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工作视角下社区“隐蔽”青年服务干预

2016-05-30郭婕赵胜

决策与信息·中旬刊 2016年2期
关键词:优势视角社会工作

郭婕 赵胜

【摘要】青年被社会赋予诸多期望,压力也致使青年人在适应社会时出现对社会的不适应现象,青年隐蔽于家中,不与外界交流,成为家庭的负担,本文通过全面了解案主面临的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方式,针对困扰案主自信心缺乏、亲子关系紧张、社会融入困难等问题进行了全面综合的介入服务,取得了明显成效。

【关键词】隐蔽青年;优势视角;社会工作

一、案例背景

小邓,男,25岁,未婚,汉族,湖南益阳人,中专毕业后,因缺乏社会经验,被信任的人欺骗,在工作上连续两次遭受打击,先后交往的两个女朋友也因家庭经济情况无疾而终。爱情事业的多重打击导致案主丧失生活信心,整日将自己锁在家中房间里,杜绝与过去朋友的一切联系,也不与父母沟通,沉默寡言,唯一的兴趣便是网络游戏,有时甚至在网吧一呆就是一星期,直到身上没钱了才又回家独自待在房间。长此以往,他的父母束手无策,心痛不已,社区的工作人员也多次介入,但小邓始终不愿与他人交流,于是,社区将该个案转介给了社会工作者。

二、案主问题分析与诊断

(一)人在情境中对案主的理解

案主大专毕业后,工作、情感、生活多方受挫,导致自我封闭,待业家中,是对自我不确定和不自信的表现。同时,因害怕他人评价自己,对熟悉的人选择逃避,不思进取,自甘堕落,与牌友、网友一起每日吃喝玩乐。案主所受的困扰主要来自多方面,任何一方面困扰都会使案主面临压力,如果压力达不到及时的释放和缓解,那么个体人格的发展就会随之受损。来自环境的压力,案主在情感、工作、家庭等方面受到多次打击,让其失去生活信心,家庭内部交流不顺畅,不被家人尊重与理解,导致案主缺乏情绪宣泄的出口。

(二)案主家庭情况

1、家庭教育的意识和方法欠缺

案主父母受教育程度不高,对孩子教育重视程度不够。父亲在某橡胶机厂上班,患有高血压,母亲已退休,多年前因脑部疾病导致视力一級残疾,需长期吃药、住院,医疗开销较大。一家人居住在仅有50平方的廉租房里。案主父亲年幼经历缺乏父爱,不善于言语表达,加上工作忙,经常早出晚归,导致父子交流较少,对案主关爱不够。母亲是案主日常生活重要的交谈对象,但因说话唠叨,充满抱怨,引起案主对母亲的抵触情绪。父母内心矛盾,既嫌儿子不争气,又觉得自己无法给他经济支持,家庭关系缺乏理解和有效交流,处理问题行为方式不合理,导致家庭氛围不佳。

2、父母忽略孩子的需要且不善于爱的表达

父母对案主的内心需要重视不够,案主曾有过在网吧卖绿豆沙、

鸡蛋、开凉面摊等的创业计划,但一度被父母否决,不支持他的原因有两方面:一是家庭经济拮据,二是对孩子不信任,认为孩子拿了钱又会去赌博、泡网吧。案主缺乏从家人那里获得的鼓励和支持的感情力量,越发觉得连自己最亲近的人都不能支持自己的想法,使案主对生活进一步失去信心。

(三)同辈群体的网络支持体系缺乏

案主初入社会,在工作上连续两次遭受打击后一度消沉,除了在网吧认识一些打游戏的人及赌博时认识的人之外,再无他人,而这类人群除了能与他吃喝玩乐,并不能与他真诚相待,案主的同辈群体的网络支持体系十分缺乏,这些使得案主产生更加强烈的孤独感、自卑感、消极的情绪。

三、个案工作介入

(一)工作前期

1、社工与案主建立信任关系,交往方式逐渐从QQ、微信等线上渠道到面谈,社工鼓励案主多交流,谈自己的感受,积极倾听案主的诉说,与案主建立稳固的信任关系,并实时注意案主的心理状态及变化。

2、逐渐增加交流时间,激发案主原有创业热情,鼓励他动手实践,与其父母沟通,多次疏导,以支持、协助他开两面摊为契机,自然、合理地使案主融入生活、重拾自信心。

3、对案主家庭进行探访,与其父母进行深入的交流,达成与家人的共识,在交流中社工了解到案主家庭现状及其父母与他的交往方式,引导案主父母认识到自己的做法对孩子成长的不利,尝试让父母能做一些改变,例如:多夸奖、多表达爱。

(二)工作开展阶段

1、与案主一起寻找家庭的幸福时刻。社工在服务中了解到案主的父母结婚近20多年了却从未拍过婚纱照,恰巧社工机构正在招募残疾人夫妻作为免费拍摄婚纱纪念照及举行残疾人集体婚礼的服务对象,社工与案主父母沟通,征得他们的同意,并鼓励案主积极参加到整个活动中来,与父母相处的和睦时光,改变了对父母的态度,增进了与父母的感情;也体验与收获了作为一名志愿者的欢乐、感受到了社会的正能量。

2、通过疏导,尝试带案主一起重新认识并了解自己,客观看待自身家庭情况及创业就业能力,鼓励他再次融入社会,带领案主一起找工作,并给予持续的就业支持服务。社工及时与案主进行沟通,引导其树立正确观念,在提升能力同时,鼓励他参与到社区的志愿活动。案主慢慢调整了状态,在参与的过程中逐渐恢复了自信和对生活的热情。

(三)巩固发展阶段

1、促使案主与父母进行有效沟通、平等交流,巩固和加强案主与父母的亲子关系,增进彼此的了解,逐步转变父母对为案主的“刻板印象”,为案主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生活环境。

2、增强案主与他人接触的勇气和能力,鼓励案主尝试结交新朋友,帮助案主建立自己同辈交流群,重新融入集体和社会当中。

3、帮助案主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使案主学会全面和客观的评价自我,认识自身存在的一些问题,使用正确、积极的心态面对现实,而不是逃避问题,

(四)结案阶段

1、经过7个月的努力,小邓的变化很大,人开朗了许多,小邓已经能够主动表述自己在日常生活中与家人之间发生的有趣的事情,父母有哪些细微的改变,能够感受到父母对自己的关爱,小邓已经能够与家人一起交流沟通,和家人的关系融洽了许多。

2、案主母亲视力残疾一级,小邓现在已经会主动承担家务,帮忙母亲做饭,为了省钱,小邓会早早起床自己煮面条做早餐,再去上班,生活也很规律。

3、小邓的朋友开始多起来,他不再排斥与人交流,他感觉他与同事、朋友间的相处很愉快和谐,工作也步入了正轨。

4、结案时社工特别注意了小邓与其父母的情绪,案主母亲希望我们能继续跟踪小邓的个人发展及社会适应情况,社工在最后一个月有意地减少了与案主及其家人的接触频次,由起初的一个星期3-4次减少为一个星期1次,在最后半个月接触一次,案主起初有些不适,但是愉快的工作氛围和每天发生的新鲜事让案主很快忘记了社工,知识偶尔会觉得想念,经过7个多月的服务,案主的问题基本得到解决,服务目标得以实现,在准备结案之前,社工将案主的改善和进步与案主及其家人进行讨论,肯定了他们的努力和进步,并有意识告知服务即将结束。在正式结案之前,社工给了案主一个月的观察期,研究者在这一个月观察案主和他的家人的生活是否能够有效继续,案主在这一个月逐渐接受结案这一事实,案主和他的家人也非常清楚明白以后必须独立自主地处理生活终于到的问题。

(五)评估及跟进

社工通过走访、问询案主的家人、邻居、社区工作人员了解案主的近况,并进行了详细的记录。具体来说,该个案的主要成效如下:案主的自信心得到了很到的提升,“我的儿子快乐了许多!”这是案主母亲最直观的感受;案主和家人关系的改变,三人能相处得很融洽;案主在社会融入方面得到改善,同事对他的工作状态皆赞许有加,小邓也很乐意参与到志愿工作中来,接受他志愿服务的社区残疾人对象对于他的服务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这也给了他很大的鼓励。还能够帮助母亲干家务,分担家庭负担。

而这几方面的改变并不是孤立的,案主这些问题的改变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一个问题的改善能够为另一个问题带来良好的结果,形成良性循环。

结案后,社工收到了案主的感谢短信,“谢谢二姐的帮助,让我回归正常的生活!社工很欣慰!

参考文献

[1]张洪英.社会支持网络及其在社会工作(个案)中的应用[J].《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学报》,2002(3):47-49.

[2]吴丽月.汶川震后儿童哀伤辅导个案研究[J].社会工作,2009,(4)47-48.

[3]文军,社会工作模式[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4]杨雯.青春期自闭症患者的社会工作个案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

作者简介

郭婕1990.10,女,漢族,湖南衡山人,本科,执行主任,研究方向:社会工作实务研究。

猜你喜欢

优势视角社会工作
优势视角下青少年社会工作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优势视角在学校社会工作中的作用探析
结构性嵌入:社会治理视域下强制隔离戒毒“民警+社工”工作模式研究
社区退休老人的老有所为与社会工作介入
社会工作介入流动儿童需求与服务研究
以社会工作视角解决四大国有控股银行服务质量提高困境
浅析儒家文化对老年社会工作的影响
残疾人社会工作中优势视角的应用
优势视角与孤残儿童社会融入
淡化问题、关注优势 探寻生命的内在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