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网调控一体化运行管理的研究

2016-05-30傅震辉

科技风 2016年20期
关键词:调控一体化组织结构管理模式

傅震辉

摘 要:随着我国电网规模扩大,电网调度难度加大,传统电网管理模式难以适应现代电网的发展。实施电网各级调控一体化运作,对现有设备的调度以及设备的集控功能进行融合和统一管理,能够提高设备管理能力、风险控制能力以及电网可靠性。本文介绍了在电网调度一体化的模式下调控一体化建设的内容,包括各级调度中心的主要职责、技术支持系统的建设以及业务流程等。

关键词:调控一体化;管理模式;组织结构;技术支持系统;流程

随着电网规模的迅速扩大,电网结构以及电网特性更加复杂,调控的难度不断增加,传统的电网调度运行管理模式逐渐体现出局限性,难以满足大电网的运行需求,调度工作的管理水平需进一步提高。为了提高电网的指挥效率以及人力资源利用率,采用电网调控一体化运行管理模式成为发展的方向。为了实现南方电网公司的“统一平台、集中控制、集中监视、分区巡维、分步实施”调控一体化的要求,需要在多个方面进行建设。

1 调控一体化建设的内容

1.1 调整调度管理模式

目前电网调度相对独立,根据集中控制的要求,在传统调度的基础上,将变电设备集中控制的功能纳入调度的管理,以达到调度与变电设备控制相融合。对于县级配网调控,将地域内的10kV配网设备的控制与配调融合。对于设备的调管范围作出调整,变电站内的地刀可以由运行维护部门管理,不再由调度管辖。地刀的分合由电站设备状态本身决定,而变电站内的开关刀闸则由调度直接控制。合理划分调度与变电部门之间的职责。对于网、省级调控中心,应承担管辖范围内的开关、刀闸、中性点地刀操作,有功功率、无功功率的调整,继保装置的投退,定制修改等。对于不能进行遥控的设备,则由调度指挥现场操作。对于地区调控中心,在其管辖范围内承担上述同样的职责。巡维中心人员则负责对设备进行维护和检查,并根据电控中心或者监视中心的命令进行现场操作。

对于监视业务,需对调度与变电部门之间的职责进行合理划分。各级调度中心负责系统监视,以及对电网全局性的信息进行监视,包括电网结构、电力负荷、潮流、电压、频率等。而巡维中心负责现场设备的实时监视和操作,包括一次设备的分合状态、运行环境、负荷、保护动作信号、异常告警信号等。调度对整个系统的信息进行掌控,对系统整体运行负责;而变电部门负责设备的详细运行状况,对变电设备负责。

1.2 调整组织结构

总调负责南方电网调控运行,主要包括其管辖的500kV电压等级的变电站、线路和发电厂;中调负责省级电网调控运行,主要包括其管辖的220kV电压等级的变电站、线路和发电厂;地调负责地区电网的调控运行,包括地域范围内的220kV及110kV电网,集中控制地域内的220kV及110kV变电站。县调负责县级配网的调控运行,对35kV及以下电压等级的设备进行集中监视和控制,对于满足条件的地区,其部分业务可以集约到地调。

1.3 技术支持系统的建设

根據调控一体化模式的要求,应采用统一平台,遵循南方电网公司一体化电网运行系统(OS2)总体构架,建设各级调控一体化技术支持系统。对于网、省公司,应采用先进的信息与通信技术,满足复杂大電网安全稳定运行的要求,支持信息的灵活互动。地调与监控中心采用同一套系统,满足条件的地区应当采用地县一体化模式技术支持系统。对于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应符合一体化电网运行智能系统(OS2)技术标准,具备遥控、遥调、智能告警、综合防误闭锁等核心功能,以使得调度自动化系统满足集中监控的要求。各级调度中心应完善功能模块的建设,实现软压板远方投退、定值区切换等功能,以提高实用化水平。建设可靠性高、传输宽带大的通信系统,以保证集中监控的场站与调度之间的数据传输。

1.4 完善业务流程和管理制度

为了确保调控一体化模式下各项工作正常开展,应当完善业务流程和相应的管理制度,规范调度指挥、运行监视等管理内容。制定全网范围内统一的业务指导书和作业指导书,制定或细化调控一体化作业标准。调控一体化模式,包括设备监视、设备操作、设备异常处理、跳闸事故处置、综合停电计划执行等流程,本文以设备监视和设备操作进行说明。

设备监控的流程为,调度员对系统全局性的信息其设备状态进行监视,包括电网的结构、发电厂的出力、潮流、负荷、电压以及频率等系统参数,查看系统运行是否出现异常。如果发现异常,则下达相应的调度操作任务,拟定操作票。在特殊情况下,可以指挥巡维中心对设备进行集中控制。控制员进行远方操作或者指挥现场人员完成操作任务,并向调度员汇报完成情况。巡维人员根据调度命令被现场布置安全措施,并通知检修人员到现场进行处理,在许可工作票后开工,工作完成后汇报调度。

设备操作的流程为,调度员制定和下达操作任务,控制员接受操作任务并拟定操作票。对于能够进行远方操作,并不需要现场人员进行确认的设备,则由控制员直接进行遥控操作;对于能够进行远方操作,但需要现场人员进行确认的设备,则控制员进行遥控操作后,由现场人员向控制员汇报现场情况;对于不能进行远方操作的设备,则由巡维人员根据调度下达的指令进行现场操作,并在操作后向控制员汇报现场情况。当操作完成后,有空支援向调度员通报操作信息。

2 总结

通过调整调控一体化的管理模式,减少了调度指令流转环节,能够增强调度机构对电网的控制以及应急响应能力,进一步提升了设备操作效率以及系统的运行安全性。本文提出了在调控一体化的模式下调控一体化建设的内容,包括南方电网各级调度中心的主要职责、技术支持系统的建设以及业务流程。随着调控一体化工作的不断推进,还应注意以下问题。在实施调控一体化管理后,需要对电网调度管理的分工应进一步细化界面,同时对调度运行管理人员进行业务上针对性的培训。

参考文献:

[1] 郭伟.浅析电网调度管理一体化[J].云南电力技术,2012,03:80-81.

[2] 赵家庆,季侃,孙大雁,高宗和,丁宏恩,宋鑫.电网调度省地一体化试点工程关键技术方案[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2,23:120-125.

[3] 赵亮,钱玉春.适应集约化管理的地区电网调度集控一体化建设思路[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0,14:96-99.

[4] 杜贵和,王正风.智能电网调度一体化设计与研究[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0,15:127-131.

[5] 刘涛,米为民,陈郑平,林静怀,蒋国栋,王智伟.适用于大运行体系的电网模型一体化共享方案[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5,01:36-41.

猜你喜欢

调控一体化组织结构管理模式
三位一体提高调控人员事故处理能力的研究
基于企业再造理论的国企组织结构变革探讨
浅谈智能电网的调控一体化发展
高校网站安全管理研究与探讨
跨国公司组织及权限和中国企业对比研究
浅谈高校图书馆随书光盘的编目与管理作用
调控一体化模式下监控操作的防误技术
工程应用型本科机械专业学生考研管理模式探索
企业创新管理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