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师院校实施“国培计划”中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2016-05-30张萍

教育教学论坛 2016年23期
关键词:国培计划有效性教学轮岗

张萍

摘要:“国培计划”培训项目是现阶段农村中小学教师接受继续教育的主要培训模式,已取得显著效果,但实施过程中也出现了诸如受训学校不积极、受训学员投入不充分、培训内容的有效性不足等问题,针对这些不足,论文分别给出了具体的解决方案或提出了探索方向。

关键词:国培计划;顶岗实习;轮岗;有效性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23-0212-02

一、前言

2010年以前的20年内,我国农村中小学教师的素质提升主要依靠教师的在职学历教育,但随着学历教育的普及以及大量更高学历的毕业生补充到中小学教师队伍中去,中小学教师队伍的低学历问题已得到初步解决,于是更新教育观念、提高教学能力、改善教学方法等成为现阶段中小学教师接受继续教育的重要目的。在此背景下,教育部、财政部为了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教育规划纲要的精神,于2010年7月全面启动了“国培计划”培训项目,旨在提高中小学教师特别是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自“国培计划”培训项目启动以来,主要实施了“中小学教师示范性培训项目”和“中西部农村骨干教师培训项目”。通过创新培训机制,采取骨干教师脱产研修、集中培训和大规模教师远程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对大量的中西部农村义务教育骨干教师进行了有针对性的专业培训。承训学校以师范院校为主,信阳师范学院的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自2010年开始每年均承接“国培计划”的各类培训项目,受训人数达数百人,涉及多个地市。通过后期回访及问卷调查发现,受训学员个人业务能力得到普遍的提升,开阔了眼界,并通过后续的网络研修及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的进行,延长了学员们向高校及同行专家的学习交流时间。

二、“国培计划”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国培计划”实施五年来,参与省份的培训活动开展的轰轰烈烈,受训人数众多,许多教育专家、教学名师及一线的中小学教学骨干教师参与了授课,所以该项目是农村

中小学教师接受素质提升的重要途径之一。但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作为参与管理的培训学校组织者,发现了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1.部分受训学校态度不积极。现阶段我国城乡经济发展的不均衡,造成了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均衡,主要表现在农村中小学素质较好的教师,因具有较好的流动便利,很容易被吸引到条件较好的学校任教,这样就慢慢造成相对于条件较好的城市中小学,农村中小学的师资力量越发薄弱,不仅体现在教师综合素质相对较低上,而且还体现在教师数量明显不足上。“国培计划”项目的开展,就是为了提高农村中小学的教师的业务素质,通过逐步培养,以点带面,达到提升整体素质的目的。农村中小学教师通过短期脱产,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到培训中去,提高了培训效果,但离岗培训需要其他教师来顶岗,而农村中小学原本就师资力量短缺,尽管培训单位提供有“顶岗实习”的学生,但事实上这些即将毕业的学生由于一些客观原因可能无法到岗,或者即使能顺利到岗,但因缺乏教学经验,受训学校也不放心让其完全顶岗,于是受训学校要么推脱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分配的培训计划,要么派出非骨干教师或老(将要退休)、弱(有孕女教师)教师参加培训,以完成培训任务。对于受训学校的不积极态度,作为承训学校的组织管理者,每年都能遇到类似于语文科目的教师来参加数学科目的项目培训这样尴尬的情况发生,但在实际操作中承训方对这些矛盾基本上无法提供有效的解决办法。

2.部分受训教师投入不充分。一般来说,中小学教师是非常希望能够获得进入大学校园进行培训学习的机会,一来可以开阔眼界,获得新知识,提升业务水平,二来可以短期内脱离繁重的业务劳动,放松一下身心,同时类似“国培学员”这样的身份,本身还是一种荣誉,因此中小学教师是渴望获得这样一种培训机会的。但由于受就业观念的影响,我国中小学教师尤其是小学教师中,女教师的比例较大,她们正处于哺育孩子、照顾家庭的时期,而脱产参加的“国培计划”培训任务大都是临时下达的,没有预案,完全不同于临时出差一两天,因此给受训女教师的家庭生活带来较大不便。在“国培计划”实施过程中,时常遇到女学员请假,甚至来报到后就立即开始请假,理由是孩子在家需要哺乳。因有这些客观的原因,所以不能简短地认为受训学员受训态度不积极。作为培训学校,遇到这些实际情况,只能“人性化”地准假,这样导致“国培计划”的实施效果大打折扣,浪费了国家资源。

3.承训学校有效性教学不够[1,2]。作为承训学校,拥有高职称、高学历的教育学专家队伍,同时也能请来知名的域外专家,这些专家对教育教学理论都进行过深入的研究,但这些理论对农村中小学教师来说过于“高深”,与其日常中小学教学有一定距离。同时,一线中小学知名教师的实践教学指导会给学员带来更大的共鸣,但中小学同行专家从日常的教学积累中提炼出具有一定理论高度的教学经验,却不是一件易事,因此受训学员时常反映部分同行专家没有讲出有价值的东西。这样就导致短期培训的有效性教学不够,降低了培训效率。

当然,在实际承训过程中,遇到了许多棘手问题,这些问题都有待于在后续的实践过程中逐步解决。

三、探索“国培计划”可持续发展策略

“国培计划”的第一个五年周期已经结束,实施效果毋容置疑,对于具体实施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也是不可避免的,因其在提升农村中小学教师整体素质方面所起的作用,决定着这种培训机制将长期存在,因此积极探索“国培计划”可持续发展策略,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共同的责任。针对前期出现的一些问题,特提出了以下解决方法。

1.鼓励不同层次学校的教师轮岗。如何解决受训教师的“顶岗”问题,完全依靠由承训学校派出的“顶岗实习”学生是不现实的,因为这些学生有其个人发展规划,同时“顶岗实习”在时间安排上与其正常的毕业实习不是完全吻合,实习生也没有配合该项目实施的义务。因此,必须寻找长效的、可行的“顶岗”方案。在政策上,支持高素质的教师“轮岗”到农村学校进行短期的“顶岗”,既能够使参训教师安心地接受培训,又能够把好的教学方法、手段从城镇带到农村,通过这种互相影响与渗透,以及传播与交流,可以极大地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的教学技能,改善其教学思想,激发其创新意识,从而缩小农村教师队伍与城镇教师队伍水平的差距。

2.受训学校应建立长期的教师培训计划。作为承训学校的管理者,通过与学员交流,获知他们绝大部分是由学校临时派出受训的,之前不知道会被选中参加“国培计划”项目,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会有机会外出接受培训,很大程度上是“随机”出来的。而农村中小学教师接受各种形式的继续教育已经成为常态,因此受训学校应该建立长期的教师培训计划,一是积极主动地安排教师外出接受技能培训,不能因为短期内的师资力量短缺而放弃培养计划,可以多渠道地克服困难,力争多让老师们接受培训,这是一个长效的素质提升工程;二是根据教师个人情况,有计划地安排教师外出培训,这样让老师知道什么时候有机会外出接受培训,减少家庭因素对培训任务的影响。

3.承训学校应积极提高培训效率[3]。承训学校利用高校资源,对学员的教育观念、教学思想从理论上进行革新,这是必不可少的,但不能坠入空泛的理论灌输,因为学员曾反映有些专家的授课内容对他们来说是“假、大、空”,所以承训学校应该严密组织、精心安排课程,创新培训模式,提高培训时效,整合教师力量,共享教育资源。地方高师院校之间可以互相沟通,彼此推荐优秀的教学专家。承训学校应该仔细筛选授课内容,不能一味看重授课专家的名气。

同时,更接地气的一线同行专家的实践教学指导会使学员从中比较出自身的不足,吸取名师的有效经验,但部分专家的理论高度可能会有一些欠缺,因此受训学校应该建立中小学教师名师信息库,每年均将学员的评价记录下来,根据这些反映,不断地调整下一年的外请专家名单,从而形成长效的培训机制。当然,即使是一线的中小学教学名师,聘请范围也不应该局限于本地市,完全可以扩充到外地市、外省市,一切均以提高培训效率为原则。

四、结束语

“国培计划”培训项目的五年周期已结束,2016年的“乡村教师访名校”项目依然延续了原有形式,但不管“国培计划”如何发展,是在原有基础上进行改进,还是完全被另外一种培训形式替代,中小学教师接受继续教育的需求是长期存在的,因此关于“国培计划”培训项目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无论是受训学校、教育管理者还是承训学校,都应该积极地寻求解决办法。当然,我们不能局限于“国培计划”培训项目中出现的现有问题,有一些隐性问题可能还没有突显出来,但在不久的将来就会出现,可能还很严重,因此,我们应该未雨绸缪,从各个方面去积极主动地探索能够提高培训效率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陈安宁.“国培计划”项目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2015,(3):183-184.

[2]朱德全,张家琼,桂平.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践探索[J].教育研究,2010,(4):103-107.

[3]王北生,任青华.“国培计划”教师培训模式的优化及创新[J].中国教育学刊,2014,(9):91-93.

猜你喜欢

国培计划有效性教学轮岗
公立医院“关键岗位”轮岗制度分析与完善
常态化教师轮岗谨防“过客”心态
在绘本的芬芳里呼吸数学知识的精彩
“国培计划”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策略和有效性
关于新课程理念下高中语文教学有效性的解析与研究
医患关系改善新途径:科主任轮岗制
2015“国培计划”短期集中培训效果调查研究