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台湾科普场馆建设管理的调研与思考

2016-05-30吴晶平朱才毅钟志云

科技风 2016年22期
关键词:运营管理调研交流

吴晶平 朱才毅 钟志云

摘 要:为促进广州科普基地的建设与发展,促进两地科普交流合作,广州科普考察团赴台湾多个科普场馆针对场馆建设管理、运营理念和教育活动等方面进行了深入调研,为广州科普场馆的建设运营管理提供了诸多思考和启示,对全国各地科普场馆发展具有很大的参考意义和价值。

关键词:科普场馆;运营管理;调研;交流

2015年至2016年间,广州科普联盟先后组织两个科普考察团赴台湾学习交流,深入考察了台湾科学教育馆、台中自然科学博物馆、高雄科学工艺博物馆、台湾海洋生物博物馆等多个科普教育场馆,对台湾科普教育活动的组织开展,科普场馆的建设、运营管理和创新发展等作了深入研究,启发颇深。

一、台湾科普场馆情况

台湾的社会和群众对科普传播教育意识非常强,特别重视提高青少年学生的科学素养,在科技活动场所的建设、运营、研发、维护,以及科普教育活动策划组织方面有着显著特色。

(一)高雄科学工艺博物馆

高雄科学工艺博物馆(简称:科工馆)于1997年正式开馆,是台湾第一座应用科学博物馆,以收藏、研究、展示、出版和科技教育为主要功能,以“培养人人都是科学人”为使命,提供公众休闲与终身学习的场所。现有15个常设展厅,展览题材非常广泛,包括灾害防治、服装纺织 、电子世界、气候变迁、动力与机械等主题;另有5个临时展厅,主要用于展出自主研发的展览和与外界合作的展览,每年更换展览多达30个。该馆编预算员额130多人,却拥有志工1117人,实习生62人, 社会服务学生3435人次,2014年度志愿人力服务总时数达21万小时,相当于109位馆员人力。该馆每年平均观众220万人次,再访率达70-80%。

(二)台湾自然科学博物馆

台湾自然科学博物馆(简称:科博馆)一期于1986年建成开放,如今已跻身国际一流的博物馆行列。该馆的职能主要是收藏、研究和展示大自然与人类世界,同时兼顾对台湾生物多样性的进行调查与维护。展示区主要分科普劇场、生命科学厅、地球环境厅、人类文化厅、科学中心、户外植物园等六部分,此外还有多个临时展区。该馆预算员额约350人,除了学生、企业团体义工外,个人义工人数逾1150人,成为该馆运营的重要助力。该馆每年接待观众300多万人次。

(三)台湾科学教育馆

台湾科学教育馆(简称:科教馆)属台湾最早建立的科学馆,成立于1956年,后于2003年搬迁新馆。该馆主要结合教育部门,提供中小学科学展览、国际科学展览,并举办各类科教研习、大众科学讲座、移动科学馆巡回教育等科学活动,推出不受时空限制的网络科教馆以及出版各种生动有趣的科普图书。该馆总体面积虽不算大,但每年接待观众近200万人次。

(四)海洋生物博物馆

海洋生物博物馆(简称:海生馆)位于台南屏东县,东傍龟山,西临台湾海峡,全区面积合计96.81公顷,分为台湾水域、珊瑚王国、世界水域三大主题展示馆。馆内展示海洋生物种类多达480种以上,生物数量超过17000尾,现已是国际首屈一指的专题性博物馆。该馆特别整合馆内环境教育资源,成立海洋教育中心,以培养公众保护环境的知识、技能、态度和价值观。

二、台湾科普场馆主要特点

(一)定位明确,特色鲜明

科工馆、科博馆、科教馆虽然都属于综合类科普场馆,但各有特色,定位鲜明。科工馆定位为应用科学博物馆,主要围绕“科技的发展及其对人类生活的影响”为主题进行研究、设计、展示;科博馆则定位为传统自然历史博物馆,强调“人与自然”的观念,重点对自然物与人类学遗物进行收藏、研究与展示,教育公众认识人与自然之间的相互关系;科教馆以“科普教育”为特色定位,致力促进学校和社会科学教育。南部的海生馆利用靠海地理优势, 专注水生物主题的展示和研究。

(二)藏品丰富,功能齐全

台湾的科普场馆特别重视收藏与研究。科博馆的藏品已超过113万件,科工馆的超过4万件,海生馆收藏的生物标本超过2万件,而科教馆的科普藏书非常丰富。除了藏品丰富,各馆的研发力量也非常强大,拥有较强的机构和技术人员,研究成果除了公开发表,还会定期策划成高水平临展,将研究成果分享社会。

(三)展示多元,设计精妙

台湾各科普场馆的展示内容丰富多元,有基础科学内容的互动展示,也有天文地理、人文历史的展示,有各种生物标本、收藏品展示,也有户外植物园、室内动物收容所等。展示设计方面,兼顾学科的精妙和艺术之美,同时也兼顾大众与小众口味,形式上注重互动参与和亲身体验。除了展区,台湾的场馆还非常善用空间,如科工馆和科教馆,把电子闸机、监控设备和电梯等设施以透明的方式向观众展示机器原理;科工馆利用洗手间里,张贴一些科学家名言警句以及一些简短精妙的科学原理和现象;科博馆利用公众通行的路面,绘制系列有趣的生物演化图谱;科工馆甚至把展览办到餐厅,让游客用餐之余,还可欣赏科学工艺作品。

(四)重视宣传,讲究创意

台湾的科普场馆重视品牌宣传和市场推广宣传,善于借助广播电视、报刊杂志和网络等大众媒体,宣传馆藏、展览和活动信息;讲求品牌形象,每个场馆都都有一套完整的视觉识别系统,包括馆服、纪念品和印刷品等,以相对固定的品牌形象,加深公众对该馆的认识;各馆印刷的宣传资料和导览手册形色各样,设计感强,几乎每个展览和每项活动都有精心设计的简介和导览手册,不仅发挥良好的推介作用,同时也突显出不同场馆形象特色;各馆还非常善于利用场馆餐厅、电梯、走道、天花板等各个角落,宣传该馆的最新展览和活动资讯;不少场馆还每年精心编制年报,让外界检验他们的绩效,了解与感受他们的努力和用心。

(五)志愿者队伍庞大

台湾的科普场馆都十分善用社会人力资源,各馆庞大、专业、多数年长而乐在其中的志愿者队伍令人震撼,志愿者招聘、运作和淘汰机制科学、严谨,管理制度成熟而操作性强。每到一个馆,都可以看到志愿者在给观众讲解、操作、维护秩序。除了展馆一线服务岗位,甚至还有很多志愿者分散到收藏研究、教育活动、维修服务、宣传推广、行政工勤等岗位。除了退休志愿者,各馆也提供机会鼓励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科工馆为实习生修订了《社会服务学生作业要点》,并每月举办一次教育培训,初中以上在校学生均可参加。社会人力资源的充分利用,让台湾各馆在编制人员少的情况下也能高效有序运转。

三、启示和建议

(一)要重视自主研发和创新能力建设

台湾的科普场馆都非常重视创新,他们认为创新的基础在于研究,唯有加强自主研究能实现可持续发展。虽然很多科普场馆在建馆之初,大部分展品是请国外公司深化设计的,但内容设计都是自身队伍完成的,而且在开馆营运后,还不断壮大自身的研发队伍。如科博馆,就认为收藏研究是该馆业务推展上不可或缺的后盾,该馆的收藏研究部门依据专业细分成五个学组,通过收藏研究进行多元展示。科工馆的收藏研究组,在可持续发展理念下融入“科技生活化、生活科技化”概念,持续征集有价值的物件,并转化物件研究为推广活动,所得研究成果除了发表相关论文外,还制作成特色临展巡回展出,制作成电子书和APP,供公众免费下载。因此,我们的科技馆、科普基地也要注意培养自己的研发队伍,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要善用社会资源,实现社会参与共建

台湾的科普场馆非常善用社会人力资源,在展区现场为观众服务的大部分都是社会志愿者,他们有的是在校学生、有的是退休老师,还有不少是在岗的社会人员,他们负责起展馆大部分的工作,包括讲解导览、维护秩序、节目主持、活动表演等等。台湾的科普场馆也非常善用社会各类机构、企业物力和财力资源,共同举办展览和活动。如科工馆近年就与企业合办了“夜光3D幻视”艺术特展,与研究院所合作太空卫星主题特展、与专项机构合办大型展览“莫拉克”风灾重建展示馆等10多个合办展览。此外,科工馆针对“莫拉克”风灾重建展示馆,还推出“平安灯”捐助计划,发动社会公益人士以一灯一万元的方式,扶助弱势学生到馆参观,该爱心计划2014年度共计扶助6218名学童,进一步促进了博物馆、社会资源与学校教育结合。这种社会参与共建的形式,不仅节约了科普场馆的管理成本,同时还能形成了一种“崇尚科学”的良好社会氛围,实现社会办科普与科普服务社会的双赢。

(三)要树立和强化“服务意识”

台湾的科普场馆所在城市的人口并不多,但是观众参观人数却很多,如科博馆和海生馆每年的参观人流量都高达200-300万人次,除了外地游客,更大部分是回头客。这与场馆强烈的服务意识有着密切的关系,部分场馆把服务落实到具体的措施,如科工馆对员工服务态度就有明确考核要求,行成5个词:微笑、热忱、主动、耐心、担责,要求员工和志愿者落实到具体行动,还委托神秘客(调查公司)暗访抽查。除了服务态度,哺乳室、盲道、老花镜、轮椅等服务设施也很完善,处处为观众提供细致入微的关怀……这些都值得我们科普场馆学习借鉴。

(四)用互联网思维提升科普教育服务

台湾科普场馆在“互联网+”方面也有不少值得学习借鉴的地方。如科教馆不仅建有运作成熟的网络科技馆,还结合展馆内容开发应用了“自主行动导览系统”,观众下载该APP应用程序,通过网络即可享受贴心的导览和资讯服务。科博馆也建有数字博物馆,设置“行动悠游学习专区”、“云端共创电子书城”、“典藏学术研究资源网”、“网络社群”等多个板块,大大延伸扩展了展示教育空间。

参考文献:

[1] 方少芹.台湾科学教育的启示[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5(10).

[2] 韋璇,袁俊杰.浅谈台湾地区博物馆的营销策略[J];博物馆研究,2015(04).

[3] 林学理.台湾科学教育场馆考察报告[J].学会,2009(07).

猜你喜欢

运营管理调研交流
如此交流,太暖!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人大到基层调研应做到“三不”
调研“四贴近” 履职增实效
博物馆免费开放后的运营管理
医药制造型企业总部层面运营管理的思考与实践
医院大型设备的运营管理(pet—ct)
脚踏实地扶贫调研
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