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就业导向的中职学校计算机课程体系构建

2016-05-30张松宁

科技创新导报 2016年17期
关键词:就业导向构建策略中职学校

张松宁

摘 要:进入21世纪以来,社会经济迅猛发展,教育的重要性日渐凸显,中等职业教育作为我国人才培养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来都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也是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主要手段,对人才的输送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随着高等院校的扩张,大批的毕业生开始涌入社会,就业形势非常严峻且学生竞争变得异常激烈,数据显示,近几年的中职毕业生就业率呈现递减的趋势。计算机课程是中职学校重点教学内容之一,也是企业对人才的主要需求,根据目前的就业情形,如果按照以往的教学方式,对课程体系的设置不做更改,就无法保证学生顺利找到工作,不利于培养高素质的毕业生。针对此现象,我国中职学校必须更加关注计算机课程的教学,基于就业导向进行课程改革,完善教学的内容,构建完整的教学体系,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更好发展。

关键词:就业导向 中职学校 计算机 课程体系 构建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6)06(b)-0145-02

计算机课程是新兴的专业课程,它涉及到新技术、新设备、新体系,随着计算机的普及与推广,该门课程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对课程体系进行改革与创新也就成为了大势所趋。现如今,市场经济深入发展,企业对人才的要求也变得越来越高,尤其是计算机人才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理论功底,还要具有高水平的操作能力,只有坚持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才能达成教学目标。据调查发现,由于大学毕业生数量的增多,中职计算机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呈下降趋势,很多学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岗位,在能力上与企业需求也不适应。从某种意义上而言,中职毕业生的就业情况直接影响着社会的稳定,是关乎全局的重要内容。因此,我国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坚持创新,对课程体系进行改革,并基于就业导向做出研究,从而确保学生更好发展。

1 就业形式分析

顾名思义,就业形式就是指大中专毕业生每年就业的形式,以及他们能否顺利找到实习岗位。现如今,就业难、难就业的问题已经成为了制约社会发展的主要问题,大学毕业生一直对就业感到头疼,很多学生为了暂时避开就业压力,不惜选择考研或远离家乡的方式谋求职位。另外,有数据显示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率是一年弱过一年,社会上还广为流传着一句话,“在就业率上,本科生比不上高职生,高职生比不上中职生”,技术型人才愈加成为了社会的新宠。但是即便如此,我国中职教学面临的问题也相当严峻,学生的就业水平较差,在某种程度上而言甚至影响了社会的稳定与发展,不利于学生的发展。

2 职业教育课程设置的依据和原则

基于目前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就业情况,各学校必须坚持改革,对课程体系进行重新设计,制定一系列改革的新对策,按照相应的依据和原则进行教学,通过指导文件安排课程。

2.1 课程设置的依据

无论中职学校的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如何变革,都必须遵照最基本的原则开展授课,以教育部颁布的课程标准为基础,对计算机课程进行重新制定,建立新的课程内容,明确职业学校对学生的培养方向和目标,并将其作为指导学生的新手段。但是课程体系的全面变革和创新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需要学校的强力支持,由于国家和中职学校的财力有限,政府在资金上投入较少,很多学校的设备无法及时更换,老旧设施无法提高教学质量,再加上计算机专业对实践要求高,课程设置缺乏基础设备的支撑必然会影响教学质量。因此,中职学校在计算机课程体系构建的过程中必须量力而行,结合学校的实际设置课程。

2.2 课程体系构建的原则

第一,实用性原则。所谓的实用性原则就是中职学校在对计算机课程进行重新构建的过程中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确立务实的办学思想,面向社会、市场兴办教育,切实分析计算机课程的专业特点,增强办学特色。

第二,合理性原则。计算机课程作为近些年新增加的教学内容,受到固有思想的束缚,教学内容在设置上存在比例失调的现状,专业课与文化课分配不合理。只有确定合理的教学原则,才能提高教学质量。

第三,发展性原则。近年来,中职学校的数量不断增多,学校之间的竞争也变得异常激烈,想要确保学校不被取代,就必须坚持发展性原则,开设具有特色的专业课程,扩展学生的知识面,确保实现可持续发展。

3 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探讨

从上述内容中,已经能够直观清晰认识到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毕业生面临的就业压力,想要有效缓解这种问题,就必须基于就业导向对计算机课程进行改革,按照相应的原则开展教学,促进学生更好适应社会。

3.1 公共课程

(1)素质课:通过素质训练,培养学生协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交流沟通能力,具备基本的公关礼仪知识,提高应聘和演讲的能力,培养与客户谈判、广告讲解、产品宣传方面的基本表达能力。

(2)公共类课程:政治、法律、普通话、初级英语等,主要让学生在专业课程基础上拓宽知识面,丰富知识内容。

(3)专业基础课:计算机基础知识,英文指法,汉字输入方法,五笔字型,计算机维护常识。计算机操作系统 Windows的基本操作,文件管理,系统基本设置与应用,下载工具,播放软件等常用软件的应用,互联网基础知识,IE浏览器的使用方法与技巧,收发电子邮件,网上资料查找与下载的方法及高级应用。

3.2 专业课程设置

第一,计算机应用专业培养的学生毕业去向是办公室文秘,他们必须要掌握最基本的办公室软件系统,懂得组装电脑与维护。

第二,计算机网络技术培养的学生毕业后从事企事业单位网络维护人员,他们应具备局域网组建及维护能力,课程的设置要强调网络基础,引进概念知识,做好网络综合布线设计。

第三,电脑艺术设计学生毕业后就职广告公司、印务业、装饰公司、影楼等,从事美术宣传,课程的设置要有平面构成、色彩学、包装设计、POP、CIS设计等电脑美术。增加平面设计内容和Adobe Illustrator,教会学生矢量绘图详解,形绘制、包装、宣传页的制作。另外,课程体系的构建还要扩充进网页设计和Flash动画,优化网页图片、修饰图片、网页微标、Gif动画,并学习可视化3D效果图实战技术与AutoCAD制图设计,切实完善课程内容。

4 结语

总而言之,中职学校的计算机课程作为教学的主要内容,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也是时代要求人才必须掌握的主要知识。现如今,毕业生的就业形势非常严峻,很多毕业生找不到工作,影响了社会的问题。在新的背景下,中职学校必须坚持改革计算机教学体系,坚持创新教学内容,利用好现有的学校资源完善课程内容,坚持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并设置科学的课程,逐步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

参考文献

[1] 陈晓君,郑国强.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目标——中职计算机专业课程学业成绩测评体系构建的背景分析[J].职业教育(下旬刊),2014(12):56-58.

[2] 黄强新.基于DACUM职业分析法构建以核心职业能力为轴心的中职课程体系——以广西商业学校电子商务专业课程体系开发为例[J].教育观察(下半月),2016(1):67-71.

[3] 余幸辉.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课程改革实施策略研究——以洛阳铁路信息工程学校为例[J].河南教育:职成教版,2016(4):26-27,32.

[4] 陈其宜.中职学校计算机及应用专业课程体系设置探索[J].学生之友:初中版(金视野),2010(1):71-74.

[5] 李长惠,钟勤,孔霁.重构中职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及教学资源体系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8(14):100-102.

[6] 杨钟培.论中职计算机应用专业模块式课程体系的构建[J].课程教育研究,2014(21):49-50.

猜你喜欢

就业导向构建策略中职学校
浅议如何构建小学英语高效课堂
以就业为导向,高职教育中《儿童常见病护理》课程教法的实践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