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拯救男孩”说起

2016-05-30孙志刚

甘肃教育 2016年2期
关键词:男孩教育教学

孙志刚,男,博士,中学高级教师,甘肃省特级教师,第九届苏步青数学教育奖获得者,兰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教研员,兰州市数学会常务理事,甘肃省数学教育研究会常务理事,西北师大《数学教学研究》编委,甘肃省和兰州市多个教育教学专家班子组成员。从事高中数学教学31年,毕业班教学22年;出版教学专著6本,发表教育教学论文30多篇,参编教辅读物20多本。

近几年来,每当高考成绩揭晓之后的一段时间,总会出现关于高考“状元”性别比例的话题。对于女生成绩越来越占优势的现象,人们起先感到不解,继而探讨分析其中的原因,各种观点杂陈其间,最引人瞩目的,当属所谓“拯救男孩”的呼吁了。

其实, “拯救男孩”与“关注女生”是同一问题的两个方面,都是性别与教育公平问题的表现形式,将两个问题联系起来才有意义。思考问题的前提有两个要点。首先,从总体上看,在智力方面男孩和女孩没有根本的差别,即男生群体和女生群体的智商是相同的,不存在男生更聪明或女生更聪明的问题。其次,从生理结构和遗传角度看,男孩可能更好动,更具爆发力;而女孩则可能更沉稳,更细心。特定的个体当然不能一概而论,具体到某个个体,也会出现相反的情况,这是生理学已经证明了的科学结论。所以,要探寻男孩学业落后问题的原因,在遗传、教育、环境三大因素中,主要应从教育和社会环境两个角度进行分析。

社会环境方面,首先,在思想上要去除陈规陋习和迂腐观念。中国古代有根深蒂固的“男尊女卑”思想,虽然时代已跨入二十一世纪,在一部分人的眼里,仍先入为主地以为男孩各个方面理应强于女孩,一旦现实中女孩的成绩超越了男孩,情感上便不能接受,总想从外部寻找原因,质疑评价机制,试图在制度和规则方面迎合男孩,使其“看起来”更优秀一些。事实上,这种思想极其错误,它不仅不利于男孩发展,对女孩成长更为有害。其次,在行动上要努力消除性别歧视,实现教育公平。在我国广大的偏远农村和贫困地区,女童辍学、失学现象仍很严重,保证每个适龄儿童特别是女童的受教育权,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只有女孩的聪明才智充分发挥和发展了,整个社会才会实现和谐、公平、正义、进步。第三,要努力保障女性与男性享有平等的社会权益。受部门经济利益的驱使和传统观念的影响,现阶段,在升学、就业等方面仍普遍存在着性别歧视现象。在学习、工作、事业的各个环节,女性即使付出加倍的努力,往往仍然享受不到与男性相同的公平待遇。这种现象有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利于社会的健康发展,必须努力防止和避免。

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一方面,要加强男孩思维品质的培养,逐步養成他们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独创性、批判性、敏捷性和系统性,克服浅尝辄止、毛手毛脚的缺点。深刻性与系统性是重要的思维品质,要培养男生持久地关注所学学科的内容,要沉得住气,静得下心,舍得投入时间和精力。另一方面,要帮助男孩养成良好的性格。性格虽有一定的稳定性,但又是可变的。锻炼性格的方法,一是提高认识水平,二是加强品德修养。要以积极正确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学习生活,作出生涯规划,避免一曝十寒、虎头蛇尾等现象,逐渐形成良好的性格特征。再一方面,要努力培养男孩的意志品质,树立远大志向和家国情怀,赋予其应有的责任意识和忧患意识,从点滴日常小事做起,从家庭、学校做起,自觉承担责任义务,成为一个有担当的人。意志品质包括独立性、果断性、坚定性和自制力,培养意志的方法主要有:形成积极坚定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掌握科学的知识技能,明确切实可行的学习目的,培养深厚坚定的情感,积极参加实践活动,发挥榜样的作用,加强自我锻炼,根据个性特征进行意志锻炼等。最后一方面,在讨论“拯救男孩”的问题时,同样要“关注女生”。要扬长避短,克服男女生各自的局限和不足之处,为他们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对于女孩的发展,主要是打破千百年以来形成的刻板社会性别印象,突破人为的条条框框限制,为女孩进一步全面发展创造条件。要特别强调灵活性、独创性等思维品质的培养,提高自信心,锻炼意志力,挖掘发展潜力。

说到底,“拯救男孩”问题的提出,反映了人们急功近利的短视行为。不管男生还是女生,只要踏踏实实地按照教育规律办事,学生的发展就是积极健康的,我们的教育和未来就是有希望的。

编辑:谢颖丽

猜你喜欢

男孩教育教学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