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用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NICU新生儿感染的危险因素

2016-05-30陈斌孙利华

中国现代医生 2016年16期
关键词:胎龄通气体重

陈斌 孙利华

[摘要] 目的 探讨影响NICU新生儿感染的危险因素。 方法 将2011年10月~2015年10月入住我院NICU新生儿感染患者分为感染组(n=302)与非感染组(n=3500)。分别采用单因素与多因素分析影响NICU新生儿感染的高危因素。 结果 3802例NICU新生儿中,男婴略多于女婴,出生体重多集中于≥2500 g;逾一半新生儿胎龄≥37周;898例新生儿出现羊水污染;超过90%妊娠期合并感染;经单因素分析,感染组与非感染组新生儿在小于胎龄儿、出生体重≤1500 g、新生儿窒息、静脉营养及机械通气方面差异均具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经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NICU新生儿感染危险因素包括:小于胎龄儿、体重≤1500 g、机械通气及肠外营养(P<0.05)。 结论 影响NICU新生儿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较多,应加强对影响NICU新生儿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的监管,从而有效降低NICU新生儿感染的发生。

[关键词]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感染;危险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中图分类号] R181.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6)16-0044-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risk factors of the NICU neonatal infection. Methods From October 2011 to October 2015 patients with infection in neonatal NICU in our hospital were divided into infection group(n=302) and non-infected group(n=3500). The NICU neonatal infection risk factors were analyzed by univariate and multivariate analysis. Results In 3802 cases NICU newborns, the number of boys was slightly more than girls, the majority of birth weight concentrated in ≥2500 g; more than half of neonatal gestational age was≥37 weeks; 898 cases of neonatal meconium; more than 90% with pregnancies infection; By univariate analysis, infected and non-infected newborns in gestational age children, ≤1500 g neonatal asphyxia intravenous nutritional differences birth weight, and mechanical ventilation areas had significant statistical diffirence (P<0.01). After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the impact of risk factors of NICU neonatal infection included children small for gestational age, weight≤1500 g, mechanical ventilation and parenteral nutrition (P<0.05). Conclusion Many risk factors affect in the NICU neonatal infection should strengthen the supervision of these factors, thus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NICU neonatal infection.

[Key words] NICU; Infection; Risk factors;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室(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NICU)是指监护重症患儿与早产儿的特殊病室,能够很好地提高低胎龄出生的低体重儿或极低体重儿的临床存活率[1]。但是,NICU的创伤性诊疗技术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也会导致NICU新生儿获得性细菌感染的比例呈逐年升高的变化趋势,对新生儿的生命健康产生较大的不良影响[2,3]。所以,了解影响NICU新生儿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NICU新生儿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1年10月~2015年10月,我院NICU收治的3802例新生儿,其中感染组302例,其余3500例为非感染组。

1.2 筛选标准

1.2.1 院内感染组入选标准[4] (1)住院时间在48 h以上;(2)日龄<28 d;(3)符合WHO制定的关于新生儿感染的临床诊断标准。

1.2.2 院内感染诊断标准[5] (1)经胸片检查确诊为肺炎或者合并其他部位感染;(2)血培养呈阳性;(3)实验室检查情况:①血小板(PLT)水平在100×109/L以下;②白细胞水平上升或者下降;③CRP水平在8 mg/L以上;④微量血沉在15 mm/h以上;(4)感染相关非特异性表现:包括呼吸窘迫、24 h内体温波动超过1℃、呼吸骤停、喂养不耐受等。

1.2.3 院内感染组排除标准[6] (1)不符合上述诊断标准者;(2)临床资料不完整者或者中途死亡者。

1.2.4 对照组入选标准[7] (1)同期出生后入住我院的时间<48 h;(2)由于其他原因入住我院NICU的非诊断院内感染的新生儿;(3)不符合院内感染的新生儿。

1.2.5 对照组排除标准[8] (1)入院时间在48 h以内的新生儿;(2)处于感染潜伏期的新生儿。

1.3研究方法

收集患者的性别、体重、胎龄、合并窒息、羊水污染、静脉营养机械通气、妊娠期合并感染等。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相关危险因素。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

3802例NICU新生儿中,男婴略多于女婴,出生体重多集中于≥2500 g;逾一半新生儿胎龄≥37周;898例新生儿出现羊水污染;超过90%妊娠期合并感染,见表1。

2.2 NICU新生儿感染的单因素分析

经单因素分析,感染组与非感染组新生儿在小于胎龄儿、出生体重≤1500 g、新生儿窒息、静脉营养及机械通气方面,差异均具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2。

2.3 影响NICU新生儿感染危险因素的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

经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NICU新生儿感染危险因素包括:小于胎龄儿、体重≤1500 g、机械通气及肠外营养(P<0.05),见表3。

3 讨论

3.1 影响NICU新生儿感染的危险因素

3.1.1 小于胎龄儿与低出生体重 小于胎龄儿,又可以称之为“宫内发育迟缓”[9],主要指的是出生体重在同龄儿平均体重第10百分位以下,或者低于平均体重2个标准差的新生儿。主要包括早产、足月及过期小于胎龄儿三种类别。小于胎龄儿以足月小于胎龄儿为主,其体重一般在2500 g以下。本研究结果显示:NICU新生儿感染的发生与小于胎龄儿及低出生体重相关,二者均为高危影响因素。上述因素直接会造成患儿抵抗力大大降低,极易受到院内感染[10-12]。

3.1.2 机械通气 本研究结果显示:需要呼吸机进行治疗的患儿例数为180例(占4.73%),其中出现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儿数为49例(占27.22%),经单因素分析可以得知机械通气可能为影响NICU新生儿院内感染的高危因素,进一步Logistic回归分析,最终确定机械通气为影响NICU新生儿感染的高危因素。与相关文献资料报道结果相符。可能与如下因素相关[13-15]:(1)相关文献报道证实,清理呼吸道的频率与院内感染相关,即:清理时间越久,那么发生院内感染的概率也就越低。(2)手部直接或间接起到传播病原菌的效果,从而导致NICU新生儿发生院内感染。(3)无菌操作技术不够规范,医疗器械消毒不严格。

3.1.3 肠外营养 本研究结果显示:肠外营养是影响NICU新生儿感染的高危因素。目前,临床上尚未完全对肠外营养引起NICU新生儿感染的机制加以明确,可能为:(1)肠外营养液之中的脂肪中的乳糜微粒通过单核-吞噬系统进行吸收,从而抑制了IL-2活化淋巴细胞的活性大小;(2)脂肪乳剂属于细菌与真菌的良好培养基,从而促进某些细菌的大量增长与繁殖;(3)一般采用肠外营养患儿大多数并发开奶延迟的症状,开奶时间推迟会对肠道菌群正常构建的可能性产生一定的影响,肠道菌群建立处于异常状态,肠道黏膜出现损伤,失去了肠道的屏障功能。

3.2 预防措施

3.2.1 建立良好的监测系统降低早产儿与低出生儿 基于上述研究可以得知,NICU新生儿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包括:小于胎龄儿、体重≤1500 g、机械通气及肠外营养。首先需要一个理想的监测系统,除了常规的微生物培养监测NICU环境之外,应从分子角度来跟踪NICU环境的微生物情况。

3.2.2 构建规范吸收程序 有研究对规范吸收前后新生儿室内感染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显示:规范洗手能够很好地降低医院感染的规范。此外,医院应根据预防院内感染的基本要求,为NICU提供合格的吸收设备[15-18]。

3.2.3 提高患儿机体免疫力 提高患儿机体的免疫力,可降低新生儿院内感染,关于输注免疫球蛋白提高早产儿免疫力已经进行了大量研究,患儿感染时免疫球蛋白可促进疾病康复,但研究表明,预防性输注免疫球蛋白并不能降低新生儿感染。

综上所述,影响NICU新生儿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为:小于胎龄儿、体重≤1500 g、机械通气及肠外营养,应加强对这些因素的监管,从而有效降低NICU新生儿感染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苏绍斌. 98例NICU新生儿感染相关因素分析[J].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25(22):21-23.

[2] 徐金丽. 新生儿重症监护中心感染菌群分布特征及相关因素分析[J]. 中国医学工程,2015,23(9):196-197.

[3] 杜立中. 我国新生儿学科发展的现状与展望[J]. 中华儿科杂志,2008,46(1):1.

[4] 花少栋. 早产儿肺炎克雷伯杆菌感染75例分析[J]. 中华围产医学杂志,2012,15(2):95.

[5] 张晓岚. 加拿大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管理模式概要[J]. 中华儿科杂志,2013, 51(12):951.

[6] 王玉红,夏世文. 早产儿医院内感染危险因素及病原学分析[J].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09,11(12):980-982.

[7] 蔡成. 新生儿重症监护中心感染菌群分布特征及相关因素分析[J]. 医药导报,2011,30(3):379.

[8] 常立文. 为提高早产儿生存质量而努力[J].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0,18(5):353.

[9] 张艳丽. 重症肺炎患儿非发酵菌感染的临床分析[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23(15):3800.

[10] 洪辉波,陈萍花,郭少君,等. 2006~2008 年医院感染临床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调查分析[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20(6):863-865.

[11] Ann L,Anderson Berry. Health care-as sociated infections in the neonatal in tensive care unit,a review of impact,risk factors,and preventi on strategies[J]. New born &Infant Nursring Reviews,2010,10(4):187-194 .

[12] 胥冬梅. NICU 医院感染相关因素及护理对策[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22(17):3718-3719.

[13] 母得志,李熙鸿.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院内感染的影响因素[J]. 临床儿科杂志,2009,27(6):505-506.

[14] 付瑞红,温静静,李琳,等. NICU 医院感染相关因素分析[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4,24(1):105-106.

[15] 李桂萍,辛英. 新生儿病房医院感染的原因分析及对策[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21(3):442.

[16] 高晓玲,李晖,钟巧,等. 2013年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病原菌感染情况及耐药性调查与护理防控措施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14,52(35):109-111,119.

[17] 夏建新,胡娟娟.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医院感染的监测与控制措施[J]. 中国医学创新,2014,11(19):86-87,88.

[18] 都美玲,杨琳,牟飞飞.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高危因素分析[J]. 中国医药导报,2015,12(5):48-51.

(收稿日期:2016-03-12)

猜你喜欢

胎龄通气体重
给鲸测体重,总共分几步
不同胎龄、不同出生体重新生儿的首次肝功能指标的差异性
早期综合干预对小于胎龄儿生长发育、体格发育和智能发育等影响观察
称体重
不通气的鼻孔
实用无创机械通气技术进修班招生简介
你的体重超标吗
我为体重烦
不同胎龄胎鼠脊髓源性神经干细胞特性比较
通气汤联合艾灸防治妇产科术后腹胀4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