工作,导致财政收支矛盾愈发明显,且影响了资金利用率,出现资金闲置、浪费等情况。

5.预算编制与执行存在较大差异性

预算编制与执行差异性表现在预算编制漏洞百出,难以执行。在实际工作中,很多采购预算与部门预算没有同步编制,政府采购预算在执行中缺少资金的有效支持,最终导致采购预算执行率不高。

三、财政预算管理中问题改进对策

1.合理制定编制方法,细化预算编制

编制方法作为财政预算管理工作中的基础和前提,编制方法合理与否直接影响预算质量。因此改革财政预算编制是提高财政预算管理质量的有效手段。第一,要进一步细化预算编制内容,积极实施零基预算办法。第二,细化各个环节,确保每个步骤内容都要明确、清晰,且制定出对应的计划方案。第三,减少重复支出现象的发生,最大限度上提高政府资金利用率。确定合理的编制方法,才能够确保预算计划更加科学合理,指导单位工作顺利开展。

目前,我国预算科目多为一级分类,鲜少有二级分类,明显滞后于国外发达国家。如芬兰公布的预算表上清单上能够细致到吃饭人数、点菜人数及菜单价格。因此我国科学学习和借鉴。如针对一般公共服务来书,可以设置人大、政协及海关等款科目,其中人大事务下还应设置会议、餐饮等项科目,也能够细致到一张桌子、一顿饭。只有这样清晰、明确的财政支出,才能够让公众看得明白、看得清楚。

2.优化预算支出结构,合理确定支出范围

我国正处于市场经济转型阶段,针对财政预算支出结构来说,应进一步优化,做到该财政承担的,予以满足,反之要坚决退出,解决财政“越位”和“缺位”情况,确保财政预算职能归位。另外,还应解决预算编制时间不合理问题,整合内外资金管理,实现对预算工作的统一管理。针对支出范围来说,应适当增加教育、科技及卫生等方面的开支,重视对生态环境保护,逐步减少行政事业费用,节省更多资金改善民生。

3.重视预算管理法制建设,避免预算形式化

法律制度是预算管理工作的关键,建立完善的财政法律体系能够显著提升预算管理工作质量。通过法律建设,能够使得预算工作人员逐渐树立依法理财观念,并处理好预算工作与相关法律之间的协调工作,从而加快预算管理工作规范化、制度化进程,避免一些人为因素对财政预算管理产生消极影响。通常来说,预算编制一般应从每年年初开始,针对上一年预算执行结果进行绩效评价,然后对下一年度预算收支规模等进行预算,并按照既定程序提交给相关部门进行审批,对此可以实施标准周期管理,将预算工作延长至12个月,为细化预算编制,提高预算权威性和严肃性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在实践中,还应坚持无预算不支出等原则,使得预算执行更为严格。除了应急支出,一律避免追加。针对必须要追加的预算,可以列入到下一年预算安排当中。

4.完善财政预算程序,将结转结余资金纳入到预算中。

财政预算具有固定的程序,因此在工作中,要严格明确划分各自责任,按照既定的流程进行。针对财政预算出现的各类问题,应进行总结和评价,找到问题产生的原因,并及时调整和改正,直至找到正确的处理预算问题的对策。另外,在预算中,预算编制权和执行权要分开行使,提升预算管理工作权威性,从而保证每个程序公平公正。针对结转结余资金,可以建立资金定期清理机制,对资金进行分类处理,压缩资金规模。针对结转年度超限的资金,一律收回,进行统筹安排。

5.坚持针对性原则,按照编制执行预算

预算一经批准,务必要依法执行。因此要做到早准备、早计划和早安排。在提出预算时,应充分考虑各项业务对资金的需求,不能够盲目地铺摊子,且要关注本部门的重点,合理分配资金,最大限度上提高资金利用率。与此同时,构建内部控制制度,实现对预算的实时监督和控制,及时发现其中存在的管理漏洞,并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加以纠正和改善,使得预算管理工作越来越好。随着预算意识深入人心,对于预算管理工作的探索也要进一步加强,创新更多预算管理方法,不断提高部门预算管理水平。

四、结论

根据上文所述,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财政预算管理工作重要性越来越突出,其中存在的问题也日渐明显,直接影响我国财政预算管理质量及有效性。因此加强对财政预算管理问题的有效处理势在必行。在实际工作中,应针对现存问题提出针对性解决策略,加大对预算管理工作的监督力度,同时吸引相关部门及时参与到预算工作中,同时还应改革预算编制方法,明确预算管理工作权限划分,不断提高财政预算管理水平,从而促进为社会各领域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优质服务,充分发挥预算管理工作综合效益。

参考文献:

[1]黄爱莲.事业单位财政预算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剖析及对策[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15,(0)1:81-82.

[2]王珺.财政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5,(06):45.

[3]陈果.浅谈财政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经济信息,2014,(18):259.

[4]邹建.浅析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财经界(学术版),2015,(24):40-41.

[5]张秋萸.浅谈财政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商论,2016,(24):27-28.

猜你喜欢

改进建议问题
如何做好新时期水利行业的思想政治工作
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及其问题的调查研究
我国衍生金融工具会计确认的现存问题及改进建议
避开“问题”银行股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