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统战工作中宗教渗透问题预警机制研究 ——以福州为例

2016-05-30唐宋文蓝超李晨睿蔡舒平

西江文艺 2016年20期
关键词:预警机制宗教信仰高校

唐宋文 蓝超 李晨睿 蔡舒平

【摘要】:大学生作为国家发展的一个重要而又庞大群体,容易受到宗教的影响而误入歧途。本文以福州大学城的八所高校学生为调查样本,了解了大学生宗教信仰的基本状况,对大学生宗教信仰现象进行了原因分析,并提出了防范宗教渗透的对策。

【关键词】:高校;宗教信仰;宗教渗透;预警机制

随着社会转型的不断深入,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和理想追求日趋多元化,大量宗教徒把高校当成他们吸纳新信徒的重要选择之一,造成高校校园宗教传播活动和宗教活动呈愈演愈烈之势,大学生的信仰不仅关系到个人成长成才的方向,也关系到国家的命运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

一、福州地区大学生宗教信仰现状

大部分大学生对宗教的认识普遍处于朦胧的状态,对宗教信仰的认识就是信仰上帝或佛祖,而对宗教的看法是觉得宗教不是迷信也不是科学,是一种民俗,是一个团体。在调查回收的有效问卷中,被调查对象中不懂正确的宗教观的有278人,占48.01%。说明大多数大学生对宗教还没有一个理性的认识,还不能科学的认识宗教信仰自由的真正含义。

调查显示,有51.57%的信教大学生很少参加宗教活动,多数信教大学生参与宗教活动频率都不高,说明大部分信教只是初级探寻和认同阶段。2010年福州地区大学生宗教信仰调查中,信教人数大约占16.89%,而在2015年最新问卷调查中,被调查对象中不信仰宗教的人数为476人,占82.21%,一直信仰宗教的人数为103人,占17.79%;福州地区大学生信教人数占17.79%。福州地区大学生信教情况:在一直有宗教信仰的103名大学生中,信仰基督教的19人,占信教大学生总数的18.45%;信仰佛教的75人,占72.81%;信仰天主教的3人,占2.91%;信仰其他宗教的6人,占5.83%。通过调查发现宗教信仰的趋势越来越热烈,大学生信教问题应该得到我们的重视。

二、大学生宗教渗透的加剧的原因

(一)社会环境的影响。现在的大学生接受着社会所带来的爆炸式繁杂信息,给宗教渗透提供了很大的便利,同时宗教的宣传也逐渐多样化,很多的诱惑隐藏于其中,防范意识较弱的大学生一不小心就会陷入迷途。从电话、短信再到如今互网站上的电影、电视剧以及宣传网站,能够接触到宗教的途径越来越多。调查显示,大学生接触到宗教宣传的途径中电子邮件、微博等网络方式占了20.04%。绝大多数大学生的思想观,人生观,世界观还没有完全成型,易被社会上披着美丽外衣的宗教所吸引和迷惑。一个和谐有序的社会需要有积极的主流思想,那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校园的影響。调查显示,82.1%的大学生不知道正确的马克思主义宗教观,说明学校的思想教育未能与学生实际的思想相结合,导致社会主义先进理论未能引导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观和人生信仰。福州大学城每个大学都有学生成立的宗教团体,会有学长学姐带领学弟学妹加入,让宗教的团体越来越庞大,同时由于都是与自己同年龄段的,有着很多共同感兴趣的话题,所以信教的同学相处融洽,甚至如家人一般,从而信教的程度也逐渐加深。

(三)家庭的影响。大学生性格和思维的形成离不开家庭环境的影响。如果家庭信教,那么从小生活在宗教的氛围中的同学就会潜移默化地接受宗教文化。调查显示,79.61%的信教同学接触宗教的途径就是家庭的宗教氛围,而又有73.78%的学生信教是直接承袭了家庭传统。部分同学缺失了来自家庭的爱,同时因为受到了来自宗教的关爱而被引导信教以满足自己对爱的寻求。

三、高校宗教渗透预警机制及对策研究

宗教注重精神,用神灵论来解释事物本质,而这恰恰与我国的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相悖。福州地区大学生对正确的宗教观未能有个系统的了解,大学生在校期间正是处在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塑造的重要时期,这个时期需要大学来帮助大学生树立起一个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以及我们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信仰。

(一)提高“两课”实效性。“两课”是指我国现阶段在普通高校开设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政治教育课。着眼于引导和帮助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确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不动摇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近年来,福州各高校对“两课”的课程建设与教学进行了改革和创新,“两课”教学实效性得到了进一步提高,但仍存在着不足。因此高校需要加强“两课”的师资力量,提高授课教师水平,不断探索新颖有效的授教方式,比如在课堂上开展辩论赛以加深印象和活跃课堂气氛,多进行思想与实际相结合进行实践调查等等。

(二)关注大学生心理健康。大学生自我调节和自我控制能力不强,在独立生活的过程中难免会碰到许多的心理问题,调查中未信教的学生中有20.87%认为信仰宗教能减轻自身的压力。各大高校也越来越注重大学生心理问题,在福州大学城已经建立起了五级心理健康网络机制,即宿舍的心理联络员、班级的心理委员、院系中的心理员、各年级的辅导员,以及校级的心理联络站,全方面覆盖了同学生活学习的各个角落。五级心理健康网络机制需要不断完善加强和各个高校的重视以及大力宣传,其中,提高辅导员的工作职能显得尤为重要,辅导员与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工作中接触颇多,为防范宗教渗透构筑了一道最前线的屏障,因此要求辅导员在日常工作中要第一时间把握班级同学的动向,对特殊情况的同学展开面对面交流以解决同学们存在的心理问题。同时,要求辅导员不断提高自身的修养,为开展抵御宗教渗透的工作最准备。

(三)高校加强学校的精神文明建设。建设和谐文明的校园文化环境,积极开展校园文化活动,让大学生在校园活动中找到自己的价值,比如举行“三走”活动,倡导大学生走出宿舍,走出校园,多运动,多接触社会,避免学生长期宅在宿舍,而造成性格的孤僻以至于脱离现实生活,或通过读书月、社会实践、科技比赛等一系列校园活动,全方面的锻炼学生们的动手和独立学习能力,培养大家不怕苦、不怕累的品质。通过这些活动能让同学更加相信科学,远离迷信,真实感受校园的青春活力,并且在活动中能够锻炼自我、服务社会。

参考文献:

[1]梁丽萍. 中国人的宗教心理——宗教认同的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M]. 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梁丽萍, 2004. 70-94

[2]陈全成, 甘满堂. 福州大学生宗教信仰问题调查与思考[J].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11(2): 16-19

[3]趙志涵. 高校防范宗教渗透问题研究[J]. 民族论坛, 2012, (6): 77-80

[4]张悦. 高校宗教渗透现状调查研究 ——以安徽省本科高校为例[D]. 安徽农业大学:张悦, 2013. 36-54

[5]傅梅蓉.大学生宗教信仰与思想政治教育效果调查研究——以泉州为例 [J].哈尔滨学院学报 2013,34(09):126-130

猜你喜欢

预警机制宗教信仰高校
“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的风险考量与管控
新常态背景下PPP模式系统性风险预警机制研究
广播机房环境监控系统预警机制的研究与应用
基于社会稳定视角的网络舆情预警机制构建的思考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宗教信仰自由不是宗教信仰神圣
西佛东渐宗教信仰对六朝人面纹瓦当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