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情感交流,建立和谐师生关系

2016-05-30姜兰明传栋

中国校外教育(上旬) 2016年2期
关键词:情感交流和谐师生关系

姜兰 明传栋

摘要:加强与学生的情感交流,创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开创教育未来的一把钥匙,也是新时期教育理念赋予教师的一种追求。从三个方面,就如何加强情感交流,建立和谐师生关系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师生关系 情感交流 和谐

古有庄子“人而无情,何以之为人”,今有博导刘士林“人是一根有情感的芦苇”。那我们是否可以做这样的理解:人之所以为人,究其因是“多了一颗有情之心”而已。唐白居易《庭槐》诗:“人生有情感,遇物牵所思。”在这里,我们可以这样引申理解这个“物”字为“心动之物”。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就应该做学生的“心动之物”,也就是赋予学生积极、健康的心灵感受。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日常教学、管理中面对复杂的师生关系时,要及时加强与学生的情感交流。由此,一年来,我在班级及学校管理工作中积极参加《加强与学生的情感交流》这一课题的研究工作,并从中取得了点滴理解。

一、转变角色,争做学生“心灵教师”

世界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这样说过:“教育者应当深刻了解正在成长的人的心灵,只有在自己整个教育生涯中不断地研究学生的心理,加深自己的心理学知识,才能够成为教育工作的真正的能手。”教师那真诚的心灵,是打开学生复杂情感的钥匙;教师那崇高的师德,是照亮学生纯真心灵的明镜。现在的乡村,爸爸、妈妈在外漂泊,一些爷爷、奶奶正在扮演着“爸爸”“妈妈”角色,履行监护人责任。我所带的班级有36人,其中有20多人是留守儿童,跟随爷爷奶奶生活的就有8人之多。面对这个现实,我们课题组在校领导的指引下,积极开展“连心育人”活动。每个班级配备三名教师,每名教师帮扶十几名学生。通过近一年活动的开展,我们深入到每一个学生家庭,与监护人座谈,了解到了很多在学校不能掌握的信息。如“隔辈疼”现象突出,并且他们与“孙辈”有深深的代沟,很难沟通。长此以往,就会使学生心灵蒙上阴影,以致“畸形”!这就形成了“教师眼中学生难管理”的怪圈,相互之间推卸责任的现象,也时有发生。针对这种情况,我校采取了人人争做“心灵教师”的帮教措施。我们改变了以前“教师问、学生答”的应付式沟通,变为现在“学生主动、教师配合”的良性心理调整模式。面对学生学习上的问题,我们就是“先生”;面对学生生活上的问题,我们就是“家长”;面对学生情感上的问题,我们就是“朋友”。这样,教师就逐渐变成了学生心灵的港湾,也为师生关系的和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爱心”先行,做学生的贴心人

高尔基认为:“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才会教育孩子。”我们可以这样理解,每一位教师都应该在教育生涯中怀揣满满的爱,才能真正走上教育正途,把孩子教育好。也有人这样说过:“只有心中充满博爱,才能与学生保持零距离。”可见,“爱”这个字眼,对于一个教育者的意义是多么大!是的,但生活却给我们开了个玩笑:一群正在开心玩耍的学生,恰逢碰上了一位一本正经的教师,他们也变得一本正经,一哄而散。 试想,这样的教师怎能与学生沟通,打成一片!怎能与学生加强情感交流,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呢!相反,我们也做回学生的“家长”,给予他们“家长般”的爱,与他们同呼吸、共学习。那样,我们和学生之间就不单单只是死板的师徒关系,而是变成了无话不说、亲密无间的“亲人”关系、“朋友”关系。这样,师生之间就会变为贴心人,甚至变为知己。当学生过生日了,只需要我们为他唱首生日歌;当学生刚跑完五千米的长跑时,只需要寄上一杯水即可;当学生考试不好伤心落泪时,只需要寄上一块手帕……简简单单的爱,只要我们教师有这份心,并舍得付出,“俯首甘为孺子牛”,久而久之,我们必将做学生的贴心人。在日常教学工作中,教师秉承“先学生之忧而忧,后学生之乐而乐”的理念,以爱为先,必定做学生的“贴心人”。

三、把脉学生兴趣,激发斗志,巧做学生的“引路者”

爱因斯坦说:“我认为对于一切情况,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在这,我们可以把“热爱”理解为兴趣。我们本身可以是普通人,但我们可以挖掘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们做他们爱做的事情,那我们就可以转化成了“最好的老师”。现在的教育,唯分数一锤定音,教师把劲都用在了专业上,教语文的不管政治,教物理的不管数学,教美术的不管音乐,各忙各的。学生也是如此,数学老师教的再好,那也是教师本分,应该的。但如果你是语文教师,如果给他讲过一个题,他就可能会终生不忘,学生就会感觉欠老师一个情。所以,我们教师要坚守着自己的专业,更应该发挥一下自己的“专业外”特长。我是一名语文教师,但我会利用我的兴趣去发现和我有相同兴趣的学生,把他们招揽到我的兴趣范围内。我喜欢打排球,就会和他们围成一个圈,做颠球游戏;我喜欢唱歌,就会和他们来个歌唱接龙比赛;我喜欢手工制作,就会和他们共同完成一個手工制品……有了兴趣作保障,学生们参与的热情就会高(说实在的,学生们的智力都差不多,差的就是学习的“热情”)。“热情”有了,斗志也就有了,目的也就达到了。我们可以把“热情”迁移到我们的教学活动之中去。这样,我们就把课外的兴趣培养转化成了学生课内学习的动力。可以说,这样既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增进了情感交流,又培养了学生良好的精神面貌。

加强与学生的情感交流,创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开创教育未来的一把钥匙,也是新时期教育理念赋予教师的一种追求。在教育大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我们要秉承“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精神,一往无前,努力探索,不懈追求,为学生的成长、成才,为教育的发展、壮大,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相信:积少成多,细水长流,吾辈定能开创教育明天的辉煌!

猜你喜欢

情感交流和谐师生关系
浅谈和谐师生关系的作用
掌握谈心艺术 建立融洽师生关系
小学美术开放式教学模式之我见
浅论教师课堂管理与调控能力的提升
优化教学互动,激活语文课堂
新课改下如何建立高效和有效的高中体育课堂教学
构建社会主义新型和谐劳动关系实证研究
对班主任管理的几点看法
试论体育教学中的“细”
三喻文化与师生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