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状况:问题与对策

2016-05-30周含祝敏

教育界·下旬 2016年2期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问题对策

周含 祝敏

【摘 要】为了了解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课学习现状,笔者通过校内走访、问卷调查等形式,以常德市四所高校大学生作为调查研究的对象,形成了完整详细的调查报告,发现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面临着新问题。本文分析了这些问题形成的原因,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对于改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状况具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问题 对策

一、问题的提出

大学生(本、专科生和研究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深刻变化,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快速过渡,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严峻挑战,已经成为事关国家前途和命运的战略工程。认真研究和解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新问题,对于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造就具有坚定理想信念的合格人才,促进高等教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宏伟目标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在学校老师的指导与支持下,常德市大学生思想政治课学习现状调查课题组采取问卷调查的方法,在校内进行走访、实际问题问卷调查、对调查结果实践分析、图片取证、查看相关影视资料、集体组织讨论分析等多方面的研究,对我市四所高校(湖南文理学院、湖南同德学院、常德高职学院、湖南幼专)大学生的思想政治课学习现状进行滚动调研,以持续、系统地获取我市大学生思想政治课学习现状的基本资料。我们对四所高校进行了大学生思想政治课学习现状的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800份,回收有效问卷800份,有效回收率为100%。调查对象包括理、工、农、医、师等不同院校的各个年级大学生。

调查表明,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的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他们胸怀远大理想,勇于自立自强,乐于接受新生事物。但是,在总体健康向上的格局中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政治观念淡化、入党动机趋向实用、宗教信仰问题开始凸现、学习目的不够明确、心理问题日渐增多等,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严峻挑战。

二、原因分析

进入新世纪,国际国内形势正在发生着日益剧烈的变革,这些变革正在以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模式、生活方式和行为模式。处在变革时代的青年大学生不可避免地受到周围变革的社会诸因素的影响,其思想状况也在随之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这些变化及影响是我们进行思想政治工作必须予以密切关注的。因此,本次调研着力把握了影响大学生思想状况的主要因素,归结起来主要有:

(一)外在环境

1.国际国内政治环境

现实表明,人们在社会生活的过程中,或多或少地会参与政治活动,接触各种政治现象和政治问题。特别是国内外发生的重大政治事件,都会对人们的思想产生影响。调查显示,在问卷中,第1题关于“您对一些国际或国内新闻中报到的事件,你会有什么样的反应?” 5.75%的同学表示会去多多关注并比较客观地分析,44.38%的同学表示会看一些报道并按照自己的思维去分析,14.25%的同学表示往往不能全面地看待,10.25%表示不怎么去思考,25.38%表示根本不会花时间考虑。

2.社会环境

当前,我国的改革开放正在进一步向纵深发展,特别是随着高校管理体制改革的推进,高校扩招以及后勤社会化的改革,都使得大学生的学习、生活环境发生着相应的调整和改变,并对其思想状况产生着不同程度的影响。同时,随着现阶段社会存在的多样化发展趋势,特别是经济成分和经济利益的多样化、社会生活方式的多样化、社会组织形式的多样化,以及就业方式和收入分配的多样化等,必然导致人们思想观念和意识形态的多样化。纷至沓来的思想观念和意识形态,正在改变着大学生成长的思想氛围,从而对大学生的思想状况产生着重要的影响。调查显示,问卷第17题关于“您认为学习思政课对您将来的职业规划与人生发展的作用?”26.25%的同学认为有很好的长远发展指导作用,62.00%认为提升了自己的理论思维能力和对问题的分析能力,5.75%的同学认为只对考研、考公务员等资格类考试有用,9.38%的同学认为没有作用。

3.大众传媒

现代社会是信息化的社会,电视、广播、报纸杂志等大众传媒工具的发展,大大提高了信息的传播和普及程度。特别是网络等新载体、新媒体的出现及其在高校的广泛使用,极大地扩展了影响大学生思想的信息来源。调查显示,对于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主要途径和方式,大学生的选择依次是:通过班级开展民主生活会、通过网络论坛进行教育、通过开放讲座、通过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课、其他。因此,网络媒体信息对大学生思想的影响不容忽视。

4.学校教育教学环境

大学校园是大学生学习、生活、成才的重要环境,大学生对于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学校环境、校园文化建设以及教师的素质、水平等十分关注。调查显示,大多数学生对现在的思想政治课的喜欢程度是一般,对现在的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和效果是一般满意,政治课留下的印象是记忆、背诵、空泛、讲大道理,当前思想政治课中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学生参与度低,任课教师照本宣科,缺乏创造性,任课教师大多数以思想灌输者的角色出现在课堂中。

(二)内在因素

青年大学生正处在个体生理、心理迅速发展并趋向成熟的关键时期,其身心的发展变化以及自我意识的不断增强,促使大学生更加关注自我发展,渴望实现人生价值。不同个体的身心特征也是影响大学生思想状况的一个重要内因。调查显示,对于问卷第9题“如果您对任课老师的观点有不同的看法,您会怎么样?”32.25%的同学选择主动和老师交流,阐述自己的看法,21.88%的同学选择期待和老师交流,但不会主动,20.00%的同学选择和同学交流,对老师的观点进行讨论,6.38%选择接受老师的观点,把自己的看法藏在心里;第12题“您认为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义在于什么?”29.13%认为是必要的意识形态教育,37.63%的同学认为有益于大学生提高自身修养,21.38%的同学认为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理论水平,11.88%的同学认为仅仅是教学环节的需要;第15题“您认为学习思想政治类课程对我们自身是否有帮助?”30.13%的同学认为帮助非常大,26.00%的同学认为比较有帮助,18.50%的同学认为帮助不是很大,7.50%的同学认为没有任何帮助,17.88%的同学认为说不清,因人而异。

三、对策的探究

(一)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师生间互相质疑、问难、求异

一个和谐的学习氛围对学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创设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才能使学生们敢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因此,教师要摆正师生之间“主导”与“主体”的关系,创设和谐愉悦的学习氛围,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感情交流,构建心灵沟通、互相信任的平台,可以通过与学生谈心交朋友、坦诚地交换意见等渠道,使学生真切地感到教师和蔼可亲、平易近人的一面,真切地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关爱,这样才能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另外,教师要在课堂上多鼓励学生们畅所欲言,自由发表自己的看法;对学生的回答多鼓励、少批评,对持有错误观点的学生耐心地加以正确引导;对持有不同意见的学生,让他们心平气和且有效地去进行研讨。在这样的气氛中,学生才能集中精力,努力认真地去学习,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二)学会主动发现问题,激发自身学习兴趣

我们知道,学习的过程就是把教材知识结构转化为自己认识结构的过程,带着问题主动地去学、去尝试、去探究,才能不断进步。因此,针对在学习过程中,政治课教材理论性、系统性较强,没有生动的描述和精彩的情节,比较枯燥乏味的问题,我觉得可以在教学中进行互动,采用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主动去学习,如可采用讲故事、对问对答等形式。另外,老师的教学艺术、引人入胜的导语,生动优美的教学语言,都会对学生产生浓厚的吸引力,从而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加强理论联系实际,发散思维思考问题

突破学生原有知识结构的限制,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的潜力能在更广阔的空间得到充分的发挥和施展。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

1.培养多角度分析问题的能力。不死记答案,对同一问题、同一材料,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进行全方位的分析,使学生对同一个问题(或材料)产生多样、新奇、独特的解题思路和方法,或得出不同的结论。

2.联系时政热点,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综合。这样一来,既巩固了相关知识,又积累了新知识。

3.注重学科间知识的相互联系,使学生在融会贯通中产生能量,让学生站在一个较高的层次上,用全新的角度和思维方法去解决问题。

【参考文献】

[1]王欣.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之我见[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04).

[2]李黎,陈忠根.大学思想政治教育课的效益及提升[J].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01).

[3]蓝少鸥.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辩证观[J].人民论坛,2010(06).

[4]湛红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背景下的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分析[J].社科縱横,2009(03).

[5]刘金明,左永强,师春祥.构建和谐大学校园,创新思想政治工作[J].文教资料,2010(03).

[6]赵萌,都基辉.当前大学思想政治教育问题与对策[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9(08).

猜你喜欢

思想政治教育问题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